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散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9890阅读:3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扩散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扩散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扩散板。



背景技术:

扩散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直下式LED电视及LED平板灯照明等领域中,能够使入射光充分散射,实现更柔和、均匀的照射效果。目前,大部分厂家通过在传统扩散板的其中一表面或两表面加工出凹凸点的磨砂纹或“V-cut”结构,希望提高扩散板对光的分散性能,使LED点状光源发射出的光线通过扩散板发射出后能够均匀化,这种通过物理几何光学原理改变扩散板的表面形态而提高扩散板对光的分散性能,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散作用,但效果仍然不甚理想,且目前市面上的多数电视机的光源隐蔽性较差,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寻求更好的方案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光的分散性能且光源隐蔽性好的扩散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扩散板,包括主体板层和热塑性树脂层;所述热塑性树脂层附着在所述主体板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所述热塑性树脂层的材质为PMMA、PO、PP、PE和MS中的一种;在所述热塑性树脂层中还渗透有光学母粒;所述热塑性树脂层的一个面上密布球台形凸起物,所述球台形凸起物的形状是球形为平面所截取的部分;所述球台形凸起物的球面弧度为90°;

所述主体板层包括PS基材,所述的PS基材的上表面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光反射膜、光扩散膜、垂直偏光片、彩色荧光粉层、彩色滤光片和水平偏光片,所述的光扩散膜与垂直偏光片之间还设置有扩散增光膜,所述的彩色荧光粉层与彩色滤光片之间还设置有棱镜膜。

所述的光反射膜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镀银层。

所述的水平偏光片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护膜。

所述球台形凸起物的底部相交于所述热塑性树脂层的表面的圆形的半径等于100微米;所述球台形凸起物的顶部离所述底部的最高距离等于41.4微米。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热塑性树脂层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好的光学遮蔽灯影性能。

2、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板层通过增设多种层结构,且各个层结构之间的排序安排合理,可以调整扩散角度、光场的空间和能量分布,实现对光扩散片的均匀度的影响,能够使得采用该扩散板的电视机兼具良好的光扩散率和光源隐蔽性,进而提高电视机的观看效果和把电视机屏幕上炫目的光源变成柔和的、健康的光源。

3、本实用新型通过球台形凸起物的设置,不仅能够把进入的光线扩散成匀光,而且射出的光线,在扩散板平面法线为轴线的90°的范围以外亮度快速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体板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主体板层;2-热塑性树脂层;3-球台形凸起物;10-PS基材;11-光反射膜;12-光扩散膜;13-垂直偏光片;14-彩色荧光粉层;15-彩色滤光片;16-水平偏光片;17-扩散增光膜;18-棱镜膜;19-镀银层;20-防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扩散板,包括主体板层1和热塑性树脂层2;所述热塑性树脂层2附着在所述主体板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通过热塑性树脂层2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好的光学遮蔽灯影性能。

所述热塑性树脂层2的材质为PMMA、PO、PP、PE和MS中的一种;在所述热塑性树脂层2中还渗透有光学母粒;光源经过包含有扩散剂的光学母粒,均匀分散后,还会在经过热塑性树脂层2后发生二次分散,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透光率得到很好地改善。所述热塑性树脂层2的一个面上密布球台形凸起物,所述球台形凸起物3的形状是球形为平面所截取的部分;所述球台形凸起物3的球面弧度为90°;通过球台形凸起物3的设置,不仅能够把进入的光线扩散成匀光,而且射出的光线,在扩散板平面法线为轴线的90°的范围以外亮度快速下降。

所述主体板层1包括PS基材10,所述的PS基材10的上表面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光反射膜11、光扩散膜12、垂直偏光片13、彩色荧光粉层14、彩色滤光片15和水平偏光片16,所述的光扩散膜12与垂直偏光片13之间还设置有扩散增光膜17,所述的彩色荧光粉层14与彩色滤光片15之间还设置有棱镜膜18。

所述的光反射膜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镀银层19。

所述的水平偏光片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护膜20。

所述球台形凸起物3的底部相交于所述热塑性树脂层2的表面的圆形的半径等于100微米;所述球台形凸起物的顶部离所述底部的最高距离等于41.4微米。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