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视显示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8451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平视显示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平视显示器系统,其包括用于产生图像的成像单元和投影面。此外,本发明涉及具有平视显示器系统的机动车、借助平视显示器系统在投影面上产生图像的方法和该平视显示器系统的用途。

对机动车的玻璃提出了高的要求。在可视区域的大小和板的结构稳定性方面适用下列法规:

-ecer43:“对于安全玻璃和复合玻璃材料的审批的统一规定”以及

-在设计审核§22astvzo,“安全玻璃”中对汽车零件的技术要求。

这些规定通常通过复合玻璃板来满足。复合玻璃板由两个或更多个单板构成,特别是由浮法玻璃构成,并且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在热和压力下彼此牢固结合。该中间层大都由热塑性塑料,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或乙烯-乙酸乙烯酯(eva)构成。

该玻璃板可具有电加热功能,其基于透明的电涂层。这样的导电涂层可以具有多个金属的和介电的薄层。基于薄的银层的涂层可成本有利地制造并且是耐老化的。这些层通常具有3欧姆/平方-5欧姆/平方的面电阻。

此外,车辆可以配备有所谓的平视显示器(hud;“抬头显示器”)技术。平视显示器是一种显示系统,其向车辆的驾驶员在其视野内以图像的形式投影额外的信息。平视显示器系统由一个成像单元和用于将图像偏转或镜像(反射)在投影面或反射面上的多个光学模块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复合玻璃,特别是车辆的挡风玻璃,通常充当投影面。虽然图像被投影到挡风玻璃上,但它在驾驶员的人眼的感知中远远地悬浮在车辆的引擎盖上方。

通过成像单元形成的图像通常由s-偏振光构成。s-偏振光在一定的入射角度下落在复合板上,并且既至少部分地被引入到该复合板中,也作为s-偏振光被反射到驾驶员的视野中。然而,该反射的图像并没有呈现为真实色彩(farbecht)或者被呈现为不想要的反射,所谓的双像。

de102011075887a1公开了一种具有成像单元的平视显示器,其包括背光单元和液晶显示单元,其被控制单元控制用于产生可视图像并被背光单元的光照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改善图像的投影的平视显示器系统。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平视显示器系统得以实现,该系统具有用于产生图像的成像单元和投影面。优选实施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获悉。具有平视显示器系统的机动车辆、借助平视显示器系统在投影面上产生图像的方法由其他权利要求获悉。

本发明的平视显示器系统包括用于在投影面上产生图像的成像单元,其中提供该投影面用于反射图像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包括透明板,该透明板具有透明基底和在该透明基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具有至少一个功能层的至少一个导电涂层。

在本发明的平视显示器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有利地提供,所述成像单元发射s-偏振光,该偏振光被光学模块偏转,并且在投影面处被反射向车辆驾驶员的方向。该投影面可以是车辆的挡风玻璃。这种投影面反射由成像单元产生的图像,因此它们也可被称为反射面。

在本发明的平视显示器系统的另一实施方案中,被光学模块偏转的光线以大约55°-70°,优选65°的入射角射到投影面上。可替代地,由偏转单元(vonderbendeneinheit)发射的光可以以大约55°-70°的入射角直接落到投影面上。

所述导电涂层可以具有多个重叠布置的功能层。例如,可以重叠布置四个功能层。发明人已经惊奇地认识到,具有四个功能层在颜色中性方面实现了特别好的结果。

优选地,每个功能层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导电层。每个导电层可以具有相同的层厚度。或者,所述导电层可以具有第二导电层的层厚度的一半大的层厚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功能层可以至少包含

-一个高折光(optischhochbrechenden)材料层,该材料层具有折射率≥1.3的折射率

-在该高折光材料层的上方,一个第一匹配层,

-在该第一匹配层的上方,一个导电层,和

-在该导电层的上方,一个第二匹配层。

每个导电层的层厚度可为5nm至25nm,并且所有导电层的总层厚可为20nm至100nm。至少一个布置在两个导电层之间的高折光材料层可以包含一个介质材料的层和一个高折光材料的层,所述介质材料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2.1,所述高折光材料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2.1。

如果第一层布置在第二层的上方,则在本发明范围内,这意味着,所述第一层布置得比第二层距离将该层施加于其上的基底更远。如果第一层布置在第二层的下方,则在本发明范围内,这意味着,所述第二层布置得比第一层距离将该层施加于其上的基底更远。

根据本发明,整个导电涂层的所有导电层的总层厚为20nm至100nm。在这个对于所有含银层的总厚度而言有利的范围内,在两个汇流条之间的典型间隔h和12v至15v的工作电压u下,有利地实现足够高的加热功率p和足够高的透射率。

本发明的导电涂层的每个功能层具有至少一个布置在两个导电层之间的高折光材料层,其包含一个介质材料的层和一个高折光材料的层,所述介质材料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2.1,所述高折光材料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2.1。

已经令人惊讶地表明,通过保持在该涂层本身处图像的反射尽可能小和颜色中性,这样的涂层产生高的颜色中性和所希望的光的透射率。

在本发明范围内,当至少一个导电层布置在高折光材料层的上方时和当一个导电层布置在高折光材料层的下方时,高折光材料层位于两个导电层之间。然而,这种布置并不要求导电层和高折光材料层之间直接接触。

本发明范围内的一个层可以由一种材料构成。但是,一个层也可以包含不同材料的两个或更多个单层。本发明的功能层包含,例如,至少一个高折光材料层、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匹配层和一个导电层。

优选地,第一和/或第二适配层可包含氧化锌。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提供了,高折光材料层的厚度可为10nm至100nm,其中布置在两个导电层之间的高折光材料层具有至少20nm的厚度。此外,高折光材料层可具有大于或等于1.9的折射率和/或至少含有氮化硅或硅-金属-混合氮化物,如sizrn和它们的混合物。

在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板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高折光材料层包含硅-锆-混合氮化物。该硅-锆-混合氮化物优选用靶沉积,该靶含有40重量%至70重量%的硅,30重量%至60重量%的锆以及生产造成的杂质。该靶特别优选包含45重量%至60重量%的硅,40重量%至55重量%的锆以及生产造成的杂质。硅-锆-混合氮化物的沉积在阴极溅射期间添加氮气作为反应气体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板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提供了平滑层,其可至少布置在两个导电层之间,特别是在第一匹配层之一的下方。在此,该平滑层可以包含锡-锌-混合氧化物。沉积在较光滑表面上的导电层具有较高的透射度,同时较低的面电阻。导电层越薄,这种效应越有利。

在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板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在最上方的功能层的上方提供另一高折光材料层,其具有≥1.9的折射率。该层可以包含氮化硅作为高折光材料。氮化硅的使用保护了布置在其下的层免受腐蚀,匹配了在中间层上的功能层的光学性质,并且是特别成本有利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板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导电层至少具有银或含银合金。含银层含有至少90重量%的银,优选99.9重量%。该含银层以用于金属的层沉积的常规方法来施加,例如,通过真空法,如磁场辅助的阴极溅射。

在透射率、面电阻和颜色值方面具有所需性质的所述匹配层、平滑层、高折光材料层和含银层的层厚度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简单的方式通过在上述层厚度范围内模拟得出。

在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板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可电加热的涂层扩展在该板的施加该涂层一侧的面积的至少50%,优选至少70%,特别优选至少90%上。

此外优选的是,至少一个功能层具有与导电层邻接的阻挡层,并且所述阻挡层优选至少含有镍、铬或它们的合金。在此,该阻挡层的厚度可以为0.1nm至5nm。在第二匹配层和含银层之间的阻挡层防止在通过反应性阴极溅射沉积随后的氧化锌层期间敏感的含银层与氧化性反应气氛接触。

匹配层、平滑层、高折光材料层、阻挡层和含银层通过本身已知的方法来沉积,例如通过磁场辅助的阴极溅射。阴极溅射在例如由氩气构成的保护气体气氛中或在例如通过添加氧或氮的反应气体气氛中进行。

所述透明基底可以通过热塑性中间层与第二板结合成复合板,并由此具有大于70%的总透射率。术语总透射率是指通过ece-r43,附录3,§9.1确定的用于测试机动车板的光透射率的方法。所述复合板和/或中间层可以具有楔形截面。该楔形截面所起作用是,在反射时减少额外的、不希望的双像的产生。如此形成该复合板,以使得s-偏振光被强烈反射。

可电加热的涂层优选地在板的施加该涂层一侧的除了环绕的框架形去涂层区域而外的整个面积上扩展,所述去涂层区域具有2mm至20mm,优选5mm至10mm的宽度。其充当带电涂层和车身之间的电绝缘。去涂层区域优选被作为蒸气扩散屏障的中间层或丙烯酸酯粘合剂密封。通过该蒸汽扩散屏障保护腐蚀敏感的涂层免受水分和空气中的氧气的侵害。此外,可电加热的涂层可以在另外的区域中被脱除,该区域例如充当数据传输窗口或通信窗口。该透明板在所述另外的去涂层区域中对于电磁和尤其是红外辐射而言是可透过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板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可电加热的涂层经由汇流排与电源连接,并且施加到该可电加热的涂层上的电压具有12v至15v的值。

该透明的导电涂层与汇流排,所谓的母线连接,以传输电功率。

汇流排有利地通过印刷导电膏来制备,其在玻璃板弯曲之前和/或在玻璃板的弯曲过程中被烧制。该导电膏优选含有银粒子和玻璃料。经烧制的银膏的层厚度优选为5μm至20μm。

在汇流排的一个替代实施方案中,使用薄且窄的金属箔条带或金属丝,其优选包含铜和/或铝,特别是厚度为约50μm的铜箔条带。铜箔条带的宽度优选为1mm至10mm。所述金属箔条带或金属丝在堆集复合层时被放置在涂层上。在随后的热压处理过程中,通过热和压力的作用实现汇流排和涂层之间的可靠的电接触。或者,涂层和汇流排之间的电接触也可以通过焊接或用导电粘合剂粘合来制备。

作为在复合板的内部中用于接触汇流排的引线,在车辆领域中通常使用薄膜导体。柔性薄膜导体,有时也被称为扁平导体或带状导体,优选由厚度为0.03mm至0.1mm且宽度为2mm至16mm的镀锡铜带制成。铜已经被证明为适用于这样的导体带,因为它具有好的导电性并且易于加工成薄膜。同时,材料成本低。也可以使用能够被加工成薄膜的另外的导电材料。对此的实例是铝、金、银或锡及其合金。

将镀锡铜带施加在塑料载体材料上或在两侧上与其层压,用以电绝缘和用于稳定化。该绝缘材料通常含有0.025mm至0.05mm厚的聚酰亚胺基薄膜。同样可以使用具有所需绝缘特性的其它塑料或材料。在薄膜导体带中,可具有多个彼此电绝缘的导电层。

适合于在复合板中用于接触导电层的薄膜导体仅具有0.3mm的总厚度。这种薄的薄膜导体可毫不困难地嵌入在热塑性粘合剂层中的各个单板之间。

可替代地,也可以使用薄的金属线作为引线。所述金属线尤其包含铜、钨、金、银或铝,或这些金属中的至少两种的合金。所述合金也可以含有钼、铼、锇、铱、钯或铂。

在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板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可电加热的涂层具有500w/m2至700w/m2的加热功率。

本发明还包括具有本发明的平视显示器系统的机动车辆。

此外,本发明涉及借助平视显示器系统在投影面上产生图像的方法,其中作为投影面使用包括透明基底和在该透明基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导电涂层的透明板,所述导电涂层具有功能层。

各层通过本身已知的方法,例如通过磁场辅助的阴极溅射来沉积。阴极溅射在例如由氩气构成的保护气体气氛中或在例如通过添加氧或氮形成的反应气体气氛中进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透射率、面电阻和颜色值方面具有所需性质的各层的层厚度通过在上述层厚度的范围内模拟得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将透明基底和第二板在500℃至700℃的温度下加热,并用热塑性中间层使透明基底和第二板平面覆盖地结合。板的加热可以在弯曲过程的范围内进行。导电涂层尤其必须适合经受弯曲过程和/或结合过程而不会损坏。上述导电涂层的性质,特别是面电阻,通常通过加热得以改善。

导电涂层可以在基底加热前与至少两个汇流排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平视显示器系统在车辆中,特别是在机动车辆中的用途。

在下文中,借助附图和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附图是示意图,没有按比例绘制。该图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其中:

图1示出了具有复合板的本发明平视显示器系统的光路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示出了作为复合板的一部分的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板的俯视图,和

图3示出了图2中沿剖面线a-a’的剖面图

图4示出了通过具有导电涂层的透明板的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平视显示器系统21,其具有透明板作为复合板19的一部分。该复合板19被提供为客车(轿车)的挡风玻璃。平视显示器系统21包括成像单元17、光学模块18和作为平视显示器系统21的投影面的复合板19。

成像单元17是tft-投影仪或lcd-显示器,其被提供用于生成图像。该光学模块18被提供用于偏转由成像单元17产生的图像,并且可以形成为镜子或所谓的组合器。复合板19具有带有导电涂层2的透明板,并且充当偏转图像的投影面。

客车驾驶员20坐在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平视显示器系统21的客车内部空间中。该平视显示器系统21通过成像单元17产生图像,并且该图像通过光学模块18引导到复合板19上,从而将虚像23投影在驾驶员的视野中。

偏振光可以分解成两个相互垂直的线性偏振分量。垂直和平行线性偏振分量也被称为s-和p-偏振。

由成像单元17产生的图像具有s-偏振(垂直于入射平面偏振)的光。由光学模块引导的s-偏振光以大约65°的入射角落在复合板19上。s-偏振光在复合板19与空气的界面处被反射向驾驶员的方向。该复合板19反射s-偏振光比p-偏振光(平行于入射平面偏振)明显更强烈。

在这种情况下,该复合板的朝向内部空间的内面构成轿车内部空间中的与空气的内部界面,复合板19的背离的外侧构成与轿车的周围空气的外界面。该复合板19具有楔形截面,由此使得光被如此反射,在这两个界面处反射的图像在驾驶员的眼中产生为一个单独的虚像23。

虚像23在驾驶员的眼中显现为清晰、易识别的并且是真彩色(farbgetreu)的图像。在驾驶员的人眼的感知中,投影的虚像23远远地悬浮在轿车的引擎盖上方。

图2和图3示出了作为复合板的一部分的透明板的各一个细节。透明基底1是通过热塑性中间层12与第二板13相结合的。图2示出了透明基底1的背离热塑性中间层的表面的俯视图。透明基底1是朝向客车的内部空间的板。透明基底1和第二板13包含浮法玻璃,并各自具有2.1mm的厚度。热塑性中间层12包含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并具有0.76mm的厚度。

在朝向热塑性中间层12的表面上,给透明基底1施加导电涂层2。导电涂层2是具有合适的电接触的可电加热的涂层。导电涂层2在透明基底1的除了具有约8mm宽度b的环绕的框架形无涂层区域而外的整个表面上延伸。该无涂层区域充当带电的电涂层2和车身之间的电绝缘。该无涂层区域通过用中间层12粘合来密封,以保护导电涂层2免受损坏和腐蚀。

在透明基底1的上和下边缘处各布置一个汇流排14,用以导电涂层2的电接触。汇流排14借助导电银膏印制在导电涂层2上并烤制。经烤制的银膏的层厚度为15μm。汇流排14与位于其下的导电涂层2的区域导电连接。

汇流排14在每种情况下与引线15焊接。引线15由宽度为10mm且厚度为0.3mm的镀锡铜箔构成。可电加热的涂层2经由汇流排14和引线15与电源16连接。电源16是例如机动车辆的14v、24v或40v的车载电压。

在第二板13上,在朝向热塑性中间层12的表面的边缘处,以框架形施加宽度为20mm的不透明色层作为覆盖印制物(abdeckdruck)22。覆盖印制物22掩盖了胶粘剂条带的层,用该胶粘剂条带将透明板粘合到汽车车身中。覆盖印制物22同时用作粘合剂的保护,使其免受uv辐射,从而用于保护粘合剂使其免于过早老化。此外,汇流排14和引线15被覆盖印制物22覆盖。

图4示出了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板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该透明板具有透明基底1和导电涂层2。

该可电加热的涂层2包含四个功能层3(3.1,3.2,3.3和3.4),它们平面覆盖地重叠布置。每个功能层3包括

-一个高折光材料层4(4.1,4.2,4.3和4.4),其包含氮化硅(si3n4),

-一个第一匹配层5(5.1,5.2,5.3和5.4),其包含氧化锌(zno),

-一个导电层6(6.1,6.2,6.3,6.4),其包含银或含银合金,

-一个第二匹配层10(10.1,10.2,10.3和10.4),其包含氧化锌(zno)。

所述层以给出的具有与基底1增加的间距的顺序来布置。最上面的功能层3.4的上方提供另一高折光材料层4.1,其具有1.9至2.1的折射率。此另一层和最下面的涂层2的层各自包含氮化硅(si3n4)作为高折光材料,其具有10nm至50nm的层厚度。使用氮化硅作为覆盖层保护了布置在其下的层。

该第一匹配层5和第二匹配层7包含氧化锌(zno),折射率为1.8至2.0,并具有2nm至20nm,优选5-10nm的层厚度。

导电涂层2的每个功能层3均具有布置在两个导电层6之间的高折光材料层4.2,4.3,4.4,其包含折射率为1.9到2.1的介电材料层8.2,8.3,8.4,和折射率为2.1至2.3的高折光材料层9.2,9.3,9.4。

折射率小于或等于2.1的介电材料层8.2,8.3,8.4含有氮化硅,并具有10nm至50nm,特别是20nm至40nm的层厚度。

折射率大于或等于2.1的高折光材料层9.2,9.3,9.4包含硅-锆-混合氮化物(sizrnx),并具有10nm至50nm,特别是15nm至30nm的层厚度。

导电层6(6.1,6.2,6.3,6.4)含有银,并具有5nm至25nm的层厚度。特别优选的是11nm至18nm的层厚度。所有导电层6的总层厚为57nm。在此,银分布应为,大约20%在(6.1)中/大约30%在(6.2)中,和在每种情况下大约25%在(6.3)和(6.4)中,以在所提及的条件(65°/s-偏振)下,在涂层本身处实现颜色中性(白色)的反射。

在每个导电层6(6.1,6.2,6.3,6.4)和布置于其上的第二匹配层7之间布置一个阻挡层11。该阻挡层11例如由0.2nm至0.4nm厚的层构成,该层含有镍、铬或它们的合金,并借助磁场辅助的阴极溅射来沉积。

在两个导电层6之间提供有各一个平滑层10.2、10.3、10.4,其分别布置在第一匹配层5.2,5.3,5.4之一的下方。平滑层10.2、10.3、10.4包含锌-锡-混合氧化物(znsno),并具有2-20nm,优选5-10nm的层厚度。

在表1中示出具有层厚度的确切的层序列。

高折光材料层4、平滑层10、匹配层5和7和导电层6通过阴极射线溅射来沉积。用于沉积匹配层5和7的靶含有92重量%的氧化锌(zno)。用于沉积平滑层10的靶含有68重量%的锡、30重量%的锌。用于沉积高折光材料层4的靶含有52.9重量%的硅、43.8重量%的锆。平滑层10的沉积在添加氧气作为阴极溅射期间的反应气体的情况下进行。高折光材料层4的沉积在添加氮气作为阴极溅射期间的反应气体的情况下进行。

其中:

(1)透明基底

(2)导电涂层

(3),(3.1),(3.2),(3.3),(3.4)功能层

(4),(4.1),(4.2),(4.3),(4.4)高折光材料层

(5),(5.1),(5.2),(5.3),(5.4)第一匹配层

(6),(6.1),(6.2),(6.3),(6.4)导电层

(7),(7.1),(7.2),(7.3),(7.4)第二匹配层

(8)折光率≤2.1的介电材料层

(9)折光率≥2.1的介电材料的高折光材料层

(10),(10.2),(10.3),(10.4)平滑层

(11)阻挡层

(12)中间层

(13)第二板

(14)汇流排

(15)引线

(16)电源

(17)成像单元

(18)光学模块

(19)复合板

(20)客车驾驶员的眼睛

(21)平视显示器系统

(22)覆盖印制物

(23)图像

a被(16)覆盖的区域的宽度

b边缘涂层的宽度

a-a'剖面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