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539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对中大尺寸背光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行业内中大尺寸背光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图1所示,现有的背光源的FPC 31’一般包括依次连接焊盘部311’和插接部312’,其插接部312’设计成L形,焊盘部311’和插接部312’的连接处为第一弯折处A’,插接部312’的直角处为第二弯折处B’,如图2所示,FPC 31’的焊盘部311’粘贴在背光源的框架的光源端侧边的内表面上,第一弯折处A’弯折后,插接部312’的一部分粘贴在背光源的框架的光源端邻边的内表面上,另一部分从背光源背面的开口处伸出后在第二弯折处B’弯折,位于框架底面的外表面上,刚好够到液晶显示模组的插接位。但是,这种形状设计的FPC 31’在母板拼版时存在大量浪费原材料,如图3所示,一片274mm*125mm的母板只能制作8片FPC 31’。

在一份公告号为CN206036782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采用FPC折叠式设计的车载背光源,其FPC采用直线设计,当FPC在背光源内组装时,其先粘贴到铁框的光源端侧边和邻边的内表面上,并在邻边上对折180°后使FPC垂直方向伸出,解决了FPC的母板拼版时大量浪费原材料的问题。但是,这种形状设计的FPC将折叠处在光源端邻边上,随着背光源的窄边框发展,背光源和铁框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小,此时,FPC折叠后的两层结构需要紧紧地贴在一起,容易导致铜箔线路损伤、断裂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该背光源中的FPC不仅可以减少母板拼版时大量浪费原材料的问题,而且在组装时也可以大幅度减少折叠所带来的铜箔线路损伤、断裂等情况。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背光源,包括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入光面的灯条,所述灯条包括FPC和设置在所述FPC上的若干光源;所述FPC包括依次连接的焊盘部和插接部,所述焊盘部呈直线形,焊接所述若干光源后粘贴到所述框架的光源端侧边的内表面上;所述插接部呈Z形,其头部粘贴到所述框架的光源端邻边的内表面上,其尾部在Z形处弯折后粘贴到所述框架底面的内表面上,并在所述框架底面的开口处折叠180°后,呈90°直角伸出到所述框架底面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FPC折叠处的两层结构之间设置有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垫片为海绵。

进一步地,所述垫片的厚度为0.2~0.5mm。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底面的外表面上粘贴有覆盖所述FPC的折叠处的保护纸。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纸靠近所述FPC伸出处的一端为两端外凸中间内凹的形状, 所述FPC从中间内凹的位置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光学膜。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远离出光面的一面上设置有反射片。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上设置有遮光片。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上述的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背光源中的FPC的插接部采用Z形设计,不仅可以减少母板拼版时大量浪费原材料的问题,而且其折叠处在所述框架底面的开口处,所述框架自身存在一定厚度,在组装时也可以利用开口处的空间提供一定的缓冲,不必将所述FPC折叠后的两层结构紧紧地贴在一起,可以大幅度减少折叠所带来的铜箔线路损伤、断裂等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背光源的FPC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背光源内的FPC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FPC的母板拼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FPC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内的FPC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FPC的母板拼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背面的保护纸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4和5所示,一种背光源,包括框架1、设置在所述框架1内的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入光面的灯条,所述灯条包括FPC 31和设置在所述FPC 31上的若干光源32;所述FPC 31包括依次连接的焊盘部311和插接部312,所述焊盘部311呈直线形,焊接所述若干光源32后粘贴到所述框架1的光源32端侧边的内表面上;所述插接部312呈Z形,其头部粘贴到所述框架1的光源32端邻边的内表面上,其尾部在Z形处弯折后粘贴到所述框架1底面的内表面上,并在所述框架1底面的开口处折叠180°后,呈90°直角伸出到所述框架1底面的外表面上。

如图4所示,所述FPC 31的焊盘部311和插接部312的连接处为第一弯折处A,所述焊接部312的Z形直角处为第二弯折处B,所述插接部312的尾部设有折叠处C。

该背光源中的FPC 31的插接部312采用Z形设计,不仅可以减少母板拼版时大量浪费原材料的问题,而且其折叠处C在所述框架1底面的开口处,所述框架1自身存在一定厚度,在组装时也可以利用开口处的空间给所述FPC 31的折叠提供一定的缓冲,不必将折叠后的FPC 31的两层结构紧紧地贴在一起,可以大幅度减少折叠给所述FPC 31所带来的铜箔线路损伤、断裂等情况。

如图6所示,这种形状设计的FPC 31在母板拼版时,一片266mm*125mm的母板能制作10片FPC 31,大大节省了母板的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FPC 31折叠处C的两层结构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优选但不限于海绵,厚度在0.2~0.5mm之间,可以进一步增加所述FPC 31的折叠处C的缓冲效果,保护所述FPC 31内的铜箔走线。

如图7所示,所述框架1底面的外表面上粘贴有覆盖所述FPC 31的折叠处C的保护纸2,以防止所述FPC 31折叠后反弹;所述保护纸2靠近所述FPC 31伸出处的一端为两端外凸中间内凹的形状, 所述FPC 31从中间内凹的位置伸出。

所述保护纸2两端的外凸结构能够增强所述保护纸2和框架1之间的粘合力,内凹结构能够化解所述FPC 31的一部分反弹力,有效避免由于FPC 31反弹造成的背光源的功能不良。

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光学膜,一般来说,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依次设置有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但是,所述光学膜的数量和类型应视具体需求而定,不应以此为限;所述导光板远离出光面的一面上设置有反射片;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遮光片,所述遮光片优选地双面具有粘性,其背向所述框架1的一面为黑色,其面向所述框架1的一面为白色、黑色、或其它颜色。

实施例二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背光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