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97312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特别关于一种具有较高穿透率 (transmittance)的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的进步,平面显示装置已经广泛的被运用在各种领域,尤其是液晶显示 装置,因具有体型轻薄、低功率消耗及无福射等优越特性,已经渐渐地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 显示装置,而应用至许多种类的电子产品中,例如移动电话、可携式多媒体装置、笔记型电 脑、液晶电视及液晶屏幕等等。
[0003]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业者在提升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TFTLCD)的广视 角技术(Multi-domainVedicalAlignment,MVA)上,聚合物稳定取向(或称聚合物持续 取向,PolymerSustainedAlignment,PSA)是一种用W提升开口率与对比等光学性能的成 熟及量产的技术。其中,PSA技术是在面板的液晶滴入的neDropFilling, 0D巧制造工艺 中,混合一光反应性单体(monomer)后通电,并进行紫外光曝光照射,使液晶分子内的光反 应性单体产生化学反应,并使化学反应后的单体依据薄膜晶体管基板上的透明导电层的图 案进行排列,W通过此硬化单体来达到使液晶取向的目的。
[0004] 另外,W相同亮度而言,高穿透率的显示面板就可使显示装置更为省电,因此,各 家业者无不努力地提高显示面板的穿透率,W达到省电的目的来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其 中,薄膜晶体管基板上的透明导电层的图案设计也是影响显示面板穿透率的因素之一,尤 其当面板的分辨率(ppi)越来越高时,为了使面板具有较高的穿透率,透明导电层的图案 也是需要探讨的因素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穿透率的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W提高产 品的竞争力。
[0006]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及与第一基板相 对而设的一第二基板W及一电极层。电极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面向第二基板,电极层包 含多个分支电极,所述分支电极沿一方向配置且彼此间隔一第一距离T,当一光线通过所述 分支电极时具有一亮度分布,该亮度分布是由多个亮纹与多个暗纹组合而成,且两相邻所 述亮纹中屯、相距一第二距离K,其中,K与T满足W下方程式:
[0007] (-0. 06685X了3+0. 50427X了2-0. 78456XT+5. 68779) -0. 5《K [000引 《(-0. 06685Xt3+0. 50427Xt3-0. 78456XT+5. 68779) +0. 5,
[0009] 1《1'《10,且1'与1(的单位为微米。
[0010]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及与第一基板相 对而设的一第二基板W及一电极层。电极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面向第二基板,电极层包 含多个分支电极,所述分支电极沿一方向配置且彼此间隔一第一距离T,当一光线通过所述 分支电极时具有一亮度分布,该亮度分布沿该方向具有一亮度分布曲线,该亮度分布曲线 是由多个波峰与多个波谷组合而成,且两相邻所述波峰相距一第二距离K,其中,K与T满足 W下方程式:
[0011] (-0. 06685 X t3+0. 50427 X t2-0. 78456 X T+5. 68779) -0. 5《K
[0012]《(-0. 06685 XT3+0. 50427 XT2-0. 78456 XT+5. 68779)+0. 5,
[0013] 10,且T与K的单位为微米。
[0014]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W及一背光模 组。显示面板具有一第一基板及与第一基板相对而设的一第二基板W及一电极层,电极层 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面向第二基板,电极层包含多个分支电极,所述分支电极沿一方向配 置且彼此间隔一第一距离T,当一光线通过所述分支电极时具有一亮度分布,该亮度分布是 由多个亮纹与多个暗纹组合而成,且两相邻所述亮纹中屯、相距一第二距离K,其中,K与T满 足W下方程式:
[00巧] (-0. 06685 X t3+0. 50427 X t2-0. 78456 X T+5. 68779) -0. 5《K
[0016] 《(-0. 06685 XT3+0. 50427 XT2-0. 78456 XT+5. 68779)+0. 5,
[0017] 10,且T与K的单位为微米。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相对而设。
[001引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W及一背光模 组。显示面板具有一第一基板及与第一基板相对而设的一第二基板W及一电极层,电极层 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面向第二基板,电极层包含多个分支电极,所述分支电极沿一方向配 置且彼此间隔一第一距离T,当一光线通过所述分支电极时具有一亮度分布,该亮度分布沿 该方向具有一亮度分布曲线,该亮度分布曲线是由多个波峰与多个波谷组合而成,且两相 邻所述波峰相距一第二距离K,其中,K与T满足W下方程式:
[0019] (-0. 06685 X t3+0. 50427 X t2-0. 78456 X T+5. 68779) -0. 5《K
[0020]《(-0. 06685 X t3+0. 50427 X t2-0. 78456 X T+5. 68779) +0. 5,
[0021] 10,且T与K的单位为微米。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相对而设。
[0022] 承上所述,因本实用新型的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中,电极层的所述分支电极沿一 方向配置且彼此间隔一第一距离T,当一光线通过所述分支电极时具有一亮度分布,该亮度 分布是由多个亮纹与多个暗纹组合而成,且两相邻所述亮纹中屯、相距一第二距离K,或者当 一光线通过所述分支电极时具有一亮度分布,该亮度分布沿该方向具有一亮度分布曲线, 而亮度分布曲线是由多个波峰与多个波谷组合而成,且两相邻所述波峰相距一第二距离K。 其中,当K与T满足W下方程式时可使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具有较佳的穿透率:
[002引(-0. 06685 X了3+0. 50427 X了2-0. 78456 X T+5. 68779) -0. 5《K
[0024] 《(-0. 06685 X t3+0. 50427 X t2-0. 78456 X T+5. 68779) +0. 5,
[0025] 1《1'《10,且1'与1(的单位为微米。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0027] 图2A为图1的显示面板中,电极层的电极图案示意图。
[002引图2B为光线通过图2A的电极层所产生的亮度分布示意图。
[0029] 图2C为图2B中,亮度分布与其对应的亮度分布曲线的示意图。
[0030] 图3A为图2B的一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31] 图3B为图3A的亮度分布所对应的亮度分布曲线的示意图。
[0032] 图4为一区域的单位穿透面积与第二距离(亮纹周期)的曲线示意图。
[0033]图5为最佳化穿透率下,亮纹周期的最佳值与第一距离的曲线示意图。
[0034]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0035] 图7为原始亮度分布曲线与平滑化后的亮度分布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W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其 中相同的元件将W相同的参照符号加W说明。
[0037] 请参照图1及图2A至图2C所示,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 面板1的示意图,图2A为图1的显示面板1中,电极层13的电极图案示意图,图2B为光线 通过图2A的电极层13所产生的亮度分布示意图,而图2C为图2B中,亮度分布与其对应的 亮度分布曲线C的示意图。
[003引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例如但不限于为平面切换(in-planeswitch,IP巧式液晶 显示面板、边缘电场切换(化ingefieldswitching,FF巧式液晶显示面板、垂直取向模式 (ve;rticalalignmentmode,VAmode)液晶显不面板或3D液晶显不面板,并不限定。
[0039] 显示面板1包括一第一基板11、一第二基板12W及一电极层13。另外,显示面板 1还可包括一液晶层14 (液晶分子未显示)。显示面板1例如但不限于应用在智能手机或 平板电脑上,或其它电子装置,且当光线穿过显示面板1时,可通过显示面板1的各(次) 像素显示色彩而形成图像。
[0040] 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相对而设,而液晶层14则夹设于第一基板11与第二 基板12之间。其中,第一基板11及第二基板12可为透光材质制成,并例如为一玻璃基板、 一石英基板或一塑胶基板,并不限定。
[0041] 显示面板1还可包括一薄膜晶体管阵列、一彩色滤光阵列及一黑色矩阵层(图未 显示),薄膜晶体管阵列设置于第一基板11上,而彩色滤光阵列或黑色矩阵层可设置于第 一基板11或第二基板12上。其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彩色滤光阵列及液晶层14可形成一 像素阵列。在一实施例中,黑色矩阵层与彩色滤光阵列可分别设置于第二基板12上,不过, 在又一实施例中,黑色矩阵层或彩色滤光阵列也可分别设置于第一基板11上,使其成为一 BOA(BMonarray)基板,或成为一C0A(colorfilteronarray)基板,并不加W限制。此 夕F,显示面板1还可包括多个扫描线与多个资料线(图未显示),上述扫描线与上述资料线 交错设置,并例如相互垂直而定义出该像素阵列的区域。其中,像素阵列包含多个次像素, 且上述次像素配置成矩阵状。
[0042] 电极层13设置于第一基板11上并面向第二基板12。电极层13为一透明导电层, 其材质例如但不限于为铜锡氧化物(indium-tinoxide,IT0)或铜锋氧化物(indium-zinc oxide,IZ0)。在本实施例中,电极层13为显示面板1的像素电极(pixelelectrode)层, 且与资料线(图未显示)电连接。于此,图2A只显示图1的电极层13的一部分(仍标示 为13),且为显示面板1 一个次像素的像素电极。
[0043] 电极层13包含多个分支化ranch)电极131、一第一主干(trunk)电极132及一第 二主干电极133。其中,第一主干电极132与第二主干电极133交错连接,且其连接部分位 于中间区域。另外,所述分支电极131与第一主干电极132或第二主干电极133连接。于 此,一部分的分支电极131与第一主干电极132连接,且一部分的分支电极131与第二主干 电极133连接。第一主干电极132与第二主干电极133的夹角可介于80度至100度之间, 而第一主干电极132或第二主干电极133与上述分支电极131的夹角可介于5度至85度 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干电极132与第二主干电极133之间的夹角例如为90度,且 第一主干电极132与上述分支电极131的夹角例如为45度,第二主干电极133与上述分支 电极131的夹角例如为45度。
[0044] 由于图2A所显示的电极层13的第一主干电极132与第二主干电极133交错连接, 且其连接部分位于中间区域,因此,电极层13可被第一主干电极132与第二主干电极133 区分为四个电极区域,且各电极区域的上述分支电极131沿一方向配置且彼此间隔一第一 距离T(slit wi化h)。于此,图2A左上侧的分支电极131沿一第二方向Y实质平行配置且 彼此间隔第一距离T,而右上侧的分支电极131沿一第一方向X实质平行配置且彼此间隔第 一距离T(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实质上垂直)。另外,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