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泳清洗隐形眼镜的纳米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9333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隐形眼镜清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泳清洗隐形眼镜的纳米电极。
背景技术
:有相当多近视的人们,为了美观或行动方便,选择使用隐形眼镜。然而,隐形眼镜长期使用后会造成蛋白沉积,使镜片失去透氧性能,配戴后会造成眼角膜的损伤,因此,当隐形眼镜配戴一定时间后,必须加以清洗,以供再次使用。目前隐形眼镜最常使用的清洗方式,是将隐形眼镜的镜片分别放入隐形眼镜清洗盒的两个容器内,分别注入清洁药水,再以手指揉搓,以清除隐形眼镜镜片上的灰尘、蛋白质沉积、粘液、油渍等秽物,维持镜片的透氧率。然而,上述清洗方式容易因手指的不洁而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且在清洁的过程中,相当耗费时间。目前市面上还存在一些隐形眼镜清洗装置,采用超声波、加热型电磁搅拌器、紫外线或臭氧等方式,然而:1)清洗隐形眼镜的超声波频率需高达100KHz以上,镜片易受物理破坏,且对电路与频率之间的匹配性要求较高,生产成本也较高;2)加热型电磁搅拌器利用电磁原理加热搅拌,添加清洁剂使该镜片的粘着物分离,加热温度高有误触烫伤及损伤镜片的可能性;3)紫外线对细菌有强大的杀伤力,臭氧则是一种良好的氧化剂及消毒剂,但无法完全去除附着在镜片上的粘着物。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053390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隐形眼镜清洗装置,包括一个壳体、一个置放于该壳体内的电路板、两个分别电连接于该电路板的导电件及一个电连接于该电路板并用以启动所述导电件的电力启动件,其中,所述导电件会与位于壳体下方的清洗单元内的清洁剂接触导通形成通电回路而将隐形眼镜上的粘着物带走,以完成洗净作业。该发明专利虽然提供了一种采用电泳方式分离隐形眼镜上粘着物的清洗方式,然而本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证实,该电泳清洗技术的核心在于在清洗剂中提供稳定的电流、同时将分离下的粘着物(如泪蛋白)吸附在电极上,另外,还需要电极满足在重复通电以及清洗液浸泡的使用环境下,长期使用也不会产生金属腐蚀如金属氧化物,否则金属腐蚀产生的杂质反而会污染隐形眼镜,导致眼角膜损伤,现有技术中并未存在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电流稳定、可吸附蛋白、难以腐蚀、使用寿命较长的用于电泳清洗隐形眼镜的纳米电极。本发明的用于电泳清洗隐形眼镜的纳米电极,包括导电性基材、以及担载于所述导电性基材上的铂或者过渡金属元素的铂合金。进一步的,所述过渡金属选自镍、钴、铜、银和铁中的一种。进一步的,铂合金中的铂含量以摩尔比计为0.40~0.99的范围。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说的“铂合金中的铂含量”意味着铂合金中的铂的摩尔数除以构成铂合金的所有元素(不可避免的杂质除外)的合计摩尔数所得的值。制造本发明的用于电泳清洗隐形眼镜的纳米电极的方法,只要可以在导电性基材上担载铂或者过渡金属元素的铂合金的任一制造方法均可。例如,可以使用电镀法、分散镀法、喷镀法、热分解法、电弧离子镀敷法等。过渡金属以铜为例,铜铂合金纳米材料可通过如下置换反应法担载在导电性基材:S1、硝酸铜溶液中,在机械搅拌下往去离子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和乙二胺分别作为pH调节剂和形貌控制剂,通过控制OH-浓度,保证铜离子以(Cu(OH)4)2-的形式存在,接着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铜溶液作为前躯体盐,然后加入水合肼作为还原剂,在水浴中反应,用去离子水过滤洗涤后,真空干燥,得到铜纳米线;S2、将上述铜纳米线用稀盐酸预处理,用去离子水冲洗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然后将其分散在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形成均匀的浆液,使铜在浆液中的含量为0.3~0.4g/L;S3、在氯铂酸中加入络合剂形成混合溶液,然后在磁力搅拌下,往上述含铜纳米线的浆液中加入氯铂酸和络合剂的混合溶液,使氯铂酸和铜的摩尔比为0.2:1~2:1,加入导电性基材,反应30~90分钟后过滤洗涤,最后真空干燥得到复合有铜铂合金纳米材料的导电性基材。进一步的,担载于所述导电性基材上的铂或者过渡金属元素的铂合金的厚度为0.08-0.15mm。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性基材包括钢内芯以及铜外芯。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性基材为铜包钢针或铜包钢片。应当说明的是,电极的形状并不局限于针状、片状和柱状,凡是能够起到在清洗液两端施加一定电压、用于电泳清洗隐形眼镜的电极,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一步的,所述铜包钢针的钢内芯的直径为0.8-1.2mm、铜外芯的厚度为0.1-0.15mm,所述铜包钢片的钢内芯的厚度为0.8-1.2mm、铜外芯的厚度为0.1-0.15mm。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导电性能好,稳定性高;2)对于隐形眼镜上脱离的蛋白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3)长期使用后,也不会存在氧化的问题,耐久性高。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Bradford方法测定人工泪液中蛋白浓度的标准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一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检测电极对隐形眼镜清洗效果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人工泪液配置:溶菌酶(Sigma)、BAS、Na2HPO4·2H2O、CaCl2.2H2O和NaCl按照常规方法配制,调节pH至7.0左右。S2、实验设计:a、对照组:将市售隐形眼镜在隐形眼镜护理液中浸泡24h后取出,标记为C;b、实验组:将市售隐形眼镜在隐形眼镜护理液中浸泡24h后取出,然后在人工泪液中分别浸泡24h、48h和72h后取出,用双蒸水冲洗3次,分别标记为T-24、T-48和T-72。S3、清洗a、电泳清洗:在清洗槽中倒入固定量的隐形眼镜护理液,将一对电极接入电路并置于护理液中,稳定两端电压为3V,将隐形眼镜放入清洗槽中,开启电源清洗30s后关闭,随后将隐形眼镜取出,保留清洗槽中的洗脱液。清洗装置可通过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10481824.X的发明专利或201520692626.3的实用新型专利的结构实现,本申请不再赘述。b、浸泡清洗:将隐形眼镜放入固定量的隐形眼镜护理液中,浸泡24h后取出,保留剩下的洗脱液。S4、蛋白测定a、标准曲线:首先利用Bio-Rad公司的Bradford试剂对人工泪液进行蛋白定量测定,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图中横坐标为蛋白浓度,纵坐标为吸光度,可见该实验方法可以有效测定溶液中的蛋白浓度。b、将步骤S3的a或b中获得的洗脱液,以及对照组再次浸泡24h后留下的洗脱液,分别利用Bio-Rad公司的Bradford试剂进行定量测量,得到不同洗脱液中的蛋白浓度,通过与对照组的蛋白浓度进行比较,可得到不同清洗方法的洗脱效果。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方法,并提供5种不同材质的电极,比较其对于隐形眼镜的清洗效果,不同电极重复试验5次,最终结果取平均值。1、5种电极材质a、电极1全铜电极,片状,尺寸为10mm*20mm*1mm。b、电极2全银电极,针状,直径1mm,长20mm。c、电极3铂电极,针状,直径1mm,长20mm。d、电极4铜包钢镀银电极,针状,直径1.4mm,长20mm,其中钢内芯直径1mm,铜层厚度0.1mm,银层厚度0.1mm。e、电极5铜包钢镀铂合金电极,针状,直径1.4mm,长20mm,其中钢内芯直径1mm,铜层厚度0.1mm,铂合金层厚度0.1mm,铂合金为铜铂合金,铂含量以摩尔比计为0.9。2、清洗效果对比分别采用上述5种电极,对实施例1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隐形眼镜进行清洗,同时使用浸泡清洗的方式,对实施例1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隐形眼镜进行清洗,利用Bio-Rad公司的Bradford试剂进行定量测量,吸光度结果如表1所示。表1各组洗脱液Bradford法测量吸光度结果吸光度浸泡电极1电极2电极3电极4电极5C0.37160.37180.37150.37170.37130.3715T-240.37840.46430.48230.41230.47820.4721T-480.38150.47810.49430.42430.48560.4812T-720.38420.48550.50120.43580.49710.4945根据表1中的吸光度结果,并结合实施例1中的标准曲线,计算得到各组蛋白质浓度如表2所示。表2各组洗脱液Bradford法测量蛋白浓度结果蛋白浓度浸泡电极1电极2电极3电极4电极5C0.3473370.347520.3472450.3474280.3470620.347245T-240.353560.432180.4486550.3845870.4449020.439319T-480.3563980.4448110.4596380.395570.4516750.447648T-720.3588690.4515830.4659530.4060960.46220.459821由于对照组中洗脱液也存在一定的吸光度,计算不同电极对于蛋白的洗脱效果,需要计算其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值,因而,根据表2中的蛋白浓度结果,求差值得到不同电极和浸泡清洗对蛋白质洗脱效果的对比结果,如表3所示。表3不同电极和浸泡清洗对蛋白质洗脱效果的对比结果蛋白浓度浸泡电极1电极2电极3电极4电极5T-240.0062240.084660.1014090.0371590.097840.092074T-480.0090610.0972910.1123920.0481420.1046130.100403T-720.0115320.1040640.1187080.0586670.1151380.112576根据表3的结果可知,电极2、4、5的清洗效果较好。3、耐久性对比重复上述实验100次后,再次对上述电极对蛋白质洗脱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如表4所示。表4不同电极和浸泡清洗对蛋白质洗脱效果的对比结果蛋白浓度电极1电极2电极3电极4电极5T-240.022350.045110.033120.051120.08571T-480.024560.047840.037520.055250.08912T-720.027810.049850.042310.058420.09147根据表4可知,5种电极中铜包钢镀铂合金电极的使用耐久性最好,使用超过100次之后仍能够保证较高的蛋白质洗脱效果,而剩下4种电极使用耐久性不高,原因包括以下几种:1)铜长期使用后生成铜绿,使得电极导电性变差;2)银的导电性虽然最高,但是作为阳极容易被氧化,影响使用效果;3)长期使用后,蛋白质吸附在电极表面,进一步影响电极的电泳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