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的逆向反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38706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1] 图2描绘本申请的导电粘合剂制品的另一个实施例。导电的逆向反射制品200包 括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的含珠逆向反射层230。含珠逆向反射层230包括玻璃珠231,这些 玻璃珠231至少部分地嵌入珠涂层234中并且分散在粘结层232中。金属涂层233设置在 珠涂层234的背面上。导电的逆向反射制品200还可包括设置在含珠逆向反射层230的前 表面上的表面层210。第一粘合剂层220可用于帮助将表面层210固定至含珠逆向反射层 230。导电粘合剂层240邻近逆向反射层230的金属涂层233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 粘合剂层240包括金属粒子(未示出)。任选地,剥离层250可邻近导电粘合剂层240设 置,以在将逆向反射制品应用至预期的基底(未示出)之前保护粘合剂。耗散通道260的 阵列通过对图2所示的导电的逆向反射制品穿孔来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剥离层250也 可被穿孔。在其他实施例中,剥离层250未被穿孔,以维持导电的逆向反射制品200的完整 性和可操纵性。
[0042] 作为含珠逆向反射层的替换,可使用棱镜逆向反射层。图3描绘导电的逆向反射 制品300,所述导电的逆向反射制品300包括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棱镜逆向反射层330。 棱镜逆向反射层330包括设置在主体层336上的立体角元件334。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层 336与立体角元件334形成一体(未示出)。金属涂层333邻近立体角元件334设置。表 面层310可任选地设置在棱镜逆向反射层330的前表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粘合剂 层(未示出)用于将表面层310固定至逆向反射层330。导电粘合剂层340邻近金属涂层 333设置,并且还可包括金属粒子(未示出)。任选地,剥离层350可用于保护导电粘合剂 层340。载体层302可任选地通过第二粘合剂层303附着至表面层310,以允许导电的逆向 反射制品300在有效地附着逆向反射制品之前被定位在预期的基底(未示出)上。耗散通 道360的阵列形成在导电的逆向反射制品300上,然而载体层302和第二粘合剂层303保 持完整的(即未被穿孔)。在一个实施例中,阵列通过对逆向反射制品穿孔来形成。
[0043] 图4描绘根据本申请的导电的逆向反射制品的另一个实施例。导电的逆向反射制 品400包括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的棱镜逆向反射层430。棱镜逆向反射层430包括立体角 元件435、与立体角元件435形成一体的主体层436、和邻近立体角元件435的背面的密封 膜437。密封膜437在立体角元件435的背面上产生气阱438,从而允许全内反射(TIR)。 表面层410可任选地设置在棱镜逆向反射层430的前表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表面层410 通过第一粘合剂层420附着至逆向反射层430。导电粘合剂层440邻近密封膜437设置, 并且可任选地包括金属粒子(未示出)。在应用前,剥离层450可用于保护导电粘合剂层 440 〇
[0044] 包括光学非活性区域的第三粘合剂层可在本申请的棱镜逆向反射层中使用。这种 第三粘合剂层还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该第二区域与棱镜逆向反射层的结构化表 面接触。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具有足够不同的特性,以在粘合剂层和结构化表面之间 形成低折射率层。一种示例性的第三粘合剂层在美国专利公布20130034682 (Free等人) 中有所描述,该专利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另选地,本申请的导电粘合剂层可包括 光学非活性区域,诸如上文所述。在该实施例中,导电粘合剂层邻近逆向反射层的结构化表 面定位。
[0045] 优选地,如图1-4所示,导电粘合剂层(140, 240, 340,440)的至少一部分移位(移 动)到耗散通道(160,260,360,460)中的至少一个中。因此,在导电的逆向反射制品的表 面上积聚的静电荷被耗散。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粘合剂层作为液体被浇铸到逆向反射层 上,并且在形成耗散性通道时流动到通道中。导电粘合剂层随后干燥和/或固化。在其他 实施例中,在挤压穿孔后的逆向反射制品构造时,粘合剂移动到通道中。在一些实施例中, 移位到耗散通道中的导电粘合剂层接触金属涂层(133, 233, 333)。
[0046] 在一些实施例中,穿孔的剥离层(150,350)可被新的、未穿孔的剥离层替换,以便 提供改善的可操纵性和粘合剂保护。
[0047]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耗散通道在大致垂直于导电的逆向反射制品的前表面 的方向上被穿孔。另选地,耗散通道可以相对于导电的逆向反射制品的前表面的任何倾角 来穿孔。
[0048] 耗散通道可具有任何形状的横截面,包括但不限于圆形、三角形、矩形和其他多边 形。通常,耗散通道的直径各自是从1.0 mm至10.0 mm的范围,并且耗散通道通过约2. 0_ 至约15. Omm的范围的距离间隔开。优选地,耗散通道通过约3. Omm至约6. Omm的范围的距 离间隔开。在给定的导电的逆向反射制品中,耗散通道可都具有相同的直径。另选地,耗散 通道的直径可在整个逆向反射制品中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的逆向反射制品被穿孔, 使得耗散通道形成装饰性图案(诸如例如徽标)。在本申请的导电的逆向反射制品中使用 的示例性材料在以下列出。
[0049] 1)表而层(110,210,310,410)、主体层(336,436)和载体层(102,302):
[0050] 用于用作表面层、主体层、和/或载体层的示例性材料优选为可透光的(透明的), 并且可选自由以下项组成的组:聚酯、聚氯乙烯(PVC)、聚氨酯(PU)、乙烯丙烯酸(EAA)、乙 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丙烯酸、聚甲基 丙烯酸甲酯(PMM)、聚碳酸酯(PC)、和聚乙烯(PE)。优选地,表面层由选自以下的任何一 者制成:PVC、丙烯酸类树脂、EAA、PET、PC、和PMMA。当使用PVC时,聚氯乙烯的含量通常多 于60%。此外,可使用添加剂(诸如增塑剂、颜料、和抵抗紫外线吸收剂)。表面层的厚度 范围通常为〇. 〇2_至0. 1_。表面层可用于保护逆向反射层和/或为本申请的导电的逆向 反射制品提供可印刷的表面。
[0051] 2)第一粘合剂层(120,220,420)和第二粘合剂层(103,303)
[0052] 可用于形成第一粘合剂层和/或第二粘合剂层的示例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底漆 组合物、粘合剂组物合、粘合剂聚合物层和表面处理。示例性底漆组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基于 聚氨酯和乙烯-乙酸乙烯酯的组合物。示例性粘合剂组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基于丙烯酸系粘 合剂或橡胶的粘合剂组合物。示例性表面处理包括但不限于电晕处理、化学处理或等离子 处理。
[0053] 第一粘合剂层可用于将表面层(110,210,410)固定至逆向反射层(130,230, 430)。第二粘合剂层(103, 303)可用于将载体层(102, 302)固定至表面层。
[0054] 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的范围优选为0.0 lmm至0. 2mm。
[0055] 3)逆向反射层(130,230,330,430):
[0056] 两种类型的逆向反射层(逆向反射片材)可在本申请的导电的逆向反射制品中使 用:含珠层和棱镜层。含珠层通常采用多个玻璃微球或陶瓷微球(珠)(逆向反射元件),以 逆向反射入射光。所述微球通常至少部分地嵌入粘结层中,并且具有相关联的镜面反射或 漫反射材料(例如,颜料粒子、金属涂层、金属薄片或蒸镀层等)来逆向反射入射光。由于基 于微球的逆向反射器的对称几何形状,因此不管其方向如何,即当围绕垂直于片材表面的 轴旋转时,含珠层显示出相同的光返回。此类微球任选地可至少部分地嵌入珠涂层中。珠 涂层可具有与粘结层相同的组合物。在含珠层中使用的合适的玻璃珠具有范围为1. 5-2. 2 的折射率。优选地,折射率在1.9-2. 2之间。用于在粘结层和/或珠涂层中使用的合适的 材料包括具有相对高的粘结强度的那些,诸如例如聚氨酯(PU)、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丙 烯酸、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和聚氨酯(PU)。可任选地使用添加剂(诸如氧化抑 制剂等)。
[0057] 另一方面,棱镜层通常采用多个立体角元件来逆向反射入射光。棱镜层(也被称 为立体角层、棱镜片材或立体角片材)通常包括薄透明主体层,该薄透明主体层具有基本 上平坦的第一表面和包括多个几何结构的第二结构化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层与几 何结构形成一体。
[0058] 在截顶的立体角片材中,一些或所有的几何结构包括三个被配置成立体角元件的 反射面。截顶的立体角阵列的邻近立体角元件的基部边缘通常为共面的。被描述为"完整 立方体"或"优选的几何形状"的其他立体角元件结构通常包括不共面的至少两个非二面角 边缘。与截顶的立体角元件相比较,此类结构通常表现出更高的全光返回。具有"优选的几 何形状"立体角元件的立体角片材可通过层压工艺(例如见美国专利7, 156, 527 (Smith), 其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来制造。
[0059] 棱镜逆向反射层一般通过首先制造具有结构化表面的母模来制备,该结构化表面 要么对应成品片材中期望的立体角元件的几何形状,要么对应期望的几何形状的负(反 向)拷贝,这取决于成品片材是否要具有立体角棱锥或立体角空腔(或两者都要具有)。然 后,采用任何合适的技术(诸如镍电铸)复制模具,以便通过诸如压花、挤出或浇铸并固化 等工艺生产用于形成棱镜逆向反射层的模具。美国专利5, 156, 863 (Pricone等人)提供了 形成用于制造棱镜逆向反射层的模具的工艺的示例性概述。用于制造母模的已知方法包括 针形元件束技术、直接机加工技术和采用层合的技术。这些微复制工艺可产生具有棱镜结 构的逆向反射层,其中棱镜结构已通过具有所需棱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