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和设有该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0537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盒和设有该盒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照相型图像形成设备的盒,以及一种设有该盒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照相型图像形成设备,已知一种打印机,其包括感光体和用于向感光体提供调色剂的显影盒。已知的打印机设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安装在其中的显影盒的信息,例如,用于检测所安装的显影盒是否是新盒。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6-267994提出了一种激光打印机,该激光打印机用设置在主壳体的致动器来检测设置在显影盒的检测齿轮的旋转,根据检测结果来确定关于显影盒的信息。在上述激光打印机中,检测齿轮具有与显影盒的信息相对应的抵接突起。检测齿轮在显影盒安装到主壳体后旋转预定的驱动量。此时,抵接突起抵接在致动器,使检测齿轮的旋转被致动器检测。然而,在上述激光打印机中,显影盒仅具有用于使主壳体检测显影盒的信息的检测齿轮。另外,检测齿轮的整个部分大体被齿轮盖覆盖,该齿轮盖降低了检测齿轮从设备外侧的可视性。因此,不了解新盒检测装置的使用者难以确定显影盒是新的还是用过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盒和设有该盒的图像形成设备,使使用者很容易地判断盒是未使用的还是已使用的。为了实现上述以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盒,包括:框体;旋转体;驱动力传递单元;以及移动构件。所述框体用于在其中容纳显影剂。所述旋转体具有沿预定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所述旋转体设置在所述框体,能绕所述旋转轴线相对所述框体旋转。所述驱动力传递单元设置在所述框体,用于将外部驱动力传递到所述旋转体。所述移动构件配置为借助由所述驱动力传递单元传递的所述外部驱动力不可逆地移动到被盖位置和露出位置中的一个。当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被盖位置时,所述移动构件覆盖至少一部分所述驱动力传递单元。当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露出位置时,所述移动构件将所述驱动力传递单元露出。所述露出位置比所述被盖位置提供更大的露出程度。当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被盖位置时,可以没有露出程度。换句话说,当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被盖位置时,所述移动构件可以覆盖所述驱动力传递单元的全部。优选地,所述被盖位置和所述露出位置中的一个指示所述盒是新盒。优选地,所述移动构件从所述被盖位置不可逆地移动到所述露出位置。
优选地,所述移动构件从所述露出位置不可逆地移动到所述被盖位置。优选地,所述驱动力传递单元包括用于被外部检测单元检测的被检测部。所述被检测部具有与所述盒的类型相关的信息。当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被盖位置时,所述移动构件覆盖所述被检测部。优选地,所述被检测部是用于被所述外部检测单元检测的突起。所述突起指示所述盒的所述类型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被检测部包括光引导部,用于将从所述外部检测单元发射的检测光引导到所述框体。优选地,所述旋转体是用于搅拌显影剂的搅拌构件。优选地,所述移动构件包括部分无齿的齿轮,所述齿轮包括能被传递所述外部驱动力的齿部,以及禁止所述外部驱动力传递的无齿部。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主壳体,以及盒。所述盒能从所述主壳体拆下和安装到所述主壳体。所述盒包括:框体,旋转体,驱动力传递单元,以及移动构件。所述框体用于在其中容纳显影剂。所述旋转体具有沿预定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所述旋转体设置在所述框体,能绕所述旋转轴线相对所述框体旋转。所述驱动力传递单元设置在所述框体,用于将驱动力从所述主壳体传递到所述旋转体。所述移动构件配置为借助由所述驱动力传递单元传递的所述驱动力不可逆地移动到被盖位置和露出位置中的一个。当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被盖位置时,所述移动构件覆盖至少一部分所述驱动力传递单元。当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露出位置时,所述移动构件将所述驱动力传递单元露出。所述露出位置比所述被盖位置提供更大的露出程度。所述主壳体包括:检测单元,以及判断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移动构件的移动。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判断所述盒的情况。本发明中的判断单元所判断的盒的情况包括例如:盒的使用状态,即,盒是新的还是已使用的;盒的类型;容纳在盒中的调色剂的剩余量;以及搅拌片的位置。此外,当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被盖位置时,可以没有露出程度。就是说,当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被盖位置时,所述移动构件可以覆盖所述驱动力传递单元的全部。优选地,所述被盖位置和所述露出位置中的一个指示所述盒是新盒。优选地,所述移动构件从所述被盖位置不可逆地移动到所述露出位置。优选地,所述移动构件从所述露出位置不可逆地移动到所述被盖位置。优选地,如果所述检测单元在预定时间段内检测到所述移动构件的移动,所述判断单元做出安装在所述主壳体的所述盒是新盒的判断。优选地,所述驱动力传递单元包括用于被外部检测单元检测的被检测部。所述被检测部具有与所述盒的类型相关的信息。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被盖位置覆盖所述被检测部。优选地,所述被检测部是用于被所述外部检测单元检测的突起。所述突起指示所述盒的所述类型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发射检测光。所述被检测部包括光引导部,用于将所述检测光引导到所述框体。优选地,所述旋转体是用于搅拌显影剂的搅拌构件。
优选地,所述移动构件包括部分无齿的齿轮,所述齿轮包括能被传递所述驱动力的齿部,以及禁止所述驱动力传递的无齿部。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剖面图;图2是从斜左前侧看时,容纳在图1所示的打印机中的显影盒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显影盒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3的显影盒的盒框体的图;图5是图4的盒框体的设有齿轮系的左视图;图6是从左侧看时,图3的显影盒的搅拌器齿轮的立体图;图7是从斜右后侧看时,图3的显影盒的齿轮盖的立体图;图8是从斜右后侧看时,图3的显影盒的屏蔽闸(shutter)的立体图;图9是用于说明齿轮盖、屏蔽闸和搅拌器齿轮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图;图1OA和IOB是用于说明屏蔽闸的移动的图,其中图1OA示出屏蔽闸位于被盖位置的状态,图1OB示出屏蔽闸位于露出位置的状态;图1lA和IlB是用于说明新盒检测操作的图,其中图1lA示出检测单元位于新盒检测位置且屏蔽闸位于被盖位置的状态,图1lB示出检测单元位于新盒检测位置且屏蔽闸位于露出位置的状态;图12A和12B是用于说明盒类型检测操作的图,其中图12A示出检测单元位于盒类型检测位置且探测器(probe)右端部与搅拌器齿轮抵接的状态,图12B示出检测单元位于盒类型检测位置且探测器右端部位于形成在搅拌器齿轮中的被检测开口内的状态;图13A和13B是用于说明用尽传感器单元所进行的检测的图,其中图13A示出针对调色剂室中的调色剂剩余量的调色剂量检测,图13B示出搅拌器的位置检测;图14A是根据一个变形例的搅拌器齿轮的立体图,其中搅拌器齿轮形成有两个被检测开口 ;以及图14B是根据另一变形例的搅拌器齿轮的立体图,其中搅拌器齿轮设置有两个被检测突起。
具体实施例方式将结合图1至13A对作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打印机进行说明。在整个说明书中,术语“向上”、“向下”、“上”、“下”、“上方”、“下方”、“在下方”、“右”、“左”、“前”、“后”等的使用是假设该图像形成设备放置成被使用的朝向。更具体地,图1中的左侧和右侧分别是前侧和后侧。1.彩色打印机的总体结构参见图1,打印机I是水平直接串列式彩色打印机。打印机I包括具有大致呈盒状的主壳体2。主壳体2具有设置有上盖4的上部,该上盖4能打开或关闭以打开和关闭开口
3。上盖4具有能转动地支撑在主壳体2的后端部。打印机I包括四个处理盒5。每个处理盒5都能从主壳体2拆卸或安装在主壳体2。当安装在主壳体2时,处理盒5沿前后方向间隔并列放置在主壳体2内。四个处理盒5分别对应四种彼此不同的颜色(黑、黄、品红和青)。每个处理盒5都包括:鼓盒6,以及显影盒7,该显影盒7作为权利要求中的能从鼓盒6拆卸和安装在鼓盒6的盒。每个鼓盒6都具有感光鼓8。感光鼓8呈圆筒状,沿横向(左右方向)延伸,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在鼓盒6的框体。此外,鼓盒6具有电晕带电器9和LED单元10。电晕带电器9位于感光鼓8的斜后上方,面对感光鼓8。LED单兀10位于感光鼓8的上方,面对感光鼓8。显影盒7具有显影辊11和用于向显影辊11提供调色剂的供给辊12。显影辊11具有沿横向延伸的旋转轴。显影辊11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显影盒7的后端部,使得旋转轴的每个横向端部都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显影盒7的盒框体31的每个侧壁33(见图2,下文将说明)。显影辊11的后缘通过显影盒7的后缘露出在外,并从相应感光鼓8的前上侧与感光鼓8接触。供给辊12具有沿横向延伸的旋转轴。供给辊12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显影盒7,使得旋转轴的每个横向端部都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在盒框体31的每个侧壁33 (下文将说明)。供给辊12位于显影辊11的斜前上方,并与显影辊11接触。显影盒7设置有层厚限制片13、调色剂室14和搅拌器15。层厚限制片13用于限制提供给显影辊11的调色剂层的厚度。调色剂室14位于显影辊11和供给辊12的上方。调色剂室14在其中容纳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作为搅拌构件的搅拌器15设置在调色剂室14,用于搅拌调色剂。搅拌器15包括沿横向(即,预定方向)延伸的搅拌器轴16和从搅拌器轴16向调色剂室14的内周面径向延伸的搅拌片17。搅拌器15绕作为权利要求中的旋转轴线的搅拌器轴16的轴线A(图3)旋转。就是说,搅拌器15是旋转体的一个例子。容纳在调色剂室14的调色剂在供给辊12和显影辊11之间摩擦带正电。调色剂以借助层厚限制片13而具有均匀厚度的薄调色剂层的形式承载在显影辊11的外周面。感光鼓8的外周面被电晕带电器9均匀地带电之后,该外周面被LED单元10基于预定的图像数据曝光以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接着,通过将显影辊11上承载的调色剂提供给对应的感光鼓8,在感光鼓8的外周面形成与静电潜像对应的可见调色剂图像(显影剂图像)。片材盒18设置在主壳体2的底部,用于在其中以堆叠状态容纳片材P。容纳在片材盒18的每一片材P经过U形通道,由各种辊斜向后上在预定的时刻输送至感光鼓8和输送带19之间的位置。接着,每一片材P通过在每个感光鼓18和每个转印辊20之间的位置的输送带19向后输送。此时,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片材P。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片材P接着被输送到设置在输送带19下游的定影单元。定影单元包括加热辊21和压力辊22。当片材P经过加热辊21和压力辊22时,调色剂图像被热定影在该片材P上。承载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P接下来被向前上输送通过U形通道,排出到设置在上盖4的排出盘23。2.显影盒的具体结构如图2A、2B和3所示,显影盒7包括:作为权利要求中的框体的盒框体31,和位于盒框体31左侧的驱动单元32。
当在说明显影盒7时提及方向时,术语“向上”、“向下”、“上”、“下”、“上方”、“下方”、“在下面”、“右”、“左”、“前”、“后”等的使用是假设显影盒7从主壳体2拆下,放置在水平面。具体地,显影辊11所在侧为后侧,层厚限制片13所在侧为上侧。(I)盒框体盒框体31沿横向延伸,大致呈盒状,如图2和3所示。盒框体31包括:一对侧壁33、前壁34、下壁35和上壁36。该一对侧壁33包括:左侧壁33L和右侧壁33R。每个侧壁33沿前后方向和竖直方向延伸,在侧视图中大致呈矩形。该一对侧壁33在横向上彼此间隔。左侧壁33L形成有搅拌器轴露出孔37和检测窗口 38,如图3所示。搅拌器轴露出孔37用于通过其将搅拌器轴16向外露出。搅拌器轴露出孔37位于左侧壁33L沿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在侧视图中大致呈圆形。搅拌器轴露出孔37贯穿左侧壁33L的厚度,具有比搅拌器轴16左端部外径大的直径。搅拌器轴16的左端部穿过搅拌器轴露出孔37伸出,从左侧壁33L横向向外突出。检测窗口 38形成在左侧壁33L,位于与搅拌器轴露出孔37相邻。更具体地,检测窗口 38位于搅拌器轴露出孔37的斜前下方。检测窗口 38在侧视图中大致呈圆形。检测窗口 38贯穿左侧壁33L的厚度。检测窗口 38由透明的树脂板封闭。搅拌器轴16具有可旋转地支撑在右侧壁33R的右端部。此外,右侧壁33R形成有与形成在左侧壁33L的检测窗口 38相似的检测窗口(未示出)。当沿横向投影时,右侧壁33R的检测窗口与左侧壁33L的检测窗口 38重叠。前壁34沿横向延伸,并跨越在侧壁33的前端部之间。下壁35沿横向延伸,并跨越在侧壁33的下端部之间,使得下壁35连接到前壁34的下端部。上壁36沿横向延伸,并跨越在侧壁33的上端部之间,使得上壁36连接到前壁34的上端部。(2)驱动单元如图3和5所示,驱动单元32包括:作为权利要求中的驱动力传递单元的齿轮系41,以及用于覆盖齿轮系的齿轮盖42。(2-1)齿轮系齿轮系41包括:显影齿轮43,供给齿轮44,显影联结45,中间齿轮46,以及搅拌器齿轮47。齿轮系41用于从主壳体2向搅拌器15传递驱动力。显影齿轮43安装在盒框体31的左侧壁33L的左侧。显影齿轮43固定联结在从左侧壁33L向左突出的显影辊11的旋转轴左端部,从而防止它们之间的相对旋转。供给齿轮44安装在盒框体31的左侧壁33L的左侧。供给齿轮44固定联结在从左侧壁33L向左突出的供给辊12的旋转轴左端部,从而防止它们之间的相对旋转。供给齿轮44位于显影齿轮43的下方并与其间隔开。显影联结45可旋转地支撑在盒框体31的左侧壁33L,位于显影齿轮43的前侧。显影联结45呈沿横向延伸的大致圆柱状。显影联结45 —体地包括:大直径齿轮部48,小直径齿轮部49,以及联结部50。大直径齿轮部48设置在显影联结45的右端部。在大直径齿轮部48的整个周面设有轮齿。大直径齿轮部48从显影齿轮43的前侧与显影齿轮43啮合。小直径齿轮部49呈与大直径齿轮部48的左端部连续地向左延伸的大致圆柱状,与大直径齿轮部48同轴。小直径齿轮部49具有比大直径齿轮部48的外径小的外径。在小直径齿轮部49的整个周面设有轮齿。小直径齿轮部49从供给齿轮44的前上侧与供给齿轮44啮合。联结部50呈与小直径齿轮部49的左端部连续地向左延伸的大致圆柱状,与大直径齿轮部48同轴。联结部50具有比小直径齿轮部49的外径小的外径。联结部50具有设有配合部51的左侧面。在显影盒7安装在主壳体2的状态下,设置在主壳体2的主壳体联结(未示出)的顶端部固定联结到配合部51,从而避免它们之间的相互旋转。来自主壳体2的驱动力通过主壳体联结(未示出)传递给配合部51。中间齿轮46在显影联结45的前侧可旋转地支撑在盒框体31的左侧壁33L。中间齿轮46呈在横向有厚度的大致盘状。中间齿轮46 —体地包括大直径部52和小直径部53。大直径部52构成中间齿轮46的左半部分。大直径部52呈在其整个周部形成有轮齿的大致盘状。大直径部52从显影联结45的小直径齿轮部49的前下侧与小直径齿轮部49啮合。小直径部53构成中间齿轮46的右半部分,与大直径部52同轴。小直径部53呈在其整个周部形成有轮齿的大致盘状。小直径部53位于显影联结45的大直径齿轮部48的斜前下方,并与之间隔开。搅拌器齿轮47固定联结在从左侧壁33L向左突出的搅拌器轴16的左端部,从而避免它们之间的相互旋转。搅拌器齿轮47通过搅拌器轴16可旋转地支撑在盒框体31的左侧壁33L。搅拌器齿轮47从中间齿轮46的小直径部53的前上侧与中间齿轮46的小直径部53啮合。更具体地,如图6所示,搅拌器齿轮47形成有搅拌器轴16配合到的配合孔54,以及作为权利要求中的被检测部的被检测开口 55。配合孔54位于搅拌器轴47的大致径向中央部。配合孔54在侧视图中呈大致D形,贯穿搅拌器齿轮47沿横向的厚度。搅拌器轴16的左端部呈与配合孔54的形状相对应的大致D形,不能旋转地配合到配合孔54,从而防止搅拌器齿轮47与搅拌器轴16之间相对旋转。被检测开口 55位于搅拌器齿轮47的轮齿和配合孔54之间。被检测开口 55是贯穿搅拌器齿轮47沿横向的厚度的开口。被检测开口 55具有沿搅拌器齿轮47的周向延伸的大致圆弧形。被检测开口 55由上游表面56和下游表面57定义。上游表面56位于下游表面57沿左视图中顺时针方向的上游。沿从上游表面56左视图中顺时针方向的上游端到下游端的方向,上游表面56斜向右倾斜。沿从下游表面57左视图中顺时针方向的上游端到下游端的方向,下游表面57斜向左倾斜。(2-2)齿轮盖如图3所示,齿轮盖42包括主体部61和作为权利要求中的移动构件的屏蔽闸62。如图3和7所示,主体部61大致呈中空棱柱体,沿横向延伸,其最左端闭合。主体部61包括:轴套部63,支撑部66,以及限制部67。此外,主体部61形成有检测口 64和露出口 65。轴套部63位于主体部61的左壁的后端部,从主体部61的左壁向左突出。轴套部63呈其右端部与主体部61的内部空间联通的大体中空筒状。
显影联结45的联结部50穿过轴套部63伸出,能相对于轴套部63旋转。联结部50的配合部51通过轴套部63的左端部向外露出。检测口 64在侧视图中大致呈圆形。检测口 64位于主体部61的左壁沿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使得检测口 64从搅拌器齿轮47的前下端部的左侧与其面对。检测口 64贯穿主体部61左壁的厚度。露出口 65在主视图中大致呈方形。露出口 65位于主体部61前壁的下端部。露出口 65贯穿主体部61前壁的厚度。支撑部66在侧视图中大致呈矩形,沿前后方向伸长。支撑部66位于主体部61左壁的右表面侧且露出口 65下端部的后侧。支撑部66从主体部61的下壁向上突出。限制部67是从主体部61的左壁向右突出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突起。限制部67位于主体部61左壁的右表面侧且露出口 65的上端部的后侧。如图3和8所示,屏蔽闸62 —体地包括:作为权利要求中的部分无齿的齿轮的滑动部71,显示部73,以及盖部72。滑动部71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平板状。在滑动部71后端部的上表面设有轮齿。在滑动部71中,设有轮齿的部分将被称为齿部74,未设轮齿的部分将被称为无齿部75。显示部73在主视图中大致呈矩形平板状,与滑动部71的前端部连续地延伸,朝显示部73的前侧斜向上倾斜。盖部72在侧视图中大致呈矩形平板状,与滑动部71的左端部和显示部73的左端部连续地向上延伸。如图9所示,在主体部61内,屏蔽闸62可滑动地安装在主体部61的支撑部66,使得盖部72位于支撑部66和限制部67之间。这种结构允许屏蔽闸62移动到被盖位置(图10A)和露出位置(图10B)。在被盖位置,屏蔽闸62覆盖搅拌器齿轮47的前下端部。在露出位置,屏蔽闸62允许搅拌器齿轮47的前下端部向外露出。当屏蔽闸62位于被盖位置(图10A)时,屏蔽闸62的盖部72被夹在检测口 64和搅拌器齿轮47的前下端部之间。此外,屏蔽闸62的显示部73从主体部61的露出口 65缩回。此外,屏蔽闸62的齿部74与搅拌器齿轮47的下端部啮合。当屏蔽闸62位于露出位置(图10B)时,屏蔽闸62的盖部72从检测口 64和搅拌器齿轮47的前下端部之间的位置向前推进。此时,屏蔽闸62的显示部73通过主体部61的露出口 65向外露出(露出口 65的前侧)。此外,屏蔽闸62的齿部74位于搅拌器齿轮47的下端部的前方并与其间隔开。3.主壳体如图2、11A、11B、12A和12B所示,检测单元78,用尽传感器单元(empty sensorunit) 79,以及作为权利要求中的判断单元的CPU 82设置在主壳体2。检测单元78位于主壳体2内显影盒7的左侧。如图1lA至12B所示,检测单元78包括:滑动构件84,探测器87,致动器88,以及光传感器89。滑动构件84呈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平板状。滑动构件84通过移动机构(未示出)能以可滑动的方式沿横向移动。探测器87呈沿横向延伸的大致圆柱状。探测器87可移动地支撑在滑动构件84。探测器87能以可滑动的方式沿横向移动到推进位置(图11B、12B)和缩回位置(图11A、12A)。在推进位置,探测器87向右推进;在缩回位置,探测器87从推进位置向左缩回。探测器87连接到压缩螺旋弹簧86,使得探测器87通常被压缩螺旋弹簧86向右施力,从而位于推进位置。致动器88 —体地包括:转动轴91,抵接杆92,以及遮光杆93。转动轴91沿前后方向延伸,大致呈中空筒状。抵接杆92从转动轴91向上延伸。遮光杆93从转动轴91向下延伸。遮光杆93具有设有沿横向延伸的遮光板94的下端部。致动器88支撑在滑动构件84,能绕转动轴91相对滑动构件84转动。致动器88能转动到光传递位置(图11B、12B)和遮光位置(图11A、12A)。在光传递位置,抵接杆92指向斜右上,遮光杆93指向斜左下。在遮光位置,抵接杆92和遮光杆93指向竖直方向。光传感器89包括光发射部95和光接收部96。光发射部95用于发射光。光接收部96用于接收来自光发射部95的光,位于与光发射部95面对且在光发射部95下方与其有间隙的位置。光传感器89位于致动器88下方,使得位于遮光位置的致动器88的遮光板94沿竖直方向处于光发射部95和光接收部96之间。在致动器88的遮光位置,致动器88的遮光板94位于光发射部95和光接收部96之间,使得从光传感器89的光发射部95发射的光被遮光杆93的遮光板94阻挡,基于此从光传感器89输出开启(ON)信号。另一方面,在致动器88的光传递位置,致动器88的遮光板94从光发射部95和光接收部96之间的间隙向左缩回。于是,从光传感器89的光发射部95发射的光被光接收部96接收。此时,不从光传感器89输出开启信号。此外,检测单元78能在主壳体2内移动到新盒检测位置(图11AU1B)和盒类型检测位置(图12A、12B)。在新盒检测位置,检测单元78检测显影盒7是新的还是已使用的。在盒类型检测位置,检测单元78检测显影盒7的类型。如图2所示,用尽传感器单元79包括光发射元件80和光接收元件81。光发射元件80位于主壳体2内,从齿轮盖42的检测口 64的左侧与其面对。光发射元件80用于向检测口 64发射检测光。光接收元件81位于主壳体2内,从盒框体31的右侧壁33R的检测窗口(未示出)的右侧与该检测窗口面对。光接收元件81当接收到从光发射元件80发射的检测光时输出
开启信号。检测单元78和用尽传感器单元79组合构成权利要求中的检测单元。CPU 82电连接到光传感器89和光接收元件81,从而接收来自光传感器89的开启信号和来自光接收元件81的开启信号。4.检测新显影盒的操作将对用于检测新的显影盒7的操作进行说明。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显影盒7是未使用的(新的)盒时,屏蔽闸62位于被盖位置。就是说,屏蔽闸62的被盖位置指示该显影盒7是未使用的(新的)。为了将未使用的显影盒7安装到主壳体2内,首先将未使用的显影盒7安装到鼓盒6。
此时,使用者检查显影盒7的齿轮盖42以确认屏蔽闸62的显示部73未通过露出口 65向外露出。于是,使用者能确定显影盒7是未使用的。为了让使用者了解如何确定显影盒7是新的还是已使用的,例如,在打印机I的使用说明手册中给出以下说明:在屏蔽闸62的显示部73未通过露出口 65向外露出的情形下,显影盒7是未使用的;而在屏蔽闸62的显示部73通过露出口 65向外露出的情形下,显影盒7处于已使用状态。通过由检测口64看屏蔽闸62可见或不可见来检查屏蔽闸62,使用者可以确定显影盒7的已使用或未使用状态。接着,为了将未使用的显影盒7安装到主壳体2,打开主壳体2的上盖4以从其斜前上方将未使用的显影盒7所安装到的处理盒5插入主壳体2。在将处理盒5插入主壳体2之后,关闭上盖4。随着上盖4的关闭动作,设置在主壳体2的主壳体联结(未示出)与显影联结45联结,防止它们之间的相对旋转。如图1IA所示,检测单元78在主壳体联结(未示出)被驱动之前位于新盒检测位置。接着,探测器87的右端部通过主体部61的检测口 64从屏蔽闸62的盖部72的左侧与盖部72接触。然后,探测器87被抵抗压缩螺旋弹簧86施加的力向左压至位于缩回位置。此时,致动器88沿主视图中逆时针方向转动至位于遮光位置。结果,光传感器89向CPU 82输出开启信号。就是说,检测单元78检测到屏蔽闸62的被盖位置。接下来,在检测单元78位于新盒检测位置的状态下,当接收到来自光传感器89的开启信号时,CPU 82判断为屏蔽闸62已经处于被盖位置。接着,来自主壳体2的驱动力通过主壳体联结(未示出)传递给显影联结45以启动预热操作。然后,来自显影联结45的驱动力通过齿轮系41传递给搅拌器齿轮47。由于搅拌器齿轮47沿左视图中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搅拌器15沿左视图中逆时针方向旋转。同时,搅拌器齿轮47的左视图中逆时针的旋转导致屏蔽闸62从被盖位置移动到露出位置。接着,如图1lB所示,屏蔽闸62的盖部72从检测口 64和搅拌器齿轮47的前下端部之间的位置向前缩回,探测器87由压缩螺旋弹簧86施加的力被向右压至位于推进位置。同时,致动器88沿主视图中顺时针方向从遮光位置转动到光传递位置。结果,光传感器89向CPU 82的开启信号输出中断。就是说,检测单元78检测到屏蔽闸62的露出位置。然后,由于来自光传感器89的开启信号中断,CPU 82判断为屏蔽闸62已经从被盖位置移动到露出位置。当在预定的时间段内依次检测到屏蔽闸62位于被盖位置和屏蔽闸62位于露出位置时,CPU 82判断为显影盒7是未使用的。就是说,当检测单元78在预定的时间段内检测到屏蔽闸62从被盖位置到露出位置的移动时,CPU 82判断为显影盒7是未使用的盒。随后,如图12A所示,当搅拌器齿轮47继续旋转时,检测单元78向右移动至位于盒类型检测位置。
接着,探测器87的右端部从搅拌器齿轮47左侧与搅拌器齿轮47接触。然后,探测器87被抵抗压缩螺旋弹簧86施加的力向左压至位于缩回位置。同时,致动器88沿主视图中逆时针方向转动至位于遮光位置。结果,光传感器89向CPU 82输出开启信号。然后,当接收到来自光传感器89的开启信号时,CPU 82判断为探测器87已从推进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然后,如图12B所示,搅拌器齿轮47的进一步旋转使得探测器87面对搅拌器齿轮47的被检测开口 55。其结果是,探测器87被压缩螺旋弹簧86所施加的力向右压至位于推进位置。同时,致动器88沿主视图中顺时针方向从遮光位置转动至位于光传递位置。因此,开启信号从光传感器89到CPU 82的输出被中断。也就是说,检测单元78检测到搅拌器齿轮47的被检测开口 55。然后,在检测单元78位于盒类型检测位置的状态下,由于来自光传感器89的开启信号的中断,CPU 82判断为已检测到搅拌器齿轮47的被检测开口 55。然后,根据每单位时间来自光传感器89的开启信号的中断的次数,CPU 82确定显影盒7的类型。例如,在搅拌器齿轮47形成有单个被检测开口 55的情况下(图6),在搅拌器15的一次旋转期间,来自光传感器89的开启信号中断一次。在这种情况下,CPU 82判断为预定的打印次数是打印6000张。在搅拌器齿轮47形成有两个被检测开口 55、且这两个被检测开口 55沿圆弧方向相互间隔180度的情况下(参见图14A),在搅拌器15的一次旋转期间,来自光传感器89的开启信号中断两次。在这种情况下,CPU 82判断为预定的打印次数是打印3000张。就是说,被检测开口 55的数量与关于显影盒7的类型的信息相应。更具体地,搅拌器齿轮47形成有单个被检测开口 55的情形与指示预定的打印次数是打印6000张的关于显影盒7类型的信息(第一信息)相应;搅拌器齿轮47形成有两个被检测开口 55的情形与指示预定的打印次数是打印3000张的关于显影盒7类型的信息(第二信息)相应。此后,CPU 82从将未使用的显影盒7安装到主壳体2开始计数实际的打印次数,当计数的打印次数接近依据显影盒7的类型的预定的打印次数时,在操作面板(未示出)上通知和显示显影盒7的更换时间。顺便提及,当在预定时间段内未检测到显影盒7的类型时,CPU 82判断为显影盒7已经从主壳体2拆下。另一方面,有这样一种情况,在将未使用的显影盒7安装之后,将其从主壳体2拆下之后再次安装到主壳体2,例如,为了移除被卡的片材P。在这种情况下,屏蔽闸62停在露出位置。此时,使用者看到显影盒7的齿轮盖42以确认屏蔽闸62的显示部73通过露出口65向外露出。于是,使用者判断为显影盒7是旧盒(在使用的盒)。在曾被拆下的已使用的显影盒7被再次安装到主壳体2之后,当检测单元78位于新盒检测位置时,探测器87不在缩回位置而是停留在如图1lB所示的推进位置。于是,CPU82未接收到来自光传感器89的开启信号。
相应地,CPU 82判断为屏蔽闸62已停留在露出位置。此外,CPU82判断为再次安装的显影盒7是旧盒。然后,CPU 82继续比较预定的打印次数和从CPU 82判断为安装的显影盒7是新盒的时刻开始的打印次数的累计总数。5.检测显影盒中调色剂剩余量的操作将对检测显影盒7中调色剂剩余量的操作进行说明。虽然没有举例说明,在完成新盒检测操作和盒类型检测操作之后,检测单元78从由光发射元件80发射的检测光的光路缩回。接着,当被检测开口 55和检测窗口 38由于搅拌器齿轮47的旋转而相互相对时,如图13A所示,检测光经过检测窗口 38进入调色剂室14。就是说,被检测开口 55还用作将检测光导向调色剂室14的光引导部。当调色剂室14内的调色剂的量减少至允许检测光经过调色剂室14和框体31的右侧壁33R的检测窗口(未示出),从而检测光被光接收元件81接收到时,光接收元件81向CPU 82输出开启信号。通过接收到来自光接收元件81的开启信号,CPU 82判断为调色剂室14内的调色剂的量减少。同样在这种情况下,CPU 82在操作面板(未示出)上通知和显示显影盒7的更换时间快到了。6.操作优点(I)根据显影盒7和打印机1,屏蔽闸62能从被盖位置(图10A)不可逆地移动至露出位置(图10B)。当检测单元78在预定的时间段内检测到屏蔽闸62的移动时,CPU 82判断为显影盒7是未使用的。于是,在显影盒7安装到主壳体2的状态下,屏蔽闸62的移动允许主壳体2的检测单元78检测关于显影盒7是已使用的还是未使用的信息。此外,在显影盒7从主壳体2拆下的状态下,使用者能容易地在视觉上确定屏蔽闸62的显示部73的位置。于是,使用者通过确认屏蔽闸62的显示部73的位移能容易地辨认显影盒7是已使用的还是未使用的。(2)此外,根据显影盒7和打印机1,当屏蔽闸62的显示部73位于露出位置时,显影盒7能被判断为是未使用的。(3)此外,根据显影盒7和打印机1,搅拌器齿轮47在驱动力输入给齿轮系41之前也即当显影盒7是未使用的时,能被屏蔽闸62覆盖,如图1OA所示。于是,当显影盒7未使用时,搅拌器齿轮47能受到保护。(4)此外,根据显影盒7和打印机I,通过在屏蔽闸62位于如图12所示的露出位置之后将检测单元78定位在盒类型检测位置,显影盒7的类型能被检测。于是,在显影盒7的使用中,检测单元78能在任意时刻检测显影盒7的类型。(5)此外,根据显影盒7和打印机1,被检测开口 55还用作用于将从用尽传感器单元79的光发射元件80发射的检测光导向调色剂室14的光引导部,如图13A所示。
于是,用尽传感器单元79能检测调色剂室14中的调色剂的剩余量。7.变形例(I)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调色剂室14中的调色剂的剩余量通过用尽传感器79的方法被检测。然而,可选地,如图13B所示,搅拌器15的搅拌片17的位置通过用尽传感器单元79的方法能被确定。在这种情况,假定调色剂水平面低于检测窗口 38,光发射元件80发射的检测光总是由光接收元件81接收。当延伸自搅拌器轴16的搅拌片17在搅拌器15的旋转过程中面对检测窗口 38时,检测光被搅拌片17阻断。结果,从光接收元件81到CPU 82的开启信号的输出被中断。然后,由于来自光接收元件81的开启信号中断,CPU 82判断为搅拌片17与检测窗口 38面对。根据本变形例,搅拌器15的搅拌片17的位置能通过用尽传感器单元79的方法被检测。于是,搅拌器15的旋转能被控制使得搅拌片17停在期望的位置。根据本变形例,能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似的作用和效果。(2)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尽传感器单元79包括光发射元件80和光接收元件81。光发射元件80位于显影盒7的左侧,光接收元件81位于显影盒7的右侧。来自光发射元件80的检测光被光接收元件81接收。然而,可选地,可以是以下结构:光发射元件80和光接收元件81都位于显影盒7左侧,反射板位于显影盒7的右侧以允许来自光发射元件80的检测光通过反射板反射并被光接收元件81接收。(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显影盒7为未使用的状态下,屏蔽闸62位于被盖位置,屏蔽闸62在新盒检测操作中从被盖位置移动到露出位置。然而,可选地,可以是以下结构:在显影盒7为未使用的状态下,屏蔽闸62位于露出位置,在新盒检测操作中,屏蔽闸62从露出位置移动到被盖位置。然后,在屏蔽闸62位于被盖位置之后,屏蔽闸62的齿部74向搅拌器齿轮47的后方移动,从而与搅拌器齿轮47间隔开,屏蔽闸62的无齿部75从下方与搅拌器齿轮47相对。其结果是,屏蔽闸62的齿部74与搅拌器齿轮47之间的啮合被解除。注意,在本变形例中,盒类型检测操作和调色剂量检测操作可以通过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方法不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实施。根据本变形例,在向齿轮系41输入驱动力之后,即当显影盒7在被使用时,搅拌器齿轮47能被覆盖。于是,能在显影盒7使用时保护搅拌器齿轮47。此外,屏蔽闸62包括驱动力被传递到的齿部74和驱动力不被传递到的无齿部75。因此,屏蔽闸62能在移动预定的移动量后可靠地停止。因此,能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可靠地使屏蔽闸62不可逆地移动。根据本变形例,能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似的作用和效果。(4)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在搅拌器齿轮47中的被检测开口 55的数量与显影盒7类型信息相对应。此外,根据每单位时间来自光传感器89的开启信号的中断次数,CPU 82确定显影盒7的类型。
然而,可选地,可以使被检测开口 55沿搅拌器齿轮47周向的长度与显影盒7的类型信息相对应。例如,在被检测开口 55沿搅拌器齿轮47周向的长度长的情况下,被检测开口 55的该长度与指示预定的打印次数是打印6000张的关于显影盒7类型的信息(第一信息)相对应。此外,在被检测开口 55沿搅拌器齿轮47周向的长度短的情况下,被检测开口 55的该长度与指示预定的打印次数是打印3000张的关于显影盒7类型的信息(第二信息)相对应。因此,根据来自光传感器89的开启信号的中断持续时间,CPU 82确定显影盒7的类型。更具体地,在来自光传感器89的开启信号的中断持续时间长的情况下,CPU 82判断为预定的打印次数是打印6000张。此外,在来自光传感器89的开启信号的中断持续时间短的情况下,CPU 82判断为预定的打印次数是打印3000张。根据本变形例,也能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似的作用和效果。(5)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被检测部的被检测开口 55形成在搅拌器齿轮47。然而,被检测部的形状没有具体限制。例如,如图14B所示,作为两个被检测部的例子,可以在搅拌器齿轮47形成两个被检测突起100。每个被检测突起100形成为从搅拌器齿轮47的左表面向左突的突起。被检测突起100由第一斜面98和第二斜面99限定。第一斜面98位于第二斜面99沿左视图中顺时针方向的下游。第一斜面98从第一斜面98沿左视图中顺时针方向的上游端到下游端斜向右倾斜。第二斜面99从第二斜面99沿左视图中顺时针方向的上游端到下游端斜向左倾斜。注意,在本变形例中,调色剂量检测操作可以通过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方法不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实施。根据本变形例,能通过简单的结构使检测单元78检测显影盒7的类型。根据本变形例,也能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似的作用和效果。(6)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检测单元78能移动到新盒检测位置和盒类型检测位置。然而,可选地,滑动构件84、探测器87、致动器88和光传感器89的合理设置允许不移动检测单元78而检测显影盒7是已使用的还是未使用的,以及检测显影盒7的类型。虽然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各种改变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盒,包括: 框体,用于在其中容纳显影剂; 旋转体,具有沿预定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所述旋转体设置在所述框体,能绕所述旋转轴线相对所述框体旋转; 驱动力传递单元,设置在所述框体,用于将外部驱动力传递到所述旋转体;以及移动构件,配置为借助由所述驱动力传递单元传递的所述外部驱动力不可逆地移动到被盖位置和露出位置中的一个,当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被盖位置时,所述移动构件覆盖至少一部分所述驱动力传递单元,当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露出位置时,所述移动构件将所述驱动力传递单元露出,所述露出位置比所述被盖位置提供更大的露出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盖位置和所述露出位置中的一个指示所述盒是新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不可逆地从所述被盖位置移动到所述露出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不可逆地从所述露出位置移动到所述被盖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传递单元包括用于被外部检测单元检测的被检测部, 所述被检测部具有与所述盒的类型相关的信息, 当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被盖位置时,所述移动构件覆盖所述被检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检测部是用于被所述外部检测单元检测的突起,所述突起指示所述盒的所述类型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检测部包括光引导部,用于将从所述外部检测单元发射的检测光引导到所述框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是用于搅拌显影剂的搅拌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包括部分无齿的齿轮,所述齿轮包括能被传递所述外部驱动力的齿部,以及禁止所述外部驱动力传递的无齿部。
10.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主壳体;以及 盒,能从所述主壳体拆下和安装到所述主壳体, 所述盒包括: 框体,用于在其中容纳显影剂; 旋转体,具有沿预定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所述旋转体设置在所述框体,能绕所述旋转轴线相对所述框体旋转; 驱动力传递单元,设置在所述框体,用于将驱动力从所述主壳体传递到所述旋转体;以及移动构件,配置为借助由所述驱动力传递单元传递的所述驱动力不可逆地移动到被盖位置和露出位置中的一个,当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被盖位置时,所述移动构件覆盖至少一部分所述驱动力传递单元,当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露出位置时,所述移动构件将所述驱动力传递单元露出,所述露出位置比所述被盖位置提供更大的露出程度, 所述主壳体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移动构件的移动;以及 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判断所述盒的情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盖位置和所述露出位置中的一个指示所述盒是新盒。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不可逆地从所述被盖位置移动到所述露出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不可逆地从所述露出位置移动到所述被盖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检测单元在预定时间段内检测到所述移动构件的移动,所述判断单元做出安装在所述主壳体的所述盒是新盒的判断。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传递单元包括用于被所述检测单元检测的被检测部, 所述被检测部具有与所述盒的类型相关的信息, 所述移动构件在所述被盖位置覆盖所述被检测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检测部是用于被所述检测单元检测的突起,所述突起指示所述盒的所述类型中的一种。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发射检测光, 所述被检测部包括光引导部,用于将所`述检测光引导到所述框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是用于搅拌显影剂的搅拌构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包括部分无齿的齿轮,所述齿轮包括能被传递所述驱动力的齿部,以及禁止所述驱动力传递的无齿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盒和设有该盒的图像形成设备。该盒包括框体;旋转体;驱动力传递单元;以及移动构件。旋转体设置在框体,能绕其旋转轴线相对框体旋转。驱动力传递单元设置在框体,用于将外部驱动力传递到旋转体。移动构件能借助由驱动力传递单元传递的外部驱动力不可逆地移动到被盖位置和露出位置中的一个。当移动构件在被盖位置时,移动构件覆盖至少一部分驱动力传递单元。当移动构件在露出位置时,移动构件将驱动力传递单元露出。露出位置比被盖位置提供更大的露出程度。
文档编号G03G15/08GK103186074SQ20121055875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板桥奈绪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