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5018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影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成像装置中的显影盒。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是通过电子照相成像原理而将可视图像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一种成像装置,包括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和LED打印机等。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通常都包括可拆卸地安装至其中的处理盒,处理盒作为易消耗品经常需要更换。

现有的处理盒中通常包括两种,一种是一体式的,另一种是分体式的。分体式的处理盒通常由显影盒和感光鼓盒两部分组成,两者通过特定的连接方式组合而成。显影盒一般由粉仓、搅拌器,送粉辊,显影辊,出粉刀等构件组成,从而向感光鼓盒提供碳粉。感光鼓盒一般由废粉仓、清洁刮刀,充电构件、感光鼓等组成,其中感光鼓接收显影辊提供的碳粉而显影静电潜像。上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的工作原理为:充电构件给感光鼓表面充上一层均匀的电荷,电子成像装置中的光扫描单元发出光照射到充电后的感光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辊将碳粉输送至感光鼓表面的静电潜像区从而在感光鼓表面形成可视的碳粉图像,电子成像装置中的转印单元将所述的可视碳粉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中,最后通过定影将可视碳粉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中,最后从电子成像装置中排出。

电子成像装置中含有多个供电单元分别给显影盒中的送粉辊与显影辊输送不同的电压,以使送粉辊与显影辊具有不同的电压,从而得到较高的成像质量。通常显影盒上分别设置有显影电极与送粉电极分别与显影盒中的显影辊与送粉辊连接,从而使得显影辊与送粉辊获得不同的电压。

中国专利CN104428720A 公开了一种显影盒,该显影盒的送粉电极在工作过程中或者将显影盒安装至电子成像装置中时是可移动,具有该结构的送粉电极,送粉电极的接触部是可移动的,导致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供电单元接触不稳定,会出现导电不良的现象,而且送粉电极在移动过程中会发生断裂的现象,导致送粉电极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送粉电极可移动,导致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供电单元接触不稳定,送粉电极移动过程中会发生断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影盒,包括:送粉辊轴,可绕沿轴向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

显影剂容纳仓,用于容纳显影剂,包括在轴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送粉电极,设置在第二侧壁上与所述送粉辊轴电连接,包括一个在轴向方向延伸的送粉电极接触部;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支撑部,所述送粉电极接触部上设置被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被支撑部配合,将所述送粉电极接触部固定至所述第二侧壁上。

所述支撑部设置为支撑柱,所述被支撑部设置为孔,所述支撑柱插入至所述孔。

所述第二侧壁上还设置有送粉电极支撑板,所述支撑柱从所述支撑板上向外凸出。

所述送粉电极上还设置有送粉辊轴接收部,所述送粉辊轴接收部设置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的凹槽,用于接收送粉辊轴。

所述送粉电极由导电性树脂材料制成。

所述送粉电极形成为大致杆状。

所述送粉电极还包括一个形成为通孔的连接部,所述第二侧壁上包括有送粉电极啮合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送粉电极啮合部配合,将所述送粉电极定位于第二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中在第二侧壁上设置有支撑部,在送粉电极接触部上设置有被支撑部,支撑部与被支撑部配合,将所述送粉电极接触部固定至所述第二侧壁上,提高了送粉电极接触部的刚性,不会发生送粉电极断裂的情况,送粉电极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供电单元稳定的连接,不会发生导电不良的情况,提高了送粉电极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电单元的分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显影盒第二侧壁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显影盒第二侧壁装配有绝缘构件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显影盒第二侧壁装配有绝缘构件与送粉电极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显影盒的送粉电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显影盒的另一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显影盒的导电单元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显影盒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1包括有设置在显影盒的左侧的第一侧壁2和设置在显影盒右侧的第二侧壁3、把手4、显影剂容纳仓5、设置在显影盒后端的显影辊30以及与显影辊30接触的送粉辊40。显影辊30包括有一个沿轴向方向延伸的显影辊轴31,显影辊30可绕显影辊轴31旋转。送粉辊(未示出)包括有一个沿轴向方向延伸的送粉辊轴41,送粉辊(未示出)可绕送粉辊轴41旋转,并可向显影辊30输送显影剂。显影盒的驱动单元6设置在第一侧壁2上,用于从电子成像装置中接收驱动力;显影盒的导电单元7设置在第二侧壁3上,用于从电子成像装置中接收电力输送至显影盒;把手4设置在显影盒的前端,以便于用户抓持而将显影盒装入电子成像装置或者从电子成像装置中取出;显影剂容纳仓5从显影盒的第一侧壁2向第二侧壁3延伸,容纳显影剂。在提及方向上时,以设置有显影辊30的一侧为显影盒的后侧,配置有把手4的一侧为显影盒的前侧,以显影辊30的轴向方向为左右方向,其中配置有驱动单元6的一侧为左侧,配置有供电单元7的一侧为右侧,上下方向垂直于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

如图1所示,显影盒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向后侧敞开的大致盒状,第一侧壁2和第二侧壁3形成为上下、前后延伸,并形成为大致矩形,并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地相对配置。

如图2所示,显影盒的供电单元7设置在第二侧壁3上,从电子成像装置中接收电力,供电单元7包括有绝缘构件23,送粉电极22,显影电极21,当沿平行于轴向方向看时,按显影电极21、送粉电极22、绝缘构件23的顺序依次设置。

如图3所示,显影盒的第二侧壁3上设置有定位凸起24、送粉电极啮合部42、显影电极啮合部33和送粉电极支撑板44,还设置有轴容纳部50容纳显影辊轴31与送粉辊轴41。

定位凸起24形成为从第二侧壁3的右表面向右侧凸出,可以形成为大致圆柱形状或者大致矩形柱状等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凸起24设置为2个,设置在显影辊轴31的相对两侧,可选择地,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定位凸起24设置为3个或者更多,只要稳定地支撑绝缘构件23即可。

送粉电极啮合部42形成为从第二侧壁3的右表面向右侧凸出的大致圆柱形,送粉电极啮合部42的内部形成有螺纹孔,可与螺钉(未示出)啮合。

显影电极啮合部33形成为从第二侧壁3的右表面向右侧凸出的大致圆柱形,显影电极啮合部33的内部形成为螺纹孔,可与螺钉(未示出)啮合。

送粉电极支撑板44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与第二侧壁3一体成型,送粉电极支撑板44上还形成有一个支撑部43。

绝缘构件23由非导电性树脂材料形成为大致板状构件,形成有送粉辊轴接收孔23b、显影辊轴接收孔23a和定位孔23c,当将绝缘构件23装配至第二侧壁3上时,送粉辊轴接收孔23b接收送粉辊轴41,显影辊轴接收孔23a接收显影辊轴31,定位孔24c接收定位凸起24,从而将绝缘构件23装配在第二侧壁3上,从而绝缘构件23可稳定地支撑显影辊轴31与送粉辊轴41,使得显影辊轴31与送粉辊轴41可在第一侧壁2与第二侧壁3之间稳定的旋转并保持显影辊轴31与送粉辊轴41之间的间隙维持在一个固定的值。绝缘构件23结构简单,大致形成为有孔的板状,成型容易,工艺简单,成本低。

如图5-7所示,送粉电极22由导电性树脂材料形成为大致杆状,与送粉辊轴41电连接。送粉电极22一体地包括有电极接触部22d,连接部22b和一个送粉辊轴接收部22a。送粉电极接触部22d配置于送粉电极22的前上侧端部并在轴向方向延伸,形成为右端封闭且左端敞开的侧视大致矩形的方筒形状,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供电单元接触(未示出),送粉电极接触部22d的左端形成有一个接收孔22e。连接部22b形成为一个内径略大于送粉电极啮合部42外径的通孔。送粉辊轴接收部22a形成为一个右端闭合,左端敞开的孔,送粉辊轴接收部22a的直径与送粉辊轴41的直径大致相同,送粉辊轴接收部22a与送粉辊轴41形成为紧密接触。当将送粉电极22安装至显影盒的第二侧壁3时,送粉电极接触部22d安装至送粉电极支撑板44上,支撑部43插入至接收孔22e中,从而使得支撑部43支撑送粉电极接触部22d;送粉电极啮合部42插入至连接部22b中,送粉辊轴接收部22a接收送粉辊轴41,送粉电极22安装至第二侧壁3后,再将螺钉(未示出)安装至送粉电极啮合部42内,从而使得送粉电极22稳定地置于第二侧壁3上,送粉电极22与送粉辊轴41保持紧密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43形成为朝右侧凸出的圆柱型支撑柱,送粉电极接触部22d上形成有接收孔22e,支撑柱与接收孔配合而将送粉电极接触部22d固定至第二侧壁上。可选择地,支撑部43也可以形成为孔,送粉电极接触部22d形成有支撑柱,孔与支撑柱配合,同样可以将送粉电极接触部22d固定在第二侧壁上。本实施例显影盒中送粉电极接触部22d被支撑部43支撑,提高了送粉电极22的刚性,显影盒在装入电子成像装置的过程中或者在电子成像装置中工作的过程中,送粉电极不会发生移动,而是稳定地支撑在第二侧壁3上,从而使得送粉电极22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供电单元(未示出)连接更加稳定,提高了送粉电极22的导电稳定性。

显影电极21由导电树脂材料形成的大致矩形的平板形状,与显影辊轴31电连接。显影电极21一体地包括有显影电极接触部21a,被固定部21c和显影辊轴接收部21b。显影电极接触部21a配置于后上侧端部,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形成为右端封闭的大致矩形的方筒状,设置为电子成像装置中的供电单元(未示出)接触;被固定部21c形成为一个内径略大于显影电极啮合部33外径的通孔;显影辊轴接收部21b用于接收显影辊轴31。当将显影电极21安装至显影盒的第二侧壁3上时,显影电极接触部21a置于第二侧壁上,被固定部21c插入显影电极啮合部33上,显影辊轴接收部21b接收显影辊轴31,从而显影电极21被安装在显影盒的第二侧3,然后再将螺钉安装于显影电极啮合部33上,从而显影电极21被稳定地安装于显影盒的第二侧壁3上。

如图8-9所示为导电单元7完整安装在显影盒第二侧壁3上的示意图。当沿平行于显影辊轴向方向看时,按显影电极21、送粉电极22、绝缘构件23的顺序依次设置。

导电单元7安装时,首先,将绝缘构件23安装至第二侧壁3上以分隔并支撑显影辊轴31与送粉辊轴41;然后将送粉电极22安装至绝缘构件23上,并通过螺钉将送粉电极22固定至绝缘构件上,使送粉电极22与送粉辊轴41电连接;最后再将显影电极21安装并固定至绝缘构件23上,使显影电极21与显影辊轴31电连接。在平行于显影辊轴向方向上看时,所述显影电极21与送粉电极22在空间上相隔一定间隙G,显影电极21与送粉电极22在空间上不接触,从而可以保证显影电极21与送粉电极22不会相互干扰。导电单元7按如此方式设置,使得绝缘构件23的结构更加简单,同时保证了显影电极21与送粉电极22互相不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中在第二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柱,在送粉电极接触部上设置有接收孔,支撑柱支撑送粉电极接触部,提高了送粉电极的刚性,加强了送粉电极与送粉辊轴接触的稳定性,不会发生送粉电极断裂的情况。沿着显影辊旋转轴向方向上时,按显影电极、送粉电极、绝缘构件的顺序依次设置,有效地利用了显影盒的空间排布,实现显影盒的小型化,而且绝缘构件的结构简单,成型容易,生产成本低。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