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聚光碟片手动调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557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聚光碟片手动调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调解太阳能聚光镜片的装置。



背景技术: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都有一个旋转抛物面反射镜用来汇聚太阳光,该反射镜一般为圆形像碟子一样,故称为碟式反射镜。由于反射镜面积小则几十平方米,大则数百平方米,很难造成整块的镜面,所以是由多块碟片拼接而成。拼接用的碟片都是抛物面的一部分,不是平面。多块镜面固定在镜面框架上,构成整片的旋转抛物面反射镜,因此需要对每块碟片上镜面的焦距进行调节。

对于碟式斯特林镜面调光来说,调焦技术还不够成熟,主要是采用人工进行调焦,通过人眼观察,人工拧动调节杆进行调节,人工调光的难度大,精确度低,聚焦效果不理想,从而造成斯特林发动机转换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碟式斯特林镜面调焦困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精确调节碟面位置的装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聚光碟片手动调光装置,包括外衔接头和外拉块,外衔接头安装在外筒套前端,外筒套中安装调整杆,调整杆前端安装内衔接头和内拉块,调整杆后端连接手轮,手轮转动控制调整杆前后移动。

外筒套上安装两个拉闸把手,分别通过拉线连接拉块和内拉块。

外衔接头后半段的内壁面有六角形的螺母配合槽。

外筒套后端安装有锁紧把手。

外衔接头前端的内壁上安装有外弹珠,内衔接头前端的内壁上安装有内弹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将本装置安装在碟架上,用接头连接碟片外固定卡位和内调节卡位,动过手轮转动推拉调整杆实现碟片的前后调节,精确调节碟面的焦距,本工具简单实用,安装便捷,能适用碟架较小空间工作,易于制造,适合于单次装配或者少数装配的场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头部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外衔接头2安装在外筒套4前端,外筒套4中安装有调整杆8,调整杆8位于外筒套4的轴线上,调整杆8前端安装内衔接头6, 外衔接头2和内衔接头6的都是一个套筒,侧壁分别安装有外弹珠9和内弹珠10,外弹珠9和内弹珠10的开合分别由外拉块1和内拉块5控制,外筒套4前端两侧开有条孔,内衔接头6和内拉块5的外侧均有一个突出的滑块和条孔配合。调整杆8前端安装内卡扣13和内卡扣拨环5。调整杆8后端连接手轮13,调整杆8的后半段由螺纹,和手轮13构成蜗杆机构,旋转手轮13可以使调整杆8前进或者后退。外筒套4外壁上安装有拉闸把手11,两个拉闸把手11分别通过拉线连接外拉块1和内拉块5(图中没有画出拉线,拉线的安装结构类似自行车刹车线),外拉块1和外弹簧3套在外衔接头2上,内拉块5和内弹簧6套在内卡扣13上。外衔接头2后半段的内壁面有六角形的螺母配合槽。

安装方法:

碟片安装在碟架的调节点支座上,调节点支座后端是可以开合的螺纹套筒,松开锁紧螺母可以调节碟片的前后位置。使用时先通过压下拉闸把手11向后拉动外拉块1,外弹珠9缩回,然后将外衔接头2套在调节支点座的卡位处后再松开压下的拉闸把手11,外拉块1复位,外卡扣2前端的内壁上的外弹珠9弹出和调节支点座的卡位配合,外卡扣2的六角形螺母配合槽和锁紧螺母配合。然后压下另一个拉闸把手11向后拉动内拉块5,将内衔接头6套在碟片调节杆的卡位处,再松开闸把手11,内卡扣13前端内壁上的内弹珠10和碟片调节杆上的卡位配合。

安装好后开始调节:先握住锁紧把手12转动外套筒4带动外衔接头2转动松开锁紧螺母。通过手轮13的正反转驱动内衔接头6和碟片调节杆前进与后退,从而调节碟片与调节点支座间的距离,使碟片正确对焦。调节好碟片位置后握住锁紧把手12转动外套筒4带动外衔接头2旋紧锁紧螺母。之后同时压下两个拉闸把手12取下调光工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