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表用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9407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仪表用导光板,属于仪器仪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是利用光学级的亚克力/PC板材,然后用具有极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高科技材料,在光学级的亚克力板材底面用 UV网版印刷技术印上导光点。利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吸取从灯发出来的光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反射片的用途在于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用来提高光的使用效率;同等面积发光亮度情况下,发光效率高,功耗低。单面微结构阵列导光板一般采用押出成型的制作工艺。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136281.8的一种导光板及仪器仪表,仪表导光板用于对LED灯发出的光进行导光分布,包括环形导光基板,所述环形导光基板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下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置所述LED灯的凹槽。本实用新型的仪表导光板,将LED灯发出的光进行传导发出,并更充分地照射到相应的部件上,起到导光的作用,从而使得使用该仪表导光板的仪器仪表能够在黑暗环境下正常使用;另外,仪表导光板整体结构设计成环形状,有利于减少仪表导光板的材料成本和节省仪表导光板的安装空间,可以使得使用该仪表导光板的仪器仪表的结构更加紧凑。但是结构没有反射片与扩散片,导光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仪表用导光板,以解决其导光不均匀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仪表用导光板,其结构包括下胶框、反射片、下扩散片、棱镜片、上扩散片、上胶框、导光板、上灯管组、下灯管组、铝背板,所述下胶框上设有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与导光板连接,所述下扩散片位于导光板上面,所述棱镜片位于下扩散片上面,所述上扩散片位于棱镜片上面,所述上胶框位于上扩散片上面,所述上灯管组与铝背板连接,所述铝背板位于下胶框下面,所述下胶框由卡条、固定片、固定孔组成,所述固定片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上胶框由铝条边、U型卡槽、通孔组成,所述铝条边上设有U型卡槽,所述通孔位于上胶框的边框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下灯管组包括灯管、电线、插头。

进一步地,所述灯管与电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线上设有插头。

进一步地,所述下胶框上的四个角都设有固定片。

本实用新型一种仪表用导光板设有反射片与扩散片,能使导光均匀,且导光片超薄、超亮,环保又耐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仪表用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下胶框-1、反射片-2、下扩散片-3、棱镜片-4、上扩散片-5、上胶框-6、导光板-7、上灯管组-8、下灯管组-9、铝背板-10、卡条-101、固定片-102、固定孔-103、铝条边-601、U型卡槽-602、通孔-603、灯管-901、电线-902、插头-9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仪表用导光板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下胶框1、反射片2、下扩散片3、棱镜片4、上扩散片5、上胶框6、导光板7、上灯管组8、下灯管组9、铝背板10,所述下胶框1、上设有反射片2,所述反射片2与导光板7连接,所述下扩散片3位于导光板7上面,所述棱镜片4位于下扩散片3上面,所述上扩散片5位于棱镜片4上面,所述上胶框6位于上扩散片5上面,所述上灯管组8与铝背板10连接,所述铝背板10位于下胶框1下面,所述下胶框1由卡条101、固定片102、固定孔103组成,所述固定片102设有两个固定孔103,所述上胶框6由铝条边601、U型卡槽602、通孔603组成,所述铝条边601上设有U型卡槽 602,所述通孔603位于上胶框6的边框中心,所述下灯管组9包括灯管901、电线902、插头903,所述灯管901与电线902固定连接,所述电线902上设有插头903,所述下胶框1上的四个角都设有固定片102。

在进行使用时,将铝背板10固定在仪器仪表上,上灯管组8、下灯管组9发出来的光线穿过反射片2与导光板7,再经过下扩散片3散发出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