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插拔的光收发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6035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插拔的光收发模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插拔的光收发模组。



背景技术:

在现代高速的通讯网路中,一般设有光收发模组,而光收发模组通常安装于电子通讯设备中。为了增加系统设计的弹性及维修方便,光收发模组以可插拔方式插入设置于通讯设备中对应的插座中。一般而言,此插座系设置于电路板上,为了界定光收发模组与对应的插座之间的电气及机械介面,已提出各种不同的标准,例如用于10Gb/s通讯速率的XFP标准。

光收发模组之对应的插座中设有卡锁机构,以便光收发模组插入至最终位置时,将其牢固地卡锁于插座中。因此,光收发模组须要设有脱离机构,以便要自插座中脱离时,能够容易地解除卡锁机构的卡锁而自插座中滑脱。

已有不同的机构配置被提出以解除卡锁机构的卡锁。举例而言,美国专利USP 6,824,416揭示用于光收发模组的脱离机构。脱离机构为一体成形的构件,且借由多个固定构件而固定至光发收模组的本体。然而,此脱离机构由于一体成形以致制造成本高,且由于须要多个固定构件以固定至光收发模组的本体,以致于安装耗时,进而增加成本。

因此,须要具有安装容易且成本降低的脱离机构之光收发模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插拔的光收发模组,具有容易操作及容易安装的脱离机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插拔的光收发模组,用于插入于通讯设备中对应的插座中,插座设有具有卡合孔的簧片,光收发模组包括:驱动构件,具有拉柄部及凸部;滑动构件,一端设有啮合部,而另一端设有二臂部,啮合部具有斜面,二臂部的前端为楔形凸状;复位弹簧;以及,主体,具有凹槽以用于容纳驱动构件、滑动构件、及复位弹簧,以及,具有可以与卡合孔相卡合的卡合凸块和用于引导二臂部滑动且围绕卡合凸块的导槽;以及,盖,用于固定于凹槽上,以将驱动构件、滑动构件、及复位弹簧封装于凹槽内,其中,驱动构件的凸部与滑动构件的啮合部的斜面彼此啮合,以致于当拉柄部受力而于第一方向上移动时,滑动构件以垂直于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直线地移动,以及, 其中,当光收发模组插入于插座中并借由卡合凸块与插座中的卡合孔相卡合以致于卡锁于插座中时,借由推动拉柄部而驱使凸部延着啮合部之该斜面移动而使滑动构件朝向卡合凸块移动,以致于滑动构件的二臂部的楔形凸状前端顶开簧片而使卡合凸块与卡合孔解除卡锁,借以使可插拔的光收发模组可以自插座滑脱。

其中,驱动构件的凸部具有曲率,以致于与啮合部的斜面形成凸轮关系。

此外,可插拔的光收发模组与插座均符合XFP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光收发模组的脱离机构由分开的构件形成且安装容易,可显著地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插拔的光收发模组及对应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插拔的光收发模组的卡锁脱离结构的爆炸视图;

图3A及3B是本实用新型可插拔的光收发模组的卡锁脱离操作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参考附图的下述举例说明的实施例之说明中,将清楚本创作的进一步特点、目的、及功能。

在下述中,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插拔光收发模组与对应的插座。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插拔光收发模组1与对应的笼状插座2分开的状态。一般而言,笼状插座2设于通讯设备的电路板上。当光收发模组1插入于插座2中时,其借由设于其上的卡合凸块而与插座2中对应的三角形卡合孔相卡合,以致于二者可如图1般所示牢固地卡合在一起。可插拔光收发模组1含有光通讯装置(未显示)于其中且与对应的笼状插座2的外形相符,以致于可以容易地进出对应的插座。一般而言,可插拔光收发模组1与对应的插座2符合例如XFP规格等规格所定义的机械及电介面规格。

如图1所示,光收发模组1可以容易地插入至插座2中且与其牢固地结合。但是,要脱离时必须要使光收发模组1上的卡合凸块与插座2中对应的卡合孔相脱离。插座2中的卡合孔系设于可挠曲的簧片上。

于下,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收发模组的结构、以及其与插座2脱离卡锁的相关操作。

图2是爆炸图,显示根据本创作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的卡锁脱离结构。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插拔光收发模组1包括用于容纳光通讯装置(未显示)之主体10、驱动构件12、滑动构件14、复位弹簧16、卡合凸块18、及盖20。如图2所示,驱动构件12、滑动构件14、复位弹簧16、及卡合凸块18一起装设于凹槽22中。然后,再由盖20遮盖及固定,因而形成卡锁脱离机构。

现在,参考图3A及3B,进一步说明驱动构件12与滑动构件14之间的相互关系。图3A及3B是平面示视图,显示驱动构件12与滑动构件相互啮合的状态。如图3A所示,驱动构件12设有拉柄部121及弧状凸部122,而滑动构件14设有啮合部141、二凸块142、及二臂部143。再参考图2,可知二臂部143的前端显示为楔形凸部。值得注意的是,滑动构件14的啮合部141与驱动构件12的弧状凸部122对应地啮合,尤其是啮合部141中设有斜面以供弧状凸部122延着该斜面滑动,借以驱使滑动构件14以如箭头Y所示的方向移动。具体而言,弧状凸部122的曲率与啮合部141的斜面设置成以凸轮关系相互啮合,以致于当拉柄部121以如箭头X所示般作横向移动时,弧状凸部122延着啮合部141的斜面滑动,因而驱动滑动构件14以箭头Y所示的方向垂直(相对于箭头X)移动。

再参考图2,滑动构件14的二凸块142用于分别将二复位弹簧16定位而使它们设定于滑动构件14与凹部22的壁之间。此外,从图2中可见本体10上设有围绕卡合凸块18的U形导槽以容许对应的二臂部143延着其滑动。

此外,凹槽22的左右二侧壁上方分别设有二L形长条凸块24,借以防止滑动构件14在凹槽22中移动时在与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偏移振动。盖20设有对应的长形孔以容纳二L形长条凸块24。然后,借由螺丝等固定构件可将盖20固锁以将驱动构件12、滑动构件14、及复位弹簧16封装于凹槽22中。

上述已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可插拔光收发模组1的构造。接着,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插拔光收发模组1插入至对应的插座2及自对应的插座2拔出的操作。

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插拔的光收发模组1主要借由驱动构件12与滑动构件14之间的交互作用而自插座2滑脱,因此,将先参考图3A及3B以说明驱动构件12与滑动构件14之间的交互作用。图3A系平面示意图,显示驱动构件12与滑动构件14处于启始位置时的状态,图3B也是平面示意图,显示驱动构件12与滑动构件14处在受力驱动之后到达止动位置时的状态。

在光收发模组1固锁于对应的插座2中的状态中,如图3A所示, 驱动构件12与滑动构件14处于启始位置状态,此时,驱动构件12的弧状凸部122位于滑动构件14的啮合部之对应的凹陷中。

当要使固锁于对应的插座2的光收发模组1解除固锁以便脱离时,借由如X方向所示般横向地移动驱动构件12的拉柄部121,而使弧状凸部122沿着啮合部141中的斜面移动,以致于驱动滑动构件14朝向卡合凸块18移动。当如图3B所示般推动拉柄部121直至弧状凸部122抵达止动点时,滑动构件14的二臂部143被推入U型导槽中,二臂部143前端的楔形凸部会将插座2中设有三角形卡合孔的簧片21顶开,以致于卡合凸块18与卡合孔脱离,而使光收发模组1与插座2相脱离而可拉出。如此即可完成脱离操作。由于简单地横向拉动拉柄部121,即可使光收发模组1与插座2相脱离,而能够容易地将光收发模组1自插座2拉出。

此外,当驱动构件12与滑动构件14达到如图3B所示般的止动点时,复位弹簧16被滑动构件14挤压,因此,若不要使光收发模组1与插座2脱离而是要恢复至固锁状态,则仅需将拉柄部121反向(与X方向相反)轻推,即可使弧状凸部122脱离止动点,而借由复位弹簧16的恢复力,将滑动构件14推出反向推回至启始位置,恢复至固锁状态。

根据本创作的驱动构件12的弧状凸部122与滑动构件14的啮合部141的斜面之间的操作,可将推动拉柄部121的横向力转换成驱动滑动构件14垂直移动(相对于拉柄部121的横向移动)的垂直力,借以使拔光收发模组1与对应的插座2脱离固锁状态而能轻易分离。

相较于先前技术,根据本创作之可插拔光收发模组,用于执行卡锁脱离操作的构件数目少且可以容易地安装,所以,可以显著地降低制造成本。而且,在操作上非常容易,可以如同推动开关般地执行脱离操作。

在上述说明书中,已参考众多具体细节来说明本创作的实施例,这些细节随著实施不同而不同,但是,说明书及图式应被视为说明而非限定。应了解,本创作不局限于所揭示的举例说明的实施例。后附申请专利范围的范围应依最广义的解释以涵盖所有修改及均等结构和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