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035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适用于复印机、打印机等。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安装有发射出扫描光的光扫描装置。该光扫描装置将扫描光照射到感光体的表面上,而在该感光体的表面上形成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静电潜像。

例如,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光扫描装置的基座;2个定位销,其被压入基座,并且被插入装置主体的孔;和按压部件,其从径向按压各定位销(参照专利文献1)。当用螺钉将按压部件固定时,各定位销以被按压的状态被固定。也就是说,基座通过各定位销定位于装置主体。另外,光扫描装置被多个螺钉紧固于已定位的基座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06-289307号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上述技术中,将作为安装对象物的光扫描装置利用通常的螺钉紧固,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内进行光扫描装置的拆装作业则变得困难。具体而言,由于装置主体的内部空间非常狭小,因此,无法容易地进行将螺钉对准螺纹孔而进行螺合的作业。即,上述技术存在难以实施光扫描装置的维护等问题。另外,取下的螺钉丢失的情况也很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使对安装对象物的拆装变得容易,并且防止安装对象物的紧固部件的丢失。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安装对象物,其构成图像形成部;框架,其支承使从装置主体的一侧向另一侧进入的所述安装对象物;和安装装置,其对被支承于所述框架的所述安装对象物进行固定,所述框架具有首端板,该首端板与所述安装对象物的进入方向首端部相向设置,所述安装装置构成为,包括:固定销,其形成为,以可沿着所述安装对象物的进入方向进退的状态被支承于所述首端板,并且可与所述安装对象物的进入方向首端部连接;施力部件,其对所述固定销向所述安装对象物的进入方向施力;和防脱落部件,其限制被所述施力部件施力的所述固定销的脱落,所述安装装置使所述固定销与所述安装对象物连接,并使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作用于所述安装对象物,将所述安装对象物保持在靠近所述首端板侧的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拆装安装对象物,并且能够防止固定销的丢失。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的光扫描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将光扫描装置拆装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的状况的立体图。

图4是从右侧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的光扫描装置的安装结构等的立体图。

图5是从左侧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的光扫描装置的安装结构等的立体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的光扫描装置的安装结构等在连接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的光扫描装置的安装结构等在连接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下面以在各图中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进行说明。

参照图1对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彩色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彩色打印机1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彩色打印机1具有大致呈箱体状的装置主体2、设置于装置主体2的下部的供纸盒3和设置于装置主体2的上部的出纸盘4。

另外,彩色打印机1具有供纸部10、图像形成部11和定影装置12。供纸部10设置于传送路径14的上游侧,用于将供纸盒3内的纸张s供应给传送路径14。图像形成部11设置于装置主体2的内部大致中央的位置。定影装置12设置于传送路径14的下游侧。此外,供纸盒3内收容的纸张s不限于纸制,也可以是树脂薄膜、ohp胶片等。

图像形成部11包括4个调色剂盒20、中间转印带21、4个感光鼓单元22和光扫描装置23。4个调色剂盒20设置在出纸盘4的下侧,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中间转印带21配置在各调色剂盒20的下侧。4个感光鼓单元22设置在中间转印带21的下侧,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光扫描装置23配置在各感光鼓单元22的下侧。

4个调色剂盒20收容4色(黄色(y),品红(m),青色(c),黑色(k))的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中间转印带21以沿图1的箭头方向运转的方式被架设于左右一对辊子之间。此外,被收容于各调色剂盒20的调色剂也可以是由磁性调色剂构成的单组分显影剂。

4个感光鼓单元22与各色的调色剂对应设置。各感光鼓单元22包括感光鼓30、充电装置31、显影装置32、一次转印辊33、清洁装置34和静电消除装置35。另外,4个感光鼓单元22具有相同的结构,下面仅对1个感光鼓单元22进行说明。

感光鼓30呈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圆筒状,其支承在装置主体2上,能够以其轴心为中心旋转。感光鼓30与中间转印带21的下侧表面相接触。充电装置31、显影装置32、一次转印辊33、清洁装置34和静电消除装置35按照转印顺序配置在感光鼓30的周围。一次转印辊33隔着中间转印带21从上侧与感光鼓30相向配置。在中间转印带21的右侧配置有二次转印辊36,并形成二次转印夹持部36a。

下面,对彩色打印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彩色打印机1的控制装置(未图示)基于输入的图像数据,执行如下图像形成处理。

各充电装置31使感光鼓30的表面带电。光扫描装置23向各感光鼓单元30照射光,以进行对应于图像数据的曝光(参照图1中的虚线箭头)。各显影装置32使形成在各感光鼓30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由被施加了一次转印偏压的一次转印辊33按顺序将各感光鼓30所承载的4个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处于运转状态的中间转印带21上。由此,在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上形成全彩色的调色剂图像。

另外,供纸盒3所供应的纸张s被传送至传送路径14中,并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36a。由被施加了二次转印偏压的二次转印辊36将全彩色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纸张s上。定影装置12使全彩色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纸张s上。经定影处理后的纸张s被排出到出纸盘4上。由清洁装置34除去经转印后仍残留在感光鼓30的表面上的调色剂。由静电消除装置35向感光鼓30照射用于消除静电的光,以除去感光鼓30上残留的静电。

接着,参照图2对构成图像形成部11的光扫描装置23进行说明。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光扫描装置23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光扫描装置23包含有光学箱40、偏转器41、第1fθ透镜42和第1~第4光学元件群43~46。偏转器41、第1fθ透镜42和各光学元件群43~46被收容于光学箱40内。4个光学元件群43~46分别与各色的感光鼓30对应设置。

光学箱40形成为上下方向上扁平的大致长方体状。光学箱40由线膨胀系数较低的树脂材料形成,以抑制热变形。在光学箱40的上表面上,在与各感光鼓30对应的位置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有4个玻璃板47a~47d。

偏转器41配置在光学箱40底面的左侧。偏转器41包含有多面镜马达41a和多面镜41b。多面镜马达41a以旋转轴向铅直上方延伸的姿势配置在光学箱40的底面上。多面镜41b被固定在多面镜马达41a的旋转轴上。多面镜41b构成为,被多面镜马达41a驱动旋转,而使从光源(未图示)射出的激光偏转。据此,激光被分射至4个光学元件群43~46。

第1fθ透镜42形成为,前后方向(主扫描方向)较长的大致棒状。第1fθ透镜42于光学箱40的底面,配置在偏转器41的右侧。第1fθ透镜42用于使通过偏转器41而偏转的激光的主扫描方向的直径缩小,并且使激光在感光鼓30的表面上的扫描速度恒定。

第1光学元件群43具有第1反射镜43a、第2反射镜43b和第2fθ透镜43c。第1反射镜43a和第2反射镜43b为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大致矩形状的平面镜。第1反射镜43a配置在光学箱40底面的左右方向中间部。第2反射镜43b配置在左端的玻璃板47a的下侧附近。第2fθ透镜43c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大致棒状,用于使通过偏转器41而偏转的激光在副扫描方向上的直径缩小。第2fθ透镜43c配置在第1反射镜43a和第2反射镜43b之间。

第2光学元件群44具有第1反射镜44a、第2反射镜44b和第2fθ透镜44c。此外,下面省略对与第1光学元件群43大致相同的结构的说明。第1反射镜44a于光学箱40的底面配置在第1反射镜43a的右侧。第2反射镜44b配置在从左端数第2个玻璃板47b的下侧附近。第2fθ透镜44c配置在第1反射镜44a和第2反射镜44b之间。

第3光学元件群45具有第1反射镜45a、第2反射镜45b、第3反射镜45c和第2fθ透镜45d。第1反射镜45a于光学箱40的底面配置在第1反射镜44a的右侧。第2反射镜45b与第1反射镜45a的上方相向配置。第3反射镜45c配置在从左端数第3玻璃板47c的下侧附近。第2fθ透镜45d配置在第2反射镜45b和第3反射镜45c之间。

第4光学元件群46具有第1反射镜46a和第2fθ透镜46b。第1反射镜46a于右端的玻璃板47d的下方,配置在光学箱40的底面上。第2fθ透镜46b与第1反射镜46a的左侧相向设置。

透过第1fθ透镜42的激光如图2的虚线箭头所示那样行进,在透过各第2fθ透镜43c、44c、45d、46b后,被与各玻璃板47a~47d相向的各反射镜43b、44b、45c、46a反射,而在各感光鼓30上成像。

并且,如图3所示,光扫描装置23以可拆装的状态安装在装置主体2的内部。在装置主体2的左表面形成有用于使光扫描装置23进入的装置开口2a。装置开口2a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并由可开闭的罩2b覆盖(参照图1)。

下面,参照图4~图6对用于将作为安装对象物的光扫描装置23安装于装置主体2内的安装结构60进行说明。图4是从右侧观察光扫描装置23的安装结构60等的立体图。图5是从左侧观察光扫描装置23的安装结构60等的立体图。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连接前的安装结构60等的剖视图。

首先,参照图4和图5对光扫描装置23的安装结构60进行说明,然后对设置于光扫描装置23的被安装结构50进行说明。

光扫描装置23的被安装结构50具有第1被定位部51、第2被定位部52和前后一对的内螺纹孔53。第1被定位部51设在光学箱40的右端面(进入方向首端部),第2被定位部52设在光学箱40的左端面(进入方向末端部)。前后一对的内螺纹孔53设在光学箱40的右端面。

第1被定位部51由在光学箱40的右端面(首端面)沿前后方向(水平方向)排列设置的3个第1定位凸起51a~51c构成(参照图4)。各第1定位凸起51a~51c形成为圆柱状,且从光学箱40的右端面向右侧突出。另一方面,第2被定位部52由在光学箱40的左端面(末端面)沿前后方向(水平方向)排列设置的3个第2定位凸起52a~52c构成(参照图5)。各第2定位凸起52a~52c形成为圆柱状,且从光学箱40的左端面向左侧突出。此外,所有定位凸起51a~51c、52a~52c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和尺寸,且其顶端部形成为锥形状。

另外,前后方向中央的第2定位凸起52b与前后方向中央的第1定位凸起51b同轴配置。前后方向两端部的第2定位凸起52a、52c分别与前后方向两端部的第1定位凸起51a、51c同轴配置。

如图4所示,前后一对的内螺纹孔53在光学箱40的右端面以呈圆筒状凹进的方式形成。前后一对的内螺纹孔53位于前后一对的第1定位凸起51a、51c之间,且设置在前后一对的第1定位凸起51a、51c的附近。

下面,对光扫描装置23的安装结构60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光扫描装置23的安装结构60包含有框体61和前后一对的安装装置62。框架61构成为,支承从装置主体2的左表面向右方进入装置主体2的光扫描装置23(参照图3)。各安装装置62用于固定被支承在框架61上的光扫描装置23。

框架61由金属制的板材形成,呈上表面敞开的大致矩形箱状。框架61以从装置开口2a向内部(右侧)水平延伸的方式设置(参照图3)。框架61设置为,划分供纸盒3的配置空间和图像形成部11的配置空间。

如图4所示,框架61包含有主体板61a、首端板61b和末端板61c。

主体板61a在侧视时呈大致u字状。主体板61a构成为,与光学箱40的下表面和前后两侧面抵接来支承光扫描装置23。

如图4及图5所示,首端板61b形成为在侧视时呈前后方向较长的大致矩形板状。首端板61b以与光扫描装置23的右端部(进入方向首端部)相向的方式竖立设置于主体板61a的右端部。此外,首端板61b以不与传送路径14干涉的方式设在传送路径14的配置空间的左侧(参照图1)。

首端板61b具有第1定位部63,该第1定位部63与光扫描装置23的第1被定位部51卡合。具体而言,第1定位部63由在首端板61b上沿前后方向(水平方向)排列设置的3个第1定位孔63a~63c构成。各第1定位孔63a~63c沿左右方向贯通首端板61b。前后方向中央的第1定位孔63b形成为在上下方向(铅直方向)较长的椭圆状,前后方向两端部的第1定位孔63a、63c形成为在前后方向较长的椭圆状。

末端板61c以与光扫描装置23的左端部(进入方向末端部)相向的方式竖立设置在主体板61a的左端部。末端板61c被多个螺钉(未图示)紧固于主体板61a的前后两侧壁的左端部。

末端板61c具有与光扫描装置23的第2被定位部52卡合的第2定位部64。具体而言,第2定位部64为在末端板61c上沿前后方向(水平方向)排列设置的3个第2定位孔64a~64c。各第2定位孔64a~64c沿左右方向贯通末端板61c,在侧视时呈正圆形(非椭圆)。前后方向两端部的第2定位孔64a、64c的直径比前后方向中央的第2定位孔64b的直径大。

另外,前后方向中央的第2定位孔64b与前后方向中央的第1定位孔63b同轴配置。前后方向两端部的第2定位孔64a、64c分别与前后方向两端部的第1定位孔63a、63c同轴配置。

如图4所示,前后一对的安装装置62设在首端板61b上。前后一对的安装装置62位于前后一对的第1定位孔63a、63c之间,且设在前后一对的第1定位孔63a、63c附近。此外,一对的安装装置62为相同结构,因此,下面仅对1个安装装置62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安装装置62包含有固定销65、施力部件66和防脱落部件67。

固定销65具有销主体70、头部71和螺纹部72。固定销65例如采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一体形成。

销主体70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圆柱状。销主体70被支承在贯通首端板61b的销支承孔h内,且该销主体70可沿左右方向滑动。在销主体70的周面的左侧凹进设置有嵌合槽73。

头部71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扁平的圆筒状。头部71以与销主体70同轴的方式被固定在销主体70的右端部。头部71以不能穿过销支承孔h的直径(比销主体70的直径大)形成,且配置在首端板61b的右侧。在头部71的外端面(右端面)凹进设置有供十字螺丝刀(未图示)的顶端部嵌合的十字槽71a(参照图4)。

螺纹部72为在销主体70的左端部形成的外螺纹。螺纹部72的直径比销主体70的直径小。因此,在销主体70和螺纹部72之间形成台阶部74。螺纹部72配置在首端板61b的左侧。

施力部件66为螺旋弹簧,其在首端板61b和固定销65的头部71之间以卷绕在销主体70上的方式设置。施力部件66以首端板61b的右侧面作为基座,将固定销65向光扫描装置23的进入方向(右方向)施力。

防脱落部件67形成为圆环板状,且嵌合于销主体70的嵌合槽73内。防脱落部件67以不能穿过销支承孔h的直径形成,且配置在首端板61b的左侧。即,防脱落部件67限制被施力部件66施力的固定销65的脱落。

接着,参照图6和图7对光扫描装置23安装于框架61的安装步骤(各安装装置62的作用)进行说明。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连接后的安装结构60的剖视图。此外,由于一对的安装装置62的作用相同,因此下面仅对1个安装装置62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作业者打开装置主体2的罩2b,露出框架61,拆下末端板61c(参照图3)。

接着,作业者使光扫描装置23以在主体板61a上滑动的方式进入。光扫描装置23(光学箱40)的各第1定位凸起51a~51c插入首端板61b的各第1定位孔63a~63c内(参照图2、图4和图6)。此时,前后方向中央的第1定位凸起51b以在前后方向上不能移动的方式嵌合在前后方向中央的纵向较长的第1定位孔63b内。前后一对的第1定位凸起51a、51c分别以在上下方向上不能移动的方式嵌合在横向较长的第1定位孔63a、63c内。据此,光扫描装置23的进入方向首端部(右侧)在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上被定位。

接着,作业者将十字螺丝刀的顶端部从装置主体2的右侧嵌入固定销65的头部71的十字槽71a内。作业者旋转十字螺丝刀,使固定销65的螺纹部72螺合于光学箱40的内螺纹孔53内。随着螺纹部72相对于内螺纹孔53的螺合的进行,固定销65抵抗施力部件66的作用力向左方持续相对移动(参照图6)。另一方面,光扫描装置23逐渐靠近首端板61b(参照图6)。通过将固定销65紧固至其台阶部74与内螺纹孔53的开口缘部抵接,而使固定销65与光扫描装置23连接(图7参照)。

在固定销65与光扫描装置23连接的状态下,施力部件66在首端板61b和头部71之间被压缩。据此,施力部件66通过固定销65将光扫描装置23向右方施力(参照图7的双点划线箭头)。因此,光扫描装置23靠近首端板61b,光学箱40的右端面保持紧贴前端板61b的左侧面的状态。如此,使安装装置62的固定销65与光扫描装置23连接,而使施力部件66的作用力作用于光扫描装置23,由此安装装置62将光扫描装置23保持在靠近首端板61b侧(右侧)的位置。也就是说,光扫描装置23成为在左右方向(进入方向)上被定位的状态。

接着,作业者以覆盖光扫描装置23的左端部的方式配置末端板61c(参照图2和图5)。光扫描装置23(光学箱40)的各第2定位凸起52a~52c与末端板61c的各第2定位孔64a~64c嵌合。此时,前后方向中央的第2定位凸起52b以相对于前后方向中央的第2定位孔64b不能移动的方式嵌合,由此将光扫描装置23的进入方向末端部(左侧)在上下方向上和前后方向上定位。此外,前后一对的第2定位凸起52a、52c以相对于前后一对的第2定位孔64a、64c留有间隙的方式嵌合。即,仅前后方向中央的第2定位孔64b具有定位的功能。

作业者用多个螺钉将末端板61c紧固于主体板61a。最后,将罩2b关闭,据此,完成了光扫描装置23相对于框架61的安装作业。如此,光扫描装置23以架设于首端板61b和末端板61c之间的状态配置。据此,安装装置62能够将在首端板61b和末端板61c之间被定位的光扫描装置23固定。此外,以与上述安装作业相反的步骤,能够拆下光扫描装置23。

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1,安装装置62的固定销65可沿着光扫描装置23的进入方向进退,且在不会脱落的状态下被支承于首端板61b。另外,固定销65可与光扫描装置23的进入方向首端部连接。由于不需要进行将螺纹部72对准内螺纹孔53的作业,因此,能够容易地在装置主体2内的狭小空间内,将固定销65连接于进入装置主体2内的光扫描装置23。另外,通过将螺纹部72紧固于内螺纹孔53,能够简单且牢固地将固定销65连接于光扫描装置23。

另外,由于固定销65以不能够脱落的状态被支承于首端板61b,因此,能够防止脱离(解除连接)光扫描装置23的固定销65丢失。并且,安装装置62的施力部件66通过固定销65对光扫描装置23施加作用力,来将光扫描装置23保持在靠近首端板61b的位置。也就是说,仅连接安装装置62的固定销65,就能够对光扫描装置23在左右方向上定位。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彩色打印机1,将第1定位凸起51b插入纵向较长的第1定位孔63b内,并且,将第2定位凸起52b嵌合于前后方向中央的呈正圆形的第2定位孔64b内,据此,光扫描装置23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被定位的状态。另外,将第1定位凸起51a、51c分别插入横向较长的前后一对的第1定位孔63a、63c内,并且,将第2定位凸起52b嵌合于前后方向中央的呈正圆形的第2定位孔64b内,据此,光扫描装置23在3点被支承,而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被定位的状态。据此,能够以稳定的状态支承光扫描装置2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为安装对象物的光扫描装置23上设有各定位凸起51a~51c、52a~52c,在首端板61b设有各定位孔63a~63c、64a~64c,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在图中没有图示,但例如也可在光扫描装置23上设置定位孔,在首端板61b上设置定位凸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2个安装装置62,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可设置1个以上的安装装置6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安装作为安装对象物的光扫描装置23的情况进行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为了安装构成图像形成部11的、作为安装对象物的感光鼓单元22而使用上述的安装结构6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适用于彩色打印机1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本发明还可以适用于黑白打印机、传真机、多功能一体机等。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仅仅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适当地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要素等进行置换或组合使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记载并非对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发明内容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