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303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液晶显示单元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非常多的优点,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背光模组中。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液晶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因此,需要给液晶显示装置提供背光源。背光模组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将点光源或线光源转化为高亮度且均匀性较好的面光源,从而使液晶面板能够正常显示影像。

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背光模组的俯视图,背光模组10包括:背板11、胶框12及光学膜片组13,光学膜片组(由若干张光学膜片组成)13设置于胶框12的内侧,背板11用于容置光学膜片组13和胶框12,其中,胶框12上具有定位槽14,光学膜片组13具有与定位槽14相对应的定位凸耳15,光学膜片组13在与胶框12组配后,定位凸耳15进入定位槽14中,以实现胶框12对光学膜片组13的定位。然后,液晶显示装置呈现窄边框化的发展趋势,胶框12及背板11厚度不断降低,胶框12的定位槽14与光学膜片组13的定位凸耳15之间的定位不稳定,容易产生光学膜片组13在组配合完成后发生跳脱的现象。

此外,在背光模组10中,光学膜片组13在靠近背光源(未图示)的位置会由于受到来自背光源所散发的热量而产生翘曲变形,使得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均匀度、对比度与可视角度等产品重要特性深受背光模组所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以克服上述光学膜片定位以及因光学膜片热涨冷缩造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均匀度、对比度与可视角度受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具有框架,及配置于该框架内侧的光学膜片,该光学膜片具有侧边及凸伸于该侧边上的定位凸耳,该定位凸耳为阶梯状结构,该阶梯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表面、第一连接面、第二表面及第二连接面,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互相错开而不共平面,该第二表面位于该第一表面与该侧边之间,该第二连接面与该侧边相连接;该框架具有定位槽,该定位槽用以限制该定位凸耳,该定位槽的侧壁上具有可弯折的悬臂;其中,当组装该光学膜片至该框架中,该定位凸耳进入该定位槽,该悬臂抵靠该第二表面,当该光学膜片组装至该框架后,弯折并固定该悬臂于该定位槽的该侧壁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缓冲空间,该缓冲空间通过弯折该悬臂后形成。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黏着层,该黏着层设置于该悬臂上,该黏着层用于固定该悬臂于该框架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框架还具有卡槽,该悬臂弯折后进入该卡槽使得该悬臂固定于该卡槽中。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悬臂与该侧壁之间具有缺口,该缺口使得该悬臂与该侧壁之间部分连接,以便于弯折该悬臂。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悬臂为由弹性材料形成。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悬臂与该框架的一体成型。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当组装该光学膜片至该框架中,该第一表面抵靠该框架的内侧。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背板,该背板用于容纳该光学膜片及该框架,该光学膜片的该第一表面抵靠该背板的内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与背光模组,该显示单元设置于该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上,该背光模组为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将光学膜片的定位凸耳设置为阶梯状,对应框架的定位槽上设置可弯折的悬臂,使得悬臂对阶梯状的定位凸耳进行组装定位,且于定位完成后,弯折悬臂并让出空间,为光学膜片受外力撞击或者热胀冷缩提供了缓冲空间。因此,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结构,不仅提高了组装定位的准确性和便利性,同时为光学膜片提供了必要的缓冲空间,以面对外力撞击或者受热膨胀,进而确保了背光模组的光学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的光学膜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框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片的悬臂弯折后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与框架组装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的悬臂弯折后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与框架组装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的悬臂弯折后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与框架组装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与框架组装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对本发明的内容有更清楚及更准确的理解,现在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在说明书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例,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的光学膜片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框架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请同时参照图2-图4,背光模组包括,框架30及设置于框架30内侧的光学膜片20,光学膜片20具有侧边21及凸伸于侧边21上的定位凸耳22,定位凸耳为阶梯状结构,阶梯状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表面23、第一连接面24、第二表面25及第二连接面26,第一表面23与第二表面25互相错开而不共平面,第二表面25位于第一表面23与侧边21之间,第二连接面26与侧边21相连接;框架30具有定位槽32,定位槽32用以限制定位凸耳22,定位槽32的第一侧壁33上具有可弯折的悬臂34;其中,当组装光学膜片20至框架30中时,定位凸耳22进入定位槽32中,悬臂34抵靠第二表面25,当光学膜片20组装至框架30后,悬臂34可被弯折并固定于框架30上。

在本实施例中,悬臂34通过黏着层36固定于框架30上的定位槽32的第一侧壁33上(图5中所示),但并不以此为限定。悬臂34具有相对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悬臂34的下表面面对定位槽32的底面37,且悬臂34的下表面与底面37之间具有间隙,或者,悬臂34的厚度(悬臂34的厚度是指悬臂34的上表面到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定位槽32的高度(定位槽32的高度是指在框架30厚度方向上,定位槽32的底面37到框架30的上表面之间距离),使得悬臂34悬空于定位槽32中。如图3所示,悬臂34的上表面与框架30的上表面为共平面,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悬臂34的上表面与框架30的上表面为非共平面。

继续参照图3与图4,悬臂34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表面与第二侧表面,第一侧表面抵靠光学膜片20的定位凸耳22的第二表面25,黏着层36设置于第二侧表面上,不以此为限。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黏着层36还可设置于悬臂34的端面上,端面连接第一侧表面与第二侧表面。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黏着层36亦可设置于框架30的定位槽的第一侧壁33上。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片的悬臂弯折后的俯视图,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与框架组装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的悬臂弯折后的示意图。

请同时参照图4至图7,当组装光学膜片20至框架30中,光学膜片20的定位凸耳22对应进入定位槽32中,并使得第二表面25抵靠悬臂34的第一侧表面;当光学膜片20组装至框架30后,弯折悬臂34,并通过黏着层36使得悬臂34的第二侧表面被固定至定位槽32的第一侧壁33上。本发明中通过悬臂34对光学膜片20进行定位,在完成定位后,弯折悬臂34使其固定在框架30上,并让出空间,此空间可用于在光学膜片20受到外力撞击,或者在背光源的热量影响下发生热膨胀时,提供缓冲空间。因此,本发明中可弯折的悬臂34同时具有定位功能和提供缓冲空间的双重能力,进而克服现有技术,不能同时兼顾光学膜片的定位和提供缓冲空间的问题。

当然,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加悬臂34与框架30的固定强度,黏着层36可同时设置于上述第二侧表面和端面上。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与框架组装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框架30还包括连接部39,连接部39用于连接定位槽32的相对的第一侧壁33与第二侧壁38,当弯折悬臂34后,悬臂34的第二侧表面通过黏着层36固定于第一侧壁33上,悬臂34的端面通过黏着层36固定于框架30的连接部39的内侧。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的悬臂弯折后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40,背板40用于容置光学膜片20与框架30,其中,光学膜片20与框架30设置于背板40的内侧41。本实施例中,黏着层36同时设置于悬臂34的第二侧表面和端面上。当弯折悬臂34后,悬臂34的第二侧表面通过黏着层36固定于第一侧壁33上,悬臂34的端面通过黏着层36固定于背板40的内侧。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黏着层36将悬臂34固定,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的固定方式例如卡合,对悬臂34进行定位。

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与框架组装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框架30的连接部39还包括第一卡槽39A,当弯折悬臂34后,悬臂34进入第一卡槽39A中,使得悬臂34固定于第一卡槽39A中。较佳的,为了使得悬臂34被稳定的限制于第一卡槽39A中,第一卡槽39A还具有第一止挡部39B,其用于防止悬臂34自第一卡槽39A中跳脱。

图11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与框架组装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40,背板40用于容置光学膜片20与框架30,背板40具有第二卡槽42,当弯折悬臂34后,悬臂34进入第二卡槽42中,使得悬臂34固定于第二卡槽42中。较佳的,为了使得悬臂34被稳定的限制于第二卡槽42中,第二卡槽42还具有第二止挡部43,其用于防止悬臂34自第二卡槽42中跳脱。

继续参照图3,本发明中,为了使得悬臂34的弯折更容易实现,悬臂34与定位槽32的第一侧壁3之间具有缺口35,缺口35使得悬臂34与第一侧壁33之间部分连接,缺口35的形状例如为弧形,V型等。此外,悬臂34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例如具有弹性的树脂,且悬臂34可与框架30一体成型。悬臂34的弯折,可通过使用辅助治具进行,例如,镊子夹持悬臂34进行弯折。

当光学膜片20组装至框架30中,光学膜片20的定位凸耳22的第一表面23可抵靠框架30上的定位槽32的连接部39的内侧(如图8所示),或者第一表面23可抵靠背板40的内侧41(如图6所示)。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光学膜片20例如为反射片、扩散片或棱镜片等。此外,光学膜片20的定位凸耳22设置于光学膜片20的一侧边上,数量为两个,但不以此为限,定位凸耳22的数量及设置位置可依据实际的操作需要而设定。因此,框架30上对应于定位凸耳22的定位槽的数量和位置,也随着定位凸耳22的变化而变化。

当然,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光源和导光板等元件,背光源例如为LED光源,且较佳的设置于导光板的至少一侧边上,以形成侧入式背光模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单元与背光模组,显示单元例如为液晶显示器,其设置于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上,背光模组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背光模组的其中之一。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将光学膜片的定位凸耳设置为阶梯状,对应框架的定位槽上设置可弯折的悬臂,使得悬臂对阶梯状的定位凸耳进行组装定位,且于定位完成后,弯折悬臂并让出空间,为光学膜片受外力撞击或者热胀冷缩提供了缓冲空间。因此,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结构,不仅提高了组装定位的准确性和便利性,同时为光学膜片提供了必要的缓冲空间,以面对外力撞击或者受热膨胀,进而确保了背光模组的光学品质。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