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组件、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0561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背光组件、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组件、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移动终端的显示要求也逐渐提尚。
[0003]移动终端的显示模组一般包括叠加设置的背光组件及其他IXD组件,其中背光组件用于为移动终端提供光线。背光组件通常包括光源、与光源抵接的导光板及胶框,而当多个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间距不同时,会对背光组件传输光线的均匀性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移动终端的显示效果。
[0004]目前的背光组件通常在胶框上设计若干凸起,用于卡接光源,以保证导光板与光源之间的距离,然而当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胶框上凸起的边缘或者拐角处时,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射,进而造成光线集中,令背光组件的边缘容易产生亮点或亮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传输光线均匀、能够避免亮点及亮线产生的背光组件、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0006]—种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与所述导光板层叠设置的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光源,以及邻近所述导光板侧面设置的胶框,
[0007]所述导光板包括主体部及若干凸出部,所述主体部具有入光面,所述若干凸出部间隔设置于所述入光面上,并与所述主体部围成至少一收容槽;
[0008]所述胶框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入光面相对设置;
[0009]所述光源邻近所述入光面设置,容置于所述收容槽内,并且所述光源的一侧与所述胶框朝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相抵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为楔形导光板,所述主体部具有所述入光面的一端为楔形状,所述凸出部为矩形状。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厚度与所述主体部上连接所述凸出部的区域的厚度相同。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框朝向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开设若干与所述凸出部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凸出部的端部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凹槽嵌合设置。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远离所述主体部的表面到所述入光面的距离大于所述凸出部相对所述主体部的延伸长度,以使所述凸出部的端部与所述胶框间隔设置。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槽的数量与所述光源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光源容置于与其对应的所述收容槽内。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组件还包括铁框,所述导光板、所述电路板、所述光源、所述胶框均容置于所述铁框内,并且所述光源为多个,多个所述光源间隔排成一排。
[0017]一种显示模组,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背光组件层叠设置的IXD组件。
[0018]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与所述显示模组层叠设置的触控屏。
[0019]组装上述背光组件组装时,由于导光板的凸出部与主体部形成若干收容槽,可将导光板的收容槽直接套设于光源上,进而对导光板进行定位安装,令导光板的安装位置更加准确。这样,一方面令主体部的入光面与光源之间的间距更加均匀,进而令背光组件向外传输的光线更加均匀;另一方面,能够避免边缘亮线产生,使具有背光组件的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的显示效果更佳。此外,由于凸出部至少包裹光源的部分侧面,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光源发出的光线,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背光组件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3为图1所示背光组件导光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背光组件10的结构示意图。
[0027]背光组件10,包括:导光板100、与导光板100层叠设置的电路板200、设置于电路板200上的光源300,以及邻近导光板100侧面设置的胶框400。其中,导光板100包括主体部110及若干凸出部120,具体的,主体部110具有入光面111,若干凸出部120间隔设置于所述入光面111上,并与主体部110围成至少一收容槽130。胶框400与主体部110的入光面111相对设置。光源300邻近主体部110的入光面111设置,容置于收容槽130内,并且光源300的一侧与胶框400朝向主体部110的一侧相抵接,另一侧与入光面111之间具有缝隙,为导光板100受热膨胀预留空间。
[0028]组装上述背光组件10组装时,由于导光板100的凸出部120与主体部110形成若干收容槽130,可将导光板100的收容槽130直接套设于光源300上,进而对导光板100进行定位安装,令导光板100的安装位置更加准确。这样,一方面令主体部110的入光面111与光源300之间的间距更加均匀,进而令背光组件10向外传输的光线更加均匀;另一方面,导光板100包裹光源300,令光源300发出的光线能够直接进入到导光板100内,相比传统背光组件,能够避免边缘亮线产生,使具有背光组件10的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的显示效果更佳。此外,由于凸出部120至少包裹光源300的部分侧面,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光源300发出的光线,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0029]本实施例中,光源300为多个,多个光源300间隔排成一排,并且光源300为LED灯。收容槽130的数量与光源300的数量相同,并且每一光源300容置于与其对应的收容槽130内。
[0030]其他实施例中,光源300的数量也可以大于收容槽130的数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