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扩散膜的偏光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4342阅读:1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偏光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扩散膜的偏光片结构。



背景技术:

偏光片是LCD的主要材料之一,偏光片经裁切成合适尺寸后贴附在液晶盒的上下两侧,观看一侧的偏光片为上片,靠近背光模组一侧的偏光片为下片。没有偏光片,LCD无法显示工作。

扩散膜是一种功能薄膜,它依靠分散于扩散膜内部或表面的不同折射率的微小粒子进行折射、或散射,使点光源成为面光源,或者使光线在整个面更均匀。同时扩散膜也是背光模组重要组成部分,如背光灯开启后,光线通过导光板传导、垂直穿过LCD显示器进入观察者视野,由于背光灯为点光源,为了让整个显示面板光线均匀,需要在背光模组中加入一层或两层扩散膜。

在现有工艺方案中,偏光片与扩散膜的裁切、组装是分开进行的,这样工序更多,良率也会受到影响,同时花费较多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带有扩散膜的偏光片结构,该偏光片结构可使得背光模组中少用或不用扩散膜,因而减少工序,提高效率,且降低人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扩散膜的偏光片结构,包括通用偏光片层、复合胶层和保护膜层;所述复合胶层涂覆在通用偏光片层的下表面上,所述复合胶层的下表面涂覆有一扩散膜层,且该扩散膜层的下表面涂覆该保护膜层后,扩散膜层夹持在复合胶层与保护膜层之间;且通用偏光片层、复合胶层、扩散膜层和保护膜层四者相层叠后形成一偏光片整合体,该偏光片整合体在液晶显示器中作为下偏光片使用。

其中,所述通用偏光片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的离型膜层、压敏胶层、第一TAC膜层、PVA膜层和第二TAC膜层;且所述复合胶层涂覆在第二TAC膜层的下表面。

其中,所述复合胶层的厚度为0.013mm左右、扩散膜层的厚度为0.08mm左右和保护膜层的厚度为0.05mm左右。

其中,所述离型膜层的厚度为0.05mm左右、压敏胶层的厚度为0.018mm左右、第一TAC膜层的厚度为0.05mm左右和第二TAC膜层的厚度为0.05mm左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扩散膜的偏光片结构,在传统的通用偏光片层下表面涂覆复合胶层,复合胶层的下表面涂覆有一扩散膜层,且该扩散膜层的下表面涂覆保护膜层,即在通用偏光片的下表面进行涂覆复合胶后,再和扩散膜进行复合,最后在扩散膜的下表面复合一层保护膜进行保护,以防刮伤。上述的结构将传统的通用偏光片与背光模组中的扩散膜复合成一体,因此,省去了背光模组中的扩散膜,该偏光片结构替代通用偏光片时,背光模组中可少用或不用扩散膜,可以一次裁切与装配,提高了产品良率及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扩散膜的偏光片结构及对应背光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通用偏光片层 11、复合胶层

12、保护膜层 13、扩散膜层

14、导光板 101、离型膜层

102、压敏胶层 103、第一TAC膜层

104、PVA膜层 105、第二TAC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扩散膜的偏光片结构,包括通用偏光片层10、复合胶层11和保护膜层12;复合胶层11涂覆在通用偏光片层10的下表面上,复合胶层11的下表面涂覆有一扩散膜层13,且该扩散膜层13的下表面涂覆该保护膜层12后,扩散膜层13夹持在复合胶层11与保护膜层12之间;且通用偏光片层10、复合胶层11、扩散膜层13和保护膜层13四者相层叠后形成一偏光片整合体,该偏光片整合体在液晶显示器中作为下偏光片使用,本技术中扩散膜可以为不同的全光透过率和雾度。与现有的偏光片结构相比,将原有背光结构中的上扩散膜和下扩散膜的位置调整在本案中复合胶层与保护膜层之间,背光结构中的导光板与本案中的偏光片整合体相结合即可实现现有的通用偏光片与背光结构的效果,现有背光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上扩散膜、下扩散膜和导光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扩散膜的偏光片结构,在传统的通用偏光片层下表面涂覆复合胶层,复合胶层的下表面涂覆有一扩散膜层,且该扩散膜层的下表面涂覆保护膜层,即在通用偏光片的下表面进行涂覆复合胶后,再和扩散膜进行复合,最后在扩散膜的下表面复合一层保护膜进行保护,以防刮伤。上述的结构将传统的通用偏光片与背光模组中的扩散膜复合成一体,因此,省去了背光模组中的扩散膜,该偏光片结构替代通用偏光片时,背光模组中可少用或不用扩散膜,可以一次裁切与装配,提高了产品良率及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通用偏光片层1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的离型膜层101、压敏胶层102、第一TAC膜层103、PVA膜层104和第二TAC膜层105;且复合胶层11涂覆在第二TAC膜层105的下表面。TAC膜为三醋酸纤维素膜,PVA膜为聚乙烯醇膜。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胶层11的厚度为0.013mm左右、扩散膜层13的厚度为0.08mm左右和保护膜层12的厚度为0.05mm左右。离型膜层101的厚度为0.05mm左右、压敏胶层102的厚度为0.018mm左右、第一TAC膜层103的厚度为0.05mm左右和第二TAC膜层105的厚度为0.05mm左右。当然,本案中并不局限于上述部件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改变上述部件的厚度。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