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88164发布日期:2020-04-07 16:26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揭示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的使用,并在显示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

lcd包括显示面板、覆晶薄膜(chiponfilm,cof)、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覆晶薄膜是将驱动ic固定于柔性线路板上的一种晶粒软膜,以对显示面板进行驱动,在驱动电路中cof的一端连接到印刷电路板(pcb)上,负责接受pcb传输过来的信号,另一端连接显示面板,用于将驱动ic输出的数据信号传输到面板内,驱动面板进行显示。在连接时,通过绑定(bonding)工艺将cof与显示面板和pcb连接,绑定工艺过程中,需要先对各器件对位,再进行压合处理。在绑定后,需要测试绑定阻抗,以确定绑定区域内各引脚压合情况的好坏,防止因阻抗不合格而引起面板显示画面泛白等问题。但是,在现有的设计中,一旦对位不精确,覆晶薄膜两端的测试引脚便与印刷电路板上相对应的引脚之间出现短路,造成cof上的相对应的信号线也出现短路的情况,发生不良问题进而影响测试的结果。

综上,现有的液晶显示器中,存在着对位精度不高,并且覆晶薄膜两端的测试引脚容易与印刷电路板上相对应的引脚之间出现短路,发生不良,进而影响测试的结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揭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的设计不合理,在测试以及进行定位时,内部易短路,进而测试不良,对器件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揭示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

覆晶薄膜,所述覆晶薄膜与所述阵列基板相连接,所述覆晶薄膜具有多个第一引脚,及位于所述第一引脚至少一侧的虚拟引脚,所述虚拟引脚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引脚平行,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垂直,且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接;以及

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覆晶薄膜相连接,所述控制板具有多个第二引脚,及位于所述第二引脚至少一侧的至少一个接地引脚,所述接地引脚包括沿垂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接地段和第二接地段,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一一对应连接贴合,所述虚拟引脚与所述接地引脚对应配合。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虚拟引脚的所述第二部分贴合在所述第一接地段和所述第二接地段之间的间隔上。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接地段与所述第二接地段之间的所述间隔的宽度。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相邻所述第一引脚间的距离与相邻所述虚拟引脚的第一部分间的距离相同。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还包括至少一测试引脚,各所述测试引脚平行且间隔的设置在所述虚拟引脚与所述第一引脚之间。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还包括第一对位标记、第二对位标记,所述第一对位标记设置在所述第一引脚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二对位标记设置在所述第二引脚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一对位标记与所述第二对位标记相互进行对位。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对位标记或所述第二对位标记包括横向对位刻度或纵向对位刻度。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以及所述接地引脚的形状包括长条形。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控制板包括印刷电路板、柔性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组件结构。

根据本揭示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综上所述,本揭示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本揭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在覆晶薄膜基板上设置多个第一引脚以及虚拟引脚,然后在控制板上对应区域设置多个第二引脚以及接地引脚,接地引脚包括第一接地段和第二接地段,第一接地段与第二接地段之间设置有间隔,连接时,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一一对应贴合,同时,接地引脚上设置的间隔还起到对位作用,保证了覆晶薄膜基板与控制板的精密对位与连接,防止了面板内线路短路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器件在测试时的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揭示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揭示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揭示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压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揭示实施例中覆晶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揭示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揭示实施例中阻抗测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揭示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揭示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揭示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揭示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揭示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图1为本揭示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绑定区域的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11、控制板10以及覆晶薄膜12。在本揭示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1通过覆晶薄膜12与控制板10相连接。覆晶薄膜12上还设置有引脚走线结构13,所述引脚走线结构13包括并排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引脚走线。具体的,在绑定时,将覆晶薄膜12上的各个引脚与控制板10上的各个引脚进行对位,对位完成后,在将相应的引脚一一进行压合,完成连接,从而实现导通。而在对显示装置测试时,通过连接相对应的设置在覆晶薄膜上的测试引线,以检测显示面板的绑定区域内各引脚之间的压合连接情况。

所述控制板10包括印刷电路板、柔性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组件结构,在本揭示实施例中,以下控制板10均以印刷电路板为例进行阐述说明。

具体的,如图2所示,图2为本揭示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压合的结构示意图。本揭示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印刷电路板10以及覆晶薄膜12。在覆晶薄膜12上还包括过个虚拟引脚24、以及多个第一引脚22。多个虚拟引脚24设置在第一引脚22的至少一侧,各个虚拟引脚24和各第一引脚22之间均平行且间隔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上,与覆晶薄膜12相对应的位置上同样设置相应的各引脚结构。

同时,在印刷电路板10上还包括多个接地引脚,接地引脚包括第一接地段25和第二接地段26,第一接地段25和第二接地段26沿印刷电路板10的垂直方向上并且间隔设置,这样,在第一接地段25与第二接地段26之间形成一间隔。设置的多个接地引脚可提高印刷电路板10的散热性能,防止印刷电路板10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局部温度过高,有效的起到保护作用。接地引脚的材料可包括金属铜或导热性能良好的其他金属材料。

优选的,对于覆晶薄膜12上的虚拟引脚24而言,虚拟引脚24还包括第一部分241和第二部分242,第一部分241与第一引脚22相互平行,第二部分242与第一部分241相垂直,并且第二部分24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部分241上。以形成完整的虚拟引脚24结构。而在印刷电路板10上,虚拟引脚24只对应的设置有第一部分241。

当覆晶薄膜12与印刷电路板10进行压合时,将覆晶薄膜12上的虚拟引脚24、第一引脚22与印刷电路板10上的虚拟引脚24、第一引脚22一一对应,并完成压合。

考虑到设计成本,在设置覆晶薄膜12上的虚拟引脚24时,优选的设置2个,内侧的虚拟引脚24只设置第一部分241,最外侧的虚拟引脚24既设置第一部分241,同时又设置第二部分242。

同时,本揭示实施例中,在对位时,印刷电路板10上的第一接地段25接地引脚和第二接地段26接地引脚有效的起到对位作用,将虚拟引脚24的第二部分242对应到第一接地段25与第二接地段26之间的间隔内,以完成较高精度的对位,保证各引脚之间的有效贴合。

由于本揭示实施例中绑定区域内的各结构之间相互对称,以下以绑定区域一侧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图3为本揭示实施例中覆晶薄膜的结构示意图。覆晶薄膜12的绑定区30内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引脚32,以及设置在第一引脚32一侧的多个虚拟引脚34,最外侧的虚拟引脚34还包括第一部分241和第二部分242,第一部分241与第二部分242相互垂直,且第二部分242连接在第一部分241上,在相互贴合时,第二部分242起到有效的对位作用。

第二部分242的宽度小于第一接地段25与第二接地段26之间的间隔的宽度,以便有效的进行贴合。同时,相邻第一引脚32间的距离与相邻虚拟引脚34的第一部分241间的距离也相同,以便简化各引脚的加工工艺。

在第一引脚32与虚拟引脚34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测试引脚33,当覆晶薄膜12与其对应的部件绑定完成后,通过测试引脚33对整个绑定区域30内的各引脚的贴合连接情况进行测定,以确保贴合的良率,保证显示面板的合格率。

如图4所示,图4为本揭示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同时结合图3中覆晶薄膜的结构,印刷电路板10包括多个第二引脚42以及虚拟引脚44,各第二引脚42平行间隔设置,虚拟引脚44设置在第二引脚42的一侧,且与第二引脚42平行。

在第二引脚42与虚拟引脚44之间还对应的设置有多个测试引脚43,测试引脚43与其他引脚相互平行。

在贴合时,印刷电路板10上的第二引脚42与覆晶薄膜12上的第一引脚32一一对应并贴合,印刷电路板10上的测试引脚43与覆晶薄膜12上的测试引脚33一一对应并贴合,印刷电路板10上的虚拟引脚44与覆晶薄膜12上的第一部分241一一对应并贴合。

具体的,在印刷电路板10上还包括接地引脚41,接地引脚41设置在虚拟引脚44的一侧,虚拟引脚44之间的间隔有效的起到了定位的作用。

在印刷电路板10上,还设置有多条数据线,所述多条数据线相互平行设置。

其中,印刷电路板10以及覆晶薄膜12上的各引脚结构优选的设置为长条形状或者其他形状,通过光刻蚀工艺制备而来。

在本揭示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印刷电路板10与覆晶薄膜12的对位精度,结合图3以及图4中结构,在覆晶薄膜12上还设置有第一对位标记35,第一对位标记35设置在第一引脚32的至少一侧;在印刷电路板10上还设置有第二对位标记45,第二对位标记45设置在第二引脚42的至少一侧。这样,当覆晶薄膜12与印刷电路板10绑定时,只需将第一对位标记35与第二对位标记45对齐,并进行压合,从而保证了对位的精准度。

第一对位标记35与第二对位标记45可设置为横向的对位刻度或纵向的对位刻度,或者其他形状的具有定位作用的刻度,相应的对位标记处可挖空,以便在对位过程中进行识别。

如图5所示,图5为本揭示实施例中阻抗测试示意图。同时结合图2中的绑定结构示意图,当覆晶薄膜12与印刷电路板10绑定完成后,会对绑定区域的阻抗进行测试。此时,通过导线502将第一测试引脚232与公共电极231连接,形成测试回路,以实现阻抗的测试。

绑定过程中,虚拟引脚24上的第二部分242与第一接地段25或第二接地段26之间会出现相接触的不良情况,传统的设计中,只设计第一引脚和测试引脚,而测试引脚与接地引脚206距离较近,突出结构207容易与接地引脚206接触。一旦两者接触,公共电极205就与接地的接地引脚206形成短路,此时,栅极输出电压就与接地引脚206之间形成压差,这一电压差的数值一直大于0,这样,就造成显示屏幕的画面泛白,进而影响测试的良率。

在本揭示实施例中,由于设计有至少1个或2个虚拟引脚24,虚拟引脚24又加大了测试引脚232以及公共电极231与接地引脚25之间的距离,这样,即使在绑定对位过程中,虚拟引脚24的第二部分242与接地引脚25相接触,测试引脚232以及与测试引脚232相连的公共电极231也不同接地引脚25相接触,因此,公共电极231与接地引脚25之间不导通,栅极输出电压与公共电极231之间就不会形成电压差,从而避免了公共电极231与接地引脚25之间接地短路,从而解决了测试时线路间的不良,以及画面泛白的问题。

同时,本揭示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内包括本揭示实施例中提供的覆晶薄膜与印刷电路板的绑定结构。在对显示装置的绑定阻抗测试时,显示屏幕画面显示正常,不会出现画面泛白,内部电路短路的情况。

以上对本揭示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揭示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揭示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