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印版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0768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转印版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印版固定装置,包括用于转印取向液的转印版和用于固定转印版的版胴,所述转印版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均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版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配合以防止所述转印版固定于所述版胴上时在所述版胴的轴向方向发生缩进的第二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防止转印版固定于版胴上时在版胴的轴向方向发生缩进,提高取向膜转印过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专利说明】
转印版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产品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印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薄膜晶体管显示器(TFT-1XD)技术经过最近几十年的发展,技术和工艺日趋成熟。已经取代冷阴二极管(CCFL)显示器,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产品。
[0003]目前,液晶屏成盒的具体步骤为:先在一张玻璃基板的四周涂覆封框胶,然后在另一张玻璃基板中央使用滴下法滴加液晶。通过真空贴合两张玻璃基板,最后进行封框胶的固化,从而完成成盒工艺。LCD面板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使液晶分子能够正常取向,需要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表面涂上一层聚酰亚胺膜,然后在PI(取向)膜上进行摩擦工艺,以实现液晶分子的取向。因此,Array(阵列)基板与CF(彩膜)基板的PI膜涂布(Coater)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工艺过程,PI膜涂布的核心是APR转印,APR版(转印版)的设计与固定对取向膜的转印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0004]现用APR版的设计以及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PR版在两侧的1100方向的固定边有第二固定结构,通过第二固定结构与版胴上的固定装置将APR版固定于版胴上,然后APR版随着版胴一起转动,将APR版上的PI液转印到基板上。现用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在转印过程中由于APR版在1300尺寸大且APR版本身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当固定1100方向的固定边时,会导致在1300方向的侧边发生缩进,转印到基板表面的PI膜经常出现在1300方向较为靠近AA区,甚至进入AA区造成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印版固定装置,提高取向膜转印过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印版固定装置,包括用于转印取向液的转印版和用于固定转印版的版胴,所述转印版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均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版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配合以防止所述转印版固定于所述版胴上时在所述版胴的轴向方向发生缩进的第二连接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一凸起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与所述凸起部相配合的凹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版胴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环形开口,沿所述环形开口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凹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版胴的外周面上与所述凸起部相对应的位置凸设有环形凸边,版胴上位于每个所述环形凸边的第一侧设有卡环,所述卡环与相应的所述环形凸边形成所述凹槽,所述第一侧为所述环形凸边靠近版胴相应的端部的一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版胴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卡环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版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一端连接所述卡环、另一端连接所述版胴的卡子。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采用磁性柔性物质制成,所述凹槽采用刚性材料制成,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通过磁性吸附的方式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采用树脂磁制成。
[0013]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采用柔性物质制成,所述凹槽采用刚性材料制成,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采用橡胶或树脂制成。
[0015]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采用包括不饱和官能团的橡胶或碳链聚合物或杂链聚合物制成。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一凸起部,所述转印版第一侧边的凸起部与所述转印版第二侧边的凸起部具有相向设置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凸设于版胴轴向两端端部的两个环形凸边,两个所述环形凸边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转印版固定于所述版胴上时,每个所述凸起部的第一表面与相应的所述环形凸边的第二表面相接触。
[0017]进一步的,所述转印版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设有第一固定结构,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邻接,所述版胴上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相配合以将转印版定位固定于版胴上第二固定结构。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为一卡槽,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为与该卡槽相配合的凸起。
[0019]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防止转印版固定于版胴上时在版胴的轴向方向发生缩进,提高取向膜转印过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版胴结构示意图;
[0021]图2表示图1中版胴侧视图;
[0022]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转印版结构示意图;
[0023]图4表示图3转印版侧视图;
[0024]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凸起部未膨胀变形时凸起部与凹槽连接状态示意图;
[0025]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凸起部膨胀变形后凸起部与凹槽连接状态示意图;
[0026]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凸起部与环形凸边连接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8]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印版固定装置,包括用于转印取向液的转印版和用于固定转印版的版胴,所述转印版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均设有第一连接结构4,所述版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相配合以防止所述转印版固定于所述版胴上时在所述版胴的轴向方向发生缩进的第二连接结构I。
[0029]第一连接结构4和第二连接结构I的设置使得转印版平展的设置于版胴上,防止转印版固定于版胴上时在版胴的轴向方向发生缩进,提高取向膜转印过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0030]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I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只要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I相配合以实现防止所述转印版固定于所述版胴上时在所述版胴的轴向方向发生缩进的目的即可。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一凸起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与所述凸起部相配合的凹槽。
[0032]当转印版固定于版胴上时,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对应卡合,在版胴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凹槽起到阻挡作用,使得转印版无法在版胴的轴向方向发生缩进。
[0033]所述凹槽的具体结构形式也可以有多种,只要实现与所述凸起部配合以防止所述转印版固定于所述版胴上时在所述版胴的轴向方向发生缩进即可。以下介绍本实施例几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的具体结构形式。
[0034]实施方式1:所述版胴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环形开口,沿所述环形开口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凹槽。
[0035]所述凹槽直接成型于版胴上,也可与版胴一体成型,结构简单、制作简便。
[0036]实施方式2:所述版胴的外周面上与所述凸起部相对应的位置凸设有环形凸边11,版胴上位于每个所述环形凸边11的第一侧设有卡环3,所述卡环3与相应的所述环形凸边11形成所述凹槽20,所述第一侧为所述环形凸边11靠近版胴相应的端部的一侧,如图5所示。
[0037]优选的,所述版胴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卡环3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版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一端连接所述卡环3、另一端连接所述版胴的卡子2。
[0038]所述卡环3可拆卸的连接于版胴上,便于版胴的拆卸和安装。
[0039]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采用磁性柔性物质制成,所述凹槽20采用刚性材料制成,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20通过磁性吸附的方式连接。
[0040]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采用树脂磁制成。
[0041]通过磁性柔性物质与刚性材料之间的吸附实现结合;所述凸起部优选采用树脂磁制成,树脂磁通常是铁氧体磁材系列中的一种,做法为铁氧体料粉[主要成分为M0.6Fe203,皿=1^、31'、?13或3;^^1、]^^3等复合组分]与合成树脂混合,通过挤压成型或者延压成型,注射成型等工艺制作而成,具有柔软性、弹性及可扭曲的磁体,可以加工成各种复杂形状。
[0042]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采用柔性物质制成,所述凹槽20采用刚性材料制成,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20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
[0043]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采用橡胶或树脂制成。
[0044]所述凸起部采用柔性物质制成,所述凹槽20采用刚性材料制成,利用凹槽20的不可变性以及凸起部的可延展性实现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20的结合:具体做法是,凹槽20的尺寸固定,凸起部和凹槽20的尺寸吻合如图5所示,由于凸起部本身的材质为柔性物质(一般为橡胶或者树脂,如异戊二烯的聚合物橡胶),加热会发生膨胀(加热的温度一般为60°C),且冷却后不可恢复,所述凸起部遇矿物油或汽油易膨胀,通过这些手段实现凸起部本身膨胀,从而实现凹槽20与凸起部的过盈配合如图6所示。
[0045]所述凸起部采用的材料包括丁苯胶SBR,丁基橡胶IIR,氢化丁腈胶HNBR,乙丙胶EPDM,丁腈胶NBR等一系列包含不饱和官能团的橡胶,或碳链聚合物如聚乙烯、聚苯乙烯以及杂链聚合物如聚甲醛、聚酰胺、聚砜、聚醚等合成树脂。
[0046]凸起部一般为柔性的有机物质,通过加热实现物质内部的重组,实现凸起部的膨胀,例如橡胶或者树脂,或者通过化学物质或者胶类物质也可以实现凸起部与凹槽20的结入口 ο
[0047]另,也可通过凸起部本身的弹性形变实现凸起部与凹槽20的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凹槽20远离版胴的开口处的面积小于所述凹槽20靠近版胴的底部的面积,凸起部与凹槽20卡合时,通过凸起部弹性形变与凹槽卡接,凹槽20开口处的面积小于凸起部任一表面的面积,则凸起部不易从凹槽20内脱离。
[0048]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20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即便于转印版与版胴的固定连接,且起到防止转印版在转印过程中发生在版胴轴向方向上的缩进的作用。
[0049]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设置于转印版上与转印面10相对的一面上,以免影响转印效果。
[0050]卡环3的设置防止转印版在转印版过程中的移动以至影响取向液的转印效果。
[0051]如图2所示,卡环3在版胴上的投影位于版胴的侧端端面内,卡环3的中心点与版胴的横截面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卡环3的直径小于版胴的横截面的直径的大小,避免卡环3的高度大于版胴的高度影响转印效果。
[0052]实施方式3:,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为一凸起部,所述转印版第一侧边的凸起部与所述转印版第二侧边的凸起部具有相向设置的第一表面41(转印版第一侧边的凸起部靠近转印版第二侧边凸起部的表面为第一表面41,同样的,转印版第二侧边的凸起部靠近转印版第一侧边凸起部的表面为第一表面41),所述第二连接结构I为凸设于版胴轴向两端端部的两个环形凸边11,两个所述环形凸边11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110(—个环形凸边上远离另一个环形凸边11的表面为第二表面110,即环形凸边11上与版胴端面相平行、且靠近版胴相应的端部的表面为第二表面110),所述转印版固定于所述版胴上时,每个所述凸起部的第一表面41与相应的所述凸边的第二表面110相接触,如图7所示。
[0053]转印版固定于版胴上时,每个所述凸起部的第一表面41与相应的所述环形凸边11的第二表面110相接触,即转印版上相对设置的两个凸起部位于版胴上两个对应的环形凸边11的外侧,防止所述转印版固定于所述版胴上时在所述版胴的轴向方向发生缩进,且环形凸边11的设置使得转印版与版胴的固定设置更灵活便利。
[0054]进一步的,所述转印版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设有第一固定结构5,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邻接,所述版胴上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5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5相配合以将转印版定位固定于版胴上第二固定结构。
[0055]第一固定结构5和第二固定结构相配合,既保证了转印版与版胴的连接稳定性。
[005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5为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为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接部。
[005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部为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为与该卡槽相配合的凸起。
[0058]需要说明的时,所述第一固定结构5和第二固定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并不限于上述结构形式,只要所述第一固定结构5和第二固定结构实现将转印版固定于版胴上即可。
[005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图5-图7所表示的均为示意图,图5和图6中所示的凹槽20与第一连接结构4(凸起部)之间的高度差仅仅是示意,图7中,第一连接结构4(凸起部)和环形凸边11之间的高度差也仅仅是示意,在实际使用中,凹槽20与第一连接结构4(凸起部)之间的高度差可根据实际需要为大于或等于零,第一连接结构4(凸起部)和环形凸边11之间的高度差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可大于零或等于零。
[0060]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时,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转印版固定装置,包括用于转印取向液的转印版和用于固定转印版的版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版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均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版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配合以防止所述转印版固定于所述版胴上时在所述版胴的轴向方向发生缩进的第二连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一凸起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与所述凸起部相配合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版胴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环形开口,沿所述环形开口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版胴的外周面上与所述凸起部相对应的位置凸设有环形凸边,版胴上位于每个所述环形凸边的第一侧设有卡环,所述卡环与相应的所述环形凸边形成所述凹槽,所述第一侧为所述环形凸边靠近版胴相应的端部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印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版胴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卡环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版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一端连接所述卡环、另一端连接所述版胴的卡子。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采用磁性柔性物质制成,所述凹槽采用刚性材料制成,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通过磁性吸附的方式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印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采用树脂磁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印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采用柔性物质制成,所述凹槽采用刚性材料制成,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印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采用橡胶或树脂制成。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印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采用包括不饱和官能团的橡胶或碳链聚合物或杂链聚合物制成。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一凸起部,所述转印版第一侧边的凸起部与所述转印版第二侧边的凸起部具有相向设置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凸设于版胴轴向两端端部的两个环形凸边,两个所述环形凸边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转印版固定于所述版胴上时,每个所述凸起部的第一表面与相应的所述环形凸边的第二表面相接触。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版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设有第一固定结构,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邻接,所述版胴上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相配合以将转印版定位固定于版胴上第二固定结构。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印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为一卡槽,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为与该卡槽相配合的凸起。
【文档编号】G02F1/1337GK205594266SQ201620428900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2日
【发明人】田宗民, 翟相泉, 张文余
【申请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