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板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321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扩散板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扩散板,其包括一个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相对的入光面及出光面,所述括散板还包括棱镜微结构及扩散微结构,所述微棱镜结构于所述出光面上,所述微棱镜结构为多个平行设置的三棱柱形凸起,所述扩散微结构位于所述入光面,所述扩散微结构为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半圆柱形凸起。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扩散板的背光模组。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扩散板及背光模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扩散板及具 有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 扩散板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0002] 背光模组作为一种光源模组,常为仪表、显示装置等电子装置照明。一种典型的直 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多个光源及与该多个光源相对的扩散板。常见的扩散板为由透光本体和 液态扩散膜通过涂布且经过聚合反应结合而形成的双层复合结构。背光模组的光源通常阵 列排布于扩散板的下方。由于背光模组的通长尺寸并非为正方形,这样,多个光源在排布的 过程中通常会在背光模组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中存在光源的排布不均匀,而导致出现 暗带,从而使得光源模组的出光不均匀。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的扩散板及背光模组。
[0004] 一种扩散板,其包括一个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相对的入光面及出光面,所述括散 板还包括棱镜微结构及扩散微结构,所述微棱镜结构于所述出光面上,所述微棱镜结构为 多个平行设置的三棱柱形凸起,所述扩散微结构位于所述入光面,所述扩散微结构为多个 相互平行设置的半圆柱形凸起。
[0005] -种背光模组,其包括所述的扩散板及多个光源,所述光源与所述扩散板的入光 面相对。
[0006]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中的光源发出的光透过扩散板时,先被扩散微结构 扩散,然后被本体中的光扩散粒子所扩散,再经棱镜微结构优化,即,光源发出的光透过扩 散板时经过两次扩散并进行优化,从而可以使得穿过扩散板的光线的扩散性更强,穿过扩 散板的光线更均匀,进而使得具有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所发出的光线更均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剖面示意图。
[0008] 图2是图1的背光模组另一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09] 图3是图1中的背光模组的扩散板的立体示意图。
[0010]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W光模组 ~[--? rwm ~ 光源_20 反射片_30 本体_11 入光面 no 出光面 ^ΤΤ? 充扩散粒子 ~--?Τ 棱镜微结构 12 兰棱柱形凸起? 扩散微结构 13 半圆柱形凸起 13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包括一个扩散板 10、多个光源20及一个反射片30。
[0012] 该扩散板10设于所述多个光源20的上方,也就是说,该扩散板10与该多个光源 20相对。所述扩散板10包括本体11及形成于本体11 一侧的棱镜微结构12及形成于本体 11相对的另一侧的扩散微结构13。
[0013] 所述本体11由透光材料制成,其具有相对的入光面110及出光面112。所述本体 11的材料可以为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 合物(M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G)、聚苯乙烯(PS)或者上述材料中的两种或者多种所 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本体11内分散有多个光扩散粒子101。该多个光扩散粒子101用于扩 散从入光面110进入本体11的光。该多个光扩散粒子101的材料可以为硅、二氧化硅、二 氧化钛、甲基丙基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苯乙烯共聚合物(MS)、聚苯乙烯(PS) 或者上述材料中的两种或者更多中所组成的混合物。
[0014] 所述棱镜微结构12设于所述出光面112,用于对从出光面112出射的光进行优化, 以增强所述扩散板10的散射效率。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棱镜微结构12为多个相互平行排列 的三棱柱形凸起121。所述三棱柱形的一个侧面与出光面112相重合。多个三棱柱形凸起 121的形状相同,且相邻的两个三棱柱形凸起121之间的距离相等。具体地,所述三棱柱形 凸起121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其远离出光面112的顶点与出光面112之间的距离Η约 为0. 05毫米至0. 2毫米,优选为0. 1毫米。远离出光面112的顶角所对的边长L为0. 5毫 米至0. 7晕米。即位于出光面112内的边长为0. 5晕米至0. 7晕米,优选为0. 6晕米。相 邻的两个三棱柱形凸起121位于出光面112之间的距离D为2. 5毫米至3. 5毫米,优选为 3毫米。
[0015] 所述扩散微结构13形成于扩散板10朝向光源20的一侧。所述扩散微结构13为 多个相互平行设置且相互连接的半圆柱形凸起131。本实施例中,相互连接的半圆柱表面构 成所述入光面110。所述半圆柱形凸起131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半圆形的半径R为0. 4 毫米至0.6毫米,优选为0.5毫米。多个半圆柱形凸起131的半径相等。相邻的两个半圆 柱形凸起131相互连接。
[0016] 本实施例中,每个三棱柱形凸起12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半圆柱形凸起131的长度 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0017] 可以理解的是,相邻的两个半圆柱形凸起131之间也可以相互分离,即相邻的两 个两个半圆柱形凸起131通过平面相互连接。
[0018] 所述多个光源20位于所述扩散板10与反射片30之间,用于向所述扩散板10发 射光线。
[0019] 所述反射片30设于所述多个光源20的下方,S卩,所述反射片30与所述多个光源 20相对。所述反射片30用于将来自光源20的光线反射至扩散板10,以提高光源20的光 线利用率。
[0020]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光源20发出的光线中的紫外线破坏扩散板10中的 分子结构而出现龟裂或者黄化现象,所述扩散板10的入光面110上设有一紫外线吸收剂 层。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层包括业界常用的紫外线吸收剂,例如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三 嗪系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环状亚胺基酯系紫外线吸收剂、或者上述吸 收剂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0021] 本技术方案中的光源20发出的光透过扩散板10时,先被扩散微结构13扩散,然 后被本体11中的光扩散粒子101所扩散,再经棱镜微结构优化,g卩,光源20发出的光透过 扩散板10时经过两次扩散并进行优化,从而可以使得穿过扩散板10的光线的扩散性更强, 穿过扩散板10的光线更均匀,进而使得具有该扩散板10的背光模组100所发出的光线更 均匀。
[0022] 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于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都应包含在本 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扩散板,其包括一个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相对的入光面及出光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括散板还包括棱镜微结构及扩散微结构,所述微棱镜结构于所述出光面上,所述微棱 镜结构为多个平行设置的三棱柱形凸起,所述扩散微结构位于所述入光面,所述扩散微结 构为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半圆柱形凸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有多个光扩散粒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棱柱形凸起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半 圆柱形凸起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多个三棱柱形凸起的形状相同,且相邻的 两个三棱柱形凸起之间的距离相等。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棱柱形凸起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 形,其远离出光面的顶点与出光面之间的距离为〇. 05毫米至0. 2毫米,远离出光面的顶角 所对的边长为〇. 5毫米至0. 7毫米,相邻的两个凸起位于出光面之间的距离为2. 5毫米至 3. 5晕米。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微结构为多个相互平行设置且 相互连接的半圆柱形凸起,相互连接的半圆柱表面构成所述入光面。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柱形凸起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 述半圆形的半径为〇. 4毫米至0. 6毫米。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三棱柱形凸起的形状相同,且相 邻的两个三棱柱形凸起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三棱柱形凸起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其远 离出光面的顶点与出光面之间的距离为〇. 1毫米,远离出光面的顶角所对的边长为〇. 6毫 米,相邻的两个凸起位于出光面之间的距离为3毫米,所述半圆柱形凸起的横截面为半圆 形,所述半圆形的半径为〇. 4毫米至0. 5毫米。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设有一紫外线吸收剂层。
10. -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扩散板及多个光源,所述光 源与所述扩散板的入光面相对。
【文档编号】F21S8/00GK104110649SQ201310135281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8日
【发明者】王何立颖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