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显影辊的显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4538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显影辊的显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装置,特别是一种双显影辊的显影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常用于复印机、打印机等电子摄影术的成像设备中,采用双组份显影剂的现有技术中,如图2所示,感光鼓在充电装置的作用下会均勻的布上一层电荷,在激光等光源的作用下感光鼓表面形成潜像,当感光鼓上的潜像转动到与磁辊主磁极相对的位置时,主磁极形成的磁穗会正对感光鼓,现有技术一是控制磁穗与感光鼓表面有一定的间隙,然后在给予磁辊端电压的作用下,带电碳粉会被推到感光鼓潜像部位从而完成显影;现有技术二是磁辊两端没有给推粉电压,而是让磁穗直接与感光鼓接触,从而使磁穗中的碳粉与感光鼓直接接触从而完成显影。现有技术一中,为使碳粉持续稳定地补充到载体中,磁辊中的磁极数都采用奇数极,以此来使磁辊中必有两相邻的磁极为相同极性,从而在两极之间会形成一处磁场强度非常低的位置,在此处,磁辊表面由于重力脱落下来的载体能在补粉装置的作用下补上适当的消耗掉的碳粉,再重新被吸附到磁辊表面从而开始新的循环,其补粉装置采用了双螺杆对研的结构,通过螺杆的转动将碳粉和载体从储存仓中挤出而补粉,上述结构中对挤出的碳粉量无法准确控制。此技术对磁辊要求很高,特别是对极性相同的相邻两极磁极的磁性大小以及安装位置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否则都会造成载体脱落不充分或脱落位置不对, 从而造成打印品质不稳定且造成成本高,合格率低下,此技术也需要对磁辊给予适当的电压相配套。在现有技术二中,对磁辊的要求与技术一相同,在此不再重述;在技术二中还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载体与感光鼓直接接触,而载体与感光鼓在感光鼓与磁辊的切线方向存在相对运动,因此载体会“划伤”吸附在感光鼓表面的碳粉,从而造成打印时字迹有毛边,空心字等问题,所以对载体的粒径要求更高,且由于相对运动会磨损感光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显影辊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可以避免打印时出现字迹有毛边,空心字等问题,打印合格率及品质高,且成本低。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显影辊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仓、双组份显影剂、感光鼓、送粉辊、位于感光鼓转动方向上游的第一显影辊及位于感光鼓转动方向下游的第二显影辊,所述双组份显影剂包括导磁载体及能够附于导磁载体上的碳粉,所述感光鼓内固定设有能够将第一显影辊表面的导磁载体吸附到感光鼓表面的主磁极,所述第一显影辊内固定设有第一磁极组,所述第一磁极组包含一与主磁极的极性相反且位置相应的第一副磁极;该第二显影辊内固定设有能够将感光鼓表面的导磁载体吸附到第二显影辊表面的第二磁极组,所述碳粉设置于粉仓内,且通过送粉辊的作用能够依附导磁载体上。
所述主磁极的磁场强度大于第一副磁极的磁场强度。还包括一能够将第二显影辊表面的双组份显影剂刮到送粉辊上的清洁装置。还包括一能够将第一显影辊表面的双组份显影剂刮成均勻粉层的控粉装置。所述第一磁极组包括顺序绕第一显影辊中轴线分布的第一副磁极、第二副磁极、 第三副磁极及第四副磁极,且第一副磁极与第三副磁极极性相同;第二副磁极与第四副磁极极性相同。所述送粉辊包括金属芯,该金属芯表面包覆有弹性层。所述送粉辊上施加有一定伏数的电压。所述送粉辊与第二显影辊挤压接触。所述导磁载体的磁化强度为0 — 100emu/g,其直径为0 — 1mm。所述导磁载体的表面有树脂涂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包括粉仓、双组份显影剂、感光鼓、送粉辊、位于感光鼓转动方向上游的第一显影辊及位于感光鼓转动方向下游的第二显影辊,所述双组份显影剂包括导磁载体及能够附于导磁载体上的碳粉,所述感光鼓内固定设有能够将第一显影辊表面的导磁载体吸附到感光鼓表面的主磁极,所述第一显影辊内固定设有第一磁极组,该第二显影辊内固定设有能够将感光鼓表面的导磁载体吸附到第二显影辊表面的第二磁极组,本发明通过第一磁极组吸附导磁载体及碳粉,随后附着于感光鼓表面,经第二磁极组的磁力作用而将导磁载体吸回,碳粉则由于感光鼓上的电场力的作用脱离导磁载体而附着于静电潜像区,从而显影,由于不涉及载体因重力脱落补粉的问题,因此磁辊结构大大简化, 工作稳定性提高,也利于降低成本。本结构中采用送粉辊补粉,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双螺杆补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性高,还可以通过送粉辊与第一显影辊及第二显影辊的摩擦给碳粉充上额外的电荷,从而有利于显影。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结构,减小了导磁载体与感光鼓的相对运动,因此比现有技术二打印品质更高,对载体的要求相对较低,从而节省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示意图2是本发明的旧有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显影辊的显影装置,包括粉仓1、双组份显影剂、感光鼓2、送粉辊3、位于感光鼓2转动方向上游的第一显影辊4及位于感光鼓2转动方向下游的第二显影辊5,所述双组份显影剂包括导磁载体6及能够附于导磁载体6上的碳粉7, 所述感光鼓2内固定设有能够将第一显影辊表面的导磁载体6吸附到感光鼓2表面的主磁极8,所述第一显影辊4内固定设有第一磁极组,所述第一磁极组包含一与主磁极8的极性相反且位置相应的第一副磁极9 ;该第二显影辊5内固定设有能够将感光鼓2表面的导磁载体6吸附到第二显影辊5表面的第二磁极组,所述碳粉7设置于粉仓1内,且通过送粉辊 3的作用能够依附导磁载体6上。
如图1所示,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磁极组包括顺序绕第一显影辊4中轴线分布的第一副磁极9、第二副磁极10、第三副磁极11及第四副磁极12,且第一副磁极9与第三副磁极11极性相同;第二副磁极10与第四副磁极12极性相同,作为本实例的优选安装方式,第一副磁极9及主磁极8相互正对,且如本发明的图一所示,第一副磁极9及主磁极8 的中心连线与感光鼓与第一显影辊的中心连线重合。第二磁极组包括第五副磁极13、第六副磁极14及第七副磁极15,作为本实例的优选安装方式,如本发明的图一所示,第五副磁极13正对感光鼓,且第五副磁极13位于感光鼓与第一显影辊的中心连线上。其中第五副磁极13、第六副磁极14为N极,第七副磁极15为S极,当然上述并不成为本发明的限制,如第一磁极组也可以包括六个或两个等间错均布的磁极。 为了能够吸附更多的导磁载体6,主磁极8的磁场强度大于第一副磁极9的磁场强度。本装置还包括一能够将第二显影辊5表面的双组份显影剂刮到送粉辊3上的清洁装置16,该清洁装置16为普通装置,在此结构不必详述。为了能让双组份显影剂形成均勻的一层,还包括一能够将第一显影辊4表面的双组份显影剂刮成均勻粉层的控粉装置17,该控粉装置17为普通装置,在此结构不必详述。为了能够与第一显影辊4及第二显影辊5达到一定程度的摩擦,送粉辊3包括金属芯,该金属芯表面包覆有弹性层;且送粉辊3与第二显影辊5挤压接触。为了能够给碳粉7加上附加电荷,从而提高打印质量,送粉辊3上施加有一定伏数的电压。为了能够达到最优的显影效果,导磁载体6的磁化强度为0— lOOemu/g,其直径为 O-Imm ;导磁载体6的表面有树脂涂层,而且导磁载体6通常采用铁或铁氧化体制造。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工作时感光鼓2表面在充电装置及适当光源作用下在感光鼓 2表面形成潜像,而通过第一磁极组吸附到第一显影辊4上的导磁载体6会在第一显影辊 4表面堆积形成磁穗,磁穗在正对第一磁极组中各个磁极的位置时最高,当导磁载体6转动到主磁极8与第一副磁极9的中心连线的位置时,由于磁穗的形成使导磁载体6距离主磁极8的距离最近,主磁极8对导磁载体6施加的磁力比最大,因而在此处大部分导磁载体和吸附在导磁载体上的碳粉在主磁极8的作用下被吸附到感光鼓2表面,随着感光鼓2的转动,当导磁载体6转动到第二显影辊5上的第五副磁极13与感光鼓2正对位置时,导磁载体6受到第五副磁极13的作用会向第二显影辊5上移动,非潜像部分的碳粉7由于受到感光鼓2表面的静电斥力,同时由于碳粉7与导磁载体6是带相反极性的电荷,因此非潜像区的碳粉7会随着导磁载体6 —起回到第二显影辊5表面,而潜像部分由于静电吸附的作用会留在感光鼓2表面从而完成显影。回到第二显影辊5上的导磁载体6随着转动到达送粉辊3位置,由于第二显影辊5与送粉辊3直接接触,送粉辊3表面带上的碳粉7与导磁载体 6会充分接触摩擦,在给导磁载体6表面补上所消耗的碳粉7同时也让碳粉7与导磁载体6 充分摩擦而带足够电量,在此也可以通过送粉辊3给碳粉7充上更高电量的电荷,从而有利于显影。为有利于显影,送粉辊3与第二显影辊5优选相同运动方向,经过摩擦及补粉后, 在第二显影辊5上的双组份显影剂在清洁装置16的作用下被刮到送粉辊3上,同时由于此处磁场力比较弱,更利于双组份显影剂掉落到送粉辊3上,当送粉辊3转动到第一显影辊4 的第二副磁极10极附近位置,由于磁场力的作用被吸附到第一显影辊4上,在第一显影辊4的其它磁极的搬运作用及控粉装置17的作用下,带电充足的双组份显影剂形成均勻的粉层进入新的循环。 上述只是对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显影辊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仓、双组份显影剂、感光鼓、送粉辊、 位于感光鼓转动方向上游的第一显影辊及位于感光鼓转动方向下游的第二显影辊,所述双组份显影剂包括导磁载体及能够附于导磁载体上的碳粉,所述感光鼓内固定设有能够将第一显影辊表面的导磁载体吸附到感光鼓表面的主磁极,所述第一显影辊内固定设有第一磁极组,所述第一磁极组包含一与主磁极的极性相反且位置相应的第一副磁极;该第二显影辊内固定设有能够将感光鼓表面的导磁载体吸附到第二显影辊表面的第二磁极组,所述碳粉设置于粉仓内,且通过送粉辊的作用能够依附导磁载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显影辊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磁极的磁场强度大于第一副磁极的磁场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显影辊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能够将第二显影辊表面的双组份显影剂刮到送粉辊上的清洁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显影辊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能够将第一显影辊表面的双组份显影剂刮成均勻粉层的控粉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显影辊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极组包括顺序绕第一显影辊中轴线分布的第一副磁极、第二副磁极、第三副磁极及第四副磁极,且第一副磁极与第三副磁极极性相同;第二副磁极与第四副磁极极性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显影辊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粉辊包括金属芯,该金属芯表面包覆有弹性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显影辊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粉辊上施加有一定伏数的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显影辊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粉辊与第二显影辊挤压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显影辊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载体的磁化强度为0 — lOOemu/g,其直径为0 — 1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显影辊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载体的表面有树脂涂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显影辊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仓、双组份显影剂、感光鼓、送粉辊、位于感光鼓转动方向上游的第一显影辊及位于感光鼓转动方向下游的第二显影辊,所述双组份显影剂包括导磁载体及能够附于导磁载体上的碳粉,所述感光鼓内固定设有能够将导磁载体吸附到感光鼓表面的主磁极,所述第一显影辊内固定设有第一磁极组,所述第一磁极组包含一与主磁极的极性相反且位置相应的第一副磁极;该第二显影辊内固定设有能够将感光鼓表面的导磁载体吸附到第二显影辊表面的第二磁极组,所述碳粉设置于粉仓内,且通过送粉辊的作用能够依附导磁载体上。
文档编号G03G15/09GK102411289SQ20111045025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曹国柱 申请人:珠海市奔码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