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539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中通常都设置有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用于在显示时为液晶显示装置提供背光。背光模组中通常都设置有光源以及相互层叠的反射片、导光板和若干个光学膜片,这些膜片用于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处理,使光源中的光进一步变成均匀面光源。随着目前液晶显示模组往侧墙变窄的趋势上发展,特别是中大尺寸(5寸以上,特别是12寸以上)的背光模组,光学膜片的定位越来越受到挑战,定位不好的光学膜容易引起膜片的弯曲、脱落,在可靠性测试的环境变化的时候,造成显示效果异常。

目前,现有技术中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有通过胶带完全粘贴或者设置定位柱和定位孔的方式实现膜片与导光板或者胶框的固定,这些固定方式使得膜片被完全限定,不具有活动性,膜片在热胀冷缩的时候容易因没有活动空间而发生弯曲变形,进而造成显示效果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有效防止光学膜片在热胀冷缩时发生变形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学膜片组和固定条,所述导光板包括出光面和入光面,所述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出光面上,所述光学膜片组相同一端设有突出部,所述固定条的底部与出光面的任意一端固定,所述固定条的上部形成至少一个台阶,所述突出部通过粘结层粘接在所述台阶上。

优选地,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扩散膜、下增亮膜和上增亮膜。

优选地,所述台阶为3个,分别与所述扩散膜、下增亮膜和上增亮膜的突出部粘接。

优选地,所述台阶高度逐级递增或者逐级递减或者相互错开,其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突出部相配。

优选地,所述台阶的宽度为0.5-3.0mm,长度为2-50mm。

优选地,所述固定条上还形成有至少一个凸台,所述凸台的高度与所述光学膜片组的总厚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凸台为两个,分别形成在所述固定条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粘接层为双面胶,所述双面胶的长度和宽度与台阶的长宽相同。

优选地,与突出部相对的光学膜片组另一端设有伸出部,所述伸出部与导光板上相配的结构卡接。

优选地,还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在导光板的一端设有固定条,光学膜片组一端的突出部与固定条粘接而其他三端不粘接的方式,有效防止光学膜片组在热胀冷缩时发生弯曲变形的现象发生,提升背光模组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模组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模组的光学膜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固定条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光学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和光学膜片组2,所述导光板1设有入光面11和出光面12,所述光学膜片组2位于所述导光板1的上方,正对所述导光板1的出光面12。所述光学膜片组2包括扩散膜21、下增亮膜22和上增亮膜23,如果需要,还包括其他膜片。所述扩散膜21、下增亮膜22和上增亮膜23的同一边上错开位置分别包括一突出部4。

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独立设置的固定条3,所述固定条3底部与出光面12任意一侧固定,所述固定条3上部形成至少一个凸台31,所述凸台31的高度与导光板1上所有的光学膜片组2的总厚度相同,以便在光学膜片组2装配时定位所述光学膜片组2。所述固定条3上部还形成至少一个台阶32,所述台阶32通过粘贴层固定所述单个膜片。如本实施例图中显示,所述台阶32包括高度逐级下降的台阶321、台阶322和台阶323,所述台阶323用于粘贴最接近于导光板1的扩散膜21突出部,所述台阶322用于粘贴中间的下增亮膜22突出部,所述台阶321用于粘贴最上层的上增量膜23突出部。本实用新型中的台阶32数量与所述光学膜片组2的数量相同,所述台阶323、台阶322、台阶321到所述出光面12的距离分别与所述扩散膜21、下增亮膜22、上增量膜23到所述出光面12的距离相等。本实用新型中的光学膜片组2一边通过粘贴层固定在所述固定条3上,另外三边不需要使用粘贴层固定,所述光学膜片组2在热胀冷缩时可一边固定,其他部位自由收缩,不会出现光学膜拱起或者褶皱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中的背光模组更适用于中大尺寸的液晶显示装置,一般为5寸以上,特别是12寸以上的大型液晶显示装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台阶32高度可以逐级递增或者逐级递减,也可以相互错开,其与光学膜片组2的突出部粘接后能实现光学膜平整地固定在所述台阶32上即可。所述台阶32之间的高度差为0.01-0.2mm,与所述扩散膜21、下增亮膜22、上增量膜23的厚度相配。所述台阶32的宽度为0.5-3.0mm,长度为2-50mm,可根据实际情况确保光学膜片的固定,同时又可节省材料。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台31为两个,分别形成在所述固定条3的两端。所述凸台31的长度为3-20mm,宽度为0.5-3.0mm,在保证固定所述光学膜片组2的前提下可节约材料。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粘贴层可以是双面胶,所述双面胶的长度和宽度与台阶32的长宽相同。双面胶的工艺较为简便,方便易用。当然,值得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具有粘贴作用的结构均可作为粘贴层,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设有突出部4的光学膜片组2的一端相对另一端也设置一伸出部5,所述伸出部5与导光板1或者下框或者上框上相配的结构相卡接,所述导光板1或者下框或者上框上的结构略大于伸出部5,可进一步限制所述光学膜片组2在所述出光面水平上的大范围位移。所述伸出部5没有通过粘结层粘接,可允许所述光学膜片组2在热胀冷缩时小范围内的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还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的入光面11相对的一侧,通过导光板1和光学模片组2显示均匀的光。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