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封框胶涂覆装置及其涂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30972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封框胶涂覆装置及其涂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封框胶涂覆装置及其涂覆方法。



背景技术:

封框胶(seal胶)是液晶显示面板生产中需要用到的重要材料,其能牢固的粘合面板的上下层基板,并且对于下层的TFT基板,即形成有阵列排布的TFT(全称为Thin Film Transistor,即薄膜晶体管)的基板上的各种电路走线的全覆盖也能起到很好的防腐蚀作用。

传统工艺中的封框胶主要由树脂和引发剂构成,其涂覆工艺如图1所示,利用喷头在下基板的周边区域内喷涂封框胶→在封框胶限定出的显示区域内滴注液晶→将下基板与上基板进行对盒→再对封框胶进行UV(全称为Ultraviolet,即紫外光)照射预固化→最后再进行热固化(图1中未示意出)。

由于显示产品的边框设计日益变窄,封框胶距离显示区域的距离也更近。由于液晶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当上下基板对盒后,液晶分子会向周边进行扩散,液晶分子如果在封框胶还未进行UV预固化时就与其发生接触,便会产生封框胶穿刺以及液晶污染问题,从而导致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出现FLK(全称为Flicker,即图像闪烁)不良,影响面板的显示品质;此外,由于显示产品的边框变窄,封框胶的涂覆宽度也随之变小,后续使用过程中水汽侵入封框胶也会腐蚀TFT基板上的电路走线,造成显示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封框胶涂覆装置及其涂覆方法,设置在该显示面板上的封框胶一方面可减弱液晶在封框胶未完全固化时与其接触的程度,避免液晶产生污染;另一方面可防止后续使用过程中水汽对封框胶的侵入腐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划分有显示区域和周边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在所述周边区域内且靠近所述显示区域一侧的疏油封框胶;设置在所述周边区域内远离所述显示区域一侧、且包围所述疏油封框胶的疏水封框胶。

可选的,所述疏油封框胶包括,主体胶材以及分散在所述主体胶材中的分散颗粒;其中,所述分散颗粒表面具有疏油性的第一官能团。

优选的,所述疏油性的第一官能团包括,-OH、-CHO、-COOH和-NH2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疏水封框胶包括,主体胶材以及分散在所述主体胶材中的分散颗粒;其中,所述分散颗粒表面具有疏水性的第二官能团。

优选的,所述疏水性的第二官能团包括,-CnH(2n+1)、-CH=CH2、-C6H5、卤原子和-NO2中的至少一种;其中,n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分散颗粒的材料为二氧化硅、硅、三氧化二铝中的任一种。

可选的,所述分散颗粒的形状为球状。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框胶涂覆装置,所述封框胶涂覆装置包括,第一供胶容器、第二供胶容器和涂胶喷头;其中,所述涂胶喷头包括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狭缝开口;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在靠近于所述狭缝开口处的区域相连通;所述第一供胶容器、所述第二供胶容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远离所述狭缝开口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供胶容器用于放置疏油封框胶,所述第二供胶容器用于放置疏水封框胶。

可选的,所述封框胶涂覆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供胶容器和/或所述第二供胶容器的出胶量的压力控制器。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述采用封框胶涂覆装置的涂覆方法,所述涂覆方法包括,使所述涂胶喷头的所述第二容纳腔一侧朝向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基板的显示区域,使所述涂胶喷头的所述第一容纳腔一侧背离所述显示区域,控制所述涂胶喷头沿所述第一基板的周边区域进行涂覆,以在所述周边区域内且靠近所述显示区域一侧形成疏水封框胶,同时在所述周边区域内远离所述显示区域一侧形成包围所述疏水封框胶的疏油封框胶。

基于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在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内设置了两种封框胶。其中,内层,即靠近显示区域一侧的为疏油封框胶,由于常用于液晶显示领域的液晶主要有联苯液晶、苯基环己烷液晶及酯类液晶等,不溶于或在水中溶解性很小,具有油性,因此靠近显示区域一侧的疏油封框胶可以减弱液晶在疏油封框胶还未完全固化时与其接触的程度,降低出现封框胶穿刺的情况,避免液晶产生污染,减少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出现FLK类不良,保证显示品质。而在外层,即周边区域内远离显示区域一侧且包围疏油封框胶的为疏水封框胶,可以防止后续使用过程中水汽对封框胶的侵入腐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封框胶涂覆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疏油封框胶和疏水封框胶的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疏油封框胶接触角说明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疏水封框胶的接触角说明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种分散颗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封框胶涂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显示面板;10-疏油封框胶;100-主体胶材;101-分散颗粒;20-疏水封框胶;200-主体胶材;201-分散颗粒;03-第一供胶容器;04-第二供胶容器;05-涂胶喷头;51-第一容纳腔;52-第二容纳腔;53-狭缝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共同理解的相同含义。还应当理解,诸如在通常字典里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例如,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仅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并且,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各结构尺寸通常在纳米至毫米(nm~mm)数量级,为了清楚起见,本发明实施例附图中各结构的尺寸均被夸大,不代表实际尺寸。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01,该显示面板01划分有显示区域(图中标记为A)和周边区域(图中标记为S),该显示面板01包括,设置在周边区域内且靠近显示区域一侧的疏油封框胶10;设置在周边区域内远离显示区域一侧、且包围疏油封框胶10的疏水封框胶2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显示面板01具体还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上述的疏油封框胶10与疏水封框胶20即位于两个基板之间。其中,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可以互为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或COA(全称为color filter on array,即集成有彩膜的阵列基板)基板与盖板。

示例的可以如图3所示,疏油封框胶10与疏水封框胶20涂覆在阵列基板或COA基板上(该基板的边框区域侧边处还绑定有芯片等结构),再与彩膜基板或盖板对盒。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疏油封框胶10与疏水封框胶20,下面引入“接触角”一概念加以说明。

将液体在固体表面形成液滴,待液滴状态稳定后,在气、液、固三相接触的交界线处,液滴会形成一定大小的接触角θ。

如图4所示,所谓“疏油封框胶”,即指该种封框胶对油性液体具有较强的排斥力,油性液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90°,难以铺展开来。相对的,即对水以及与水具有相似溶解性的水性液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水性液体在其表面的接触角≤90°,易于铺展开来。因此,上述的疏油封框胶也可称之为亲水封框胶。

同理,如图5所示,所谓“疏水封框胶”,即指该种封框胶对水以及与水具有相似溶解性的水性溶液具有较强的排斥力,水性液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90°,难以铺展开来。相对的,即对油性液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油性液体在其表面的接触角≤90°,易于铺展开来。因此,上述的疏水封框胶也可称之为亲油封框胶。

基于此,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在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内设置了两种封框胶。其中,内层,即靠近显示区域一侧的为疏油封框胶10,由于常用于液晶显示领域的液晶主要有联苯液晶、苯基环己烷液晶及酯类液晶等,不溶于或在水中溶解性很小,具有油性,因此靠近显示区域一侧的疏油封框胶10可以减弱液晶在疏油封框胶还未完全固化时与其接触的程度,降低出现封框胶穿刺的情况,避免液晶产生污染,减少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出现FLK类不良,保证显示品质。而在外层,即周边区域内远离显示区域一侧且包围疏油封框胶10的为疏水封框胶20,可以防止后续使用过程中水汽对封框胶的侵入腐蚀。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参考图3所示,上述疏油封框胶10包括,主体胶材100以及分散在主体胶材100中的分散颗粒101;其中,分散颗粒101表面具有疏油性的第一官能团(图中未示意出)。上述疏水封框胶20包括,主体胶材200以及分散在主体胶材200中的分散颗粒201;其中,分散颗粒201表面具有疏水性的第二官能团(图中未示意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主体胶材100或主体胶材2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由树脂材料构成。树脂材料的选择有多种,例如可以为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双酚-A型环氧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二乙二醇单丁醚醋酸酯、含羧基聚氨酯树脂等。此外,上述疏油封框胶10或疏水封框胶20还可包括引发剂等,具体可沿用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所谓“颗粒”是指在一定尺寸范围内具有特性形状的几何体,这里所说的一定尺寸通常在毫米到纳米之间。因此,上述的分散颗粒101或分散颗粒201即指具有较小尺寸数量级的颗粒,其微观的具体形状不限于球状,可以为多种形状具体不作限定。

现有技术的封框胶中的分散颗粒(如硅球)的作用是为封框胶提供一定的厚度支持,以减低其固化后的体积收缩率,同时增加封框胶在固化前的黏度,减少流胶,便于搅拌和/或丝网印刷。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疏油封框胶10或疏水封框胶20中的分散颗粒除了能起到上述作用外,还作为官能团表面功能化改性的载体。

上述分散颗粒的材料具体可以为二氧化硅、硅、三氧化二铝中的任一种,其形状优选为球状,以便于分散颗粒的分散与官能团的接枝。

即,如图6中(a)部分所示,在分散颗粒101表面形成由具有疏油性的第一官能团构成的疏油改性层,即形成了壳-核结构。

同样的,如图6中(b)部分所示,在分散颗粒201表面形成由具有疏水性的第二官能团构成的疏水改性层,即形成了壳-核结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图6仅为表明分散颗粒101表面具有疏油性的第一官能团,第一官能团可以接枝在分散颗粒101的全部或部分表面上,包括但不限于图6中(a)部分所示意的第一官能团形成在其整个表面从而构成了一个疏油改性层的情况。

同样的,上述图6仅为表明分散颗粒201表面具有疏水性的第二官能团,第二官能团可以接枝在分散颗粒201的全部或部分表面上,包括但不限于图6中(b)部分所示意的第二官能团形成在其整个表面从而构成了一个疏水改性层的情况。

这样一来,由于表面改性层厚度为纳米数量级,不会对分散颗粒如硅球的尺寸产生太大影响,因此不会额外增加显示面板中TFT走线线宽,对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影响很小。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上述疏油性的第一官能团包括,羟基(-OH)、醛基(-CHO)、羧基(-COOH)和氨基(-NH2)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疏水性的第二官能团包括,烷基(-CnH(2n+1),n为正整数)、乙烯基(-CH=CH2)、苯环基(-C6H5)、卤原子(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通常标记为-X)和硝基(-NO2)中的至少一种。

下面提供两个具体实施例,用于描述上述疏油或疏水官能团改性的具体工艺过程。

实施例1

疏油性的第一官能团的改性:以纳米SiO2颗粒作为疏油封框胶10中的分散颗粒101。具体表面功能化改性的接枝过程为,将质量为10g的纳米SiO2颗粒分散在50mL的HCl溶液中(HCl在水中的浓度为10%,体积/体积),容器为500mL的烧杯。均匀搅拌1h后,将固体产物与HCl溶液进行分离,用去离子水洗涤纳米SiO2颗粒若干次。将固体产物放置在真空条件下蒸发表面的溶剂,得到表面具有疏油即亲水性的活化的纳米SiO2颗粒(SiO2-OH),采用上述改性方法的产率约为90%。

实施例2

疏水性的第二官能团的改性:以纳米SiO2颗粒作为疏水封框胶20中的分散颗粒201。具体表面功能化改性的接枝过程为,将20mL无水乙醇放置于干燥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干燥纳米SiO2颗粒,超声分散15min后加入到250mL三口烧瓶中。再将含有一定量硅烷偶联剂(分子式为C10H22O4Si,通常标记为KH-570)的无水乙醇溶液加入三口烧瓶中,水浴加热至一定温度,回流反应5h。将固体产物与液体进行离心分离,用无水乙醇洗涤固体产物3次,放置于100℃的烘箱内干燥10h,得到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SiO2颗粒,其表面接枝的疏水性官能团主要为烷基和乙烯基。

在上述基础上,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封框胶涂覆装置,该封框胶涂覆装置包括,第一供胶容器03(例如为胶桶)、第二供胶容器04(例如为胶桶)和涂胶喷头05;其中,涂胶喷头05包括第一容纳腔51、第二容纳腔52和狭缝开口53;第一容纳腔51与第二容纳腔52在靠近于狭缝开口53处的区域相连通(如图中虚线框内所示,从而形成了混合枪头);第一供胶容器03、第二供胶容器04分别与第一容纳腔51、第二容纳腔52远离狭缝开口53的一端相连通;第一供胶容器03用于放置疏油封框胶,第二供胶容器04用于放置疏水封框胶。

这里,第一容纳腔51与第二容纳腔52在靠近于狭缝开口53处的区域相连通,如图中虚线框内所示,从而形成了混合枪头,这样即可同时涂覆出两种封框胶,简化工艺过程。

上述封框胶涂覆装置结构简单,对现有技术中的涂覆装置的工艺改动较小,只需将现有的单一喷头替换为混合枪头式的喷头,并增加胶桶的数量即可,易于实施。

进一步的,参考图7所示,上述封框胶涂覆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供胶容器和/或第二供胶容器的出胶量的压力控制器。

在上述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封框胶涂覆装置的涂覆方法,该涂覆方法包括,使涂胶喷头的第二容纳腔一侧朝向显示面板中的第一基板(例如可以为参考图3所示的阵列基板或COA基板)的显示区域,使涂胶喷头的第一容纳腔一侧背离显示区域,控制涂胶喷头沿第一基板的周边区域进行涂覆,以在周边区域内且靠近显示区域一侧形成疏水封框胶,同时在周边区域内远离显示区域一侧形成包围疏水封框胶的疏油封框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本发明所有附图中示意出的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疏油封框胶和/或疏水封框胶具体结构组成以及封框胶涂覆装置具体部件的限定,只为清楚描述本发明体现了与发明点相关的结构,对于其他的与发明点无关的结构是现有结构,在附图中并未体现或只体现部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