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润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

文档序号:937400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润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电润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电润湿显示器为近年来应用在显示器的新技术,其因具有低耗电、广视角及高响应速度的特点而倍受研究与重视。
[0003]—般的电润湿显示面板结构如图1所示,为了给显示面板一个启动势,把电极105做成凹凸不平的形貌,使电场不均匀分布。在基板上做涂胶、曝光、显影等一系列工作使基板表面形成特定的形貌,使加工流程更加复杂,而且这种特殊的表面形貌对后续的加工造成不利的影响。又如图2所示的另一种电润湿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101,与所述上基板相对的下基板102,在上、下基板之间设置的公共电极103、憎水介电层104、绝缘层110、像素电极105,以及设置在憎水介电层104上的至少两个挡墙106 ;所述至少两个挡墙106限定出一个像素区域。所述像素区域内填充有油墨107和极性液体108,当电润湿显示面板的油墨为黑色油墨时,不加电的情况下,黑色油墨107铺展在该像素区的憎水介电层104上,环境光或背光源的光入射到黑色油层被吸收,因而显示黑态;加电后,憎水介电层104上产生了电荷分布,使得水和憎水性介电层之间有好的亲和力而驱使油墨107挤压到像素区的角落挡墙106所在的位置。但是,当像素从开态向关态转变时,一般的电润湿显示面板通过撤掉电极上的电压,使第二流体自动恢复成关态,时间比较长,显示面板的响应速度比较慢。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润湿显示面板,其结构设计简单、简化该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加工过程,且提高该面板的响应速度。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该电润湿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及该电润湿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润湿显示面板,包括:
上基板及设置在上基板上的公共电极;
与上基板相对设置的下基板;
设置在下基板上的疏水层;
设置在疏水层上的多个像素墙;
由多个像素墙交叉而界定的多个像素单元,各像素单元包括:
填充在相邻像素墙之间的透光的第一流体;
填充在第一流体与疏水层之间的第二流体,其为吸光流体,且与第一流体互不相溶;位于下基板和疏水层之间与多个像素单元对应的多个像素电极,各像素电极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像素子电极和第二像素子电极。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体为不透光的液态物质。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体为导电透光液体;所述第二流体为绝缘吸光液体。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像素子电极和/或第二像素子电极为反射或透明电极。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像素子电极和/或第二像素子电极由IZO或ITO材料制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像素墙的高度不小于第二流体在平铺状态下的厚度。
[0011 ]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任一上述的电润湿显示面板。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每个像素电极对应电连接的开关元件。
[0013]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元件为TFT,第一像素子电极或第二像素子电极与TFT漏极或源极连接,第二像素子电极或第一像素子电极与TFT栅极连接。
[0014]—种电润湿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当显示像素时,分别在第一像素子电极和第二像素子电极施加相反的电压,则第二流体向第一像素子电极或第二像素子电极方向流动聚拢,使得第一流体对应的像素透光;当关闭像素时,透光部分对应的第一像素子电极或第二像素子电极没有电压,与第二流体对应的第二像素子电极或第一像素子电极施加电压,使得第二流体加速流淌开来呈平铺状态。
[0015]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电润湿显示面板通过对每一像素单元的像素电极及通电显示方法的特殊设计,使电场如预期分布,从而使流体的驱动更容易,提高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响应速度,解决了现有电润湿显示面板在需要关闭像素时,通过撤掉像素电极上的电压,使第二流体自动恢复成关态(即平铺状态),回流时间比较长,使得其响应速度比较慢的问题;该电润湿显示面板结构简单设计,使得其加工流程简单化。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技术一种电润湿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另一种电润湿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润湿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电润湿显示面板一像素单元加压后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述电润湿显示面板一像素单元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述电润湿显示面板一像素单元关闭时的另一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电润湿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8]请参阅图3,其显示了本发明电润湿显示面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电润湿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1,与上基板I相对设置的下基板2,设置在上下基板2之间的疏水层
3、多个像素墙4、多个像素单元、位于疏水层3与下基板2之间且与多个像素单元对应的多个像素电极53、位于上基板上的公共电极54。
[0019]所述多个像素电极53呈矩阵状设置在所述下基板2上,该像素电极53优选由透明导电材料制得,如氧化铟锡(ΙΤ0)或氧化铟锌(ΙΖ0)。每一所述像素电极53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像素子电极531和第二像素子电极532 (如图7所示),可根据实际情况施加不同的电压。第一像素子电极531和第二像素子电极532的大小可根据像素单元开口率要求具体设计;第二流体52聚拢后对应的第二像素子电极532优选分布在开关元件,如TFT硅岛(图未示)附近,可提高像素单元开口率。
[0020]所述多个像素墙4交叉优选呈格状设置在所述疏水层3上,相邻的像素墙4所界定的单元定义为像素单元。所述疏水层3的制作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氟树脂或据对二甲苯等具有表面张力小、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性能的材料。所述每一像素单元包括填充在相邻像素墙4之间的透光的第一流体51和填充在第一流体51与疏水层3之间的第二流体52,该第二流体52为吸光流体,且与第一流体51互不相溶;其中,优选但不限定地,所述第一流体51可为导电透光液体;所述第二流体52可为绝缘吸光流液体,如不透明油墨或类似十六烷的烷烃,本实施例优选为油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