显影盒及包括该显影盒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6498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影盒及包括该显影盒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发明构思涉及在感光体上显影静电潜像的显影盒,和包括该显影盒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电子照相成像装置通过将光照射到充电至均匀电位的感光体上,来形成相应于感光体上预期图像的静电潜像,利用调色剂显影静电潜像,以形成调色剂图像,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并且熔合在纸张上的调色剂图像,从而形成预期图像。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包括显影盒。显影盒包括面向感光体的显影辊和将调色剂输送到显影辊的搅拌器。
参考图1和图2,传统搅拌器包括主体1和搅拌膜片3。凸轴2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凸轴2穿过其中的连接孔4设置搅拌膜片3上。如图2所示,搅拌膜片3插入主体1,使得凸轴2穿过连接孔4,然后热量施加到凸轴2。最后,部分凸轴2熔合,形成大于连接孔4尺寸的熔合部6。因此,搅拌膜片3连接到主体1上。当传统搅拌器旋转时,搅拌膜片3接触显影盒的内壁5。接触显影盒内壁5的搅拌膜片3的一端3a朝主体1的方向弯曲,如图2所示。然而,搅拌膜片3的第二端3b朝主体1相反的方向弯曲,如图2所示。因此,搅拌膜片3会裂开。此外,当热量施加到凸轴2上时,搅拌膜片3会被热量所损坏。
图3是图解传统搅拌器的视图。参考图2和图3,由硬于搅拌膜片3的材料制成的增强部件7附接到搅拌膜片3上,热量施加到凸轴2,并且搅拌膜片3和增强部件7固定在主体1上。增强部件7防止搅拌膜片3被热量损坏,并且支撑搅拌膜片3的另一端3b,从而当传统搅拌器旋转时防止另一端3b弯曲。然而,由于传统搅拌器还需要增强部件7,因而组件成本增加。还有,由于还需要组装增强部件7的工艺,因而生产成本增加。因此,显影盒和成像装置的价格增加。
近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价格竞争激烈。另外,当在显影盒中所含的调色剂用完时,必须更换显影盒。因此,如果显影盒的价格增加,那么价格竞争力就被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总构思提供一种可靠、廉价、包括改进结构搅拌器的显影盒,以及包括该显影盒的成像装置。
本发明总构思的其他方面和效用部分在下面的说明书中阐述,部分从说明书中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发明总构思来获得。
本发明总构思的前述和/或其他方面和效用可通过提供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显影盒来获得,包括容纳调色剂的壳体、被设置成其一部分曝露于壳体的显影辊和设置在壳体中并且将调色剂输送到显影辊的搅拌器,其中搅拌器包括主体、包括耦接凹槽并且附接于主体上的柔性搅拌膜片和设置在主体上并插入耦接凹槽的弯钩(hook)。
本发明总构思的前述和/或其他方面和效用也可通过提供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来获得,包括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体、容纳调色剂的壳体、被设置成其一部分曝露于壳体并且将调色剂输送到静电潜像的显影辊和设置在壳体中并且将调色剂输送到显影辊的搅拌器,其中搅拌器包括主体、包括耦接凹槽并且附接于主体上的柔性搅拌膜片和设置在主体上并插入耦接凹槽的弯钩。
搅拌膜片包括附接于主体的粘接部分和向显影辊子输送调色剂的搅拌部分,耦接凹槽设置在远离搅拌部分的部分粘接部分中。搅拌器还包括将位于壳体边缘的调色剂导向柔性搅拌膜片的中心的导向元件。导向元件包括设置在主体两侧的一对肋(rib),使得随着该肋的部分越接近搅拌器旋转方向的相反一侧,肋之间的间隔越窄。
主体包括旋转轴和从旋转轴延伸并且具有与柔性搅拌膜片连接的粘接表面的臂。柔性搅拌膜片包括附接于粘接表面的粘接部分和向显影辊子输送调色剂的搅拌部分,并且耦接凹槽设置在远离搅拌部分的一部分粘接部分中。一对肋设置在臂的两侧,使得随着该肋的部分越接近搅拌器旋转方向的相反一侧,肋之间的间隔越窄。
本发明总构思的前述和/或其他方面和效用也可通过提供成像装置来获得,包括容纳显影剂的壳体、供应显影剂到显影单元的显影单元、和设置在显影单元中具有导向显影剂到搅拌器中心的导向单元的搅拌器。
本发明总构思的前述和/或其他方面和效用也可通过提供运用于成像装置中的盒来获得,包括旋转体、在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在旋转体上间隔开的一个或多个臂、形成在一个或多个臂上的粘接表面、和设有粘附到粘接表面的粘接部分的搅拌元件。
本发明总构思的前述和/或其他方面和效用也可通过提供可用于成像装置中的盒来获得,包括容纳显影剂的壳体、具有部分曝露于壳体的显影辊、设置在壳体中并且向显影辊子输送调色剂的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旋转主体、沿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在旋转体上间隔开的一个或多个臂、设置在一个或多个臂末端的粘接表面、附接于粘接表面并且具有一个或多个耦接凹槽的柔性搅拌膜片、设置在粘接表面并且插入耦接凹槽的一个或多个弯钩,和设置在粘接表面上以向搅拌膜片中心导向显影剂的导向元件。
本发明总构思的前述和/或其他方面和效用也可通过提供调色剂搅拌装置来获得,包括具有至少一个臂的旋转体和至少一个臂的一端连接到旋转体、连接到至少一个臂的第二端的粘接表面、设置在粘接表面的多个弯钩、具有粘接部分连接到粘接表面的搅拌膜片、当旋转体旋转时搅拌调色剂的搅拌部分、和与多个弯钩连接的多个耦接凹槽。


结合如下附图,本发明总构思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从如下实施例的描述将显而易见和更加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图解传统搅拌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解图1传统搅拌器的侧视图;图3是图解另一个传统搅拌器的侧视图;图4是图解根据本发明总构思实施例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视图;图5是图解根据本发明总构思实施例的搅拌器的分解透视图;图6图解了图5搅拌器的操作;图7是图解根据本发明总构思实施例的搅拌器的分解透视图;图8是图解图7中的搅拌器的侧视图;图9图解图7中的搅拌器的操作;和图10是图解根据本发明总构思实施例的搅拌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对本发明总构思的实施例、附图中图示的实例详细地给出参考符号,其中全文中相同的参考标号是指相同的元件。为了解释本发明总构思,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实施例。
图4图解根据本发明总构思实施例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参照图4,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包括感光鼓10、充电辊20、曝光单元30、显影辊40、和转印辊50。
感光鼓10是感光体的一个例子,其中,具有预定厚度的感光层形成于圆筒金属管的外圆周表面上。感光带可作为感光体使用。
当旋转接触感光鼓10时,充电辊20给感光鼓10的表面充电充到均匀电位。充电偏压Vc施加到充电辊20。可以使用电晕充电器(未示出)代替充电辊20。
曝光单元30将相应于图像信息的光照射到充到均匀电位的感光鼓10上,以在感光鼓10上形成静电潜像。利用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激光扫描单元被用作曝光单元30。
部分显影辊40从容纳调色剂的壳体60曝露到壳体60外面,以面向感光鼓10。当面向感光鼓10时显影辊40旋转。显影偏压Vd施加到显影辊40。容纳在壳体60中的调色剂附着到显影辊40的表面,移动到感光鼓10和显影辊子40之间的辊隙(nip)中,并且通过显影偏压Vd附于感光鼓10上的静电潜像。参考标号70是指控制粘附于显影辊40表面调色剂数量的控制部件。参考标号80和90分别表示将容纳在壳体60中的调色剂输送到显影辊40和搅拌器的输送辊。输送偏压Vs施加到输送辊80,以将调色剂附着到显影辊40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利用非接触显影方式。在非接触显影方式中,显影辊40以显影间隙Dg的距离与感光鼓10间隔开。成像装置可采用接触显影方式,其中显影辊40接触感光鼓10。
转印辊50面向感光鼓10,以形成转印辊隙。用于将粘附于感光鼓10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的转印偏压Vt施加于转印辊50。可以利用电晕转印单元来代替转印辊50。参考标号15表示清除遗留在感光鼓10表面上的调色剂的清洁刀片。
参考标号110和和120分别表示感光单元110显影单元120。显影盒只代表显影单元120或感光单元110和显影单元120的组合。也就是说,壳体60具有包括显影单元120和/或感光单元110的结构。
从主计算机(未示出)发送打印指令到成像装置时,充电偏压Vc施加到充电辊20,并且感光鼓10被充电到均匀电位。曝光单元30照射相应于图像信息的调制光到感光鼓10上。由于照射光的原因,相应于被照射部分的感光鼓10的外圆周表面的电荷逃逸,所以,光线照射于其上的感光鼓10的部分的电阻减小。因此,在光照射部分和非照射部分之间产生电位差,从而在感光鼓10的外圆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偏压Vd施加到显影辊40。在显影辊40上的充电调色剂通过显影偏压Vd穿过显影间隙Dg,并且粘附于静电潜像。因而,调色剂图像形成于感光鼓10上。当感光鼓10旋转时,调色剂图像进入到转印辊隙中。通过拾取辊11从装载部件13输送的纸张被传送辊12传送到转印辊隙中。转印偏压Vt施加到转印棍50。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偏压Vt的静电力转印到纸张上。转印到纸张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热量和定影单元14施加压力而熔合在纸张上,因此形成打印图像。
搅拌器90向显影辊40和/或显影辊80传送容纳在壳体60中的调色剂并且充电调色剂。在图5中,根据本发明总构思的实施例的搅拌器90包括主体91和搅拌膜片95。主体91可以称为旋转主体和搅拌主体。搅拌膜片95可以称为柔性搅拌膜片。耦接凹槽96设置在搅拌膜片95中。主体91具有粘接表面93。弯钩94形成在一部分粘接表面93上,以被插入耦接凹槽96。搅拌膜片95包括面向主体91的粘接表面93的粘接部分95b和向显影辊40输送调色剂的搅拌部分95a。多个穿孔97形成在搅拌部分95a上,以减小调色剂被搅拌膜片95推动时产生的阻力。例如,双面胶带可粘附于搅拌膜片95的粘接部分95b。搅拌膜片95连接到主体91,使得弯钩94插入到耦接凹槽96中,并且按压粘接部分95b使之粘附于主体91的粘接部分93。
如图6所示,当搅拌部分95a通过与壳体60的内壁接触而弯曲时,力施加到粘接部分95b上,使得粘接部分95b通过搅拌膜片95的弹性与粘接表面93分离。然而,由于弯钩94与耦接凹槽96连接,所以能够防止粘接部分95b与粘接表面93分离。弯钩94包括末梢端和从主体91延伸的弯曲部分,并且相对于粘接部分95b或相应于搅拌器90的旋转方向,弯向搅拌部分95a相反的方向,也就是,从搅拌部分95a到粘接部分95b的方向,使得弯钩94的末梢端在与搅拌膜片95和壳体60的内壁之间阻力相反的方向上保持搅拌膜片95。耦接凹槽96设置在远离搅拌部分95a的粘接部分95b的一部分中。壳体60内壁接触搅拌部分95a的接触面积可以称为搅拌接触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制造搅拌器90的过程比需要热熔合过程的制造搅拌器的传统过程简单,并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同样,由于搅拌膜片95的粘接长度能够利用整体设置在主体91上弯钩94来维持,所以传统的增强部件(图3中的7)是不必要的,因此,能够降低组件的成本,并且能够实现可靠的搅拌器。
参考图5,一对肋98设置在主体91的两侧。这对肋98是将位于壳体60边缘的调色剂导向搅拌膜片95宽度方向的中心方向的导向元件的例子。搅拌膜片95的宽度W可大于打印图像的宽度。此外,壳体60的宽度也可以大于设置有搅拌膜片95的主体91的宽度。主体91的旋转轴可在壳体60的宽度方向,相应于壳体60的宽度方向,放置主体91来沿壳体60的每个内壁旋转。因此,壳体60的宽度大于搅拌膜片95的宽度W。因此,利用至少肋对98中的一个,在搅拌膜片95两边缘和壳体60宽度方向的每个内壁之间的调色剂可以有效率地用于显影调色剂图像。提供这对肋98,使得随着肋98的部分越接近于搅拌器90旋转方向的相反一侧,肋98之间的间隔越窄。也就是,相应于主体91的旋转轴,肋98的第一端具有大于肋98第二端的距离。相应于主体91的旋转方向,肋98具有小于90度的角度。当搅拌器90旋转时,搅拌膜片95两边缘和壳体60宽度方向的每个内壁之间的调色剂被这对肋98导向搅拌膜片95的中心。因此,被高效率地用于调色剂图像显影的调色剂和容纳在显影盒中的调色剂的比率增加。由于当容纳的调色剂用光时必须更换显影盒,所以通过提供导向元件,例如肋98,减小了耗材成本。
图7和图8分别图解根据本发明总构思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搅拌器90的分解透视图和侧视图。参照图4、7和8,搅拌器90的主体91包括旋转轴92a和至少一个臂92b,至少一个臂92b的一端从旋转轴92a延伸,并且至少一个臂92b的第二端连接到粘接表面93。臂92b沿旋转轴方向彼此间隔。弯钩94设置在粘接表面93上。搅拌膜片95连接到粘接表面93,使得弯钩94插入到耦接凹槽96,并且按压粘合部件95b和使之粘附于臂92b的粘接表面93。这对筋状突起98设置在粘接表面93的两侧。这对肋98是将置于壳体60边缘的调色剂导向搅拌膜片95宽度方向中心的导向元件的例子。提供这对肋98,使得随着该肋98的部分越接近于搅拌器90旋转方向的相反侧,肋98之间的间距越窄。肋98相对于旋转轴92a的旋转方向倾斜,以从壳体的侧臂将调色剂导向到壳体的内壁。如图9所示,当搅拌器90旋转时,搅拌膜片95向显影辊40(如图4所示)传送壳体60中的调色剂。通过本实施例,能够获得如图5和图6中示例的实施例的相同效果。如图5和图7所示,粘接部分95b可通过双面胶带粘附于粘接表面93。因而,双面胶带的第一面粘附于粘接表面93,而双面胶带的第二面粘附于粘接部分95b。双面胶带沿搅拌膜片95的宽度W延伸。双面胶带孔沿弯钩98放置或被弯钩98刺破。此外,双面胶带被切割以适宜每个弯钩98之间的空隙。
在显影过程中,搅拌器90必须向显影辊40输送比被显影辊40消耗的更多的调色剂。如果搅拌器90的的调色剂传送力过大,那么调色剂向显影辊40和输送辊80施加过大的压力,使得显影性能下降或者调色剂泄漏到壳体60的外面。参考图10,搅拌器90推动调色剂的角度可通过调整设置在至少一臂92b的一端上的粘接表面93的斜率来调整。臂92b可与搅拌膜片95的主要部分形成大于90度的一个角度,并且,搅拌膜片95的主要部分可以是搅拌膜片95的粘接部分95b。根据图7到9所示的搅拌器90的实施例,由于粘接表面93设置在从旋转轴92a延伸的臂92b的一端,所以与图5和图6中所示的搅拌器90相比较,粘接表面93的斜率可以在一个较大范围内调整。因此,搅拌器90的调色剂传送力可在适当范围内容易调整,以获得良好的显影性能。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总构思,显影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能够简化制造工艺,优于需要热熔合工艺的传统工艺,并且不需增强部件可以实现可靠的搅拌器。因此,降低显影盒和成像装置的价格。
而且,被高效率地用于调色剂图像显影的调色剂与容纳在显影盒中的调色剂的比率增加。因此,降低耗材的成本。
因此,调色剂和显影单元组件的性能退化最小化,能够减小施加于打印页的调色剂的消耗量的变化,能够减小调色剂的消耗量,以延长显影盒的生命期,并且能够提高图像的打印质量。
尽管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的总构思的几个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对这些实施例所作的改变不脱离总构思的原则和精神,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显影盒,包括容纳调色剂的壳体;显影辊,被设置成其一部分曝露于所述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将调色剂供给到所述显影辊的搅拌器,该搅拌器包括主体,附接于所述主体上的包括耦接凹槽的柔性搅拌膜片,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上并插入所述耦接凹槽的弯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中所述柔性搅拌膜片包括附接于所述主体的粘接部分,向所述显影辊输送调色剂的搅拌部分,和设置在远离该搅拌部分的一部分所述粘接部分中的所述耦接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盒,其中所述搅拌器还包括用来将位于所述壳体的边缘的调色剂导向所述柔性搅拌膜片的中心的导向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盒,其中所述导向元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两侧的一对肋,使得随着所述肋的部分越接近搅拌器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所述肋之间的间隔越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中所述主体包括旋转轴和从所述旋转轴延伸并且具有与所述柔性搅拌膜片连接的粘接表面的臂,所述弯钩设置在所述臂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盒,其中所述柔性搅拌膜片包括附接于所述粘接表面的粘接部分和向所述显影辊输送调色剂的搅拌部分,并且所述耦接凹槽设置在远离所述搅拌部分的一部分粘接部分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盒,其中所述搅拌器包括设置在所述臂两侧的一对肋,使得当该肋的部分越接近所述搅拌器旋转方向的相反一侧时,所述肋之间的间隔越窄。
8.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包括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体;容纳调色剂的壳体;显影辊,其被设置成其一部分曝露于所述壳体,并且输送调色剂到所述静电潜像;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将调色剂输送到显所述影辊的搅拌器,该搅拌器包括主体,附接于所述主体的包括耦接凹槽的柔性搅拌膜片,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上并插入所述耦接凹槽的弯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柔性搅拌膜片包括附接于主体的粘接部分,向所述显影辊输送调色剂的搅拌部件,和设置在远离所述搅拌部分的一部分粘接部分中的所述耦接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搅拌器还包括将位于所述壳体的边缘的调色剂导向所述柔性搅拌膜片的中心的导向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导向元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两侧的一对肋,使得随着该肋的部分越接近搅拌器旋转方向的相反一侧,所述肋之间的间隔越窄。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所述主体包括旋转轴和从旋转轴延伸并且具有与所述柔性搅拌膜片连接的粘接表面的臂,所述弯钩设置在所述臂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搅拌膜片包括附接于所述粘接表面的粘接部分和向所述显影辊输送调色剂的搅拌部分,并且所述耦接凹槽设置在远离所述搅拌部分的一部分粘接部分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所述搅拌器包括设置在所述臂两侧的一对肋,使得随着该肋的部分越接近搅拌器旋转方向的相反一侧,所述肋之间的间隔越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成像装置,其中还包括连接所述粘接部分到所述粘接表面的双面胶带。
16.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容纳显影剂的壳体;供应显影剂到感光体的显影辊;和搅拌器,设置在显影单元中,并且具有在该搅拌器的旋转轴方向上导向显影剂的导向元件。
17.一种可用于成像装置的盒,包括容纳显影剂的壳体;显影辊,其一部分曝露于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向所述显影辊输送调色剂的搅拌器,该搅拌器包括旋转体,搅拌显影剂的柔性搅拌膜片,形成于所述旋转体上以连接所述柔性搅拌膜片到所述旋转体的一个或多个弯钩,和形成于所述旋转体上以在所述搅拌器旋转轴方向导向显影剂的导向元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旋转体包括与所述柔性搅拌膜片连接的粘接表面,以与所述柔性搅拌膜片形成角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盒,其中所述导向元件包括相应于所述搅拌器的旋转方向而倾斜的多个肋。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盒,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弯钩包括形成于所述旋转体上的一个部分和从该部分弯向旋转体旋转方向的第二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盒,其中所述旋转体包括旋转轴、与所述柔性搅拌膜片连接的表面部分、和形成于所述旋转轴和所述表面部分之间并彼此间隔的多个臂。
全文摘要
一种显影盒,包括具有一对肋以有效地迫使调色剂到柔性搅拌膜片中心的搅拌器。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显影盒中,包括容纳调色剂的壳体、被设置成其一部分暴露于壳体的显影辊、设置在壳体中并且将调色剂输送到显影辊的搅拌器,搅拌器包括主体、包括耦接凹槽并且附接于主体上的柔性搅拌膜片、设置在主体上并插入耦接凹槽的弯钩和设置在主体上的所述一对肋。
文档编号G03G15/00GK1920686SQ20061011080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3日
发明者崔得铉, 金圣基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