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加热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604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成。加热器300由加热器保持构件201保持,所述加热器保持构件201由耐热树脂形成。加热器保持构件201具有引导膜202旋转的引导功能。加热器保持构件201是细长构件,用于沿着加热器的纵向方向保持加热器。加压辊208通过设置在轴209的端部部分处的齿轮GY接收来自马达30的动力并且沿着由箭头表示的方向旋转。加压辊208的旋转致使膜202跟随加压辊208的旋转而旋转。金属撑杆204用于将弹簧7的压力施加到加热器保持构件201。撑杆204还具有加强加热器保持构件201的功能。撑杆204是设置成与加热器保持构件201平行的细长构件。在撑杆204的两端处设置有管控构件112,用于管控膜202相对于母线方向的偏移运动。弹簧7的力按顺序施加到管控构件112、撑杆204、加热器保持构件201、加热器300、膜202和加压辊208。轴承102设置到定影单元200的框架101上。轴承102可旋转地保持加压辊208的轴209。结果,经由撑杆204将用于形成定影夹持部N的压力施加在加压辊208和加热器保持构件201之间。连接器62用于将电力供应到加热器300。
[0025]加热器300包括陶瓷加热器基片303和沿着基片纵向方向设置在加热器基片303上的电阻加热元件(加热元件)301 — I和301 — 2。加热器300还包括覆盖电阻加热元件301 一 I和301 — 2的绝缘表面防护层304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绝缘表面防护层304由玻璃形成)。
[0026]高导热构件220设置在加热器保持构件201和加热器300之间。高导热构件220在平行于高导热构件220的平面的方向上的导热率高于加热器基片303的导热率。例如,高导热构件220是使用石墨的挠性片构件。加热器300的与面向夹持部N的表面相反的表面(后表面)经由高导热构件220接触热敏电阻(温度检测元件)211。加热器300的后表面还经由高导热构件220接触诸如热敏开关和温度熔断器的防护元件212,防护元件212在加热器300的温度异常升高时操作,以切断对加热元件301 — I和301 — 2的电力供应。例如通过片簧(未示出)将热敏电阻211和防护元件212压向高导热构件220。承载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P在于定影夹持部N处被加热的同时被夹持并且运送,由此定影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高导热构件220,使用挠性片(带)。更加具体地,使用由松下公司制造的热解石墨片(PGS)(注册商标)。PGS具有沿着平行于片的表面的方向的1000W/mK的导热率,沿着厚度方向的15W/mK的导热率、70 μ m的厚度和1.2g/cm3的密度。
[0027]图3B是图解了加热器300的平面图。电阻加热元件301 — I和301 — 2通过导热元件305串联地电连接。从电极部分Cl和电极部分C2通过导电元件305分别将电力供应到电阻加热元件301 -1和301 - 2。加热区域为从加热元件的端部部分D至端部部分E。沿着加热器300的电阻加热元件301 — I和301 — 2的纵向方向的发热分布设置成确保记录纸的端部部分定影性能,使得在端部部分产生的热量高于在中央部分产生的热量(即,如图3B所示,端部部分处的加热元件宽度比中央部分处的加热元件宽度小)。在下文中,电阻加热兀件301 — I和301 — 2的窄部分被称作端部收窄部分。作为加热区域的区段DE的长度是222mm并且所述长度比设置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设备中的最大尺寸的纸(信纸:216mm)长。结果,信纸的端部部分经过加热元件的端部收窄部分的中心的周围。
[0028]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包括:膜(运动构件)202,所述膜202在其一个表面接触记录材料的同时运动;加热器(支持构件)300,所述加热器300接触运动构件的另一个表面;和保持构件201,其用于保持支持构件。定影装置还包括加压辊(夹持部形成构件)208,所述加压辊208接触运动构件的所述一个表面并且通过运动构件与支持构件形成夹持部分;和高导热构件220,所述高导热构件220由支持构件和保持构件保持。将压力施加在保持构件201和夹持部形成构件208之间,使得在由夹持部N夹持并且运送记录材料的同时通过由运动构件产生的热量加热记录材料上的图像。
[0029]参照图4和图5A以及5B,将描述加热器保持构件201、石墨片220和加热器300之间的位置关系。在以下描述中,将描述一个端部部分。然而,因为另一个端部部分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加热器300的另一个端部部分的描述。石墨片220简称为片220。
[0030]图4是加热器保持单元201的沿着纵向方向(X方向)的端部部分的区域的剖视图,图5A和5B是加热器保持构件201的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的区域的透视图。图5A仅仅图解了加热器保持构件201。图5B图解了片220附接到加热器保持构件201的状态。加热器300布置在图5B中图解的片220上。图3A、图4和图5A中的箭头I示出了同样的方向。
[0031]沿着z方向下凹的加热器附接槽设置到加热器保持构件201。加热器附接槽的底部表面包括附接表面(保持表面)201a和附接表面(第二保持表面)201b。在附接表面201a上,加热器300经由片220设置。在附接表面201b上,加热器300直接设置。弧形抵接部分201c设置到加热器保持构件201的X方向端部部分,加热器300的端部部分抵靠所述弧形抵接部分201c。抵接部分201c管控加热器300在加热器保持构件201的附接槽中的沿着纵向方向(X方向)的位置。背隙部分(凹陷部分)201d设置到加热器保持构件201,所述背隙部分201d沿着z方向凹陷的程度大于加热器附接表面201a的凹陷程度。更加具体地,凹陷部分设置在保持构件201的接触高导热构件220的表面的一部分处,以便防止将压力施加到高导热构件220或者与附接表面201a相比减小施加到高导热构件220的压力。相对于与记录材料的运送方向(y方向)正交的方向(X方向),凹陷部分设置成邻近将压力施加到高导热构件220的区域(下述区域H)。相对于正交于运送方向的方向(X方向),凹陷部分设置成位于定位有加热元件的区域(区段DE)的外侧。
[0032]片220的X方向端部部分设置有沿着y方向的宽度较窄的部分220a。背隙部分201d具有孔201e,用于使得片220的端部部分220a通过。片220设置成使得片220的端部部分220a通过孔201e,由此管控片材沿着宽度方向(y方向)的位置。尽管通过作为端部部分220a的边界的端部部分220b管控片220沿着x方向的位置,但是片220沿着x方向具有挠性,因为孔201e沿着X方向较宽。
[0033]在将加热器300附接到加热器保持构件201之前的步骤中,如上所述,相对于加热器保持构件201管控片220,同时片220沿着纵向方向具有挠性(图5B中图解的状态)。然后,加热器300布置在片220上,而且,弹簧7施加压力并且由此片220紧密接触附接表面201a以及加热器300。在片220如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的石墨片非常薄的情况中,难以将片220附接成使得在附接加热器300之前的步骤中片220紧密接触附接表面201a的整个区域。然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加热器300附接到加热器保持构件201,并且允许通过进一步施加压力使得片220紧密接触加热器300和附接表面201a。结果,可以在附接片的步骤中粗略地管控片沿着X方向的位置,因此简化了在组装设备期间附接片220的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