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滤光片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04669阅读:来源:国知局
列。
[0化4]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色阻层303的厚度为2ym,第一黑矩阵的厚 度为1. 2ym,平坦层(即OC层)的厚度为2ym,液晶盒的厚度为3. 2ym,亚像素的宽度为 21ym。通过模拟,可W得到如图4所示的混色示意图W及在不同倾角下暗态亚像素的漏光 示意图。
[0055]图5示出了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对比图3和图5可W看出,现有 的显示面板中,黑矩阵302是形成在第一玻璃基板301上的。在制造的过程中,现有的液晶 显示面板是在第一玻璃基板301上形成第一黑矩阵302后,再在第一玻璃基板301和第一 黑矩阵302上形成色阻层303,最后在色阻层303上形成平坦层304。
[0化6]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加清楚地体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彩色滤光片W及液晶显示面 板的优点图5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各层的厚度与图3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对应层的 厚度相同。在分析的过程中,图3和图5所示的结构所包含的两个亚像素中,左侧的亚像素 为被点亮的亚像素,而右侧的亚像素则为暗态亚像素。
[0057]图6示出了利用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而得到的混色示意图W及在不同倾角下暗 态亚像素的漏光示意图。结合图4和图6可知,本实施例中,在横坐标[24ym,30ym]的位 置处,暗态亚像素会出现漏光,而在40度倾角时暗态亚像素的漏光最大。但是,相较于现有 的液晶显示面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不同倾角下暗态亚像素的漏光程度 均更小。
[005引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彩色滤光片W及液晶显示面板的优点,W下分别W上述两种彩色滤光片在相同倾角下暗态亚像素各个位置处的漏光示意图为例来 进行进一步说明。
[0化9] 图7~图10分别示出了在20度倾角、40度倾角、60度倾角和80度倾角下,现有的 彩色滤光片w及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彩色滤光片的暗态亚像素的各个位置处的漏光示意图。 从图7~图10中可W明显看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彩色滤光片在不同倾角下的暗态亚像素 漏光程度都要比现有的彩色滤光片中暗态亚像素的漏光程度低。
[0060] 图11和图12分别示出了现有的彩色滤光片W及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彩色滤光片的 色品坐标Rx和Ry在不同倾角下的变化趋势。从图11和图12中可W看出,相较于现有的 彩色滤光片,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彩色滤光片的色品坐标Rx和Ry具有明显变缓的趋势,该也 就表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彩色滤光片所产生的色偏更小。
[0061] 连施例二:
[0062] 图13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彩色滤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0063]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彩色滤光片包括:玻璃基板401、色阻层402、平坦 层403和第一黑矩阵404。其中,在制备该彩色滤光片的过程中,先在玻璃基板401上形成 色阻层402,随后在色阻层402上形成平坦层403,再在平坦层403中形成第一黑矩阵404。
[0064]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平坦层403中与数据线相对应的位置进行碳化,来在平坦层 403中形成第一黑矩阵404。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采用激光扫描照射数据线所对应的平坦 层403的方式来形成第一黑矩阵404。激光能够将照射到的平坦层403中的H元素和0元 素去除从而只留下C元素,从而将照射位置变换为黑色而形成第一黑矩阵404。
[00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W像现有的彩色滤光片那样,先在 玻璃基板401上形成第二黑矩阵405,再在玻璃基板401和第二黑矩阵405上形成色阻层 402,随后再在色阻层402上形成平坦层403W及在平坦层403中形成第一黑矩阵404,本发 明不限于此。该样,在形成第一黑矩阵404前,彩色滤光片的所有工艺制程与现有的彩色滤 光片的工艺制程并不会存在差异,因此也就减小了因制程改变而引发的制造成本的增加。
[0066]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液晶显 示面板包含包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彩色滤光片W及液晶盒406。图15示出了现有的彩色滤光 片的结构示意图。
[0067] 结合图14和图15可W看出,当液晶显示面板中各层的厚度相同时,对于经过左侧 的亚像素中某一点Y的光线恰好越过黑矩阵倾斜入射到右侧的亚像素上的临界角来说,相 较于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该临界角更大。类似地,对于 两个相邻的亚像素交界点出发生混色的临界角,相较于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本实施例所 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该临界角也同样更大。该样,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彩色滤光片W及液 晶显示显示面板中大视角色偏现象也就得W改善。
[0068] 图16和图17分别示出了现有的彩色滤光片、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彩色滤光片W及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彩色滤光片的色品坐标Rx和Ry在不同倾角下的变化趋势。从图16和 图17中可W看出,相较于现有的彩色滤光片和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彩色滤光片,本实施例所 提供的彩色滤光片的色品坐标Rx和Ry具有明显变缓的趋势,该也就表明本实施例所提供 的彩色滤光片所产生的色偏更小,该也就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大视角色偏现象得W改善。
[0069]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描述中彩色滤光片W及液晶显示面板主要是IPS型液晶显示 面板,其液晶层上方(即彩色滤光片中)并没有包含相应的ITO层(例如公共电极层)。然 而,该并不是说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仅适用于IPS液晶显示面板,根据实际需要,本发 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W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中,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本发 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还可W为TN型面板,该面板中的彩色滤光片还包括公共 电极层,其中,公共电极层形成在平坦上。
[0070] 从上述描述中可W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彩色滤光片在有效增大产生色偏的临界 角的前提下同时,并不需要改变彩色滤光片中各层的厚度W及黑矩阵的宽幅,因此液晶显 示面板的其他光学特征并不会产生变化。由于黑矩阵宽幅没有增大,因此液晶显示面板的 开口率也就不会减小,同时液晶显示面板的穿透率也不会降低。
[0071] 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该里所公开的特定结构、处理步骤 或材料,而应当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该些特征的等同替代。还应当理 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味着限制。
[0072] 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 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说明书通篇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 实施例"或"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指同一个实施例。
[0073] 为了方便,在此使用的多个项目、结构单元和/或组成单元可出现在共同列表中。 然而,该些列表应解释为该列表中的每个元素分别识别为单独唯一的成员。因此,在没有反 面说明的情况下,该列表中没有一个成员可仅基于它们出现在共同列表中便被解释为相同 列表的任何其它成员的实际等同物。另外,在此还可W连同针对各元件的替代一起来参照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示例。应当理解的是,该些实施例、示例和替代并不解释为彼此的等 同物,而被认为是本发明的单独自主的代表。
[0074]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W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结合到一个或多个实 施例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一些具体的细节,例如长度、宽度、厚度等,W提供对本发明 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本发明无需上述一个或多个具体 的细节便可实现,或者也可采用其它方法、组件、材料等实现。在其它示例中,周知的结构、 材料或操作并未详细示出或描述W免模糊本发明的各个方面。
[0075] 虽然上述示例用于说明本发明在一个或多个应用中的原理,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思想的情况下,明显可W在形式上、用法及实施的细节 上作各种修改而不用付出创造性劳动。因此,本发明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主权项】
1. 一种彩色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滤光片包括:色阻层、平坦层和第一黑矩 阵,其中,所述平坦层涂覆在所述色阻层上,所述第一黑矩阵位于所述平坦层中。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黑矩阵是通过印刷或光刻 的方式形成在所述色阻层上的。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黑矩阵是通过将数据线所 对应的所述平坦层碳化形成的。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滤光片还包括第二黑矩阵, 所述第二黑矩阵形成在玻璃基板上,所述色阻层涂覆在所述第二黑矩阵和玻璃基板上。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彩色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滤光片还包括 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形成在所述平坦层上。6. -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 所述的彩色滤光片。7. -种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色阻层后,在所述色阻层上形成第一黑矩阵; 在所述第一黑矩阵以及色阻层上形成平坦层。8. -种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色阻层后,在所述色阻层上形成平坦层; 对所述平坦层中与数据线相对应的位置进行碳化,从而在所述平坦层中形成第一黑矩 阵。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激光照射的方式对所述平坦层的相应 位置进行碳化。10.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色阻层之前,还在玻璃基板 上形成第二黑矩阵。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彩色滤光片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彩色滤光片包括:色阻层、平坦层和第一黑矩阵,其中,平坦层涂覆在色阻层上,第一黑矩阵位于平坦层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彩色滤光片能够有效增大产生色偏的临界角,从而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大视角色偏现象得以改善。
【IPC分类】G02F1/1335, G02B5/20
【公开号】CN104880848
【申请号】CN201510227740
【发明人】崔宏青
【申请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