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及其滚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98405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定影装置及其滚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影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定影装置及其滚轮。
【背景技术】
[0002]激光打印机为目前企业及学校最广泛应用的打印设备,其成像生成原理是于纸张导入后,以激光二极管单元将含有图像资料的激光光投射成像于感光滚轮上,同时碳粉匣借由滚筒将碳粉附着于感光滚轮的成像区域,再转动感光滚轮即可将成像区域上的碳粉附着于纸张上。最后,再经过一定影装置的加热及加压以令碳粉确实定着于纸张上。
[0003]换言之,激光打印机的主要成像方法,是利用定影装置以加热及加压的方式来达成碳粉定着的目的。其中,加热方式多通过卤素灯管或陶瓷加热片等作为加热源,依形式大致可分为内部加热及外部加热等二种类型,又以使用内部加热的滚轮为大宗。
[0004]一般而言,内部加热的滚轮主要由空心滚轮及卤素灯管所组成,即在空心滚轮内部使用卤素灯管提供热量;而外部加热的方式,通常借由一个或多个滚轮的表面直接接触来进行加热,此种方式可见于美国专利案US5,450,183、美国专利案US4,984,027、美国专利案US6,567,641以及美国专利案US6,490,430等案中,且广为业界所知悉,于此不再赘述。
[0005]然而,先前技术或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传统定影装置,尚具诸多缺点,例如加热效率过低及温度分布不均等。请参阅图1A及图1B,其中图1A为传统定影装置的局部开口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B为图1A所示的传统定影装置的主视图。如图1A及图1B所示,传统定影装置I的配置中,卤素灯管11与空心滚轮12以卤素灯管11在内且空心滚轮12在外的同轴方式组合而成,且卤素灯管11与空心滚轮12之间以空气为传递介质,故其主要热量传递途径为热传导与热辐射,然空气为热不良导体,且因现有技术的空心滚轮12内壁表面皆为光滑的表面,亦无法于转动过程中造成气流扰动,即无法进行强制热对流,由此可知传统定影装置I的热传效率极低。有鉴于此,现有技术为了快速达到定影所需的工作温度,多以加大卤素灯管的功率瓦数来对应,生产成本以及能源消耗量亦随之增加。
[0006]除此之外,当传统定影装置I的空心滚轮12的表面达到工作温度后,若与环境室温的温差较大时易产生热损现象,又以空心滚轮12的两端部较中央处为严重,且当机型尺寸越大,亦即空心滚轮12的尺寸越大时,此热损现象益发明显,使得空心滚轮12的表面温度分布多呈中央高两端低的现象。为改善此现象,业界大多是通过安装多个温度感测器感测空心滚轮12上的表面温度分布,进而改变卤素灯管内加热元件的疏密分布,以使热量均匀化,但此方式将使得制造成本及制造难度大幅提高,且仍无法达到使温度均匀分布的理想成效。
[0007]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定影装置及其滚轮,以改善习知技术热传效率过低及滚轮表面温度分布不均等缺点,并于不变动激光打印机主体结构下提高整体性能,遂成为目前科技发展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及其滚轮,以解决习知技术热传效率过低及滚轮表面温度分布不均,所衍生的大量能源消耗,以及处理表面温度分布导致制造成本及制造难度提闻等缺点。
[000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及其滚轮,借由形成空气扰动结构于滚轮的空心管体的内壁,可有效促进加热元件发出的热能传递至该空心管体的热传效率,达到提升热传效率并使滚轮表面温度分布均匀,进而有效降低加热元件功率瓦数及能量消耗等功效。
[0010]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及其滚轮,通过空气扰动结构的多样实施态样的引入,可使空心管体及加热元件间的环状区域的热对流热阻大幅降低,热对流机制改由强制对流取代现有自然对流,有效提升热传效率达十倍以上。
[0011]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包括:一加热元件,架构于发出一热能;以及一滚轮,包括:一空心管体,环设于该加热元件的外侧,且至少部分地包覆该加热元件,以于该空心管体及该加热元件之间定义一环状区域;以及一空气扰动结构,形成于该空心管体的一内壁,且架构于该空心管体转动时扰动空气于该环状区域内对流,以促进该热能传递至该空心管体的热传效率。
[0012]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较广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滚轮,适用于包括一加热元件的一定影装置,该加热元件架构于发出一热能,该滚轮包括:一空心管体,环设于该加热元件的外侧,且至少部分地包覆该加热元件,以于该空心管体及该加热元件之间定义一环状区域;以及一空气扰动结构,形成于该空心管体的一内壁,且架构于该空心管体转动时扰动空气于该环状区域内对流,以促进该热能传递至该空心管体的热传效率。
[0013]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加热元件将一电能转换为该热能并发出,该滚轮为一加热滚轮,该加热元件为一卤素灯管、一鹤丝加热灯管或一陶瓷加热片,且该空气扰动结构形成于该内壁且至少部分地向该环状区域延伸。
[001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该空气扰动结构包括多个第一鳍片,且该多个第一鳍片等间隔地或不等间隔地形成于该空心管体的该内壁。
[001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该空气扰动结构包括多个第二鳍片及多个第三鳍片,其中该第二鳍片的高度大于或等于该第三鳍片的高度,且该多个第二鳍片及该多个第三鳍片等间隔地或不等间隔地交错形成于该空心管体的该内壁。
[001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该空气扰动结构包括一螺旋状沟槽纹路,形成于该空心管体的该内壁,且该螺旋状沟槽纹路以每螺旋360度角区分为多个螺旋壁,且该多个螺旋壁等间隔地或不等间隔地排列。
【附图说明】
[0017]图1A为传统定影装置的局部开口结构示意图。
[0018]图1B为图1A所示的传统定影装置的主视图。
[0019]图2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主视图。
[0020]图2B为图2A所示的滚轮的局部开口结构示意图。
[0021]图3A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主视图。
[0022]图3B为图3A所示的滚轮的局部开口结构示意图。
[0023]图4A为本发明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主视图。
[0024]图4B为图4A所示的滚轮的局部开口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6]1:传统定影装置
[0027]11:卤素灯管
[0028]12:空心滚轮
[0029]2:定影装置
[0030]21:加热元件
[0031]22:滚轮
[0032]221:空心管体
[0033]222:空气扰动结构
[0034]2221:第一鳍片
[0035]2222:第二鳍片
[0036]2223:第三鳍片
[0037]2224:螺旋状沟槽纹路
[0038]h、H:高度
[0039]R:环状区域
[0040]W: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架构于限制本发明。
[0042]请参阅图2A,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主视图。如图2A所示,本发明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