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031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特别涉及可以采用激光直接制版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提出了各种使用了硅橡胶、氟树脂作为墨液排斥层的、用于进行不使用润湿液的平版印刷(以下,称为无水平版印刷)的印刷版。无水平版印刷是使着墨部与非着墨部大致存在于同一平面,将着墨部作为墨液接受层,将非着墨部作为墨液排斥层,利用墨液附着性的差异使墨液仅压印于着墨部后,将墨液转印至纸等被印刷体而进行印刷的平版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不使用润湿液即可进行印刷。作为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的曝光方法,提出了各种方法。它们大致划分为介由原图膜进行紫外线照射的方式、以及不使用原图膜而从原稿直接写入图像的计算机直接制版(以下,称为CTP)方式。作为CTP方式,可举出照射激光的方法、以热头写入的方法、以针状电极(pin electrode)部分地施加电压的方法、以喷墨形成墨液排斥层或墨液接受层的方法等。其中,照射激光的方法从分辨率和制版速度方面出发,比其它方式优异。照射激光的方法可分为通过光反应进行的光子模式方式和进行光热转换而发生热反应的热模式方式两种方式。特别是热模式的方式由于可在明室操作的优点和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的急剧进步,因此其有用性增大。关于与这样的热模式方式对应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迄今为止提出了各种方案。其中,作为可以以少的激光照射能量进行制版,图像再现性良好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提出了在热敏层中具有气泡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此外,作为可以以少的激光照射能量进行制版,图像再现性良好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提出了具有下述工序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所述工序为:涂布含有溶解度参数为17.0(MPa)1/2以下的有机溶剂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工序、以及将热敏层组合物进行干燥的工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 300586号公报(权利要求书)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 - 331924号公报(权利要求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通过专利文献I 2所记载的技术获得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为高灵敏度,只有在曝光后施加物理的力才可以显影。然而,有时高灵敏度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在制造无水平版印刷版的工序中,产生曝光部的硅橡胶层浮起的被称为“起泡”的现象,硅橡胶层转印至曝光机、自动显影机内的输送辊。有时转印至输送辊的硅橡胶层向接着进行处理的版的版面再转印,引起曝光障碍、显影障碍。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所涉及的以往技术的课题,提供高灵敏度且不易产生起泡,即宽容度宽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发明为一种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是在基板上至少依次具有热敏层和硅橡胶层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其特征在于,该热敏层包含非感光性粒子,该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平均膜厚的1/2倍以上。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高灵敏度且耐起泡性优异的、宽容度宽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为在基板上至少依次具有热敏层和硅橡胶层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其特征在于,该热敏层包含非感光性粒子,该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平均膜厚的1/2倍以上。这里,所谓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是指不使用润湿液而能够印刷的平版印刷版原版,所谓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是指可以使用激光而从原稿直接写入图像的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关于本发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以下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在基板上至少依次具有热敏层和硅橡月父层O作为基板,可以使用作为以往印刷版的基板所使用的尺寸上稳定的公知的纸、金属、玻璃、膜等。具体而言,可举出纸、层压有塑料(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的纸、铝(还包含铝合金)、锌、铜等的金属板、碱石灰、石英等玻璃板、硅片、纤维素乙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苯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醇缩乙醛等塑料的膜、层压或蒸镀有上述金属的纸或塑料膜等。塑料膜可以为透明也可以为不透明。从验版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不透明的膜。这些基板中,铝板在尺寸上极其稳定,而且便宜,因此特别优选。此外,作为轻印刷用的柔软的基板,特别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基板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选择与平版印刷所使用的印刷机对应的厚度即可。接下来,对本发明中可以优选使用的热敏层进行说明。作为热敏层,优选为通过激光描绘而物性变化的层和/或通过激光描绘而与硅橡胶层的粘接力降低的层。可举出例如,将包含具有活性氢的聚合物、交联剂和光热转换物质的组合物,和/或包含具有活性氢的聚合物、有机配位化合物和光热转换物质的组合物,进行涂布、(加热)干燥而得的层。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热敏层包含非感光性粒子,该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平均膜厚的1/2倍以上。上述专利文献I 2所记载的高灵敏度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只有在曝光后施加物理的力才可以显影。因此,有时在制造无水平版印刷版的工序中,产生曝光部的硅橡胶层浮起的被称为“起泡”的现象,在输送曝光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时,硅橡胶层转印至曝光机、自动显影机内的输送辊。转印至输送辊的硅橡胶层向接着处理的版的版面再转印,导致曝光障碍、显影障碍等。关于该起泡的现象,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灵敏度越高,此外,曝光量越多,则变得越显著。本发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中,通过在热敏层中包含上述那样的非感光性粒子,从而可以将热敏层局部低灵敏度化而保持与硅橡胶层的粘接力,抑制起泡现象。即,耐起泡性提高。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平均膜厚的1/2倍以上,优选为3/4倍以上,更优选为I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4倍以上。如果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低于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平均膜厚的1/2倍,则与不含非感光性粒子的情况同样,得不到耐起泡性的提高效果。另一方面,从抑制起因于非感光性粒子的印刷时的非着墨部的糊版的观点出发,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与硅橡胶层合计的平均膜厚以下。在本发明中,所谓非感光性粒子的粒径,是指将粒子假定为圆球时的等体积球相当径。此外,所谓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是指由多个上述粒径的粒子算出的数均值。热敏层所含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通过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来求出。更详细地说,从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通过连续(超薄)切片法来制作试样,在加速电压100kV、倍率2000倍的条件下进行热敏层的TEM观察。可以基于水平截面的三维信息,对于随机选择的50个非感光性粒子,计测其粒径,算出其数均值,从而求出平均粒径。热敏层和硅橡胶层的平均膜厚的测定方法如·后所述。此外,本发明中的所谓非感光性粒子,是指至少对曝光所用的700 1500nm的波长区域内的光、优选为750 IlOOnm的波长区域内的光完全没有吸收或几乎没有吸收(不发生起因于粒子的光吸收的粒子本身、粒子以外的热敏层构成成分的燃烧、熔化、分解、气化、爆炸等化学反应、物理变化)的粒子,其与一般公知的吸收700 1500nm的波长区域内的光并转换成热的光热转换粒子(炭黑、其它具有光热转换能力的颜料)明确不同。热敏层所包含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存在使用TEM等分析设备,通过观察热敏层的垂直截面、水平截面,从而能够在形态上进行观察。作为非感光性粒子的种类,可以为无机粒子也可以为有机粒子,此外,即使为无机、有机混合粒子也可表现本发明的耐起泡性的提高效果。它们可以包含2种以上。作为无机粒子,可举出例如,SiO2,A1203、TiO2, SnO2, Sb2O5, Fe203、ZrO2, CeO2, Y2O3等非感光性无机粒子。作为市售的非感光性无机粒子,例如,作为二氧化硅粒子,可举出功能性球状二氧化硅HPS系列(东亚合成(株)制)、“ '> 一 * 7夕一”(注册商标)KE系列((株)日本触媒制)、“粒子径标准粒子”8000系列(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社制)、“ 7K ^ 7 r ^ > ”系列((株)了 Π f '7夕7制)、‘~、^ 7° V力,,(注册商标)系列(宇
部日东化成(株)制)等,作为氧化铝粒子,可举出“7 > ^少球状微粒子”系列(新日铁7亍J 7*卟文W 4夕口 >社制)、“ 7* Y 7 7 ^ >,,系列((株)7卜■' 7亍7夕7制)、“ 7*卟
^于”系列(日本轻金属(株)制)、“7 > ^ t匕'一文’’CB系列(昭和电工(株)制)等。
其中优选为二氧化硅粒子。作为有机粒子,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衍生物、苯乙烯、乙酸乙烯酯、丙烯腈、烯烃的聚合物、它们的共聚物、聚酯、聚酰胺、胶乳、聚氨酯、酚树脂、苯胍胺/三聚氰胺树脂、聚醚砜树脂、硅树脂、纤维素、氟树脂、聚(甲基丙烯酸氟甲酯)等非感光性有机粒子。这里,所谓(甲基)丙烯酸,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的总称。其中,优选为(甲基)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衍生物、苯乙烯的聚合物、它们的共聚物、硅树脂。作为市售的非感光性有机粒子,例如,作为(甲基)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衍生物的聚合物,可举出“micromer”系列(- 7 7 口 >卜(株)制)、“> 7 一”(注册商标)Μχ系列、“ Y U一,,MR系列、“ ir ^ 7 --MP系列(综研化学(株)制)、“夕7 f 夕,,(注册商标)系列(东洋纺绩(株)制)、“架桥粒子” SX8703㈧系列(JSR(株)制“)U工7”(注册商标)系列(日本 4 >卜(株)制)、“工夕一”(注册商标)MA系列、“工*。7夕一’’YS系列((株)日本触媒制)、“7 卜7 4夕口 7 7工7—”(注册商标)M系列、“ W 卜V 4夕口 7 7工7 —”S系列(松本油脂制药(株)制)、“夕'' 口 7于''一(注册商标)系列(三井化学(株)制)、“ U才7 〃 7 ”(注册商标)系列(东洋4 >々制造(株)制)等,作为苯乙烯聚合物,可举出“ > ^ 7 V—” SX系列(综研化学(株)制)、“架桥粒子” SX8705 (P)系列(JSR(株)制)、“ 7夕于 夕7 ”(注册商标)系列(JSR(株)制)、“DYNOSPHERES” 系列(JSR(株)制)、“ 7 r 4 >77-7” 系列(日本 P 卜(株)制)、“粒子径标准粒子”2000、3000、4000、5000、7000 系列(Thermo FisherScientific社制)等,作为丙烯腈聚合物,可举出“夕7千y系列(东洋纺绩(株)制)等,作为聚酰胺,可举出“7 ^ 7 >”(注册商标)系列(东 > (株)制)等,作为聚苯硫醚,可举出“卜一>”(注册商标)PPS系列(东 > (株)制)等,作为胶乳,可举出“CSM 9〒”卞”系列(住友精化(株)制)、“七^ ”(注册商标)IRlOOK系列(住友精化(株)制)、“Nipol”(注册商标)系列(日本七'才 > (株)制)等,作为聚氨酯,可举出y >7 7^- {注册商标)系列(三洋化成工业(株)制)、“夕S 夕匕' 一文' ”(注册商标)系列(大日精化工业(株)制)、“7—卜^一>”(注册商标)系列(根上工业(株)制)等,作为酚树脂,可举出“一>,,(注册商标)系列(工7.々才一夕一(株)制)等,作为环氧树脂,可举出“卜>〃一7〃1卩系列(东 > (株)制)等,作为聚醚砜树脂,可举出“卜> ^一>"PES系列(东 > (株)制)等,作为硅树脂,可举出“卜7八一>,,(注册商标)系列(壬J 4 7'./、。7r -J τ Jl文社制)等,作为聚乙
烯,可举出“7 口一七 >,,(注册商标)系列、“7 口一七>,,UF系列、“7 口一匕'一文',,(注册商标)系列(住友精化(株)制)、“寸> 7 7 4 >”(注册商标)系列(旭化成工业(株)制)等,作为聚丙烯,可举出π — >”(注册商标)系列(住友精化(株)制)等,作为乙烯一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可举出“7 口一〃 〃々”(注册商标)系列(住友精化(株)制)等,作为乙烯一丙烯酸共聚物,可举出“7 口一匕'一系列(住友精化(株)制)等,作为纤维素,可举出“ 7匕七^ ”系列(旭化成工业)、“口匕一 < ”系列(大东化成工业(株)制)等,作为氟树脂,可举出“^口 >”(注册商标)系列、7 口 >”(注册商标)MPA系列(夕M工业(株)制)等,作为苯胍胺/甲醛缩合物,可举出“二 ^夕一”(注册商标)系列((株)日本触媒制)等,作为苯胍胺/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可举出“工^夕一”系列、“工^夕一” GP系列((株)日本触媒制)等,作为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可举出“工*° 7夕一”系列((株)日本触媒制)等。此外,作为有机粒子,还可以使用不同种有机成分分别构成芯部、壳部的具有芯壳结构的芯壳型非感光性有机粒子。作为芯壳型非感光性有机粒子的具体例,可举出例如,由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苯乙烯共聚物形成的“ A 7 Π 4 K ^XL - 2655(吴羽化学工业(株)制)、由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形成的“ ^夕7〗口 4 F ”AC - 3355、“ ^夕 7 4 口 4 F',,TR — 2105、“ 叉夕 7 4 口 4 F',,TR — 2102、“ 叉夕 7 4 口 4 F',,TR — 2122、
“叉夕 7 4 口 4 卜'”頂—101、“ 叉夕 7 4 口 4 卜'' ”頂一203、“ 叉夕 7 4 口 4 卜”頂—301、
“ 7夕7 4 口 4 F' ”IM — 401 (武田药品工业(株)制)、“八9 口 4 K,,EXL — 2314 (吴羽化学工业(株)制)、“八 9 口 4 K ” EXL — 2611、“ 八 9 口 4 K ”EXL — 3387 (Rohm & Haas 社制)、“七才> ''J >’’F — 351(日本七才 >社制)、由丙烯酸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形成的夕7〗口 ^ K”頂一 601 (武田药品工业(株)制)等。作为非感光性无机、有机混合粒子,可举出例如,由二氧化硅/丙烯酸形成的“,V才7々一”(注册商标)系列((株)日本触媒制)、在尼龙粒子的表层附着有微粒氧化锆的“卜P ★ ^ Λ ”(注册商标)粉末ZP - 4000、在交联聚苯乙烯粒子的表层附着有板状氮化硼的“卜 > 七9 A ”粉末BPS - 2000 (东 > (株)制)等。这些非感光性粒子通常分散在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使用,因此优选在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优异,不易自然沉降。上述非感光性粒子中,有机粒子一般与无机粒子相比密度小,从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方面出发更优选。此外,优选非感光性粒子相对于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为不溶。一般而言,无机粒子不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但有时未交联的有机粒子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因此,在使用有机粒子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具有交联结构的有机粒子,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衍生物、苯乙烯、乙酸乙烯酯、丙烯腈、烯烃的具有交联结构的聚合物、它们的具有交联结构的共聚物、交联聚酯、交联聚酰胺、交联胶乳、交联聚氨酯、交联酚树脂、交联苯胍胺/三聚氰胺树脂、交联聚醚砜树脂、交联硅树脂、交联纤维素、交联氟树脂、交联聚(甲基丙烯酸氟甲酯)等非感光性有机粒子。上述非感光性有机粒子的具体例中,作为具有交联结构的非感光性有机粒子,作为(甲 基)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衍生物的交联聚合物,可举出“ m 一,,MX系列、“ V ) 一,,MR系列(综研化学(株)制)、“夕7 f 7夕,,系列(东洋纺绩(株)制)、“架桥粒子” SX8703 (A)系列(JSR(株)制)、“工水。义夕一,,MA系列((株)日本触媒制)、“?卜夕口 77 二 7—” μ系列、“■ 卜夕口 77 二7—”S系列(松本油脂制药(株)制)、“7 口 7系列(三井化学(株)制)、“■」才^ 7 〃 7”系列(东洋^ >々制造(株)制)等,作为交联苯乙烯聚合物,可举出“夕^^ ) 一” SX系列(综研化学(株)制)、“架桥粒子” SX8705⑵系列(JSR(株)制)等,作为交联聚氨酯,可举出“夕'' “ ”匕一文”系列(大日精化工业(株)制)、“7—卜八一
系列(根上工业(株)制)等,作为交联酚树脂,可举出“O八一系列(二 7 々才一夕一(株)制)等,作为交联环氧树脂,可举出“卜> 〃一系列(东 > (株)制)等,作为交联硅树脂,可举出“卜I ,、。一>”系列(壬J ^ 7'..7^.-7 r -J
7 X社制)等,作为交联苯胍胺/甲醛缩合物,可举出“工*° 7夕一”系列((株)日本触媒制)等,作为交联苯胍胺/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可举出“工*° 7夕一”系列、“工^夕一” GP系列((株)日本触媒制)等,作为交联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二夕一”系列((株)日本触媒制)等。这些具有交联结构的非感光性有机粒子中,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衍生物的交联聚合物、交联苯乙烯聚合物、交联硅树脂。
此外,作为具有交联结构的芯壳型非感光性有机粒子,可举出由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苯乙烯共聚物形成的“ ^ 9 π 4 F” EXL — 2655(吴羽化学工业(株)制)、由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形成的“ 7夕7 4 口 4 K "AC - 3355、“ 7夕7 4 口 4F',,TR — 2105、“ 叉夕 7 4 口 4 F',,TR — 2102、“ 叉夕 7 4 口 4 F',,TR — 2122、“ 叉夕 7 4 口
4F',,頂一101、“ X 夕 7 4 口 4 F',,頂一203、“ 叉夕 7 4 口 4 F',,頂一301、“ 叉夕 7 4 口 4K ’,IM - 401 (武田药品工业(株)制)、“八9 口 4 K ”EXL — 2314(吴羽化学工业(株)制)、“八 7 口 4 K ” EXL — 2611、“ 八 7 口 4 K ” EXL — 3387 (Rohm & Haas 社制)、“七'才 >7夕U > ''J -351(日本七、才 >社制)、由丙烯酸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形成的“ ”入口 4 K " IM - 601 (武田药品工业(株)制)等。作为非感光性粒子的形状,可举出球状、半球状、异形球状、中凹球状、扁平状、透镜状、立方体状、柱状、板状、片状、粒状、棒状、针状、纤维状、块状、树枝状、海绵状、方状、棱角状、圆形状等,为任何形状都可表现耐起泡性的提高效果。其中,由于球状粒子与其它形状不同,不具有方向性,因此从稳定地表现耐起泡性的提高效果方面出发特别优选。作为非感光性粒子的粒度,优选使用分布窄,接近于单分散的粒子。作为表示粒子的单分散性的指标,一般使用cv(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Variation)值(CV值[%]=(标准偏差/平均粒径)X 100),在本发明中,非感光性粒子的CV值优选为15%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以下。如果非感光性粒子的CV值为15%以下,则即使非感光性粒子的含量少,也可以使耐起泡性更有效地提高。非感光性粒子的CV值,由使用一般的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例如“SALD(注册商标)”系列((株)岛津制作所制)等)、动态光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例如“LB”系列((株)堀场制作所制)等)测定的平均粒径和标准偏差,通过上述式求出。在球状的非感光性粒子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与透射式光学显微镜(优选使用倍率为100倍以上的物镜)连接的数字照相机来拍摄图像(优选以监视器上的综合倍率计为2000倍以上),通过图像解析计测软件(例如“WinROOF” (三谷商事(株)制)等)测定平均粒径、标准偏差,代入上述式中,从而求出CV值。此外,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中的非感光性粒子的CV值,通过由上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粒径测定法得到的50个以上的非感光性粒子的等体积球相当径的信息,算出数均粒径和标准偏差,将这些值代入上述式中从而求出。如果使用相同非感光性粒子,则以非感光性粒子、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的任一种进行测定,CV值都相等。此外,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分散性提高、与其它成分的亲和性提高、交联点的确保等为目的,可以在非感光性粒子表面导入羧基、羟基、环氧基、缩水甘油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烯丙基等官能团。本发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中,热敏层中的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在热敏层总面积(100面积%)中优选为40面积%以下,更优选为30面积%以下。如果非感光性粒子的占 有率为40面积%以下,则在热敏层的深度方向上非感光性粒子不易重叠,可以抑制曝光时的曝光障碍、印刷时的非着墨部的糊版。另一方面,从使耐起泡性进一步提高的观点出发,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优选为0.5面积%以上,更优选为1.0面积%以上。这里,所谓热敏层中的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是指热敏层的任意的水平截面中的非感光性粒子所占的比例(面积%)。热敏层中的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可以通过TEM观察求出。更详细地说,由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通过连续(超薄)切片法来制作试样,在加速电压lOOkV、倍率2000倍的条件下进行热敏层的水平截面的TEM观察。通过算出单元面积中的非感光性粒子所占的面积,从而可以求出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面积%)。本发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中,在显示良好的效果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热敏层的水平截面的TEM观察时,观察到起因于非感光性粒子的热敏层的膜厚缩小区域。推测该热敏层的膜厚缩小区域成为局部的热敏层的低灵敏度化部分。在将膜厚缩小区域定义为从与硅橡胶层相对侧的热敏层表面起的热敏层的膜厚缩小至0.1 μ m以下的区域的情况下,对于上述膜厚缩小区域,将相对与基板面平行的平面进行投影而得到的投影图形设为膜厚缩小区域的水平投影图形,相对于将热敏层表面整体相对与基板面平行的平面进行投影而得到的热敏层表面整体的水平投影图形的面积,通过上述膜厚缩小区域的水平投影图形的面积的合计所占的比例来算出的膜厚缩小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优选为I面积%以上,更优选为3面积%以上。
此外,本发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中,在显示良好的效果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热敏层的水平截面的 Μ观察中,观察到起因于非感光性粒子的热敏层的倾斜区域。推测该热敏层的倾斜区域成为局部的热敏层的低灵敏度化部分。在将倾斜区域定义为具有10度以上的倾斜度,构成隆起结构,由至少一部分连续成的面状区域的情况下,对于倾斜区域,将相对与基板面平行的平面进行投影而得到的投影图形设为倾斜区域的水平投影图形,相对于将热敏层表面整体相对与基板面平行的平面进行投影而得到的热敏层表面整体的水平投影图形的面积,通过上述倾斜区域的水平投影图形的面积的合计所占的比例来算出的倾斜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优选为I面积%以上,更优选为3面积%以上。关于水平投影图形,例如如果倾斜区域为半球状的隆起结构的一部分的面,则成为将除去了半球的顶点附近的倾斜度低于10度的区域的部分从正上方投影而得到的圆环。在本发明中,作为热敏层中优选使用的具有活性氢的聚合物,可举出例如,具有一0H、一 SH、一 NH2、一 NH —、一 CO — NH2、一 CO — NH —、一 OC ( = O) — NH —、一 NH — CO —NH —、一 CO — OH、一 CS — OH、一 CO — SH、一 CS — SH、一 SO3H, — PO3H2, — SO2 — NH2,—SO2 - NH-,- CO - CH2 - CO 一等具有活性氢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作为具有这样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可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等含有羧基的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 —羟基丙酯等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N 一烷基(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胺类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烯丙基缩水甘油基的反应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对羟基苯乙烯、乙烯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等具有活性氢的烯属不饱和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作为共聚单体成分,可以为具有活性氢的其它烯属不饱和单体,也可以为不含有活性氢的烯属不饱和单体。)、聚氨酯类、聚脲类、聚酰胺(尼龙树脂)类、环氧树脂类、聚亚烷基亚胺类、酚醛清漆树脂类、甲阶酚醛树脂类、纤维素衍生物类等在主链上具有具有活性氢的结构单元的缩合物等。它们可以含有2种以上。其中,优选为具有醇性羟基、酚性羟基、羧基的聚合物,更优选为具有酚性羟基的聚合物(对羟基苯乙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酚醛清漆树脂、甲阶酚醛树脂等),进一步优选为酚醛清漆树脂。作为酚醛清漆树脂,可举出苯酚酚醛清漆树脂、甲酚酚醛清漆树脂。
具有活性氢的聚合物的含量在热敏层的全部固体成分中优选为20重量% 95重
量%,更优选为50重量% 90重量%。还优选在含有具有活性氢的聚合物的同时,含有不具有活性氢且具有膜形成能力的聚合物(称为其它聚合物)来进行。作为其它聚合物,可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聚苯乙烯、α 一甲基苯乙烯等苯乙烯系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异戊二烯、苯乙烯一丁二烯等各种合成橡胶类、聚乙酸乙烯酯等乙烯基酯等的均聚物或乙酸乙烯酯一氯乙烯等的共聚物、聚酯、聚碳酸酯等缩合系的各种聚合物等。这些其它聚合物的含量在热敏层的全部固体成分中优选为5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3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重量%以下。作为交联剂,可举出具有交联性的公知的多官能性化合物。可举出例如,多官能异氰酸酯、多官能封端异氰酸酯、多官能环氧化合物、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多官能醛、多官能巯基化合物、多官能烷氧基甲硅烷基化合物、多官能胺化合物、多官能羧酸、多官能乙烯基化合物、多官能重氮盐、多官能叠氮化合物、肼等。有机配位化合物由金属和有机化合物形成,作为具有活性氢的聚合物的交联剂、和/或作为热固化反应的催化剂起作用。在有机配位化合物作为交联剂起作用的情况下,在热敏层中也可以进一步含有上述交联剂。作为本发明中的有机配位化合物,可举出金属上配位了有机配体的有机配盐、金属上配位了有机配体和无机配体的有机无机配盐、金属和有机分子介由氧而共价结合的金属醇盐类等。其中,配体具有2个以上的供电子原子并形成包含金属原子的环那样的金属螯合物,从有机配位化合物本身的稳定性、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稳定性等方面出发优选使用。作为形成有机配位化合物的主要金属,优选为Al (III) ,Ti (IV)、Mn(II)、Mn (III)、Fe(II) ,Fe(III) ,Co(II) ,Co(III) ,Ni(II)、Ni (IV) ,Cu(I) ,Cu(II) ,Zn(II)、Ge、In、Sn(II)、Sn (IV)、Zr (IV)、Hf (IV)。Al(III)从易于获得灵敏度提高效果方面出发特别优选,Ti(IV)从易于表现相对于印刷墨液、墨液洗涤剂的耐性方面出发特别优选。此外,作为配体,可举出具有具有氧、氮、硫等作为供电子原子的配位基的化合物。作为配位基的具体例,作为将氧作为供电子原子的配位基,可举出一 OH(醇、烯醇和酚)、一COOH(羧酸)、> C = 0(醛、酮、醌)、一 O —(醚)、一 COOR(酯,R:表示脂肪族或芳香族烃)、一 N = O (亚硝基化合物)、一 NO2 (硝基化合物)、> N — O (N —氧化物)、-SO3H (磺酸)、一 PO3H2 (亚磷酸)等,作为将氮作为供电子原子的配位基,可举出一 NH2 (伯胺、酰胺、肼)、> NH(仲胺、肼)、> N — (叔胺)、一 N = N — (偶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N —OH (肟)、一 NO2 (硝基化合物)、一 N = O (亚硝基化合物)、> C = N —(希夫碱、杂环化合物)、> C = NH(醛、酮亚胺、烯胺类)、一 NCS(异氰硫基)等,作为将硫作为供电子原子的配位基,可举出一 SH(硫醇)、一 S —(硫醚)、> C = S (硫酮、硫代酰胺)、=S —(杂环化合物)、一 C( = 0)- SH、一 C( = S)- 0H、一 C( = S) - SH(硫代羧酸)、一 SCN(氰硫基)等°上述那样的由金属和配体形成的有机配位化合物中,作为优选使用的化合物,可举出 Al (III)、Ti (IV)、Fe (II)、Fe (III)、Mn(III)、Co (II)、Co (III)、Ni (II)、Ni (IV)、Cu(I)、Cu(II)、Zn(II)、Ge、In、Sn(II)、Sn(IV)、Zr (IV)、Hf (IV)等金属与 β — 二酮类、胺类、醇类、羧酸类的配位化合物,此外可举出Al (III)、Fe (II)、Fe (III)、Ti (IV)、Zr (IV)的乙酰丙酮配位化合物、乙酰乙酸酯配位化合物等作为特别优选的配位化合物。作为这样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例如以下那样的化合物。三(乙酰丙酮)铝、三(乙基乙酰乙酸)铝、三(丙基乙酰乙酸)铝、三(丁基乙酰乙酸)铝、三(己基乙酰乙酸)铝、三(壬基乙酰乙酸)铝、三(六氟戊二酮)铝、三(2,2,6,6—四甲基一3,5—庚二酮)铝、双(乙基乙酰乙酸)单(乙酰丙酮)招、双(乙酰丙酮)单(乙基乙酰乙酸)铝、双(丙基乙酰乙酸)单(乙酰丙酮)铝、双(丁基乙酰乙酸)单(乙酰丙酮)铝、双(己基乙酰乙酸)单(乙酰丙酮)铝、双(丙基乙酰乙酸)单(乙基乙酰乙酸)铝、双(丁基乙酰乙酸)单(乙基乙酰乙酸)铝、双(己基乙酰乙酸)单(乙基乙酰乙酸)铝、双(壬基乙酰乙酸)单(乙基乙酰乙酸)铝、二丁醇单(乙酰丙酮)铝、二异丙醇单(乙酰丙酮)铝、二异丙醇单(乙基乙酰乙酸)铝、仲丁醇双(乙基乙酰乙酸)铝、二仲丁醇单(乙基乙酰乙酸)铝、二异丙醇单(一9一十八烯基乙酰乙酸)铝等。三异丙醇单(烯丙基乙酰乙酸)钛、二异丙醇双(三乙醇胺)钛、二正丁醇双(三乙醇胺)钛、二异丙醇双(乙酰丙酮)钛、二正丁醇双(乙酰丙酮)钛、二异丙醇双(2,2,6,6 —四甲基一 3,5 —庚二酮)钛、二异丙醇双(乙基乙酰乙酸)钛、二正丁醇双(乙基乙酰乙酸)钛、三正丁醇单(乙基乙酰乙酸)钛、三异丙醇单(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乙酰乙酸)钛、双(乙酰丙酮)氧化钛、四(2 —乙基一
3一羟基己基氧化物)钛、二羟基双(乳酸)钛、(乙二醇)双(二辛基磷酸)钛等。二正丁醇双(乙酰丙酮)锆、四(六氟戊二酮)锆、四(三氟戊二酮)锆、三正丙醇单(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乙酰乙酸)锆、四(乙酰丙酮)锆、四(2,2,6,6—四甲基一3,5—庚二酮)锆、三乙醇酸基锆酸(卜夕'' - 9 一卜口 >酸)、三乳酸基锆酸(卜1J 9々f 一卜夕Azr >酸)等。乙酰丙酮铁(III)、二苯甲酰甲烷铁(II)、环庚三烯酚酮铁、三环庚三烯酚酮铁(III)、4_异丙基环庚二烯酚酮铁、三4-异丙基环庚二烯酚酮铁(III)、乙酰乙酸酯铁(III)、苯甲酰丙酮铁(III)、二苯基丙二酮铁(III)、四甲基庚二酮铁(III)、三氟戊二酮铁
(III)等。它们可以含有2种以上。这样的有机配位化合物的含量在热敏层的全部固体成分中优选为0.5 50重量%,更优选为3 30重量%。通过使有机配位化合物的含量为0.5重量%以上,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上述那样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为50重量%以下,从而可以维持印刷版的高耐印刷性。作为光热转换物质,只要是吸收激光的物质,就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吸收红外线或近红外线的颜料、染料。可举出例如,炭黑、碳石墨、苯胺黑、菁黑等黑色颜料、酞菁、萘酞菁系的绿色颜料、含有结晶水的无机化合物、铁、铜、铬、铋、镁、铝、钛、锆、钴、钒、锰、钨等的金属粉、或这些金属的硫化物、氢氧化物、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二胺化合物配位化合物、二硫醇化合物配位化合物、苯硫酚化合物配位化合物、巯基苯酚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等。此外,作为吸收红外线或近红外线的染料,优选使用电子仪器用、记录用的染料且最大吸收波长处于700nm 1500nm的范围的菁系染料、甘菊环(azulenium)系染料、方酸菁(squarylium)系染料、克酮酸(croconium)系染料、偶氮系分散染料、双偶氮苗系染料、萘醌系染料、蒽醌系染料、茈系染料、酞菁系染料、萘酞菁金属配位化合物系染料、聚甲川系染料、二硫醇镍配位化合物系染料、靛苯胺(indoaniline)金属配位化合物染料、分子间型CT染料、苯并噻喃系螺吡喃、尼格洛辛染料等。这些染料中,优选使用摩尔吸光度系数ε大的染料。具体而言,ε优选为IXlO4以上,更优选为IXlO5以上。如果ε为IXio4以上,则可以使初始灵敏度进一步提高。这些光热转换物质可以含有2种以上。通过含有吸收波长不同的2种以上的光热转换物质,可以与发送波长不同的2种以上的激光对应。其中,从光热转换率、经济性和操作性方面出发,优选为炭黑、吸收红外线或近红外线的染料。这些光热转换物质的含量在热敏层的全部固体成分中优选为0.1 70重量%,更优选为0.5 40重量%。通过使光热转换物质的含量为0.1重量%以上,从而可以使相对于激光的灵敏度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为70重量%以下,从而可以维持印刷版的高耐印刷性。此外,本发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中,热敏层根据需要可以含有各种添加剂。例如,为了改良涂布性,可以含有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等。此夕卜,为了强化与硅橡胶层的粘接性,可以含有硅烷偶联剂、钛偶联剂等。这些添加剂的含量根据其使用目的而不同,但一般而言,在热敏层的全部固体成分中为0.1 30重量%。此外,以高灵敏度化为目的,本发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在热敏层中可以具有气泡。作为在热敏层中形成气泡的方法,可举出例如,日本特开2005 - 30058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 — 331924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此外,除了原版刚制作后的高灵敏度化以外,以经时后也维持高灵敏度为目的,本发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在热敏层中可以具有液泡。优选在热敏层中具有包含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液泡,由此,可以获得可以长期维持高灵敏度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即,通过包含具有210°C以上的沸点的液体,从而使长期维持作为液泡的形态变容易,可以长期维持高灵敏度。另一方面,通过包含具有270°C以下的沸点的液体,从而除了可以进一步提高初始灵敏度以外,还可以抑制液体向热敏层表面的渗出、显影时的硅橡胶层的剥离。热敏层具有这样的液泡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由于初始灵敏度和经时后灵敏度高,因此有易于产生起泡的倾向。本发明对于这样的高灵敏度的原版,发挥特别高的效果。另外,在本发明中,液体的沸点是指大气压下的沸点。此外,在液泡包含2种以上液体的情况等具有多个沸点的情况下,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比例优选为6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8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9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重量%。液泡中包含的液体可以通过加热产生气体分析来捕集产生气体,通过分析其气体组成来确定。此外,液泡中包含的液体的溶解度参数优选为17.0 (MPa)1/2以下,更优选为
16.5 (MPa)1/2以下。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的液体与上述聚合物的相容性低,因此聚合物相对于上述液体的溶解度和/或液体相对于聚合物的溶解度变低,在热敏层中(具有膜形成能力的聚合物中)可以容易地作为液泡存在。在本发明中,溶解度参数是指希尔德布兰德(Hildebrand)的溶解度参数,是指当将液体的摩尔蒸发热设为Λ H,将摩尔体积设为V时,通过δ = (AH/V)1/2来定义的量δ。溶解度参数的单位使用(MPa)1/2。作为溶解度参数的单位,还常常使用(cal*cm —3)1/2,在两个单位之间有δ (MPa) 172 = 2.0455X δ (cal.cm —3)1/2的关系式。具体而言,溶解度参数17.0 (MPa)1/2为8.3 (cal.cm — 3)1/2。作为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的液体,可举出脂肪族烃、脂环族烃、氧化烯二烷基醚类等,但不限定于此。从经济性和安全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脂肪族饱和烃。液泡中包含的液体的溶解度参数还可以通过加热产生气体分析来分析产生的气体组成,通过确定结构,由文献值来进行确认。作为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且溶解度参数为17.0(MPa)1/2以下的液体,可举出例如,碳原子数12 18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烃、二甘醇丁基甲基醚(沸点:212°C,溶解度参数:16.0 (MPa)1/2)、二甘醇二丁基醚(沸点:256°C,溶解度参数:
15.8 (MPa)1/2)、三甘醇二甲基醚(沸点:216°C,溶解度参数:16.2 (MPa)1/2)、三甘醇丁基甲基醚(沸点:261°C,溶解度参数:16.2(MPa)1/2)、三丙二醇二甲基醚(沸点:215°C,溶解度参数:15.1 (MPa)1/2)等亚烷基二醇二烷基醚类等。它们可以包含2种以上。从进一步提高初始灵敏度和经时后灵敏度的观点出发,优选在制造无水平版印刷版时的曝光工序中在被扫描的激光束的照射面积内存在至少I个液泡。一般的曝光机的激光束的照射面积为约100 μ m2 ( 一边约10 μ m的正方形)。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所包含的液泡的数目可以通过TEM观察来求出。更详细地说,由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通过连续(超薄)切片法来制作试样,在加速电压100kv、倍率8000倍的条件下进行热敏层的TEM观察。可以基于水平截面的三维信息,通过将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水平截面Iym2((纵)1μπιΧ(横)1μπι)的深度方向上的液泡(直径:0.01μπι以上)的总数进行计数,从而求出液泡的数目。热敏层中的液泡的空间分布可以为均匀,也可以在深度方向上变调。从进一步提高初始灵敏度和经时后灵敏度的观点出发,从与硅橡胶层的界面到深度0.5μπι的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纵)I μ HlX (横)I μ HlX (从与硅橡胶层的界面起的深度)0.5μπι)中,直径0.01 μ m以上的液泡的数目优选为2个以上,更优选为20个以上。液泡的直径优选为0.01 μ m以上,更优选为0.05 μ m以上,更优选为0.1 μ m以上。另一方面,优选为I μ m以下,更优选为0.5 μ m以下,更优选为0.3 μ m以下。优选含有液泡整体的50体积%以上的具有上述范围的直径的液泡,更优选含有80体积%以上,进一步优选含有90体积%以上。液泡的平均直径优选为0.1 I μ m,更优选为0.1 0.3 μ m,进一步优选为0.25 μ m以下。如果液泡的大小在上述范围内,则初始灵敏度和经时后灵敏进一步提闻。在本发明中,所谓液泡的直径,是指假定液泡为圆球时的等体积球相当径。此外,所谓液泡的平均直径,是指由多个上述直径的液泡算出的数均值。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所包含的液泡的平均直径可以通过TEM观察来求出。更详细地说,由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通过连续(超薄)切片法来制作试样,在加速电压lOOkV、倍率8000倍的条件下进行热敏层的TEM观察。可以基于水平截面的三维信息,对随机选择的50个液泡计测其直径,算出其数均值,从而求出平均直径。热敏层中的液泡的含量优选为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0.1体积%以上,更优选为I体积%以上,更优选为5体积%以上。另一方面,从耐溶剂性、耐印刷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0体积%以下,更优选为40体积%以下,更优选为20体积%以下。在热敏层具有液泡的情况下,热敏层的热软化点优选为50°C以上,更优选为60°C以上。如果热软化点为50°C以上,则可以抑制室温下的热敏层的流动,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经时后灵敏度。热敏层的热软化点密切依赖于作为热敏层的主成分的具有活性氢的聚合物的热软化点。因此,作为具有活性氢的聚合物,优选使用热软化点为50°C以上的聚合物。其中,更优选为具有醇性羟基、酚性羟基、羧基的热软化点为50°C以上的聚合物,更优选为具有酚性羟基的热软化点为50°C以上的聚合物(对羟基苯乙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酚醛清漆树脂、甲阶酚醛树脂等)。本发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中,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优选为0.3μπι以上,更优选为0.8μπι以上。另一方面,优选为10 μ m以下,更优选为7 μ m以下。通过使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0.3 μ m以上,从而不易引起显影性的降低,通过为IOym以下,从而易于表现耐起泡性的提高效果,此外,从经济的观点出发,也没有变得不利。这里,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可以通过TEM观察来求出。更详细地说,由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通过超薄切片法来制作试样,在加速电压lOOkV、倍率2000倍的条件下进行TEM观察。可以在垂直截面的TEM照片中,对于从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且平滑的部分的热敏层随机选择的10个位置,计测膜厚,算出其数均值,从而求出平均膜厚。本发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中,作为硅橡胶层,可举出涂布加成反应型硅橡胶层组合物或缩合反应型硅橡胶层组合物而得的层,将这些组合物的溶液涂布、(加热)干燥而得的层。加成反应型的硅橡胶层组合物优选至少包含含有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含有SiH基的化合物(加成反应型交联剂)和固化催化剂。此外,可以含有反应抑制剂。含有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具有下述通式(I)所示的结构,主链末端或主链中具有乙稀基。其中,优选主链末端具有乙稀基的有机聚娃氧烧。它们可以含有2种以上。- (SiR1R2 - O - )n - (I)式中,η表示2以上的整数,R1和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表示碳原子数I 50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烃基可以为直链状,可以为分支状,也可以为环状,可以包含芳香环。在上述式中,R1和R2的整体的50%以上为甲基,从印刷版的墨液排斥性方面出发是优选的。此外,从操作性、印刷版的墨液排斥性、耐擦伤性的观点出发,含有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I万 60万。作为含有SiH基的化合物,可举出例如,有机氢聚硅氧烷、具有二有机氢甲硅烷基的有机聚合物,优选为有机氢聚硅氧烷。它们可以含有2种以上。有机氢聚硅氧烷,可举出:具有直链状、环状、支链状、网状的分子结构,且由分子链两末端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封端聚甲基氢硅氧烷、分子链两末端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封端二甲基硅氧烷/甲基氢硅氧烷共聚物、分子链两末端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封端二甲基硅氧烷/甲基氢硅氧烷/甲基苯基硅氧烷共聚物、分子链两末端二甲基氢甲硅烷氧基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分子链两末端二甲基氢甲硅烷氧基封端二甲基硅氧烷/甲基苯基硅氧烷共聚物、分子链两末端二甲基氢甲硅烷氧基封端甲基苯基聚硅氧烷、式:R3Si01/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与式:R2HSio1/2m示的硅氧烷单元与式:sio4/2m示的硅氧烷单元构成的有机聚硅氧烷共聚物,由式:R2HSi01/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与式:Si04/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构成的有机聚硅氧烷共聚物,由式:RHSi02/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与式:RSi03/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或式:HSi03/2所示的硅氧烷单元构成的有机聚硅氧烷共聚物等。这些有机聚硅氧烷可以使用2种以上。上述式中,R为链烯基以外的一价烃基,可以被取代。可例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等烷基;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萘基等芳基;苄基、苯乙基等芳烷基;氯甲基、3 —氯丙基、3,3, 3 一二氟丙基等齒代烧基。作为具有二有机氢甲硅烷基的有机聚合物,可举出例如,二甲基氢甲硅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氢甲硅烷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含有二甲基氢甲硅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基酯、苯乙烯、α —甲基苯乙烯、马来酸、乙酸乙烯酯、乙酸烯丙酯等单体共聚而成的低聚物等。关于含有SiH基的化合物的含量,从硅橡胶层的固化性的观点出发,在硅橡胶层组合物中优选为0.5重量%以上,更优选为I重量%以上。此外,优选为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5重量%以下。作为反应抑制剂,可举出含氮化合物、磷系化合物、不饱和醇等,优选使用含有乙炔基的醇。它们可以含有2种以上。通过含有这些反应抑制剂,从而可以调整硅橡胶层的固化速度。关于反应抑制剂的含量,从硅橡胶层组合物、该溶液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在硅橡胶层组合物中优选为0.01重量%以上,更优选为0.1重量%以上。此外,从硅橡胶层的固化性的观点出发,在硅橡胶层组合物中优选为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5重量%以下。固化催化剂选自公知的固化催化剂。优选为钼系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举出钼单体、氯化钼、氯钼酸、烯烃配位钼、钼的醇改性配位化合物、钼的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配位化合物等。它们可以含有2种以上。关于固化催化剂的含量,从硅橡胶层的固化性的观点出发,在硅橡胶层组合物中优选为0.001重量%以上,更优选为0.01重量%以上。此外,从硅橡胶层组合物、该溶 液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在硅橡胶层组合物中优选为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5重量%以下。此外,除了这些成分以外,可以包含含有羟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含有水解性官能团的硅烷(或硅氧烷)、以提高橡胶强度为目的的二氧化硅等公知的填充剂、以提高粘接性为目的的公知的硅烷偶联剂。作为硅烷偶联剂,优选为烷氧基硅烷类、乙酰氧基硅烷类、酮肟基硅烷类等,特别优选为具有乙烯基、烯丙基的硅烷偶联剂。缩合反应型的硅橡胶层组合物优选为至少包含含有羟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交联剂和固化催化剂。含有羟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具有上述通式(I)所示的结构,主链末端或主链中具有羟基。其中优选为主链末端具有羟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它们可以含有2种以上。作为交联剂,可举出下述通式(II)所示的脱乙酸型、脱肟型、脱醇型、脱丙酮型、脱酰胺型、脱羟基胺型等的硅化合物。(R3)4^mSiXm(II)式中,m表示2 4的整数,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表示碳原子数I以上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链烯基、芳基、或它们的组合的基团。X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表示水解性基。作为水解性基,可举出乙酰氧基等酰氧基、甲乙酮肟基等酮肟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等烷氧基、异丙烯氧基等链烯基氧基、乙酰乙基氨基等酰基烷基氨基、二甲基氨氧基等氨氧基等。上述式中,水解性基的数目m优选为3或4。作为具体的化合物,可举出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乙基三乙酰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烯丙基三乙酰氧基硅烷、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四乙酰氧基硅烷等乙酰氧基娃烧类、乙稀基甲基双(甲基乙基丽]3亏基)娃烧、甲基二(甲基乙基丽]3亏基)娃烧、乙基二(甲基乙基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甲基乙基酮肟基)硅烷、烯丙基三(甲基乙基酮肟基)娃烧、苯基二(甲基乙基丽月亏基)娃烧、四(甲基乙基丽月亏基)娃烧等丽月亏基娃烧类、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丙氧基娃烧、乙稀基二甲氧基娃烧、乙稀基二乙氧基娃烧、稀丙基二乙氧基娃烧、乙稀基二异丙氧基娃烧等烧氧基娃烧类、乙稀基二异丙稀氧基娃烧、二异丙稀氧基二甲基娃烧、二异丙烯氧基甲基硅烷等链烯基氧基硅烷类、四烯丙氧基硅烷等,但不限定于此。其中,从硅橡胶层的固化速度、操作性等观点出发,优选为乙酰氧基硅烷类、酮肟基硅烷类。它们可以含有2种以上。关于交联剂的含量,从硅橡胶层组合物、该溶液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在硅橡胶层组合物中优选为0.5重量%以上,更优选为I重量%以上。此外,从硅橡胶层的强度、印刷版的耐擦伤性的观点出发,在硅橡胶层组合物中优选为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5重量%以下。作为固化催化剂,可举出有机羧酸、酸类、碱、胺、金属醇盐、金属二酮(金属
f才、一卜)、锡、铅、锌、铁、钴、钙、锰等金属的有机酸盐等。具体而言,可举出二乙酸二丁基锡、二辛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锌、辛酸铁等。它们可以含有2种以上。关于固化催化剂的含量,从硅橡胶层的固化性、粘接性的观点出发,在硅橡胶层组合物中优选为0.001重量%以上,更优选为0.01重量%以上。此外,从硅橡胶层组合物、该溶液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在硅橡胶层组合物中优选为1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0重量%以下。此外,除了这些成分以外,还可以含有以提高橡胶强度为目的的二氧化硅等公知的填充剂。此外,以对显影后的无水平版印刷版赋予验版性为目的,优选在硅橡胶层中含有有色颜料。这里,在本发明中所谓有色颜料,是指吸收可见光波长区域(380 780nm)中的任一光的颜料。一般而言,颜料在水、脂肪族烃等溶剂中是不溶的,因此通过包含颜料,与包含可溶于水、溶剂的染料的情况相比,可格外地抑制由显影工序中使用的水、有机药液,印刷工序中使用的墨液中的溶剂、各种洗涤剂等引起的色素提取。作为显影后的无水平版印刷版的验版性,可举出通过目视进行的目视验版性、通过网点面积率测定装置进行的设备验版性。一般而言,设备验版性与目视验版性相比,图像识别能力低,因此通常设备验版性良好的无水平版印刷版的目视验版性也良好的情况多。一般的网点面积率测定装置向在印刷版上形成的网点部分照射蓝色光(波长400 500nm)、绿色光(波长500 600nm)、红色光(波长600 700nm)或白色光(波长400 700nm)的任一光,由着墨部/非着墨部间的反射光量差算出网点面积率。因此,在着墨部/非着墨部间的反射光量差小的情况、没有反射光量差的情况下,网点面积率测定变困难,设备验版性降低。构成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的绝热层、热敏层的有机化合物多数吸收蓝色光,因此在使用以吸收蓝色光的黄色、橙色等有色颜料着色了的硅橡胶层的情况下,着墨部/非着墨部间的反射光量差减小,设备验版性降低。此外,有时目视验版性也降低。从这样的理由出发,使用吸收绿色光或红色光的有色颜料,从设备验版性、目视验版性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此外,在吸收绿色光或红色光的有色颜料中,密度3g/cm3以下的有色颜料从硅橡胶层组合物、该溶液中的分散性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在吸收绿色光或红色光的有色颜料中,作为密度为3g/cm3以下的有色颜料,可举出钴蓝、绀青、含水硅酸盐、群青、炭黑、在填充颜料(碳酸钙粉、沉降性碳酸钙、石膏、石棉、粘土、二氧化硅粉、硅藻土、滑石、碱式碳酸镁、矾土白)中染有若丹明、甲基紫、孔雀蓝、碱性蓝、孔雀石绿、茜素等染料的印染系颜料、碱性蓝、苯胺黑、立索红、色淀红C、亮洋红6B、沃丘格红(々* 〃 f Y >夕'' >卜'')、枣红10B、对位红、色淀红4R、萘酚红、克劳莫夫塔尔猩红(cromophthal red)RN、酞菁蓝、坚牢天蓝、酞菁绿、蒽醌系颜料、花红、硫靛红、阴丹士林蓝(indanthrone blue)、喹口丫啶酮红、喹吖啶酮紫、二嗪紫、萘酚绿B等。它们可以含有2种以上。本发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中,有色颜料的含量在硅橡胶层中优选为0.1体积%以上,更优选为0.2体积%以上。此外,从维持硅橡胶层的墨液排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0体积%以下,更优选为10体积%以下。为了提高有色颜料在硅橡胶层中的分散性,优选在硅橡胶层组合物中含有颜料分散剂。通过含有颜料分散剂,从而可以抑制通过溶剂稀释硅橡胶层组合物时、在硅橡胶层组合物或该溶液中经时地发生的有色颜料的凝集。作为颜料分散剂,优选为良好地润湿颜料表面,并且与有机聚硅氧烷、后述的含有有色颜料的有机硅液的稀释中使用的溶剂等低极性化合物的亲和性良好的颜料分散剂。如果为那样的颜料分散剂,则可以使用公知的颜料分散剂。颜料分散剂有时以表面活性剂、表面改性剂等名称使用。作为颜料分散剂,可举出由金属和有机化合物形成的有机配位化合物、胺系颜料分散剂、酸系颜料分散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其中,优选为由金属和有机化合物形成的有机配位化合物、或胺系颜料分散剂。作为形成有机配位化合物的金属和有机化合物,可举出形成作为热敏层的交联剂而先前例示的金属配位化合物的金属和有机化合物。其中,作为有机化合物,羧酸、磷酸、磺酸等酸化合物、可以与金属之间形成螯合环的二酮、酮酯、二酯化合物从与金属的配位力的方面出发是优选的。作为颜料分散剂使用的最单纯的有机配位化合物,可以通过将上述有机化合物与金属醇盐在室温下或加热下搅拌,交换配体来获得。优选相对于I个金属配位I分子以上的上述有机化合物。以下举出市售的由金属和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有机配位化合物的一例。铝系:“*夕卜一 7。,,(注册商标)Al、“才V 一 f’AOO、AOS (以上,* 一 7。制药(株)制)、“7。>了夕卜,,(注册商标)AL —M(味乃素7 了 λ y ”)(株)制)等。钛系:“7° > > 7夕卜,,KR — TTS、KR46B、KR55、KR41B、KR38S、KR138S、KR238S、KR338X、KR9SA(以上,味 O 素 7r 4 > 亍夕 7 (株)制),“KEN — REACT” (注册商标)TTS — B、5、6、7、10、11、12、15、26S、37BS、43、58CS、62S、36B、46B、101、106、110S、112S、126S、137BS、158DS、201、206、212、226、237、262S(以上,KENRICH 社制)等。上述有机配位化合物可以特别适合用于加成反应型硅橡胶层。其中,分子中不含伯胺或仲胺、磷、硫的有机配位化合物由于不作为钼催化剂的催化剂毒物起作用,因此对使用钼催化剂促进固化的加成反应型的有机硅使用时是极其适合的。另一方面,作为胺系颜料分散剂,有其分子中具有I个氨基的单胺类类型、分子中具有多个氨基的多胺类型,都可以适合使用。具体而言,可举出“ y 〃一 (注册商标)9000、13240、13650、13940、17000、18000、19000、28000(以上,LUBRIZOL 社制)等。颜料分散剂优选相对于颜料的表面积含有2 30mg/m2。换句话说,例如,在含有IOg的比表面积50m2/g的颜料的情况下,颜料分散剂的含量优选为I 15g。本发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中,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上的硅橡胶层的平均膜厚优选为0.5 20 μ m。通过使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上的硅橡胶层的平均膜厚为0.5g/m2以上,从而印刷版的墨液排斥性、耐擦伤性、耐印刷性变充分,通过为20g/m2以下,从而从经济的观点出发没有变得不利,不易引起显影性、墨液展开面积的降低。这里,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上的硅橡胶层的平均膜厚可以通过TEM观察而求出。更详细地说,由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通过超薄切片法来制作试样,在加速电压lOOkV、倍率2000倍的条件下进行TEM观察。在垂直截面的TEM照片中,对于从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且平滑的部分的热敏层上的硅橡胶层随机选择的10个位置,计测膜厚,算出其数均值,从而可以求出平均膜厚。以基板与热敏层间的粘接性提闻、光晕防止、验版性提闻、绝热性提闻、耐印刷性提高等为目的,在上述基板上可以具有绝热层。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绝热层,可举出例如日本特开2004 - 19901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 — 33402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 — 276385号公报等中记载的绝热层。本发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可以具有以硅橡胶层保护为目的保护膜和/或衬纸。作为保护膜,优选为良好地透过曝光光源波长的光的厚度100 μ m以下的膜。作为代表例,可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赛璐玢等。此外,以防止由曝光引起的原版的感光为目的,可以在保护膜上具有日本特开平2 — 063050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的各种光吸收剂、光退色性物质、光显色性物质。作为衬纸,优选为称重30 120g/m2的衬纸,更优选为30 90g/m2。如果称重30g/m2以上,则机械强度充分,如果为120g/m2以下,则不仅经济上有利,而且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与纸的叠层体变薄,操作性变有利。作为优选使用的衬纸的例子,可举出例如,信息记录蜡纸40g/m2(名古屋(株)制)、金属衬纸30g/m2(名古屋(株)制)、未漂白牛皮纸50g/m2 (中越^ 工业(株)制)、NIP用纸52g/m2 (中越八^7工业(株)制)、纯白圆筒纸45g/m2(王子制纸(株)制)、克拉帕克(,,)73g/m2(王子制纸(株)制)等,但不限定于此。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作为本发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 版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举出至少具有下述工序的方法,所述工序是:(a)在基板上、或叠层有绝热层的基板上,涂布分散有非感光性粒子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工序,(b)将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进行干燥而形成热敏层的工序,(C)在该热敏层上涂布硅橡胶层组合物而形成硅橡胶层的工序。此外,可以替换上述工序(C)而具有(d)在该热敏层上涂布硅橡胶层组合物溶液的工序和(e)将该硅橡胶层组合物溶液进行干燥而形成硅橡胶层的工序。首先,对(a)在基板上、或叠层有绝热层的基板上,涂布分散有非感光性粒子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工序进行说明。作为使非感光性粒子分散在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方法,可举出例如,准备在构成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溶剂、树脂的稀释液等中预先分散有非感光性粒子的分散液,将所得的分散液与其它构成成分进行混合的方法;将非感光性粒子与加入了其它构成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全部成分的液体混合,进行分散的方法等。非感光性粒子的分散中,可以使用三棍、油漆摇动器(paint shaker)、球磨机、珠磨机、砂磨机、扩散器(disperser)、均化器、磨碎机、超声波分散机等一般的分散机。此外,通过在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包含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溶剂、和溶解度参数超过17.0 (MPa)1/2的溶剂,从而可以在热敏层中形成包含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液泡。作为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溶剂,具体而言,可举出碳原子数12 18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烃、y7 ^ >夂'>一卜''M(沸点:219 247°C,溶解度参数:16.2 (MPa)1/2 (新日本石油(株)制))、"^卟
77 ^ >夕'' 一 K H(沸点:244 262°C,溶解度参数:16.2(MPa)1/2(新日本石油(株)制))、“NS 夕 V ”230 (沸点:227 0C,溶解度参数:16.2 (MPa)1/2 ((株)JOMO 寸 > 工于夕一制))、“7 ^ 乂八一”(注册商标)M(沸点:223 254°C,溶解度参数:14.7(MPa)1/2( 二 "化学(株)制))、“ IP 乂 > O卜”2028 (沸点:213 262°C,溶解度参数:14.3 (MPa)1/2 (出光兴产(株)制))、“IP夕'J 一 >”HX(沸点:222 261°C,溶解度参数:14.3 (MPa)1/2 (出光兴产(株)制))等脂肪族饱和烃、“少^ ^ '/一 >”(注册商标)220(沸点:221 240°C,溶解度参数:16.4(MPa)1/2(新日本石油(株)制))等脂环族烃、二甘醇丁基甲基醚(沸点:212°C,溶解度参数:16.0 (MPa)1/2)、二甘醇二丁基醚(沸点:256°C,溶解度参数:
15.8 (MPa)1/2)、三甘醇二甲基醚(沸点:216°C,溶解度参数:16.2 (MPa)1/2)、三甘醇丁基甲基醚(沸点:261°C,溶解度参数:16.2(MPa)1/2)、三丙二醇二甲基醚(沸点:215°C,溶解度参数:15.1 (MPa)1/2)等亚烷基二醇二烷基醚类等。它们可以包含2种以上。此外,作为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的一部分具有沸点的溶剂,具体而言,可举出“于7 ^ '/一 >”200(沸点:201 217°C,溶解度参数:
16.2 (MPa)1/2 (新日本石油(株)制))、“夕1卜夕1J 一 > ”300 (沸点:201 217。。,溶解度参数:16.2 (MPa)1/2 (松村石油(株)制))、“夕'> 卜夕'J 一 > ” 300AF (沸点:201 217。。,溶解度参数:16.2 (MPa)1/2 (松村石油(株)制))、聚乙二醇二甲基醚(沸点:264 294°C,溶解度参数:16.6 (MPa)1/2)等。它们可以包含2种以上。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包含的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的溶剂中,在210 270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比例优选为8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9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95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重量%。关于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溶剂的含量,从进一步提高初始灵敏度和经时后灵敏度的观点出发,相对于热敏层固体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1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I重量份以上。另一方面,从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涂布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热敏层固体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6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25重量份以下。此外,从进一步提高初始灵敏度和经时后灵敏度的观点出发,在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优选为0.1重量%以上,更优选为0.5重量%以上。另一方面,从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涂布性的观点出发,在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优选为1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7重量%以下,更优选为5重量%以下。作为溶解度参数超过17.0(MPa)1/2的溶剂,优选为可以溶解或分散热敏层构成成分的溶剂。可举出例如,醇类、醚类、酮类、酯类、酰胺类等。它们可以含有2种以上。作为醇类,可举出例如,甲醇、乙醇、I 一丙醇、异丙醇、I 一丁醇、异丁醇、2 —丁醇、
2—甲基一2 —丙醇、I —戊醇、2 —甲基一I — 丁醇、3 —甲基一I — 丁醇、2 —戊醇、3 —戊醇、2 —甲基一2 — 丁醇、I —己醇、2 —己醇、3 —己醇、4 —甲基一2 —戊醇、2 —乙基丁醇、
I一庚醇、2 —庚醇、3 —庚醇、2,4 一二甲基戊一 3 —醇、I 一辛醇、2 —辛醇、2 —乙基己醇、
I一壬醇、2,6— 二甲基一 4 一庚醇、I 一癸醇、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四甘醇、丙二醇、双丙甘醇、1,4 一丁二醇、2,3 一丁二醇、2 —乙基一 1,3 一己二醇、甘油、苄醇、α 一甲基苄醇、环戊醇、环己醇、甲基环己醇、糠基醇、四氢糠基醇等。作为醚类,可举出例如,乙二醇单甲基醚、乙二醇单乙基醚、乙二醇单丙基醚、乙二醇单丁基醚、乙二醇单乙基己基醚、乙二醇单苯基醚、乙二醇单苄基醚、乙二醇二甲基醚、乙二醇二乙基醚、乙二醇二丙基醚、乙二醇二丁基醚、二甘醇单甲基醚、二甘醇单乙基醚、二甘醇单丙基醚、二甘醇单丁基醚、二甘醇二甲基醚、二甘醇二乙基醚、二甘醇二丙基醚、二甘醇二丁基醚、四甘醇二甲基醚、四甘醇二丁基醚、丙二醇单甲基醚、丙二醇单乙基醚、丙二醇单丙基醚、丙二醇单丁基醚、丙二醇二甲基醚、丙二醇二乙基醚、丙二醇二丙基醚、丙二醇二丁基醚、双丙甘醇单甲基醚、双丙甘醇单乙基醚、双丙甘醇单丙基醚、双丙甘醇单丁基醚、双丙甘醇二甲基醚、双丙甘醇二乙基醚、双丙甘醇二丙基醚、双丙甘醇二丁基醚、三丙二醇单甲
基醚、甲基苯基醚、二甲氧基甲烷、二乙缩醛、环氧丙烷、二 T恶焼、二甲基二 5恶烷、三5恶烷、
二氧戊环、甲基二氧戊环、四氢呋喃、四氢吡喃等。作为酮类,可举出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丙基酮、二乙基酮、甲基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酮、乙基丙基酮、乙基丁基酮、二丙基酮、二丁基酮、二异丁基酮、甲基戊基酮、甲基己基酮、乙基戊基酮、丙基丁基酮、乙基己基酮、丙基戊基酮、丙基己基酮、丁基戊基酮、丁基己基酮、二戊基酮、戊基己基酮、二己基酮、甲基异丁烯基酮、双丙酮醇、环戊酮、环己酮、甲基环己酮、甲基苯基酮、异佛尔酮、乙酰丙酮、丙酮基丙酮等。作为酯类,可举出例如,甲酸甲酯、甲酸乙酯、甲酸丁酯、甲酸戊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丁酯、乙酸戊酯、乙酸己酯、乙酸环己酯、乙酸苯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丙酸丙酯、丙酸丁酯、丙酸戊酯、丁酸甲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丁酸戊酯、巴豆酸乙酯、巴豆酸丁酯、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乙酯、苯甲酸苄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乳酸丙酯、乳酸丁酯、乳酸戊酯、乳酸己酯、乳酸环己酯、水杨酸甲酯、水杨酸乙酯、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乙基醚乙酸酯、二甘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二甘醇单乙基醚乙酸酯、二甘醇单丁基醚乙酸酯、三甘醇单甲基醚乙酸酯、甲氧基丁基乙酸酯、草酸二甲酯、草酸二乙酯、丙二酸二甲酯、丙二酸二乙酯、马来酸二甲酯、马来酸二乙酯、Y —丁内酯、Y —戊内酯、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等。作为酰胺类,可举出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 —甲基一2一吡咯烷酮等。此外,可以含有氨基甲酸甲酯、氨基甲酸乙酯、四甲基脲、1,3 一二甲基一 2 —咪唑烷酮、二甲亚砜、环丁砜、乙腈等。上述溶剂中,特别优选为与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相容的溶剂。液泡的大小与溶解度参数超过17.0 (MPa)1/2的溶剂的沸点、和涂布热敏层组合物溶液时的气氛温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在作为溶解度参数超过17.0 (MPa)1/2的溶剂,使用在涂布热敏层组合物溶液时的气氛温度下容易蒸发的低沸点的溶剂的情况下,低沸点的溶剂迅速蒸发,在相邻的液泡形成成分聚集之前干燥,因此小的液泡形成于热敏层。另一方面,使用在涂布热敏层组合物溶液时的气氛温度下不容易蒸发的高沸点的溶剂的情况下,高沸点的溶剂慢慢地蒸发,在相邻的液泡形成成分聚集的同时干燥,因此大的液泡形成于热敏层。在上述溶解度参数超过17.0 (MPa)1/2的溶剂中,优选包含沸点30 200°C的溶剂80重量%以上,更优选包含95重量%以上。此外,更优选包含沸点80°C以下的溶剂80重量%以上,更优选包含95重量%以上。此外,更优选包含沸点70°C以下的溶剂80重量%以上,更优选包含95重量%以上。通过包含沸点30°C以上的溶剂80重量%以上,可以不使用特别的冷却装置等而容易进行常温下的稳定的涂液调制。此外,通过包含沸点200°C以下的溶剂80重量%以上,从而可以通过后述的干燥,从热敏层容易地除去。此外,如果溶解度参数超过17.0 (MPa)1/2的溶剂的沸点低于具有活性氢的聚合物的热软化点,则对于液泡的形成有利。热敏层组合物溶液含有上述热敏层构成成分、溶解度参数为17.0(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溶剂、溶解度参数超过17.0(MPa)1/2的溶剂和根据需要的其它成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全部固体成分的浓度优选为2 50重量%。可以将上述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直接涂布在基板上,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绝热层等树脂层叠层在基板上后,涂布热敏层组合物溶液。基板优选将涂布面进行脱脂。作为涂布装置的例子,可举出缝模涂布机、直接凹版涂布机、补偿凹版涂布机、逆辊涂布机、自然辊(natural roll)涂布机、气刀涂布机、辊刮刀涂布机、刮棒辊刮刀涂布机(bar roll blade coater)、双流涂布机(two streamcoater)、棒涂机(rod coater)、浸溃涂布机、帘式涂布机、旋转涂布机等。从涂膜精度、生产性和成本方面出发,特别优选为缝模涂布机、凹版涂布机、辊式涂布机。关于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涂布重量,从印刷版的耐印刷性、稀释溶剂易于挥发,生产性优异方面考虑,以干燥后的重量计为0.1 10g/m2的范围是适当的,优选为0.5 7g/m2的范围。接下来,对(b)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进行干燥而形成热敏层的工序进行说明。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干燥在非加热下、或加热下实施。在加热的情况下,优选使用热风干燥机、红外线干燥机等,在30 190°C、更优选为50 150°C的温度下干燥30秒 5分钟。接下来,对(C)在该热敏层上涂布硅橡胶层组合物而形成硅橡胶层的工序,(d)在该热敏层上涂布硅橡胶层组合物溶液的工序和(e)将该硅橡胶组合物溶液进行干燥而形成硅橡胶层的工序进行说明。这里,硅橡胶层组合物为由形成硅橡胶层的材料构成的无溶剂的液体,硅橡胶层组合物溶液为含有硅橡胶层组合物和溶剂的稀溶液。
作为有色颜料的分散、硅橡胶层组合物溶液中使用的溶剂,可举出例如,脂肪族饱和烃、脂肪族不饱和烃、脂环族烃、齒代烃、醚类等。这些溶剂的溶解度参数优选为17.0 (MPa)1/2以下,更优选为15.5 (MPa)1/2以下。可举出例如,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i^一烷、十二烷、异辛烷、^ ” 一”c、“7 4 y 一”Ε、“τ* 4 y 一”g、“t* 4 y "。一”H、“了 ] 乂一”κ、“7 4 V 一”l、“7 4 V八一”M(工夕乂 >化学(株)制)等脂肪族饱和烃、己烯、庚烯、辛烯、壬烯、癸烯等脂肪族不饱和烃、环戊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脂环族烃、三氟三氯乙烷等卤代烃、二乙醚、二异丙基醚、二异丁基醚等醚类等。它们可以使用2种以上。从经济性和安全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脂肪族和脂环族烃。这些脂肪族和脂环族烃的碳原子数优选为4 20,更优选为碳原子数6 15。
以下,记载(i)硅橡胶层组合物、(ii)硅橡胶层组合物溶液的具体的制作方法。
(i)硅橡胶层组合物(无溶剂)
例如,通过将含有羟基或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与根据需要的有色颜料、颜料分散剂、微粒利用分散机均匀地分散混合,从而获得有机硅糊料。作为分散机,可举出三辊、球磨机、珠磨机、砂磨机、扩散器、均化器、磨碎机、超声波分散机等。通过在所得的有机硅糊料中添加交联剂、反应催化剂、和根据需要的其它添加剂(反应抑制剂等),进行搅拌而使成分均匀,除去混入液体中的空气的泡,从而获得硅橡胶层组合物。脱泡可以为自然脱泡也可以为减压脱泡,但更优选为减压脱泡。
(ii)硅橡胶层组合物溶液(含有溶剂)
例如,通过将含有羟基或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与根据需要的有色颜料、颜料分散剂、微粒利用上述分散机均匀地分散混合,从而获得有机硅糊料,将其一边搅拌一边用溶剂稀释。优选将其使用纸、塑料、或玻璃等一般的过滤器进行过滤,除去稀释液中的杂质(分散不充分的有色颜料的巨大粒子等)。优选过滤后的稀释液通过利用干燥空气、干燥氮气等进行的鼓泡来除去体系中的水分。在充分地进行了水分的除去的稀释液中添加交联齐U、反应催化剂、和根据需要的其它添加剂(反应抑制剂等)并进行搅拌而使成分均匀,除去混入液体中的空气的泡。脱泡可以为自然脱泡也可以为减压脱泡。
此外,作为含有有色颜料的硅橡胶层组合物溶液的其它制作方法,可举出预先分别制作有色颜料分散液和有机娃液、或有机娃稀释液,然后将两液体进行混合的方法。有色颜料分散液通过在至少含有颜料分散剂和溶剂的溶液中,添加有色颜料、根据需要的微粒,采用上述分散机均匀地分散混合来获得。另一方面,有机硅液通过将含有羟基或乙烯基的有机聚硅氧烷、交联剂、反应催化剂、和根据需要的其它添加剂(反应抑制剂等)进行混合来获得。此外,通过将所得的有机硅液用溶剂进行稀释,从而可以获得有机硅稀释液。
在涂布硅橡胶层组合物或硅橡胶层组合物溶液时,尽可能除去附着于热敏层表面的水分,从粘接性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具体而言,可举出在通过填充或连续供给干燥气体而除去了水分的空间内涂布硅橡胶层组合物或硅橡胶层组合物溶液的方法。
在涂布硅橡胶层组合物溶液的情况下,接着,将硅橡胶层组合物溶液进行干燥而形成硅橡胶层。为了干燥、固化,可以进行加热处理。硅橡胶层组合物和硅橡胶层组合物溶液在涂布后立即被加热,从固化性、对热敏层 粘接性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
在所得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上,设置保护膜和/或衬纸来进行保存,从版面保护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
接下来,对由本发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制造无水平版印刷版的方法进行说明。这里,所谓无水平版印刷版,是表面具有作为墨液排斥层的硅橡胶层的图案的印刷版,是在将硅橡胶层的图案设为非着墨部,将无硅橡胶层的部分设为着墨部,利用非着墨部与着墨部的墨液附着性的差异仅对着墨部压印墨液后,在向纸等被印刷体转印墨液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印刷版。无水平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将上述本发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通过激光束按照像进行曝光的工序(曝光工序),将曝光了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在水的存在下或在水中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液体的存在下摩擦,除去曝光部的硅橡胶层的工序(显影工序)。
首先,对曝光工序进行说明。将本发明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通过根据数字数据扫描的激光束,按照像进行曝光。在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具有保护膜的情况下,优选将保护膜剥离后进行曝光。作为曝光工序中使用的激光光源,可举出发光波长区域位于700 1500nm的范围的激光光源。其中优选使用在近红外区域附近存在发光波长区域的半导体激光器、YAG激光器,具体而言,从明室中的版材的操作性等观点出发,780nm、830nm、1064nm的波长的激光优选用于曝光。
接下来,对显影工序进行说明。曝光后的原版通过在水的存在下或在水中添加有表面活性剂的液体(以下,称为显影液)的存在下进行摩擦,从而除去曝光部的硅橡胶层。作为摩擦处理,可举出(i)例如,用含浸有显影液的无纺织物、脱脂棉、布、海绵等擦拭版面的方法,(ii)用显影液将版面进行前处理后,一边喷淋自来水等一边用旋转刷擦拭的方法,(iii)将高压的水、温水、或水蒸气喷射至版面的方法等。
可以在显影之前进行在前处理液中浸溃版一定时间的前处理。作为前处理液,可使用例如,水,在水中添加有醇、酮、酯、羧酸等极性溶剂的前处理液,在由脂肪族烃类、芳香族烃类等的至少I种形成的溶剂中添加有极性溶剂的前处理液,或极性溶剂。此外,上述显影液组成中也自由地添加公知的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从安全性、废弃时的成本等方面出发,优选在制成水溶液时pH为5 8的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优选为显影液的10重量%以下。这样的显影液安全性高,从废弃成本等经济性方面出发也优选。此外,优选使用二醇化合物或二醇醚化合物作为主成分,更优选使胺化合物共存。
作为前处理液、显影液,可以使用日本特开昭63 - 179361号公报、日本特开平4 — 16355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4 一 34336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 一 34132号公报、日本特许第3716429号公报中记载的前处理液、显影液。作为前处理液的具体例,可举出PP —UPP — 3, PP — F、PP — FII, PTS — UPH — 7N、CP — UNP — UDP — 1(都为东 > (株)制)等。
此外,从提高着墨部的可见性、网点的计测精度的目的出发,可以在这些显影液中添加结晶紫、维多利亚艳蓝、还原红(Astrazon Red)等染料而与显影同时进行着墨部的墨液接受层的染色。此外,还可以在显影后通过添加了上述染料的液体来进行染色。
上述显影工序的一部分或全部还可以通过自动显影机自动进行。作为自动显影机,可以使用仅显影部的装置;依次设置有前处理部、显影部的装置;依次设置有前处理部、显影部、后处理部的装置;依次设置有前处理部、显影部、后处理部、水洗部的装置等。作为这样的自动显影机的具体例,可举出TWL - 650系列、TWL - 860系列、TWL — 1160系列(都为东 > (株)制)等、日本特开平4 一 2265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 — 227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 - 6000号公报等中所公开的自动显影机,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并用使用。
在将显影处理后的无水平版印刷版堆叠来进行保存的情况下,以版面保护为目的,优选在版与版之间夹持衬纸。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非感光性粒子分散液的制作>
通过将混合有甲基乙基酮(80重量%)和非感光性粒子(20重量%)的液体在室温用填充有氧化锆珠(Φ0.3mm)的珠磨机“ 7夕一安;P,安二:V工7 {r V.7 r λ 'y (株)制)进行分散,从而获得非感光性粒子分散液。
<各实施例、比较例中的评价方法>
(I)非感光性粒子的CV值
将在载玻片上少量附着有粉体(无溶剂)的非感光性粒子的样品,用与光学显微镜:“ECLIPSE,,L200((株)二 ^ >制,透射模式,物镜:“CFILU Plan Apo EPI”150X ((株)二 - >制))连接的数字照相机:“DXM” 1200F((株)二- >制)来拍摄图像(监视器上的综合倍率:3000倍),将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标准偏差通过图像解析计测软件:“WinROOF”(三谷商事(株)制)进行测定。CV值由以下的式子算出。
CV值[%]=(标准偏差/平均粒径)X 100
(2)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的TEM观察
由激光照射前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通过超薄切片法来制作试样,使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H - 1700FA型(日立制),以加速电压100kV、倍率2000倍(仅液泡观察为8000倍)观察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的热敏层和硅橡胶层。热敏层的平均膜厚、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和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膜厚缩小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倾斜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液泡的数目与平均直径、硅橡胶层的平均膜厚通过以下所记载的方法来计测。
(2-1)热敏层的平均膜厚
在通过超薄切片法获得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垂直截面的TEM照片中,对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且平滑的部分的热敏层(随机选择的10个位置)计测膜厚,将其数均值设为热敏层的平均膜厚。
(2 - 2)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和面内占有率
由通过连续(超薄)切片法获得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的水平截面的三维信息,算出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和面内占有率。对随机选择的50个非感光性粒子,计测其粒径(等体积球相当径),将其数均值设为平均粒径。此外,将单位面积中的非感光性粒子所占的比例设为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面积%)。
(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计算例)
全部水平截面:1 00 μ m2
非感光性粒子的个数:20个
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1 μ m(半径:0.5 μ m)
非感光性粒子占有率=100X31 (0.5 < μπι > )2Χ20 <个> /100 < μ m2 > =15.7 < 面积 % >
(2 - 3)膜厚缩小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
将通过连续(超薄)切片法获得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垂直截面、水平截面的三维信息使用现有的三维显示、解析软件进行解析,从而计测从与硅橡胶层相对侧的热敏层表面起的热敏层的膜厚缩小至0.1 μ m以下的膜厚缩小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
(2 - 4)倾斜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
将通过连续(超薄)切片法获得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垂直截面、水平截面的三维信息使用现有的三维显示、解析软件进行解析,从而计测作为具有10度以上的倾斜度,构成隆起结构,以至少一部分连续成的面状区域的倾斜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
(2 — 5)液泡数
在通过连续(超薄)切片法获得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的水平截面的三维信息中,计数从与硅橡胶层的界面到深度0.5 μ m的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μπι3((纵)1μπιΧ (横)1μπιΧ (从与硅橡胶层的界面起的深度)0.5μπι)中的液泡(直径:0.01μπ 以上)的总数。关于位于区分观察区域的线上的液泡,液泡的体积的一半以上位于观察区域内的情况下进行计数,不满一半的情况下不计数。
(2 - 6)液泡平均直径
由通过连续(超薄)切片法获得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的水平截面的三维信息,算出液泡的平均直径。测定从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随机选择的50个液泡的直径,将其数均值设为平均直径。
(2 - 7)硅橡胶层的平均膜厚
在通过超薄切片法获得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的垂直截面的TEM照片中,对于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且平滑的部分的热敏层上的硅橡胶层(随机选择的10个位置)计测膜厚,将其数均值设为硅橡胶层的平均膜厚。
(3)液泡的分析
(3 -1)前处理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
将裁切成0cm2 (1 X 1cm的正方形)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采取至加热用玻璃容器中,将一边通气氮气(流量:100ml/分钟)一边在320°C加热了 20分钟时的产生气体捕集至吸附管(JTD505II用)中。将该吸附管在320°C加热15分钟,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分析热脱附了的气体成分。将玻璃容器在同条件下分析,设为空白。
(3 - 2)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条件
热脱附装置JTD505II型(日本分析工业(株)制)
二次热脱附温度:340°C,180秒
气相色谱装置:HP5890(Hewlett Packard 社制)
柱:DB— 5 (J & W 社制)
30mX0.25mmID,膜厚 0.5 μ m,US7119416H
柱温度:40°C (4分钟)一340°C (升温速度:10°C /分钟)
质谱测定装置JMS - SX102A质谱分析计(日本电子(株)制)
离子化方法:EI
扫描范围:m/zl0 500 (1.2 秒 /scan)
TIC 质谱范围:m/z29 500
(3 - 3)校正曲线的制作
将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的溶剂采取至量瓶中,调制出标准溶液(3375μ8/πι1,5095μ8/πι1,30265μ8/πι1)。由这些标准溶液采取各I μ 1,在与试样同条件下分析,由注入的溶解度参数为17.0(MPa)1/2以下的溶剂的绝对量与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总离子色谱图的峰面积的关系制成校正曲线。
(4)灵敏度和耐起泡性的评价
(4 -1)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的评价
将所得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1030X800mm)安装于曝光机“PlateRite”8800E(大日本7夕1J 一 >制造(株)制),以照射能量:80mJ/cm2整面曝光。目视观察由曝光机排出的整面曝光版的表面,评价硅橡胶层的浮起的有无。在没有确认到硅橡胶层的浮起的情况下,将照射能量以每lOmJ/cm2增加进行同样的评价直至确认到硅橡胶层的浮起为止,将没有确认到 硅橡胶层的浮起的最高的曝光量设为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
(4 - 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的评价
将通过上述的(4 -1)记载的方法获得的整面曝光版,使用自动显影机“TWL -1160F”(东 > (株)制),在前处理液:无,显影液:自来水(室温),后处理液:自来水(室温),通版速度:80cm/分钟的条件下进行显影。目视观察所得的印刷版,将曝光部整体的硅橡胶层可以完全剥离的最低的曝光量设为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
(4 — 3)宽容度
由通过上述的方法获得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和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采用以下式子算出宽容度。
宽容度(mj/cm2)=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mj/cm2)
(5)非着墨部的糊版的评价
将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安装于印刷机:“0LIVER”466SD((株)樱井夕''”人7夕'> 7 f A文制),使用墨液:“ 7*夕7 7工- 一,,(注册商标)木才(东洋、>々制造(株)制),在版面温度:27°C,印刷速度:10000片/小时的条件下在优质纸上进行印刷。目视观察所得的印刷物,将没有确认到糊版的情况评价为良好(评分:〇),将部分确认到糊版的情况评价为不良(评分:Λ),将整面确认到糊版的情况评价为不良(评分:X)。
(6)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的评价
将分散有非感光性粒子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加入至密闭容器中并静置I小时,评价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慢慢地倒置经I小时后的容器时,将在底部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的情况评价为分散稳定性良好(评分:〇),将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的情况评价为不良(评分:x)。
(实施例1)
在厚度0.24mm的脱脂的铝基板(三菱7 S (株)制)上涂布下述绝热层组合物溶液,在200°C干燥90秒,设置厚度6.0 μ m的绝热层。另外,绝热层组合物溶液通过将下述成分在室温下进行搅拌混合来获得。
<绝热层组合物溶液>
(a)具有活性氢的聚合物:环氧树脂:“工一卜”(注册商标)1010(夕^八>工才、今'> 'y' > (株)制):35重量份
(b)具有活性氢的聚合物:聚氨酯寸 > 八 >”(注册商标)LQ — T1331D (三洋化成工业(株)制,固体成分浓度:20重量%):375重量份
(c)螯合铝:“7卟安今一卜”ALCH — TR(川研7 >夕安力卟(株)制):10重量份
(d)流平剂:“ r 4 7八口 > ”(注册商标)LC951 (楠本化成(株)制,固体成分:10重量%):1重量份
(e)氧化钛:“夕、 一夕”(注册商标)CR —50(石原产业(株)制)的N,N —二甲基甲酰胺分散液(氧化钛50重量%):60重量份
(f)N,N — 二甲基甲酰胺:730重量份
(g)甲基乙基酮:250重量份
接着,将下述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涂布在上述绝热层上,在120°C加热30秒,设置热敏层。另外,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通过将下述成分在室温下进行搅拌混合来获得。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 >
(a)红外线吸收染料:“PR0JET” 825LDI (Avecia社制):6.6重量份
(b)有机配位化合物:二正丁醇双(乙酰丙酮)钛:“于一.^ ^ ”(注册商标)钛(日本化学产业(株)制,浓度:73重量%,包含作为溶剂的正丁醇(沸点:117°C,溶解度参数:23.3 (MPa)1/2):27 重量 %):7.3 重量份
(c)苯酚甲醛酚醛清漆树脂:“4卜”(注册商标)PR50731 (住友一夕9 4卜(株)制,热软化点:95°C ):49.5重量份
(d)聚氨酯:“二 *。7 >”(注册商标)5196(日本*。丨J々 > 夕 > (株)制,浓度:30重量%,包含作为溶剂的甲基乙基酮(沸点:80°C,溶解度参数:19.0 (MPa)1/2):35重量%,环己酮(沸点:155°C,溶解度参数:20.3(MPa)1/2):35重量%):13.2重量份
(e)非感光性交联丙烯酸树脂粒子分散液:“ U才7 7 〃 (注册商标)RSP3021 (东洋^ >今制造(株)制,平均粒径:0.6μπι, CV值:18.9%,比重:1.20,浓度:20重量%,包含作为分散介质的甲基乙基酮:80重量%):15.0重量份
(f)四氢呋喃(沸点:66°C,溶解度参数:18.6(MPa)1/2):1401.8重量份
(g)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脂肪族饱和烃:“ 7 ^ ” A —注册商标)M(工〃 ^化学(株)制,沸点:223 254°C,溶解度参数:14.7 (MPa)1/2):6.6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4.6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0.44重量%。
接着,将在即将涂布前调制的下述硅橡胶层组合物溶液涂布在上述热敏层上,在130°C加热90秒,设置厚度1.8 μ m的硅橡胶层 ,从而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硅橡胶层组合物溶液>
通过将下述(a) (c)用填充有氧化锆珠(Φ 0.3mm)的珠磨机“ ^夕一务 > ”(注册商标)彡二二 7 ( T V -7.7 r r (株)制)进行分散,从而获得绀青分散液。另一方面,通过混合(d) (h),从而获得有机硅稀释液。一边搅拌绀青分散液,一边添加有机硅稀释液,充分搅拌直至变均匀。将所得的液体自然脱泡。
(a)N650绀青(大日精化(株)制):4重量份
(b) “7。夕卜,,(注册商标)KR —TTS(味乃素7 了 λ、巧 >7 )(株)制):1.5重量份
(c) “了0八一” G (工乂化学(株)制):83重量份
(d) α , ω 一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DMS” V52 (重均分子量155000,GELESTInc.制):83重量份
(e)甲基氢硅氧烷“SH” 1107 (东 > 夕- 一二 >夕'' (株)制):4重量份
(f)乙烯基三(甲基乙基酮肟基)硅烷:3重量份
(g)钼催化剂“SRX” 212 (东 > 夕' 々- 一二 >夕'' (株)制):6重量份
(h) “了 ] 乂八一” E (工乂化学(株)制):817重量份
关于所得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通过上述方法进行TEM观察,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6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0.5 μπι。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5.0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42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5 μ m。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7 ^ y 一”M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y 一” M的液体的量为5.34 μ g。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6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40mJ/cm2,具有20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2)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2 >
(a) “PR0JET”825LD1:6.6 重量份
(b) “ f 一七 A,,钛:7.3 重量份
(c) “ 7 4 卜 > -7' >,,PR50731:49.5 重量份
(d) “二 'y *。7 >”5196:13.2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交联丙烯酸树脂粒子分散液:“ 才^ 7 4 T ”RSP3015(东洋P今制造(株)制,平均粒径:1.4 μ m,CV值:3.5%,比重:1.20,浓度:20重量%,包含作为分散介质的甲基乙基酮:80重量%):35.0重量份
(f)四氢呋喃:1381.8重量份
(g) “7 4 乂一” M:6.6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4.8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0.44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4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0.5μπι。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5.0面积%。此外,膜厚缩小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为5.0面积%,倾斜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为4.6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44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5 μ m。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了 ^ ” 一”M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7 ^ y 一” M的液体的量为5.39 μ g0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8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40mJ/cm2,具有40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3)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3 >
(a) “PR0JET”825LD1:6.6 重量份
(b) “ f 一七 A,,钛:7.3 重量份
(c) “ 7 4 卜 > -7' >,,PR50731:49.5 重量份
(d) “二 'y *。7 >”5196:13.2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交联丙烯酸树脂粒子分散液丨J才7 ” 7 ”RSP3031 (东洋^ >今制造(株)制,平均粒径:1.7 μ m,CV值:2.9%,比重:1.20,浓度:20重量%,包含作为分散介质的甲基乙基酮:80重量%):42.5重量份
(f)四氢呋喃:1374.3重量份
(g) “7 yI ” ,x一”M:6.6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4.9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0.44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7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0.5 μ m。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5.0面积%。此外,膜厚缩小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为5.0面积%,倾斜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为4.2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41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5 μ m。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了 ^ ” 一”M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7 ^ y 一” M的液体的量为5.30 μ g。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8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40mJ/cm2,具有40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4)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4,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4 >
(a) “PR0JET,,825LD1:6.6 重量份
(b) “ f 一七 A ” 钛:7.3 重量份
(c) “ 7 4 卜 > -7' >,,PR50731:49.5 重量份
(d) “二 'y *。7 >”5196:13.2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交联丙烯酸树脂粒子分散液丨J才7 ” 7 ”RSP3019(东洋^ >今制造(株)制,平均粒径:2.1 μ m,CV值:2.3%,比重:1.20,浓度:20重量%,包含作为分散介质的甲基乙基酮:80重量%):52.5重量份
(f)四氢呋喃:1364.3重量份
(g) “7 4 ” 一”M:6.6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5.1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0.44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1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0.5 μ m。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5.0面积%。此外,膜厚缩小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为5.0面积%,倾斜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为3.6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40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6 μ m。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了 ^ ” 一”M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了 O 一” M的液体的量为5.48 μ g0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8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40mJ/cm2,具有40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5)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5,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5 >
(a) “PR0JET”825LD1:6.6 重量份
(b) “ f 一七 A,,钛:7.3 重量份
(c) “ 7 4 卜 > -7' >,,PR50731:49.5 重量份
(d) “二 'y *。7 >”5196:13.2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交联丙烯酸树脂粒子分散液:“丨J才^ 7〗T ”RSP3009(东洋P今制造(株)制,平均粒径:2.6 μ m,CV值:1.9%,比重:1.20,浓度:20重量%,包含作为分散介质的甲基乙基酮:80重量%):65.0重量份
(f)四氢呋喃:1351.8重量份
(g) “7 4 ” 一”M:6.6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5.2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0.44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6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0.5 μ m。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5.0面积%。此外,膜厚缩小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为5.0面积%,倾斜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为3.1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46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5 μ m。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了 ^ ” 一”M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7 ^ y 一” M的液体的量为5.56 μ g0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8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40mJ/cm2,具有40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确认到印刷物的整面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6)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6,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6 >
(a) “PR0JET”825LD1:13.3 重量份
(b) “于一七A ”钛:14.6重量份
(c)4 卜 > -7' >,,PR50731:99.4 重量份
(d) “二*。7 >”5196:26.5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二氧化硅粒子分散液:“/、<:/> '>力”(注册商标)UF — N3N(宇部日东化成(株)制,平均粒径:1.1 μ m,CV值:3.6%,比重:2.10,浓度:20重量%,包含作为分散介质的甲基乙基酮:80重量%):48.2重量份
(f)四氢呋喃:1284.9重量份
(g) “74 乂一”M:13.3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9.4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 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0.88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1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1.0 μ m。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5.0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38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6 μ m。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了^ y A—’I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7^ ”八一” M的液体的量为10.72 μ g0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6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30mJ/cm2,具有30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7)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7,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7 >
(a) “PR0JET”825LD1:13.3 重量份
(b) “ f 一七 Λ ” 钛:14.7 重量份
(c) S 4 卜 > -7' >,,PR50731:100.0 重量份
(d) “二 'y *。7 >”5196:26.7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丙烯酸系粒子分散液'J才7 7 4 7 ” RSP3015:35.0重量份
(f)四氢呋喃:1297.0重量份
(g) “了 4 乂八一”M:13.3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9.3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0.89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4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Ι.Ομπι。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5.0面积%。此外,膜厚缩小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为4.6面积%,倾斜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为4.1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42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5 μ m。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了 ^ ” 一”M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7 ^ y 一” M的液体的量为10.63 μ g。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7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30mJ/cm2,具有40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8)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8,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8 >
(a) “PR0JET”825LD1:13.3 重量份
(b) “于一七Λ ”钛:H.7重量份
(c) S 4 卜 > -7' >,,PR50731:100.0 重量份
(d) “二 'y *。7 >”5196:26.7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丙烯酸系粒子分散液:“ 才^ 7〗T ” RSP3031:42.5重量份
(f)四氢呋喃:1289.5重量份
(g) “了 4 乂八一”M:13.3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9.4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0.89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7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Ι.Ομπι。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5.0面积%。此外,膜厚缩小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为5.0面积%,倾斜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为4.8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40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5 μ m。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了 ^ ” 〃一”M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7 ^ 一” M的液体的量为10.75 μ g。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7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30mJ/cm2,具有40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9)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9,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9 >
(a) “PR0JET”825LD1:16.0 重量份
(b) “ f 一七 A ” 钛:17.6 重量份
(c) S 4 卜 > -7' >,,PR50731:120.0 重量份
(d) “ 二 'y *。9 > ” 5196:32.0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丙烯酸系粒子分散液'J才7 7 4 7 ” RSP3015:35.0重量份
(f)四氢呋喃:1263.4重量份
(g) u T λ V 一”M:16.0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1.0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1.07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4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1.2μπι。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5.0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40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6 μ m。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了^ y A—’I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7^ ”八一” M的液体的量为12.84 μ g0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5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20mJ/cm2,具有30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10)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1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10 >
(a) “PR0JET”825LD1:16.0 重量份
(b) “于一七厶”钛:17.6重量份
(c) S 4 卜 > -7' >,,PR50731:120.0 重量份
(d) “二 'y *。7 >”5196:3 2.0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丙烯酸系粒子分散液:“ U才^ 7〗T ” RSP3031:42.5重量份
(f)四氢呋喃:1255.9重量份
(g) uT λ V 八一”M:16.0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1.1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1.07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7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1.2 μ m。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5.0面积%。此外,膜厚缩小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为4.6面积%,倾斜区域相对于热敏层表面的面积率为4.2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39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5 μ m。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了 ^ ” 一”M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7 ^ y 一” M的液体的量为12.99 μ g。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6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20mJ/cm2,具有40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11)
将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1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11 >
(a) “PR0JET”825LD1:20.0 重量份
(b) “于一七厶”钛:22.0重量份
(c) S 4 卜 > -7' >,,PR50731:150.3 重量份
(d) “二 'y *。7 >”5196:40.1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交联苯乙烯树脂粒子分散液) 一”SX130H (综研化学(株)制,平均粒径:1.3 μ m,CV值:5.0%,比重:1.05,浓度:20重量%,包含作为分散介质的甲基乙基酮:80重量%):28.5重量份
(f)四氢呋喃:1219.0重量份
(g) “7 4 乂八一”M:20.0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3.6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1.34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 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3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1.5 μ m。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5.0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41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5 μ m。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了^ y 一’I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7^ ” 一” M的液体的量为16.21 μ g0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4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20mJ/cm2,具有20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12)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1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12 >
(a) “PR0JET”825LD1:20.0 重量份
(b) “于一七厶”钛:22.0重量份
(c) S 4 卜 > -7' >,,PR50731:150.0 重量份
(d) “ 二 'y *。9 > ” 5196:40.0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交联丙烯酸树脂粒子分散液:“ 才^ 7〗T ”RSP3015:35.0重量份
(f)四氢呋喃:1213.1重量份
(g) “7 4 乂八一”M:20.0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3.7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1.33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4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1.5μπι。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5.0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41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5 μ m。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了^ y 一’I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7^ ” 一” M的液体的量为16.17 μ g。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5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20mJ/cm2,具有30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13)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1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13 >
(a) “PR0JET”825LD1:20.5 重量份
(b) “于一七厶” 钛:22.6重量份
(c) S 4 卜 > -7' >,,PR50731:153.8 重量份
(d) “二*。7 >”5196:41.0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交联丙烯酸树脂粒子分散液:“ U才^ 7〗T ” RSP3015:7.0重量份
(f)四氢呋喃:1234.6重量份
(g) “74 乂八一”M:20.5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3.6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1.37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4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1.5μπι。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1.0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40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5 μ m。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7^ y A—’I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7^ 乂八一” M的液体的量为16.59 μ g0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3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20mJ/cm2,具有lO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14)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14,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14 >
(a) “PR0JET”825LD1:19.4 重量份
(b) “f 一七钛:21.3 重量份
(c)4 卜 > -7' >,,PR50731:145.1 重量份
(d) “二 'y *。7 >”5196:38.7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交联丙烯酸树脂粒子分散液:“ U才^ 7〗T ”RSP3015:70.0重量份
(f)四氢呋喃:1186.2重量份
(g) u T λ V 一”M:19.4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3.7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1.29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4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1.5μπι。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10.0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42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5 μπι。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了 4 y 一’I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了、乂八一” M的液体的量为15.65 μ g0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6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30mJ/cm2,具有30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15)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15,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15 >
(a) “PR0JET”825LD1:18.1 重量份
(b) “ f 一七 Λ ” 钛:19.9 重量份
(c) S 4 卜 > -7' >,,PR50731:135.5 重量份
(d) “二 'y *。7 >”5196:36.1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交联丙烯酸树脂粒子分散液:“丨彡才7 7 ^ 7 ” RSP3015:140.0重量份
(f)四氢呋喃:1132.3重量份
(g) “了 4 乂八一”M:18.1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3.8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1.20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4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1.5μπι。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20.0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41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5 μπι。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アイソバーM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アイソバーM的液体的量为14.61 μ g0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9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50mJ/cm2,具有40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16)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16,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16 >
(a) “PR0JET,,825LD1:16.8 重量份
(b) “ナーセム ”钛:18.5重量份
(c) スミライトジン,,PR50731:125.9 重量份
(d) “ ニフボラン ” 5196:33.6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交联丙烯酸树脂粒子1分散液:“リオスフイア” RSP3015:210.0重量份
(f)四氢呋喃:1078.5重量份
(g) “アイソバー” M: 16.8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3.9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1.12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4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1.5μπι。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30.0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39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6 μπι。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アイソバーM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アイソバー M的液体的量为13.57 μ g0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21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70mJ/cm2,具有40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17)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17,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17 >
(a) “PR0JET”825LD1:15.5 重量份
(b) “于一七厶”钛:17.1重量份
(c) S 4 卜 > -7' >,,PR50731:116.3 重量份
(d) “二 'y *。7 >”5196:31.0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交联丙烯酸树脂粒子分散液:“ U才^ 7〗T ” RSP3015:280.0重量份
(f)四氢呋喃:1024.7重量份
(g) “7 彳乂 一” M:15.5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4.0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1.03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4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1.5μπι。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40.0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40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5 μπι。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M的液体的量为12.54 μ g0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23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90mJ/cm2,具有40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确认到印刷物部分的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18)`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18,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18 >
(a) “PR0JET”825LD1:20.0 重量份
(b) 钛:22.0重量份
(c) PR50731:150.0 重量份
(d) “ 二” 5196:40.0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交联丙烯酸树脂粒子分散液:“ ’ U {注册商标)MX150(综研化学(株)制,平均粒径:1.5 μ m,CV值:9.0%,比重:1.20,浓度:20重量%,包含作为分散介质的甲基乙基酮:80重量%):37.5重量份
(f)四氢呋喃:1210.5重量份
(g) M:20.0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3.7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1.33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5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1.5 μ m。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5.0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41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5 μ m。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了^ y 一’I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7^ ” 一” M的液体的量为16.19 μ g0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5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20mJ/cm2,具有30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19)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19,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19 >
(a) “PR0JET”825LD1:20.0 重量份
(b) “于一七厶”钛:22.0重量份
(c) S 4 卜 > -7' >,,PR50731:150.0 重量份
(d) “ 二” 5196:40.0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交联丙烯酸树脂粒子分散液:“丨彡才^ 7〗T ”RSP3031:42.5重量份
(f)四氢呋喃:1205.5重量份
(g) “了 4 乂八一”M:20.0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3.8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1.33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7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1.5 μ m。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5.0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42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5 μ m。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了^ y 一’I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7^ ”八一” M的液体的量为16.37 μ g0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5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20mJ/cm2,具有30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20)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2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20 >
(a) “PR0JET,,825LD1:26.7 重量份
(b) “于一七厶”钛:29.3重量份
(c) S 4 卜 > -7' >,,PR50731:200.0 重量份
(d) “二 *。7 >”5196:53.3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交联丙烯酸树脂粒子分散液:“丨彡才^ 7〗T ”RSP3015:35.0重量份
(f)四氢呋喃:1129.0重量份
(g) “74 乂八一”M:26.7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8.1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1.78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4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2.Ομπι。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5.0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39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6 μ m。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了^ y A—’I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7^ ”八一” M的液体的量为21.76 μ g0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3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20mJ/cm2,具有lO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21)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2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21 >
(a) “PR0JET”825LD1:26.7 重量份
(b) “于一七厶”钛:29.3重量份
(c) S 4 卜 > -7' >,,PR50731:200.0 重量份
(d) “二*。7 >”5196:53.3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交联丙烯酸树脂粒子分散液:“ U才^ 7 ^ T ”RSP3031:42.5重量份
(f)四氢呋喃:1121.5重量份
(g) “7 4 乂八一”M:26.7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8.2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1.78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 平均粒径为1.7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2.0 μ m。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5.0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43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5 μ m。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了^ y 一’I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7^ 乂八一” M的液体的量为21.88 μ g0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4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20mJ/cm2,具有20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实施例22)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2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22 >
(a) “PR0JET”825LD1:26.6 重量份
(b) “于一七厶”钛:29.3重量份
(c) S 4 卜 > -7' >,,PR50731:199.5 重量份
(d) “二 'y *。7 >”5196:53.2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交联有机硅粒子分散液:“卜^ 〃°一>” (注册商标)120( J f^ 7'.7^.-7 r 'J T JI χ.社制,平均粒径:2.0 μ m,CV 值:5.0%,比重:1.32,浓度:20重量%,包含作为分散介质的甲基乙基酮:80重量%):55.0重量份
(f)四氢呋喃:1109.9重量份
(g) “7 4 乂一”M:26.6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8.3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1.77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0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2.0 μ m。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5.0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42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5 μ m。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了^ y 一’I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7^ ” 一” M的液体的量为21.51 μ g0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5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20mJ/cm2,具有30mJ/cm2的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比较例I)
将热敏层组 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2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23 >
(a) “PR0JET”825LD1:20.6 重量份
(b) “于一七厶”钛:22.7重量份
(c) S 4 卜 > -7' >,,PR50731:154.8 重量份
(d) “二 'y *。7 >”5196:41.3 重量份
(e)四氢呋喃:1240.0重量份
(g) “7 4 乂八一”M:20.6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3.6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1.38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不到非感光性粒子,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1.5 μπι。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πι3中观察到41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5 μπι。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7 4 一”M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7 ^ ”八一” M的液体的量为16.69 μ g0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2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20mJ/cm2,不具有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
(比较例2)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24,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24 >
(a) “PR0JET”825LD1:20.4 重量份
(b) “于一七厶”钛:22.4重量份
(c) S 4 卜 > -7' >,,PR50731:152.7 重量份
(d) “二 'y *。7 >”5196:40.7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交联丙烯酸树脂粒子分散液:“ U才^ 7〗T ”RSP3021:15.0重量份
(f)四氢呋喃:1228.4重量份
(g) “7 4 乂八一”M:20.4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3.6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1.36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6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1.5 μ m。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5.0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38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6 μ m。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了^ y 一’I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7^ 乂八一” M的液体的量为16.47 μ g0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2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20mJ/cm2,不具有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比较例3)
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I变更为以下的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25,除此以外,与实施例I同样地操作,获得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一 25 >
(a) “PR0JET”825LD1:47.5 重量份
(b) “于一七厶”钛:52.3重量份
(c) S 4 卜 > -7' >,,PR50731:356.3 重量份
(d) “ 二” 5196:95.0 重量份
(e)非感光性交联丙烯酸树脂粒子分散液:“ 才^ 7〗T ”RSP3015:35.0重量份
(f)四氢呋喃:866.4重量份
(g) “74 乂八 一”M:47.5 重量份
该热敏层组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31.8重量%,溶解度参数为17.0 (MPa)1/2以下并且在210 270°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含量为3.17重量%。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结果是,热敏层截面中观察到的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4 μ m,没有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的平均膜厚为3.5μπι。此外,非感光性粒子的面内占有率为5.0面积%。此外,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0.5 μ m3中观察到40个液泡,液泡的平均直径为0.15 μ m。进行液泡的分析,结果是,确认了来源于“ 了^ y 一’I的在223 254°C的范围具有沸点的液体的存在,来源于作为气体而产生的“ 7^ ”八一” M的液体的量为38.42 μ g0
通过上述方法评价得到的耐起泡性最高曝光量为120mJ/cm2,实地再现最低曝光量为120mJ/cm2,不具有宽容度。关于非着墨部的糊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印刷物糊版。将热敏层组合物溶液中的非感光性粒子分散稳定性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没有确认到非感光性粒子的沉淀。
关于实施例1 22和比较例I ·3,将评价结果示于表I中。
[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是在基板上至少依次具有热敏层和硅橡胶层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其特征在于,该热敏层包含非感光性粒子,该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平均膜厚的1/2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感光性粒子在热敏层中的面内占有率为0.5面积%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与硅橡胶层的合计的平均膜厚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 3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感光性粒子的CV值为15%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 4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感光性粒子为球状粒子。
6.根据权利要求1 5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感光性粒子为非感光性有机粒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感光性有机粒子具有交联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高灵敏度且不易产生起泡,即宽容度(latitude)宽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其为在基板上至少依次具有热敏层和硅橡胶层的直接描绘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其特征在于,该热敏层包含非感光性粒子,该非感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为不存在非感光性粒子的部分的热敏层平均膜厚的1/2倍以上。
文档编号G03F7/00GK103154817SQ20118004724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饭原明宏, 久世康典, 首藤勇太, 吉田智之, 后藤一起 申请人:东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