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过率蓝相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2413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透过率蓝相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透过率蓝相液晶显示器。本发明包括:上基板10,液晶层9和下基板11;上基板10和下基板11彼此平行设置,液晶层9使用蓝相液晶材料;上基板10包括上基板玻璃层1,上基板偏振片2和λ/2双轴补偿膜3;下基板11包括下基板玻璃层8和下基板偏振片7;上基板偏振片2和下基板偏振片7透光轴方向相互垂直;透明突起电极6和透明面内转换电极4由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相间排列而成;绝缘膜5置于透明电极6与透明面内转换电极4之间;透明突起电极6和透明面内转换电极4电极类型相反。透明面内转换电极4置于透明突起电极6上表面的正中间。
【专利说明】一种高透过率蓝相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透过率蓝相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0002]蓝相液晶是液晶领域近期的一个研宄热点,它被称作下一代液晶。蓝相液晶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有四个突出的优点:(1)亚毫秒级别的响应时间,这使其可以实现时序彩色显示,同时可以减少运动图像的模糊;(2)无需取向层,这不但简化了工艺,还降低了成本;(3)蓝相液晶在不加电压的时候表现出光学各向同性,从而使蓝相液晶显示器具有较宽的视角以及良好的暗态等优点;(4)在使用IPS (给出中文)结构的显示器中,只要蓝相液晶盒盒厚超过电场的穿透深度,液晶盒盒厚的变化对透射率的影响就可忽略,该特性适合于制造大尺寸液晶显示器。然而在蓝相液晶广泛运用到显示器件之前,还有几个急需攻克的难点:(I)较高的工作电压;(2)较低的光效率。为了解决工作电压和光效率的问题,国内外研宄团队先后提出突起电极结构、墙型电极结构、波纹型电极结构、蚀刻面内转换电极结构等新型的电极结构。此外,研宄人员还发现提高蓝相液晶材料的克尔系数也可降低工作电压。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意在解决蓝相液晶显不器件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尚透过率的蓝相液晶显不器。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上基板10,液晶层9和下基板11 ;上基板10和下基板11彼此平行设置,液晶层9使用蓝相液晶材料;上基板10包括上基板玻璃层1,上基板偏振片2和λ /2双轴补偿膜3 ;下基板11包括下基板玻璃层8和下基板偏振片7 ;上基板偏振片2和下基板偏振片7透光轴方向相互垂直;透明突起电极6和透明面内转换电极4由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相间排列而成;绝缘膜5置于透明电极6与透明面内转换电极4之间;透明突起电极6和透明面内转换电极4电极类型相反。透明面内转换电极4置于透明突起电极6上表面的正中间。
[0005]所述的液晶盒盒厚应大于电场向上基板10方向的穿透深度,这样液晶盒盒厚的变化对透射率的影响就可忽略,整个液晶盒盒厚不必精确一致。透明突起电极6的宽度w大于透明面内转换电极4的宽度s的两倍,这样透明突起电极上方的横向电场分量的覆盖区域就可以明显增加,使得器件的透过率得到显著提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附图1为本发明的高透过率蓝相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0007]附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IPS结构实施例和突起结构实施例的电压-透射率曲线图。
[0008]附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全视区等对比度图。
[0009]上述各附图中的图示标号为:
I上基板玻璃层,2上基板偏振片,3 λ/2双轴补偿膜,4透明面内转换电极,5绝缘膜,6透明突起电极,7下基板偏振片,8下基板玻璃层,9液晶层,10上基板,11下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1]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高透过率蓝相液晶显示器。如附图1所示,该高透过率蓝相液晶显不器,包括:上基板10、液晶层9和下基板11 ;上基板10和下基板11彼此平行设置,液晶层9使用蓝相液晶材料;上基板10包括上基板玻璃层1,上基板偏振片2和λ /2双轴补偿膜3 ;下基板11包括下基板玻璃层8和下基板偏振片7 ;上基板偏振片2和下基板偏振片7透光轴方向相互垂直;透明突起电极6和透明面内转换电极4由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相间排列而成;绝缘膜5置于透明电极6与透明面内转换电极4之间;透明突起电极6和透明面内转换电极4电极类型相反。透明面内转换电极4置于透明突起电极6上表面的正中间。
[0012]设定下基板偏振片7透光轴方向为45°,上基板偏振片2透光轴方向为-45°,λ /2双轴补偿膜透光轴方向为45°。
[0013]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液晶材料的特性参数为:蓝相液晶的主材料折射率为/?。=1.5,n=l.654 ;在波长』=550nm时,最大双折射为:0.154,饱和电场为:4.15,克尔系数后 16.3nm/f 0
[0014]本实施例中蓝相液晶盒盒厚古10 透明突起电极6的宽度^ 3#?透明面内转换电极4的宽度F I #5?,相邻两透明突起电极6间的间隙I 二込μm。
[0015]附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带方形标志的实线)、IPS结构实施例(实线)和突起结构实施例(虚线)的电压-透射率曲线图。在IPS结构实施例和突起结构实施例中我们采用和本发明实施例相同的液晶材料,电极参数以及液晶盒盒厚。从附图2中可以发现,本实施例的峰值透过率与IPS结构实施例和突起结构实施例的峰值透过率相比,要高出?20%。
[0016]液晶盒中的蓝相液晶在不施加电压的条件下,呈光学各向同性,使得整个液晶盒呈现出一个非常好的暗态。在施加电压的条件下,蓝相液晶变成光学各向异性,其光轴沿着电场的方向。光线在通过蓝相液晶层时,产生相位延迟,偏振态也随之改变。在传统的IPS结构实施例和突起结构实施例中,电极正上方没有水平电场,导致该区域成为“死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透明面内转换电极4的帮助下,透明突起电极6正上方形成较强的水平电场,从而使得透过率得到显著提升。
[0017]附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全视区等对比度图。由附图3可知,本实施例的视角宽且对称,整个视区对比度大于200:1的曲线覆盖了 80°的视角范围,而对比度大于1000:I的曲线覆盖了 60°的视角范围。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其形式和细节做出的各种改变,皆应属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尚透过率蓝相液晶显不器,包括:上基板10、液晶层9和下基板11 ; 上基板10和下基板11彼此平行设置,液晶层9使用蓝相液晶材料; 上基板10包括上基板玻璃层1,上基板偏振片2和λ /2双轴补偿膜3 ; 下基板11包括下基板玻璃层8和下基板偏振片7 ; 上基板偏振片2和下基板偏振片7透光轴方向相互垂直; 透明突起电极6和透明面内转换电极4由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相间排列而成; 绝缘膜5置于透明电极6与透明面内转换电极4之间; 透明面内转换电极4置于透明突起电极6上表面的正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过率蓝相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所述液晶盒盒厚应大于电场向上基板10方向的穿透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过率蓝相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透明突起电极6和透明面内转换电极4电极类型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过率蓝相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透明突起电极6的宽度#大于透明面内转换电极4的宽度5.的两倍。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04460107SQ201510015555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13日
【发明者】王琼华, 范昊翔, 崔建朋 申请人:四川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