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带光缆定径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988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锈钢带光缆定径模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层绞式通信用室外光缆在生产时需要施加一层挡潮层;GYTA53不锈钢带生产时需要施加一层材质较硬的304不锈钢塑覆膜带,目前包覆方式为纵包,并同时挤包一层黑色聚乙烯套,聚乙烯套与复合带之间、以及复合带两边边缘搭接处的带子之间相互粘结为一体,必要时可在搭接处施加粘结剂来提高粘结强度。复合带搭接的重迭宽度应不小于5mm或缆芯直径小于8.0mm时不小于缆芯周长的20%。因不锈钢带材质较硬,生产过程中纵包后不锈钢带搭接处闭合不良,出现翘边现象,生产出来的GYTA53不锈钢带大芯数室外光缆达不到要求,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不锈钢带光缆定径模装置,它结构设计合理,可方便的调节两滑轨卡座在模具架上的位置,以实现中心模座在水平方向上的调节;也可方便的调节中心模座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以实现定径模装置在模具架上的位置需求,避免生产过程中因不锈钢带材质较硬导致的纵包后不锈钢带搭接处闭合不良翘边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生成成本,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不锈钢带光缆定径模装置,包括相互配合平行设置的上支模座和下支模座,在上支模座和下支模座之间垂直间隔设有两支撑枝杆,在两支撑枝杆外套设一中心模座,在中心模座中央水平设有一放置孔,在中心模座上方设有一连接螺杆,连接螺杆的顶端穿出上支模座,在中心模座上方的连接螺杆上套接一固定座,在下支模座下方间隔对称设有一对滑轨卡座,在每个滑轨卡座上设有一紧固螺栓。

在下支模座和中心模座之间间隔对称设有两伸缩套筒,在每个伸缩套筒内均设有一弹簧。

在放置孔内设有防滑垫。

在连接螺杆上方设有一提手。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它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在模具架上的两紧固螺栓,可根据需要方便的调节两滑轨卡座在模具架上的位置,以实现中心模座在水平方向上的调节;通过在两支撑枝杆外侧套接中心模座以及在中心模座上方设置的带有固定座的连接螺杆,可根据需要方便的调节中心模座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以实现定径模装置在模具架上的位置需求,保证了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生成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支模座,2、下支模座,3、支撑枝杆,4、中心模座,5、放置孔,6、连接螺杆,7、固定座,8、滑轨卡座,9、紧固螺栓,10、伸缩套筒,11、弹簧,12、防滑垫,13、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不锈钢带光缆定径模装置,包括相互配合平行设置的上支模座1和下支模座2,在上支模座1和下支模座2之间垂直间隔设有两支撑枝杆3,在两支撑枝杆3外套设一中心模座4,在中心模座4中央水平设有一放置孔5,在中心模座4上方设有一连接螺杆6,连接螺杆6的顶端穿出上支模座1,在中心模座4上方的连接螺杆6上套接一固定座7,在下支模座2下方间隔对称设有一对滑轨卡座8,在每个滑轨卡座8上设有一紧固螺栓9。

在下支模座2和中心模座4之间间隔对称设有两伸缩套筒10,在每个伸缩套筒10内均设有一弹簧11。

在放置孔5内设有防滑垫12;防止定径过程中不锈钢带光缆在放置孔内5有滑动。

在连接螺杆6上方设有一提手13,用于防止两伸缩套筒10内的两弹簧11复位时不能顶起中心模座4或者在弹簧11顶起中心模座4时向上提拉提手13以快速使中心模座4调节到合适的位置。

使用时,如需调节中心模座在模具架上的水平位置时,松开两紧固螺栓9,然后在模具架上滑动两滑轨卡座8,当滑轨卡座8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再拧紧两紧固螺栓9固定两滑轨卡座8即可;如需在垂直方向上向上调节中心模座时,逆时针拧固定座7,位于中心模座下方的两伸缩套筒10内的弹簧11复位,带动中心模座向上移动,当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停止拧固定座7即可;如需在垂直方向上向下调节中心模座时,顺时针拧固定座7,固定座7压迫中心模座向下移动,同时压缩位于中心模座下方的两伸缩套筒10内的弹簧11,当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停止拧固定座7即可;不仅实现了中心模座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调节,也实现了中心模座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调节,以实现定径模装置在模具架上的位置需求,避免生产过程中因不锈钢带材质较硬导致的纵包后不锈钢带搭接处闭合不良翘边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生成成本。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