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68024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所描述的技术主要涉及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平板显示器(“FPD”)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液晶显示器(“LCD”)包括形成有电场生成电极的两个显示面板和插入在两个显示面板之间的液晶层。在LCD中,电压被供给至电极以重新配向液晶层的液晶分子,从而调节透射光的量。

在LCD中,垂直配向模式LCD由于它的高对比度和宽参考视角已经受到关注,在垂直配向模式LCD中,在没有施加电场的状态下,液晶分子的长轴被布置为垂直于显示面板的表面。此处,该参考视角是指对比度1:10的视角或灰度-灰度亮度反转的临界角。

为了使垂直配向模式LCD中的侧面可视性接近正面可视性,已经提出了通过将一个像素划分成两个子像素并且将不同电压分别施加到两个子像素而引起透光率差异的方法。

为了提高LCD的响应速度,已提出用于液晶分子初始配向的各种方法以用于向液晶分子提供初始的预倾斜。在初始配向方法中,在其中通过 诸如紫外线的光被聚合的预聚物被用于提供液晶分子的预倾斜的方法中,在紫外线曝光之前每个场生成电极施加有具有期望大小的电压。



技术实现要素:

在液晶显示器(“LCD”)的制造方法中,多层结构的薄膜图案通过沉积处理和光刻处理形成在母体玻璃上以形成分别包括多层结构的薄膜图案的多个单元,并且母体玻璃被划分为多个单元以完成LCD。另外,在LCD的制造方法中的液晶分子的初始配向步骤中,当施加电压时,在电压施加至切割的LCD的每个单元并且进行曝光时,需要额外的时间和装置,从而使得生产力降低。

另外,通常在液晶分子的初始配向步骤中,在向设置在一个像素中的两个子像素电极施加完全相同的电压之后进行光配向(photo alignment),并且在该情况下,设置在一个像素中的两个子像素区中的液晶分子的初始预倾角度形成为彼此相等。然而,为了使垂直配向模式的LCD的侧面可视性接近正面可视性,设置在子像素区中的液晶分子的初始的预倾角度可以不同。

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LCD以及LCD的制造方法,通过施加电压至包括多个单元的母体玻璃而无需对LCD的单元在初始配向步骤中施加电压,并且同时,区分设置在两个子像素区中的液晶分子的初始预倾角度,该LCD降低了制造成本。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包括第一基板,设置在第一基板上并且包括彼此分开且位于一个像素区中的第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子像素电极的多个像素电极,连接至多个像素电极的多个栅极线,连接至多个像素电极的多个数据线,连接至多个像素电极的第二子像素电极的多个参考电压线,面向第一基板的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共用电极,以及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并且包括多个液晶分子的液晶层,并且对应于第 一子像素电极的液晶分子针对第二基板表面的第一初始预倾角度大于对应于第二子像素电极的液晶分子的针对第二基板表面的第二初始预倾角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LCD可以进一步包括连接至多个栅极线的第一垫片,连接至多个数据线的第二垫片,连接至多个参考电压线的第三垫片,设置在第一垫片上的第一短路点,设置在第二垫片上的第二短路点以及设置在第三垫片上的第三短路点。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短路点、第二短路点和第三短路点可以在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和第三垫片与共用电极之间电连接,第一短路点和第二短路点可以位于第一区域处,第三短路点可以位于第二区域处,并且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可以电分开。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LCD可以进一步包括连接至多个栅极线、多个数据线和多个像素电极的第一子像素电极的第一TFT,连接至多个栅极线、多个数据线和多个像素电极的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第二TFT,以及连接至多个栅极线、多个像素电极的第二子像素电极以及多个参考电压线的第三TFT。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LCD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的内表面和第二基板的内表面上的配向层,并且配向层和液晶层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光聚合材料。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垫片和第二短路点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数据线可以连接至不同的多个第二垫片,并且多个第二短路点可以设置在多个第二垫片上。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数据线和第二垫片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分连接至彼此,并且第一连接部分的宽度可以大于多个数据线的宽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数据线和第二垫片可以通过第二连接部分连接至彼此,第二连接部分可包括低电阻材料,绝缘层可以位于多个数据线与第一连接部分之间,并且多个数据线和第二连接部分可以通过绝缘层中限定的接触孔彼此连接。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短路点、第二短路点和第三短路点可以在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和第三垫片与共用电极之间彼此电连接,第一短路点可以位于第一区域处,第二短路点可以位于第二区域处,第三短路点可以位于第三区域处,并且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可以电分开。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初始预倾角度可以比第二初始预倾角度大大约0.3度至大约2度,并且第一初始预倾角度可以比第二初始预倾角度大大约1度。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第一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包括含有彼此分开并且位于一个像素区中的第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子像素电极的多个像素电极,连接至多个像素电极的多个栅极线,连接至多个像素电极的多个数据线,连接至多个像素电极的第二子像素电极的多个参考电压线,连接至多个栅极线的第一垫片部分,连接至多个数据线的第二垫片部分以及连接至多个参考电压线的第三垫片部分;形成包括共用电极的第二显示面板;形成连接至第一垫片部分的第一短路点;形成连接至第二垫片部分的第二短路点;形成连接至第三垫片部分的第三短路点;将第一显示面板与第二显示面板彼此对准并粘附在一起;将第二显示面板划分为对应于第一短路点和第二短路点的第一区域、对应于第二短路点的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并且将第一电压施加至第一区域,将第二电压施加至第二区域,以及将第三电压施加至第三区域。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将第二显示面板划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中,共用电极可以被划分为彼此绝缘的多个电极。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激光器将第二显示面板划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施加至第一区域的第一电压可以通过第二显示面板的共用电极被传输至第一短路点和第二短路点并且可以通过第一短路点和第二短路点被传输至栅极线和数据线,并且施加至第二区域的第二电压可以通过第二显示面板的共用电极被传输至第三短路点并且可以通过第三短路点被传输至参考电压线。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施加至第三区域的第三电压可以仅传输至第二显示面板的共用电极。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LCD的制造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第一显示面板与第二显示面板之间注入液晶层,并且在将第一电压施加至第一区域,将第二电压施加至第二区域和将第三电压施加至第三区域之后在LCD上照射诸如紫外线的光。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形成第一显示面板可以进一步包括形成连接至多个栅极线、多个数据线和多个像素电极的第一子像素电极的第一TFT,连接至多个栅极线、多个数据线和多个像素电极的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第二TFT,以及连接至多个栅极线、多个像素电极的第二子像素电极和多个参考电压线的第三TFT。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垫片和第二短路点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数据线可以连接至多个不同的第二垫片,并且多个第二短路点可以设置在多个第二垫片上。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数据线和第二垫片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分彼此连接,并且第一连接部分的宽度可以大于多个数据线的宽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数据线和第二垫片可以通过第二连接部分彼此连接,第二连接部分可包括低电阻材料,并且多个数据线和第二连接部分可以通过位于多个数据线与第一连接部分之间的绝缘层中限定的接触孔彼此连接。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将第二显示面板划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可以进一步包括将第一区域划分为对应于第一短路点的第一子区域和对应于第二短路点的第二子区域,施加第一电压、第二电压和第三电压可以进一步包括将第一子电压施加至第一子区域和将第二子电压施加至第二子区域,并且第一子电压和第二子电压的大小可以彼此不同。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对应于第一子像素电极的液晶分子针对第二基板表面的第一初始预倾角度可以大于对应于第二子像素电极的液晶分子针对第二基板表面的第二初始预倾角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初始预倾角度可以比第二初始预倾角度大大约0.3度至大约2度,并且第一初始预倾角度可以比第二初始预倾角度大大约1度。

依照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及其制造方法,无需对LCD的每个单元在初始配向中施加电压,通过以包括多个单元的母体玻璃为单位施加电压,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同时可以区分设置在两个子像素区中的液晶分子的初始预倾角度。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优点和特征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LCD”)的制造方法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俯视平面图。

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3是沿着图1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LCD的一个像素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等效电路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LCD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个像素的平面图。

图6是沿着图5的线VI-VI截取的截面图。

图7A至图7D是示出通过使用由诸如紫外线的光聚合的预聚物向液晶分子提供预倾斜的处理的示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LCD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个像素的平面图。

图9是沿着图8中的线IX-IX截取的截面图。

图10至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LCD的制造方法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图。

图1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LCD的制造方法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俯视平面图。

图17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LCD的制造方法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俯视平面图。

图18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LCD的制造方法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俯视平面图。

图19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LCD的制造方法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俯视平面图。

图20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LCD的制造方法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俯视平面图。

图21是示出图20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图更加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在全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进行修改。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贯穿本说明书,相似的参考标号指示相似的元件。将理解的是,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个元件上时,该元件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将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以在其间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称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将理解的是,尽管这里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笫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和另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者部分进行区分。因此,在不脱离本文教导的情况下,可以将下面所述的“笫一元件”、“第一组件”、“笫一区域”、“笫一层”或者“笫一部分”称作“第二元件”、“第二组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者“第二部分”。

本文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并不意在进行限制。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内容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单数形式“一个(a)”、“一个(an)”和“该(the)”旨在包括复数形式,包括“至少一个”。“或者”意味着“和/或”。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列举项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将进一步理解的是,当术语“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或者“包含(includes)”和/或“包含(including)”用于本说明书时,指示所述的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的存在或添加。

此外,相对性术语,诸如,本文可以使用“下部”或者“底部”和“上部”或者“顶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将理解的是,除了图中所描述的定向之外,相对性术语旨在包括设备的不同定向。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图的一个图中的装置翻转时,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的下侧上的元件将定向为其他元件的上侧上。因此,根据图的具体定向,示例性术语“下部”可以包括“下部”和“上部”的定向。类似地,当图的一个图中的装置翻转时,则描述为在其他元件下面或者下方的元件将被定向为在其他元件的上面。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或者“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面的定向。

考虑到讨论中的测量以及与特定量(即,测量系统的限制)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如本文使用的“大约”或“近似”包括所述值,并且表示在如由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确定的特定值的偏差的可接受范围内。例如,“大约”可表示在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或者在所述值的±30%、20%、10%、5%内。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诸如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 域和本发明的背景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这些术语将不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意思来解释,除非本文明确如此定义。

本文中参照截面图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截面图是理想实施方式的示意性说明。因而,例如,预期会出现因制造技术和/或容差导致的图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本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不应当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示的区域的具体形状,而是包括例如由制造导致的形状的偏差。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被示出或者描述为平坦的区域通常可具有粗糙和/或非线性特征。此外,示出的尖角可以是圆形的。因此,图形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并且它们的形状不旨在示出区域的精确形状,并且不旨在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及其制造方法。

首先,将参考图1至图3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及其制造方法。

图1是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平面图,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以及图3是沿着图1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

参考图1至图3,包括在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的制造方法中利用面板组合处理完成的一个母体玻璃(mother glass)的LCD具有用于LCD的几个显示面板PN。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六个显示面板PN的区域。每个显示面板PN包括多个像素PX。

显示面板PN包括设置有多个薄膜(未示出)的TFT阵列面板100和共用电极面板200。TFT阵列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0和设置在第一基板110上的多个薄膜,并且共用电极面板200包括第二基板210和设置在 第二基板210上的共用电极270。随后将详细地描述TFT阵列面板100和共用电极面板200。

多个电压施加单元701a、701b和702设置在包括一个母体玻璃的LCD的边缘,该母体玻璃包括多个显示面板PN。电压施加单元701a、701b和702接触引脚或者探针以用于供给电压。

在每个显示面板PN中,设置了连接至栅极线(未示出)的多个栅极驱动信号线122、连接至数据线(未示出)的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和连接至参考电压线(未示出)的多个参考驱动信号线132。多个栅极驱动信号线122连接至栅极驱动垫片127,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连接至数据驱动垫片177,且多个参考驱动信号线132连接至参考驱动垫片137。

显示面板PN被多个区域定义线(region definition line)280a、280b和280c划分成多个区域,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b。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激光器来设置区域定义线280a、280b和280c。区域定义线280a、280b和280c被设置在共用电极面板200中,从而设置在共用电极面板200中的共用电极270根据区域a1、a2和b而电绝缘。

电压施加单元701a、701b和702可以设置在共用电极面板200中并且TFT阵列面板100的对应于设置多个电压施加单元701a、701b和702的区域的边缘部分c被去除使得暴露设置有电压施加单元701a、701b和702的共用电极面板200。

在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短路点(first short point)71设置在栅极驱动垫片127上,第二短路点72设置在数据驱动垫片177上,且第三短路点73设置在参考驱动垫片137上。

栅极驱动垫片127、第一短路点71、数据驱动垫片177和第二短路点72设置在第一区域a1中,而参考驱动垫片137和第三短路点73设置在第二区域a2中。

在第一区域a1中,TFT阵列面板100和共用电极面板200通过第一短路点71和第二短路点72彼此电连接。在第二区域a2中,TFT阵列面板100和共用电极面板200通过第三短路点73彼此电连接。短路点71、72和73可以设置在TFT阵列面板100和共用电极面板200中的一个上,并且接触TFT阵列面板100和共用电极面板200。

当第一电压施加至设置在第一区域a1中的第一电压施加单元701a时,第一电压穿过共用电极面板200的共用电极270,通过第一短路点71和第二短路点72施加至TFT阵列面板100的栅极驱动垫片127和数据驱动垫片177,并且传输至栅极驱动信号线122和数据驱动信号线172。当第二电压施加至设置在第二区域a2中的第二电压施加单元701b时,施加的第二电压穿过共用电极面板200的共用电极270,通过第三短路点73施加至TFT阵列面板100的参考驱动垫片137,并且传输至多个参考驱动信号线132。

另外,当第三电压施加至第三电压施加单元702时,施加的第三电压被施加至共用电极面板200的共用电极270。第三区域包括对应于显示面板PN的多个像素电极PX的区域。

如上所述,因为共用电极面板200被划分成通过区域定义线280a、280b和280c电绝缘的多个区域a1、a2和b,所以施加至电压施加单元701a、701b和702的电压被分别传输至彼此绝缘的区域a1、a2和b。

因而,依照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因为设置在多个面板的TFT阵列面板中的栅极线、数据线和参考电压线和设置在共用电极面板中的共用电极可以分别施加有期望大小的电压,所以在初始的光 配向处理中,通过以包括多个LCD的单元的母体玻璃为单位施加电压,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同时可以向每个单元的栅极线、数据线和参考电压线施加期望大小的电压,从而提高初始配向的精确度。

接下来,将参考图4至图6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PN的一个像素PX的结构的实例。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的一个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的一个像素的平面图,以及图6是沿着图5的线VI-VI截取的截面图。

参考图4,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的一个像素PX可包括多个信号线和第一至第三开关元件Qa、Qb和Qc,以及连接至多个信号线的第一液晶电容器Clca和第二液晶电容器Clcb,多个信号线包括用于传输栅极信号的栅极线121、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线171和用于传输参考电压的参考电压线131。

第一开关元件Qa和第二开关元件Qb分别连接至栅极线121和数据线171,并且第三开关元件Qc连接至第二开关元件Qb的输出端和参考电压线131。

第一开关元件Qa和第二开关元件Qb是三端元件,诸如薄膜晶体管(“TFT”),它们的控制端连接至栅极线121,它们的输入端连接至数据线171,第一开关元件Qa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液晶电容器Clca,且第二开关元件Qb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液晶电容器Clcb和第三开关元件Qc的输入端。

第三开关元件Qc也是三端元件,诸如TFT,并且其控制端连接至栅极线121,其输入端连接至第二液晶电容器Clcb,并且其输出端连接至参考电压线131。

当将栅极导通信号施加至栅极线121时,连接至栅极线121的第一开关元件Qa、第二开关元件Qb以及第三开关元件Qc导通。从而,施加至数据线171的数据电压分别通过导通的第一开关元件Qa和第二开关元件Qb施加至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参考图5)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参考图5)。在该情况下,施加至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数据电压是相同的,并且第一液晶电容器Clca和第二液晶电容器Clcb被充电至与共用电压与数据电压之间的差相同的值。同时,第二液晶电容器Clcb中充入的电压通过导通的第三开关元件Qc被分压。因此,第二液晶电容器Clcb中充入的电压的值减少了共用电压与参考电压之间的差值。即,充入到第一液晶电容器Clca的电压变得高于充入到第二液晶电容器Clcb的电压。

因为第一液晶电容器Clca的电压与第二液晶电容器Clcb的电压彼此不同,第一子像素PXa与第二子像素PXb中的液晶分子的倾斜角变得彼此不同,并且因此两个子像素的亮度变得彼此不同。相应地,当适当调节第一液晶电容器Clca的电压与第二液晶电容器Clcb的电压时,在侧面观看的图像可与在正面观看的图像尽可能地近似,并且因此可以改善侧面可视性。

接下来,将参考图5和图6描述在图4中示出的LCD的像素结构。

根据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包括彼此相对的TFT阵列面板100和共用电极面板200,介于两个显示面板100和200之间的液晶层3,以及附接至显示面板100和200的外表面的一对偏振器(未示出)。

首先,将描述TFT阵列面板100。

栅极线121、参考电压线131以及存储电极135设置在包括透明玻璃或塑料的第一基板110上。栅极线121主要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传输栅极信号。

栅极线121包括第一栅电极124a、第二栅电极124b和第三栅电极124c,并且连接至上述的栅极驱动信号线122(参考图1)。

参考电压线131可平行于栅极线121延伸,并且具有参考电极136,并且参考电极136连接至随后将描述的第三漏电极175c。

参考电压线131包括围绕像素区的存储电极135,并且参考电压线131连接至上述参考驱动信号线132(参考图1)。

栅极绝缘层140设置在栅极线121、参考电压线131以及存储电极135上。

例如,可包括非晶硅或者晶体硅的第一半导体154a、第二半导体154b以及第三半导体154c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40上。

多个欧姆接触163a、163b、163c、165a以及165b设置在第一半导体154a、第二半导体154b以及第三半导体154c上。当半导体154a、154b以及154c是氧化物半导体时,可以省去欧姆接触。

包括含有第一源电极173a和第二源电极173b的数据线171、第一漏电极175a、第二漏电极175b、第三源电极173c以及第三漏电极175c的数据导体171、173a、173b、173c、175a、175b和175c设置在欧姆接触163a、163b、163c、165a和165b以及栅极绝缘层140上。

第二漏电极175b连接至第三源电极173c。

第一栅电极124a、第一源电极173a以及第一漏电极175a与第一半导体154a一起提供第一TFT Qa,并且TFT的沟道设置在第一半导体154a的第一源电极173a与第一漏电极175a之间的部分上。与此类似,第二栅电极124b、第二源电极173b和第二漏电极175b与第二半导体154b一起提供第二TFT Qb,并且TFT的沟道设置在第二半导体154b的第二源电极 173b与第二漏电极175b之间的部分上,而第三栅电极124c、第三源电极173c、以及第三漏电极175c与第三半导体154c一起提供第三TFT Qc,并且TFT的沟道设置在第三半导体154c的第三源电极173c与第三漏电极175c之间的部分上。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包括诸如氮化硅或氧化硅的无机绝缘体的钝化层180设置在数据导体171、173a、173b、173c、175a、175b和175c以及半导体154a、154b和154c的暴露部分上。

滤色器230位于钝化层180上。

遮光构件(未示出)可位于未设置滤色器230的区域以及滤色器230的一部分上。遮光构件也被称作黑矩阵并且防止光泄漏。

保护层(覆盖层)80位于滤色器230上。保护层80防止滤色器230和遮光构件的剥落,并且抑制来自从滤色器230流入的溶剂的有机材料对液晶层3的污染,从而防止在驱动图像时可能发生的缺陷,诸如余像。

像素电极191(包括彼此分开的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设置在保护层80上。

参考图5,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的总体形状是多边形形状(诸如六边形),并且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被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围绕。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总体形状由聚集并且位于像素区的边缘的四个平行四边形组成。

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包括十字形主干192和193和多个第一分支电极194,十字形主干192和193包括横向主干192和纵向主干193,多个第一分支电极194从十字形主干192和193延伸。第一分支电极194在四个不同的方向上延伸。详细地,第一分支电极194包括从十字形主干192和193在左上方向上倾斜延伸的多个第一细小分支,在右上方向上倾斜延 伸的多个第二细小分支,在左下方向上倾斜延伸的多个第三细小分支,以及在右下方向上倾斜延伸的多个第四细小分支。

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包括围绕像素区的边缘的外主干195,和从外主干195延伸的多个第二分支电极196。第二分支电极196在四个不同的方向上延伸。详细地,第二分支电极196包括从外主干195在左上方向上倾斜延伸的多个第五细小分支,在右上方向上倾斜延伸的多个第六细小分支,在左下方向上倾斜延伸的多个第七细小分支,以及在右下方向上倾斜延伸的多个第八细小分支。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彼此相邻的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的端部与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端部之间的间隔,即,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与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之间的分离间隔例如可以是大约1微米(μm)至大约5μm。

可以在钝化层180和保护层80中限定暴露第一漏电极175a的一部分的第一接触孔185a和暴露第二漏电极175b的一部分的第二接触孔185b。

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通过第一接触孔185a物理地并且电连接到第一漏电极175a,并且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通过第二接触孔185b物理地并且电连接到第二漏电极175b。

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分别通过第一接触孔185a和第二接触孔185b从第一漏电极175a和第二漏电极175b接收数据电压。

现将描述共用电极面板200。

例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遮光构件220和共用电极270设置在包括透明玻璃或者塑料的第二基板210上。

然而,在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的情况下,遮光构件220可位于TFT阵列面板100上,并且在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的情况下,滤色器可位于共用电极面板200上。

配向层(未示出)可设置在显示面板100和200的内表面上,并且可以是垂直配向层。

偏振器(未示出)可设置在两个显示面板100和200的外表面上,并且两个偏振器的透射轴可彼此正交,并且任一透射轴平行于栅极线121。然而,偏振器可仅设置在两个显示面板100和200的一个外表面上。

液晶层3具有负介电各向异性,并且液晶层3的液晶分子可被配向为使得在没有电场的状态下,液晶分子的长轴相对于两个显示面板100和200的表面垂直。因此,在没有电场的状态下,入射光未穿过交叉的偏振器而是被阻挡。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液晶层3和配向层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光敏材料,具体地,反应性介晶(mesogen)。

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的多个第一分支电极194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多个第二分支电极196的边缘使电场变形以形成确定液晶分子31的倾斜方向的水平分量(参考图7A和图7B)。电场的水平分量几乎与第一分支电极194和第二分支电极196的侧面垂直。因此,液晶分子31在基本上垂直于第一分支电极194和第二分支电极196的侧面的方向上倾斜然后彼此碰撞,从而在平行于第一分支电极194和第二分支电极196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倾斜。因为一个像素电极191包括其中第一分支电极194和第二分支电极196的纵向彼此不同的四个子区域,所以液晶分子31大致在四个方向上倾斜,并且其中液晶分子31的配向方向彼此不同的四个域设置在液晶层3中。如上所述,当液晶分子的倾斜方向多样化时,LCD的参考视角增加。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PN(参考图1)包括介于两个显示面板100和200之间的液晶层,并且液晶层初始被配向为具有初始的预倾角度。

接下来,将参考图7A至图7D描述将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初始配向为具有初始的预倾角度的方法。图7A至图7D是示出通过使用由诸如紫外线的光聚合的预聚物向液晶分子提供预倾斜的处理的示图。

如图7A中所示,预聚物330(诸如通过诸如紫外线的光聚合的单体)与液晶材料一起被注入两个显示面板100和200之间。预聚物330可以是通过诸如紫外线的光聚合的反应性介晶。

如图7B中所示,通过将电压施加至设置在TFT阵列面板100中的栅极线121、数据线171和参考电压线131,数据电压被施加至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参考图5)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参考图5)且共用电压被施加至共用电极面板200,以向两个显示面板100和200之间的液晶层3产生电场。

因此,液晶层3的液晶分子31响应于电场通过两级在平行于分支电极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倾斜,如上所述,并且一个像素PX中的液晶分子31总共在四个方向上倾斜。

在向液晶层3产生电场之后,当照射诸如紫外线的光时,预聚物330被聚合以提供如在图7C和图7D中所示的聚合物370,并且聚合物370是初始配向液晶分子31的配向层。

液晶分子31的配向方向通过具有在分支电极的长度方向上的初始预倾角度的聚合物370确定。因此,当没有电压施加至电极191和270时,液晶分子310具有四个不同方向的预倾斜。说明书中描述的液晶分子的初始预倾角度是指与基板的表面垂直的假想线与被初始配向的液晶分子的 长轴之间的角度中的小角度。即,因为在液晶分子垂直于基板的表面的状态下,垂直于基板的表面的液晶分子通过施加至液晶层的电场倾斜,所以初始预倾角度是表示从初始状态生成一定倾斜时的角度。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初始预倾角度可以具有在大约0度至大约90度内的值。

依照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及其制造方法,当初始配向液晶层的液晶分子以具有初始的预倾角度时,期望大小的电压被施加至设置在TFT阵列面板100中的栅极线121、数据线171和参考电压线131与共用电极270。详细地,施加至第一电压施加单元701a的第一电压经过共用电极面板200的共用电极270,通过第一短路点71和第二短路点72施加至TFT阵列面板100的栅极驱动垫片127和数据驱动垫片177,并且传输至栅极驱动信号线122和数据驱动信号线172,从而第一电压传输至栅极线和数据线。另外,施加至第二电压施加单元701b的第二电压经过共用电极面板200的共用电极270,通过第三短路点73施加至TFT阵列面板100的参考驱动垫片137,并且传输至多个参考驱动信号线132,并且从而第二电压施加于参考电压线。另外,施加至第三电压施加单元702的第三电压施加至共用电极面板200的共用电极270。第二电压和第三电压可以彼此相等或者不同。

以这种方式,因为第一电压施加至栅极线和数据线,第二电压施加至参考电压线,且第三电压施加至共用电极270,从而施加至设置在一个像素区中的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电压的大小彼此不同。因此,由于施加至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电压的大小不同,如在图7C和图7D中所示,对应于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的液晶分子31的第一初始预倾角度θ1和对应于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液晶分子31的第二初始预倾角度θ2彼此不同。对应于施加有相对大的电压的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的液晶分子31的第一初始预倾角度θ1的大小大于对应于施加有相对小的电压的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液晶分子31的第二初始预倾角度θ2。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初始预倾角度θ1和第 二初始预倾角度θ2之间的差值可以在从大约0.5度至大约2度的范围中,且更具体地,例如,大约1度。

依照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及其制造方法,在设置在一个像素区中的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中,对应于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的液晶分子31的第一初始预倾角度θ1和对应于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液晶分子31的第二初始预倾角度θ2可以被初始配向为彼此不同。从而,增加LCD的透光率。

以这种方式,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PN的液晶层3在向两个显示面板100和200施加电压的情况下通过光的照射被初始配向。依照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对两个显示面板100和200的用于初始配向的电压施加不是以每个显示面板PN为单位执行的,而是以包括多个显示面板PN(参考图1)的显示面板为单位执行的,并且连接至像素电极的栅极线和数据线以及参考电压线可以分开施加有期望大小的电压,从而初始配向用于一个像素区中的对应于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的液晶分子31的第一初始预倾角度θ1和对应于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液晶分子31的第二初始预倾角度θ2,以便彼此不同。

接下来,将参考图8和图9详细地描述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的像素结构。图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的一个像素的平面图,以及图9是沿着图8的线IX-IX截取的截面图。

参考图8和图9,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包括面向彼此的TFT阵列面板100和共用电极面板200,介于两个显示面板100和200之间的液晶层3,以及附接在显示面板100和200的外表面处的一对偏振器(未示出)。

首先,将描述TFT阵列面板100。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包括栅极线121和参考电压线131的栅极导体设置在例如包括透明玻璃、塑料等的绝缘基板110上。

栅极线121包括第一栅电极124a、第二栅电极124b和第三栅电极124c。

参考电压线131包括第一存储电极138和参考电极136。未连接至参考电压线131的第二存储电极139被定位为与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重叠。

栅极绝缘层140设置在栅极线121和参考电压线131上。

第一半导体154a、第二半导体154b以及第三半导体154c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40上。

多个欧姆接触163a、165a、163b、165b、163c以及165c设置在半导体154a、154b以及154c上。

包括含有第一源电极173a和第二源电极173b的多个数据线171、第一漏电极175a、第二漏电极175b、第三源电极173c以及第三漏电极175c的数据导体设置在欧姆接触163a、165a、163b、165b、163c和165c与栅极绝缘层140上。

可以通过使用一个掩模同时设置数据导体和位于数据导体下方的半导体和欧姆接触。

第一栅电极124a、第一源电极173a以及第一漏电极175a与第一半导体154a一起提供第一TFT Qa,并且TFT的沟道设置在第一源电极173a与第一漏电极175a之间的第一半导体154a处。类似地,第二栅电极124b、第二源电极173b以及第二漏电极175b与第二半导体154b一起提供第二TFT Qb,并且TFT的沟道设置在第二源电极173b与第二漏电极175b之间的第二半导体154b处,并且第三栅电极124c、第三源电极173c以及第 三漏电极175c与第三半导体154c一起提供第三TFT Qc,并且TFT的沟道设置在第三源电极173c与第三漏电极175c之间的第三半导体154c处。

第二漏电极175b与第三源电极173c连接。第三漏电极175c包括广泛延伸的延伸部分178。

第一钝化层180p设置在数据导体171、173c、175a、175b和175c上以及半导体154a、154b和154c的暴露部分上。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钝化层180p可包括无机绝缘层,诸如,氮化硅或者氧化硅。第一钝化层180p可防止滤色器230的颜料流入半导体154a、154b以及154c的暴露部分中。

滤色器230设置在第一钝化层180p上。滤色器230在垂直方向上沿两条相邻的数据线延伸。

第二钝化层180q设置在滤色器230上。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钝化层180q可包括无机绝缘层,诸如,氮化硅或者氧化硅。第二钝化层180q防止滤色器230剥落,并且抑制液晶层3被从滤色器230流动的有机材料例如溶剂污染,从而防止缺陷,如当驱动屏幕时可能出现的余像。

暴露第一漏电极175a和第二漏电极175b的第一接触孔185a和第二接触孔185b分别被限定在第一钝化层180p和第二钝化层180q中。

暴露参考电极136的一部分和第三漏电极175c的延长部178的第三接触孔185c可以被限定在第一钝化层180p、第二钝化层180q和栅极绝缘层140中,并且第三接触孔185c由第一连接构件97覆盖。第一连接构件97将通过第三接触孔185c暴露的参考电极136和第三漏电极175c彼此电连接。

多个像素电极191设置在第二钝化层180q上。每个像素电极191包括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利用介于其间的栅极线121彼此分开,并且基于栅极线121在列方向上邻近。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像素电极191可包括诸如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的透明材料。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像素电极191可包括诸如ITO或者IZO的透明导电材料,或者诸如铝、银、铬或它们的合金的反射性金属。

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总体形状是四边形,并且其包括十字形主干,十字形主干包括彼此交叉的横向主干192、纵向主干193以及从十字形主干在四个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分支电极197。

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通过第一接触孔185a和第二接触孔185b分别连接至第一漏电极175a和第二漏电极175b,并且分别从第一漏电极175a和第二漏电极175b接收数据电压。在这种情况下,施加至第二漏电极175b的数据电压的一部分通过第三源电极173c分压,使得施加至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的电压的大小可大于施加至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电压的大小。

被施加数据电压的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与共用电极面板200的共用电极270一起产生电场,以确定两个电极191和270之间的液晶层3的液晶分子31的方向。穿过液晶层3的光的亮度根据液晶分子31的确定的方向而改变。

在该情况下,多个分支电极197的边缘使电场变形以形成确定液晶分子31的倾斜方向的水平分量,并且液晶分子在平行于多个分支电极197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倾斜。

现在,将描述共用电极面板200。

共用电极270设置在第二基板210上。上配向层(未示出)设置在共用电极270上。上配向层可以是垂直配向层。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液晶层3具有负介电各向异性,并且液晶层3的液晶分子可被配向为使得在没有电场的情况下,其主轴垂直于两个显示面板的表面。

例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液晶层3和配向层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光敏材料,且更具体地,反应性介晶。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PN(参考图1)包括介于两个显示面板100和200之间的液晶层,并且液晶层被初始配向为具有初始的预倾角度。

依照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及其制造方法,当初始配向液晶层的液晶分子以具有初始的预倾角度时,期望大小的电压施加至设置在TFT阵列面板100中的栅极线121、数据线171和参考电压线131与共用电极270。详细地,施加至第一电压施加单元701a的第一电压穿过共用电极面板200的共用电极270,通过第一短路点71和第二短路点72施加至TFT阵列面板100的栅极驱动垫片127和数据驱动垫片177,并且传输至栅极驱动信号线122和数据驱动信号线172,并且从而第一电压传输至栅极线和数据线。另外,施加至第二电压施加单元701b的第二电压穿过共用电极面板200的共用电极270,通过第三短路点73施加至TFT阵列面板100的参考驱动垫片137,并且传输至多个参考驱动信号线132,并且从而第二电压施加于参考电压线。另外,施加至第三电压施加单元702的第三电压施加至共用电极面板200的共用电极270。第二电压和第三电压可以彼此相等或者不同。

因此,因为第一电压施加于栅极线和数据线,第二电压施加于参考电压线并且第三电压施加于共用电极270,所以施加至设置在一个像素区中 的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电压的大小彼此不同。因此,由于施加至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电压的大小不同,如在图7C和图7D中所示,对应于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的液晶分子31的第一初始预倾角度θ1和对应于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液晶分子31的第二初始预倾角度θ2彼此不同。对应于施加有相对大的电压的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的液晶分子31的第一初始预倾角度θ1的大小大于对应于施加有相对小的电压的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液晶分子31的第二初始预倾角度θ2。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初始预倾角度θ1和第二初始预倾角度θ2之间的差值可以在从大约0.5度至大约2度的范围中,且更具体地,例如,大约1度。

因此,在设置在一个像素区中的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中,对应于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的液晶分子31的第一初始预倾角度θ1和对应于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液晶分子31的第二初始预倾角度θ2可以被初始配向为彼此不同。从而,增加LCD的透光率。

接下来,将参考图10至图15以及图1描述包括用于上述LCD的显示面板的LCD的制造方法。图10至图15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的制造方法。

图10至图15示出一个显示面板PN,如上所述,而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包括多个显示面板。

参考图10,提供了TFT阵列面板100和整个设置有共用电极(未示出)的共用电极面板200,TFT阵列面板100包括多个像素,连接至多个栅极线121(参考图8)的多个栅极驱动信号线122(多个栅极线连接至多个像素),连接至多个栅极驱动信号线122的栅极驱动垫片127,连接至多个数据线171(参考图8)的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多个数据线连接至多个像素),连接至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的数据驱动垫片177,连接至多个参考电压线131(参考图8)的多个参考驱动信号线132(多个参考电 压线连接至多个像素),以及连接至多个参考驱动信号线132的参考驱动垫片137。

接下来,如图11中所示,第一短路点71设置在TFT阵列面板100的栅极驱动垫片127上,第二短路点72设置在数据驱动垫片177上,以及第三短路点73设置在参考驱动垫片137上。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短路点71、第二短路点72和第三短路点73可包括钼(Mo)、铜(Cu)、铝(Al)、镍(Ni)、铂(Pt)、金(Au)、银(Ag)以及铬(Cr)当中的至少一种。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短路点71、第二短路点72和第三短路点73例如可以通过使用针的粘贴方法来设置。

另外,在共用电极面板200中设置区域定义线280a、280b和280c以将共用电极面板的共用电极270划分为多个区域a1、a2和b。

接下来,参考图12,密封剂320设置在TFT阵列面板100和共用电极面板200中的一个显示面板上,在这样情况下,对于每个显示面板PN,密封剂320被印制在每个显示面板PN的周缘上以提供环形线。详细地,密封剂320被设置为围绕包括多个像素电极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周缘,并且密封剂3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设置在栅极驱动信号线122和数据驱动信号线172上。接下来,在液晶层3被注入由密封剂320围绕的部分之后,TFT阵列面板100和共用电极面板200被对准以面对彼此并且通过均匀压力按压以使TFT阵列面板100和共用电极面板200彼此结合。

在该情况下,液晶层3仅被注入区域b内通过密封剂320围绕的区域中。另外,配向层,具体地垂直配向层,设置在TFT阵列面板100和共用电极面板200的表面上,并且该配向层设置有区域b中的整个区并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区域a1和a2中。

如图12中所示,可以在粘附TFT阵列面板100和共用电极面板200之后在共用电极面板200中形成以上区域定义线。

接下来,如图13中所示,TFT阵列面板100的边缘的部分C被去除以暴露对应于TFT阵列面板100的电压施加单元701a、701b和702(参考图1)的共用电极面板200。

接下来,如图14中所示,第一电压施加至第一区域a1的第一电压施加单元701a,第二电压施加至第二区域a2的第二电压施加单元701b,以及第三电压施加至第三区域b的第三电压施加单元702(参考图1)。为了将第一电压至第三电压施加至第一电压施加单元701a、第二电压施加单元701b和第三电压施加单元702,可以使用诸如引脚或者探针的电压施加装置以用于供给电压。

施加至第一电压施加单元701a的第一电压穿过设置在第一区域a1的共用电极面板上的共用电极270,通过第一短路点71传输至TFT阵列面板的栅极驱动垫片127和数据驱动垫片177,然后施加至连接至每一个像素的栅极线121和数据线171。在该情况下,电压被同时施加至设置在第一区域a1中的多个显示面板PN的栅极驱动垫片127、数据驱动垫片177、栅极线121和数据线171,并且从而第一电压同时施加至连接至多个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的栅极线121和数据线171。

施加至第二电压施加单元701b的第二电压穿过设置在第二区域a2的共用电极面板中的共用电极270,并且通过第三短路点73施加至TFT阵列面板100的参考驱动垫片137,从而传输至多个参考驱动信号线132。在该情况下,电压同时施加至设置在第二区域a2中的多个显示面板PN的参考驱动垫片137,并且从而第二电压同时施加至连接至多个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的参考电压线131。

相对地,通过第三区域b的第三电压施加单元702施加的第三电压施加至共用电极面板的共用电极270,在这种情况下,第三电压同时施加至设置在第三区域b中的多个显示面板的共用电极270。

如上所述,当电压同时施加至多个显示面板时,在其中期望大小的电压施加至多个栅极线和多个数据线、和连接至与每个显示面板连接的多个像素电极的多个参考电压线,且共用电压施加至共用电极面板的共用电极以在TFT阵列面板与共用电极面板之间的液晶层中产生电场的状态下通过照射光,诸如紫外线,多个显示面板同时并且初始地被配向,如图15中所示,并且第二聚合物370的层设置在被密封剂320围绕的并且注入有液晶层3的区域的TFT阵列面板100和共用电极面板200的表面上。在该情况下,因为第一电压施加至栅极线和数据线,第二电压施加至参考电压线,且第三电压施加至共用电极270,所以施加至设置在一个像素区中的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电压的大小彼此不同。因此,因为施加至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电压的大小不同,所以对应于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的液晶分子31的第一初始预倾角度θ1和对应于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液晶分子31的第二初始预倾角度θ2彼此不同,如在图7C和图7D中所示。对应于施加有相对大的电压的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的液晶分子31的第一初始预倾角度θ1的大小大于对应于施加有相对小的电压的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液晶分子31的第二初始预倾角度θ2。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初始预倾角度θ1和第二初始预倾角度θ2之间的差值可以在从大约0.5度至大约2度,且更具体地,例如,大约1度的范围中。

因此,在设置在一个像素区中的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中,对应于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的液晶分子31的第一初始预倾角度θ1和对应于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液晶分子31的第二初始预倾角度θ2可以被初始配向为彼此不同。从而,增加LCD的透光率。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液晶层3在向两个显示面板100和200施加电压的情况下通过光的照射而被初始配向。依照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对两个显示面板100和200的用于初始配向的电压施加不是以每个显示面板PN为单位执行的,而是以包括多个显示 面板PN的显示面板为单位执行的,并且参考电压线以及连接至像素电极的栅极线和数据线可以分开施加有期望大小的电压。通过施加至栅极线和数据线的第一电压,施加有施加至参考电压线的第二电压的像素电极,和施加有第三电压的共用电极270的共用电压生成的电场,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倾斜以具有初始的预倾角度。接下来,通过包括在液晶层3中的预聚物由于紫外线导致的聚合反应而生成的第一聚合物和第二聚合物370,对于对应于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液晶分子,液晶分子31被初始配向为具有不同的初始预倾角度。

如上所述,依照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设置在多个面板的TFT阵列面板中的栅极线和数据线与设置在共用电极面板中的共用电极可以施加有期望大小的电压,并且在初始的光配向处理中,以包括多个LCD的单元的母体玻璃为单位施加电压,从而使得同时减少制造成本,并且对应于两个子像素电极的液晶分子被初始配向以具有不同的初始预倾角度,从而使得可以提高初始配向的精确度,从而增加LCD的透光率。

接下来,将参考图16描述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图16是说明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平面图。

在图16中示出的包括利用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中的面板装配处理完成的一个母体玻璃的显示面板与在图1中示出的通过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显示面板相似。

然而,与图1中示出的显示面板不同,根据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被划分为第一子区域a11、第二子区域a12、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b。第一子区域a11设置有第一子电压施加单元701a1和栅极驱动垫片127,第二子区域a12设置有第二子电压施加单元701a2和数据驱动垫 片177,第二区域a2设置有第二电压施加单元701b和参考驱动垫片137,且第三区域b设置有第三电压施加单元702。

依照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第一子电压通过设置在第一子区域a11中的第一子电压施加单元701a1和栅极驱动垫片127施加至栅极线121,第二子电压通过设置在第二子区域a12中的第二子电压施加单元701a2和数据驱动垫片177施加至数据线171,第二电压通过设置在第二区域a2中的第二电压施加单元701b和参考驱动垫片137施加至参考电压线131,并且第三电压通过设置在第三区域b中的第三电压施加单元702施加至共用电极270。显示面板PN被多个区域定义线280a、280b和280d划分。

鉴于此,依照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因为设置在多个面板的TFT阵列面板中的栅极线、数据线和参考电压线和设置在共用电极面板中的共用电极可以分别施加有期望大小的电压,所以在初始光配向处理(photo alignment process)中,通过以包括多个LCD的单元的母体玻璃为单位施加电压,制造成本可以减低并且同时期望大小的电压可以施加至每个单元的栅极线、数据线、参考电压线和共用电极,从而对应于第一子像素电极191a的液晶分子31的第一初始预倾角度θ1和对应于第二子像素电极191b的液晶分子31的第二初始预倾角度θ2可以初始配向为不同。从而,可以提高初始配向的精确度并且可以增加LCD的透光率。

参考图1至15描述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所有特性可以应用于根据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将参考图17描述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图17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平面图。

在图17中示出的包括利用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中的面板装配处理完成的一个母体玻璃的显示面板与在图1中示出的通过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显示面板相似。

然而,与图1中示出的显示面板不同,多个数据驱动垫片177和多个第二短路点72设置在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PN的第一区域a1中。多个数据驱动垫片177分别连接至设置在一个显示面板PN中的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的部分。即,设置在一个显示面板PN中的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被划分为多个组,并且每组中的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连接至一个数据驱动垫片177。鉴于此,连接至设置在一个显示面板PN中的多个数据线171的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被划分为多个组,并且每组的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连接至一个数据驱动垫片177。因此,对于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的每一组,电压可以通过数据驱动垫片177和第二短路点72分开施加。因此,可以防止施加于数据线171的电压的大小依赖于显示面板PN的位置的电压降。

参考图1至16描述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所有特性可以应用于根据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将参考图18描述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图18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平面图。

在图18中示出的包括利用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中的面板装配处理完成的一个母体玻璃的显示面板与在图1中示出的通过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显示面板相似。

然而,与根据图1的显示面板不同,多个数据驱动垫片177和多个第二短路点72设置在根据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PN的第一区域a1中。多个数据驱动垫片177分别连接至设置在一个显示面板PN中的多 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即,设置在一个显示面板PN中的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分别连接至一个数据驱动垫片177。因此,连接至设置在一个显示面板PN中的多个数据线171的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分别分开连接至一个数据驱动垫片177。因此,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可以通过一个数据驱动垫片177和第二短路点72分别分开施加。因此,可以防止施加于数据线171的电压的大小依赖于显示面板PN的位置的电压降。

参考图1至16描述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所有特性可以应用于根据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将参考图19描述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图19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平面图。

根据在图19中示出的包括利用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中的面板装配处理完成的一个母体玻璃的显示面板与在图1中示出的通过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显示面板相似。

然而,与根据图1的显示面板不同,多个数据驱动垫片177和多个第二短路点72设置在根据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PN的第一区域a1中。多个数据驱动垫片177分别连接至设置在一个显示面板PN中的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的部分。即,设置在一个显示面板PN中的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被划分为多个组,并且每组中的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连接至一个数据驱动垫片177。这样,连接至设置在一个显示面板PN中的多个数据线171的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被划分为多个组,并且每组的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连接至一个数据驱动垫片177。另外,第一连接线172a设置在每组的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与一个数据驱动垫片177之间,并且第一连接线172a的宽度比数据驱动信号线172的宽度宽。当传输有信号的信号线的宽度增加时,信号线的电阻减小,并且从而信号 传输速度变得更快。因此,可以防止从数据驱动垫片177施加的电压在施加至每组的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时电压下降。

另外,对于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的每一组,电压可以通过数据驱动垫片177和第二短路点72分开施加。因此,可以防止施加于数据线171的电压的大小依赖于显示面板PN的位置的电压下降。

参考图1至16描述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所有特性可以应用于根据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将参考图20和图21描述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图20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平面图,以及图21是示出沿着线B-B截取的图20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根据在图19中示出的包括利用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中的面板装配处理完成的一个母体玻璃的显示面板与在图1中示出的通过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显示面板相似。

然而,与根据图1的显示面板不同,多个数据驱动垫片177和第二短路点72设置在根据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PN的第一区域a1中。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连接至第二连接线172b。第二连接线172b可包括其中信号电阻低于数据驱动信号线172的材料。因而,在传输信号时,当使用包括具有低电阻的材料的层时,信号传输速度更快。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线172b可以设置在与栅极线121相同的层中。栅极绝缘层140可以位于第二连接线172b和数据驱动信号线172之间。第二连接线172b和数据驱动信号线172通过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40中的第四接触孔186和设置在第四接触孔186上的第二连接构件91连接。

因此,通过将多个数据驱动信号线172连接至具有信号电阻的第二连接线172b,可以防止施加至数据线171的电压的大小依赖于显示面板PN的位置的电压下降。

参考图1至16描述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所有特性可以应用于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其中在对电场生成电极形成初始电场之后执行初始配向的所有显示面板。

尽管已经结合目前被视为实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公开内容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而是相反,本发明旨在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形和等同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