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8157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备轻薄、节能、无福射等诸多优点,因此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目前液晶显示器被广泛地应用于高清晰数字电视、台式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中。
[0003]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图1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与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10和彩膜基板20,阵列基板上10包括第一基板100、设置在第一基板100上的第一金属层101、设置在第一金属层101上的半导体层102、设置在半导体层102上的第一绝缘层103以及以及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03上的第二金属层104,其中,第一金属层101与第二金属层104之间通过导通孔(未标示)导通,第一金属层101为栅极金属层,第二金属层104通过导通孔向第一金属层提供栅极信号。彩膜基板20包括第二基板200、设置在第二基板200上的彩色滤光片201、分布在彩色滤光片201的红绿蓝画素之间的黑色矩阵202以及设置在彩色滤光片201上的公共电极203。其中,彩膜基板20与板10之间阵列基通过封框胶30密封有液晶(图中未示出)。
[0004]但是,由于封框胶内混有金属微球300,通过封框胶对阵列基板10与彩膜基板20进行密封时,会使得阵列基板10的第二金属层104与彩膜基板20的公共电极203通过金属微球300短接,进而造成画面异常。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该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能显示正常的画面,且制成简单、成本低。
[0007]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及封框胶。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下基板、设置在所述下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下基板上的第二电极层、第一导通孔以及第二导通孔,所述第一导通孔与所述第二导通孔形成第三电极层。所述彩膜基板,包括上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基板上的公共电极层。所述封框胶用于粘合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所述封框胶含有金属微球。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导电区域及多个挖空区域,每个所述挖空区域与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三电极层相对。
[0008]优选地,每个所述挖空区域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导通孔与所述第二导通孔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导通孔的直径、第二导通孔的直径以及两倍的所述金属微球的直径之和,每个所述挖空区域的宽度为所述第一导通孔及所述第二导通孔的直径与两倍的所述金属微球的直径之和。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均为金属构成。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层公共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为栅极金属层。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三电极层为氧化铟锡薄膜。
[0012]优选地,所述阵列基板的所述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上设置有第二绝缘层。
[0013]优选地,所述彩膜基板上还包括黑矩阵,所述黑矩阵设置在所述上基板与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
[00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在阵列基板的下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在所述阵列基板的下基板上第一导通孔与第二导通孔,所述第一导通孔与所述第二导通孔形成第三电极层;在彩膜基板的上基板上形成公共电极层,将所述公共电极层与所述第三电极层相对的位置挖空形成多个挖空区域;将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通过封框胶进行粘合,所述封框胶含有金属微球。
[0015]优选地,每个所述挖空区域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导通孔与所述第二导通孔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导通孔的直径、第二导通孔的直径以及两倍的所述金属微球的直径之和,每个所述挖空区域的宽度为所述第一导通孔及所述第二导通孔的直径与两倍的所述金属微球的直径之和。
[0016]优选地,在所述阵列基板的下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形成第一绝缘层,在所述第二电极层上形成第二绝缘层。
[0017]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在公共电极区设置挖空区域,避免公共电极与配线区发生短接,进而可以显示正常的画面,制程简单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不的液晶显不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阵列基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彩膜基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V-V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V1-VI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液晶显示面板其【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6]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0027]请同时参考图3、图4、图5与图6,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阵列基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彩膜基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V-V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V1-VI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4、图5与图6所不,液晶显不面板包括阵列基板30、彩膜基板40以及封框胶50 ο
[0028]具体地,阵列基板30包括下基板300、设置在下基板300上的第一电极层301、设置在第一电极层301上的第一绝缘层302、设置在第一绝层302上的第二电极层303、设置在第二电极层303上的第二绝缘层304、第一导通孔305与第二导通孔306,其中,第一导通孔305与第二导通孔306形成了第三电极层307。
[0029]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层301与第二电极层303均为金属构成。
[0030]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层301为公共电极层,第二电极层303为栅极金属层。
[0031]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第三电极层307为氧化铟锡薄膜制成。
[0032]进一步地,阵列基板30的下基板300上还集成有栅极驱动电路(G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