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5409发布日期:2018-12-18 21:0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是液晶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液晶玻璃提供亮度均匀的背光,可直接影响液晶模组的画面质量。

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和光学组件。目前,液晶模组的光源一般是LED灯带。光学组件将LED灯带上的LED的点光源转变成亮度均匀的面光源。光学组件包括反射片,反射片通常位于背板上,用于将LED灯带向背板方向发出的光反射回去,提高光的利用率。

对于直下式背光模组而言,LED灯带也位于背板上,反射片上设置有用于LED通过的通孔,装配时,反射片覆盖在LED灯带上,LED穿过反射片上的通孔。由于LED灯带通常以均匀间隔的方式排布在背板上,因此,当反射片覆盖在LED灯带上时,由于LED灯带之间的间隔处没有被支撑而塌陷至背板上,使得反射片呈波浪状,影响模组内部的美观。此问题在混光距离较小的薄型模组中尤为突出。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液晶模组一直在向轻薄的方向发展,背板的厚度也随之减少,在背板材料和外形基本不变时,背板厚度减少会导致背板的结构强度变低,从而减弱液晶模组的整机强度,导致模组产品在生产运输中容易发生模组元件移位,光学膜片变形,液晶玻璃破碎等问题,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其反射片在模组内部不会下陷形成波浪状,且增大了背板的结构强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

加强结构,其向外凸设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若干横向加强筋和若干竖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与所述竖向加强筋交叉设置呈网格状;

灯带,其设置在所述加强结构内,所述灯带上设置有光源;

反射片,其固定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反射片在所述光源的位置对应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被配置为允许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穿过。

作为背光模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灯带的厚度不超过所述加强结构的厚度。

作为背光模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向加强筋沿所述背板的宽度方向均布设置,所述竖向加强筋沿所述背板的长度方向均布设置。

作为背光模组的优选技术方案,相邻所述横向加强筋的间距与相邻所述竖向加强筋的间距相等。

作为背光模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向加强筋在所述背板的四角处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竖向加强筋呈预设角度。

作为背光模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向加强筋的数量不小于所述横向加强筋的数量。

作为背光模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结构的数量不小于所述灯带的数量。

作为背光模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灯带与所述背板通过螺钉固定、焊接、卡接、铆接和胶接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晶模组,其反射片不会下陷形成波浪状,且增大了背板的结构强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模组,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灯带和反射片,通过在背板的内表面一体设置加强结构,显著提高了背板的结构强度,且通过将灯带对应设置在加强结构内,使得反射片与背板结合紧密,保持反射片平整,避免了反射片在灯带之间的间隔处塌陷呈现波浪状,从而优化模组内部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有灯带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带布置方案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带布置方案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带布置方案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板的背面示意图。

其中:

1-液晶模组,2-背光模组,21-背板,211-横向加强筋,212-竖向加强筋,213-凸包,22-灯带,23-反射片,24-大后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模组1,如图1和图2所示,液晶模组1包括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2,背光模组2为液晶模组1提供亮度均匀的背光源,液晶面板通过控制各个像素点的光的通过情况,控制每个像素点的显示情况,从而显示出图像。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2为直下式背光模组2,其包括背板21、加强结构、灯带22及光学组件。

结合图3和图4,背板21作为背光模组2的主要支撑结构,其内表面一体的向外凸设有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包括若干横向加强筋211和若干竖向加强筋212,横向加强筋211与竖向加强筋212交叉设置呈网格状。灯带22设置在加强结构内,灯带22上设置有光源(比如LED灯珠等),灯带22上的光源作为背光模组2的原始光源。光学组件包括一系列的光学膜片,比如反射片23、导光板(未示出)、扩散片(未示出)和增光片(未示出)等。光学组件用于将原始光源的点光源转变成亮度均匀的面光源。反射片23用于将原始光源射向背板21的光反射回去。反射片23固定于背板21上,反射片23在光源的位置对应开设有通孔,通孔被配置为允许光源发射的光线穿过。

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以及包括该背光模组2的液晶模组1,通过在背板21的内表面一体设置加强结构,显著提高了背板21的结构强度,且通过将灯带22对应设置在加强结构内,使得反射片23与背板21结合紧密,保持反射片23平整,避免了反射片23在灯带22之间的间隔处塌陷呈现波浪状,从而优化模组内部的美观性。

更进一步地,参见图3,竖向加强筋212在背板21的四角处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的末端指向背板21四角。若干竖向加强筋212中左右两端的两条与延伸部呈预设角度。相应的,灯带22也可以设置在延伸部中,使得光源更靠近液晶模组1的角落,有利于解决某些液晶模组1四角偏暗的视效问题。

加强结构的数量不小于灯带22的数量,在背板21制造完成后,可根据灯带22的排列设计方案将灯带22直接植入到背板21上对应的的横向加强筋211和/或竖向加强筋212中。参见图5-图7,分别示出了三种不同的灯带布置方案。具体地,图5为只在横向加强筋211中设置灯带22;图6和图7为只在竖向加强筋212中设置灯带22。图7中的延伸部中也设置有灯带。

在本实施例中,灯带22的宽度可以设置为不超过加强结构的宽度,灯带22的厚度不超过加强结构的厚度,使得灯带22以嵌入的形式设置在加强结构内部,以便更好的保证反射片23的整体平整性。可以将加强结构的厚度设置为稍大于灯带22的厚度,比如,如果灯带22的厚度为1-1.5mm,则加强结构的厚度可以设置为1-2mm。

更进一步地,参见图3-图7,横向加强筋211沿背板21的宽度方向均布设置,竖向加强筋212沿背板21的长度方向均布设置,且相邻横向加强筋211的间距与相邻竖向加强筋212的间距相等。该结构设置使得背板21内表面上呈现若干均布的正方形的凸包213,进一步提高背板21的结构强度。

横向加强筋211和竖向加强筋212的数量可以依据背板21的尺寸及灯带22的布置方案进行设计,由于背板21多为矩形结构,因此竖向加强筋212的数量不小于横向加强筋211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横向加强筋211在背板21上由上至下设置为四条,竖向加强筋212在背板21上由左至右设置为七条,对于其他数量的设置本实施例不再一一列举。

在背板21制程中,通过冲压等工艺将加强结构与背板21直接一体冲压成型,便于批量生产。

灯带22与背板21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固定,比如通过螺钉固定、焊接、卡接、铆接和胶接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固定,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由于背板21上设置有加强结构,因此凸出的加强结构会被用户从背后直接看到,如图2和图8所示,为保证液晶模组1整机外观造型美观,优先考虑采用大后壳24的结构,将凸出的加强结构遮挡,不会影响液晶模组1背部的美观性。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