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385855阅读:来源:国知局
等印刷信息。
[0102] 另外,本发明的防伪结构体只要是能够从反射层12侧及微细凹凸形成层11侧的 至少任一方识别即可。
[0103] 另外,在设置有透明的反射层12的部分中,可以将能够识别的信息设置在反射层 12的下部,可以将必要的信息与防伪结构进行层叠。通过这些技术,例如可以应用于可在 ID卡或护照等中使用的防伪用保护层(coversheet)等。
[0104] (功能性微粒)
[0105] 功能性微粒15需要填充在第一区域13的凹凸结构的凹部中,且需要不填充在第 二区域14上且可在之后的擦拭工序(气刀、刮刀、刮板)中除去。
[0106] 功能性微粒15优选是有机材料系或无机材料系的单分散性球状微粒。作为有机 系材料的单分散性球状微粒,并非一定要有所限定,可举出丙烯酸、聚苯乙烯、聚酯、聚酰亚 胺、聚烯烃、聚(甲基)丙烯酸酸甲醋、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醚砜、聚酰胺、尼龙、聚氨 酯、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及丙烯酰胺等树脂或由上述树脂中的2种以上树脂构成的共聚 树脂等。
[0107] 另外,同样地,作为无机系材料的单分散性球状微粒并非一定要有所限定,可举出 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镁、硅酸钙、硅酸钡、硅酸镁、磷酸钙、磷酸钡、磷酸镁、氧化硅、氧化钛、 氧化铁、氧化钴、氧化锌、氧化镍、氧化猛、氧化铝、氢氧化铁、氢氧化镍、氢氧化铝、氢氧化 钙、氢氧化铬、硅酸锌、硅酸铝、碳酸锌、碱性碳酸铜、硫化锌、玻璃及各种金属粒子等。
[0108] 作为功能性微粒15,还可举出使用了上述有机系材料及无机系材料的2种以上的 表面修饰型的微粒、芯壳型粒子、层叠球状型粒子及念珠状的球状粒子等。例如功能性微粒 15可以具有芯壳结构、且其壳由在规定温度下发生软化的聚合物构成。另外,作为例子还可 举出使用了上述有机系材料及无机系材料的中空球状粒子、微粒的球状凝集体、多孔球状 粒子及热膨胀性球状粒子等,但并非限定于这些。
[0109] 本发明的防伪结构体以及其制造方法中,在涂布功能性微粒15时,可以在含有功 能性微粒15的涂液中添加粘合剂树脂作为微粒固定树脂。微粒固定树脂只要是用于固定 功能性微粒15的树脂即可,从与微粒15的密合性良好且可固定的树脂中根据所要求的物 性适当选择即可。微粒固定树脂例如为公知的涂饰用(印刷用)树脂、粘着性树脂、热粘 附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及电离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等树脂 等。另外,涂液中使用的溶剂只要是适于微粒固定树脂及微粒15的溶剂,则可以是水系也 可以是溶剂系。
[0110] 进而,微粒固定树脂可以是交联剂其自身,或者也可以是在上述树脂中添加了交 联剂的树脂。作为交联剂,可举出含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含环氧基的化合物、含碳化二亚 胺基的化合物、含噁唑啉基的化合物及含硅醇基的化合物等。进而,通过这些交联剂,可以 进行微粒固定树脂内的交联、功能性微粒15之间的交联、微粒固定树脂与功能性微粒15的 交联。另外,为了交联,还可以附加微粒固定树脂及功能性微粒15的交联所需的反应基团, 也可添加用于提高交联密度的催化剂。进而,微粒固定树脂还可以是聚合物中具有上述交 联所需的官能团的自交联型树脂。
[0111] 涂布功能性微粒15时,可利用凹版印刷法、重力印刷法、反向凹版印刷法、辊涂 法、棒涂印刷法、挠性印刷法、丝网印刷法、旋涂印刷法、喷涂印刷法及喷墨印刷法等公知的 印刷法形成。
[0112] 第1实施方式中,仅在第一区域13的凹凸结构的凹部中填充微粒15,使微粒粘接 于该凹部。进而,在第一区域13的微粒15上及第二区域14的凹凸结构上涂覆反射层12。 进而,通过刻蚀将第一区域13及第二区域14中的反射层12同样地溶解。由于微粒15上 的反射层12的膜厚相对于第二区域14的反射层12的膜厚充分地薄,因此微粒15上的反 射层12先被刻蚀,可以使反射层12仅残留在第二区域14上。
[0113] 由此,可以提供能够在微细凹凸形成层11的第二区域14上以高的位置精度形成 准确图案的反射层、伪造非常困难的防伪结构体。进而,能够以高生产率且廉价地形成该防 伪结构体。
[0114] 根据如上所述的第1实施方式,可以提供能够在具备含有凹凸结构的光学元件的 防伪结构体上以高的位置精度形成准确图案的反射层、伪造非常困难的防伪结构体。进而, 可以提供能够以高生产率且廉价地形成该防伪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0115]即,对于含有镜面反射结构、散射结构、衍射结构、干涉结构、浮雕全息图及透镜阵 列结构等区域的防伪结构体,无论该防伪结构体是Highaspect结构或Lowaspect结构, 都可以在任意的位置以高的位置精度形成稳定图案的反射层,可以实现伪造非常困难的防 伪结构体。进而,能够以高生产率且廉价地形成该防伪结构体。
[0116][第2实施方式]
[0117] 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防伪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 防伪结构体的俯视图由于与图1相同,因此省略记载。
[0118] 图4是第2实施方式的防伪结构体的截面图,表示沿着图1所示的防伪结构体的 II-II线的截面。
[0119] 如图4所示,防伪结构体20具备微细凹凸形成层11、反射层12及刻蚀掩模涂膜 (经造膜的功能性微粒)16。微细凹凸形成层11在第1主面IlA上具有含有深宽比为0. 5 以上的凹凸结构的第一区域13和含有深宽比小于0. 5的凹凸结构的第二区域14。
[0120] 在第一区域13的凹凸结构的凹部中配置有反射层12。在配置于第一区域13的凹 部中的反射层12上配置有刻蚀掩模涂膜16。第二区域14具有比第一区域13更高的透光 率。
[0121] 接着,对第2实施方式的防伪结构体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122] 图5是表示防伪结构体20的制造方法的截面图。
[0123] 首先,如图5(a)所示,在微细凹凸形成层11的第1主面IlA上形成第一区域13 及第二区域14。即,在第1主面IlA上形成含有深宽比为0. 5以上的凹凸结构的第一区域 13及含有深宽比小于0.5的凹凸结构的第二区域14。接着,如图5(b)所示,在图5(a)所 示的结构上、即第一、第二区域13、14的凹凸结构上干式涂覆反射层12。
[0124] 之后,如图5(c)所示,在图5(b)所示的结构上、即第一、第二区域13、14的反射层 12上涂覆功能性微粒15。接着,通过利用气刀、刮刀及刮板等的擦拭,如图5 (d)所示,将存 在于第二区域14的微粒15除去、仅在第一区域13的凹凸结构的凹部中填充微粒15。第一 区域13具有可使微粒15填充于其凹凸结构的凹部中的凹部的宽度和凹凸结构的深宽比, 第二区域14具有无法使微粒15填充于其凹凸结构的凹部中的凹部的宽度和凹凸结构的深 宽比。
[0125] 接着,通过加热或溶剂涂布,如图5(e)所示,利用熔融或溶解使第一区域13的凹 部的微粒15变化成膜状,形成刻蚀掩模涂膜16。之后,将反射层12浸渍于进行腐蚀溶解 的刻蚀液中。由此,利用刻蚀将存在于第二区域14的反射层12腐蚀溶解,仅使被第一区域 13的刻蚀掩模涂膜16覆盖保护的反射层12残留。
[0126] 通过以上的工序,可以制造图4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防伪结构体20。
[0127] 对于第2实施方式的防伪结构体20的微细凹凸形成层11、第一区域13、第二区域 14、反射层12及功能性微粒15,如第1实施方式及上述记载所述。这里,对刻蚀掩模涂膜 16进行详述。
[0128](刻蚀掩模涂膜)
[0129] 刻蚀掩模涂膜16具有相对于将反射层12溶解的至少一个液状物质、掩模涂膜16 不发生溶解的特性;或者相对于所述液状物质、掩模涂膜16的溶解速度慢的特性。掩模涂 膜16与反射层12同样,在微细凹凸形成层11的平面上以均匀的表面密度形成薄膜。本发 明的刻蚀掩模涂膜16通过微粒15的热变形或溶胀溶解变形而形成,需要针对反射层12的 密合性或者针对刻蚀剂(腐蚀剂、氧化剂)的遮蔽性(掩模性)。
[0130] 第2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区域13及第二区域14的凹凸结构上涂覆反射层12,进 而仅将微粒15填充在第一区域13的凹部中。之后,通过将微粒15熔融或溶解,在第一区 域13的反射层12上形成保护反射层12的掩模涂膜16。进而,利用刻蚀使反射层12溶解。 第一区域13的反射层12由于被掩模涂膜16保护,因此不被刻蚀,可以使反射层12仅残留 在第一区域13中。
[0131] 由此,可以提供能够在微细凹凸形成层11的第一区域13上以高的位置精度形成 准确图案的反射层、伪造非常困难的防伪结构体。进而,能够以高生产率且廉价地形成该防 伪结构体。
[0132][第3实施方式]
[0133] 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防伪结构体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