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命汽车电喇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0090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长寿命汽车电喇叭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或其它机动车辆上使用的电喇叭。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现有汽车上常采用如


图1所示结构的机械触点式电喇叭,它由衔铁、线圈、中心杆、弹簧片、振动膜、共鸣板、喇叭筒及固定触点和活动触点组成。当接通喇叭开关后,电流通过线圈和触点导通,线圈产生的电磁场使衔铁接近线圈,同时中心杆带动活动触点向线圈方向移动,触点断开。由于触点断开,线圈失电无吸力,在弹簧片的作用下,中心杆回原位,触点闭合。上述两种情况交替进行,线圈反复得电失电,使中心杆往复来回带动振动膜振动发出声音,并由振动膜带动共鸣板振动发出倍音,使喇叭声音悦耳。由于这种喇叭采用机械式的触点来控制线圈电流的通断,因此,其频率不稳定,需经常调整触点的间隙。特别是由于喇叭在工作时,触点在大电流下高速开闭,极易烧坏,即使增加了消弧器件,其寿命也不超过20万次,对应时间约二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频率稳定的汽车电喇叭。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长寿命汽车电喇叭,包括衔铁、线圈、中心杆、弹簧片、振动膜、共鸣板等组成的振动发声装置,振动发声装置由一个输出频率与振动膜基频相同的电子开关控制,开关的一端直接接电源,另一端与线圈连接后与电源相连接。当电子开关接通时,线圈得电,产生的电磁场吸引衔铁移近线圈,衔铁带动中心杆并使之推动振动膜;电子开关断开时,线圈无电流,失去吸力,此时衔铁、中心杆、振动膜在弹簧片的作用下回原位。上述两种情况以设定的频率交替进行,振动膜振动,使喇叭发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去除了触点、消弧元件等易损件,寿命一般可达80万次以上,对应时间超过八年,超过现有喇叭的4至5倍;另外,这种喇叭频率稳定,使用时无需调整。
图1是现有技术中机械触点式电喇叭的结构及电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及电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图中标号分别表示1.喇叭筒;2.共鸣板;3.振动膜;4.底板;5.山形铁芯;6.螺柱;7.弹簧片;8.衔铁;9.线圈;10、12.锁紧螺母;11调整螺母;13.中心杆;14.固定触点臂;15.活动触点臂;16.电容器;17.触点支架;18.接线柱;19.按钮;20.蓄电池;21.电子开关;22.电子开关支架。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振动发声装置和电子开关两部分,振动发声装置与现有技术相同,不再赘述。振动发声装置的振动频率由电子开关控制。参见图2、图3,电子开关包括由电阻R1、R2、电容C1、C2、时基电路IC1组成的振荡器和智能化元器件IC2组成,振荡器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3与智能化元器件IC2的输入端相连接,智能化元器件IC2的输出端连接喇叭线圈。电子开关21通过支架22固定在喇叭组件上,其工作原理如下电源接通后,由电阻R1、R2对电容C1充电,(充电时间就是时基电路输出脚为高电平的时间),当充至三分之一电源电压时时基电路内部放电管开始导通;当放电管导通后,电容经电阻R2和放电管进行放电,放电时间是输出脚为低电平的时间。循环上述两种情况,引成振荡输出。本实用新型的振荡频率设定在300至400Hz之间。振荡器输出的方波信号经智能化元器件IC2放大后控制喇叭线圈的得电与失电,从而使喇叭发声。由于汽车在行驶时喇叭的工作环境非常差,本实用新型的电阻选用温度系数稳定的金属膜电阻,电容选用体积小、耐高温的聚丙烯电容。为适应喇叭在实际应用中对小体积、微型化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元器件选用西门子公司的产品BTS114,使整个放大部分只有一个集成块,体积较小,能在100~150℃的高温下正常工作,并相应提高了电子开关的性能。
权利要求1.一种长寿命汽车电喇叭,包括衔铁(8)、线圈(9)、中心杆(13)、弹簧片(7)、振动膜(3)、共鸣板(2)等组成的振动发声装置,其特征是振动发声装置由一个输出频率与振动膜基频相同的电子开关(21)控制,开关的一端直接接电源,另一端与线圈(9)连接后与电源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喇叭,其特征是电子开关包括由电阻(R1、R2)、电容(C1、C2)、时基电路(IC1)组成的振荡器和智能化元器件(IC2)组成,振荡器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3)与智能化元器件(IC2)的输入端相连接,智能化元器件(IC2)的输出端连接喇叭线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喇叭,它包括线圈、衔铁、中心杆、弹簧片、振动膜和一个输出频率与振动膜基频相同的电子开关,线圈通过电子开关与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为现有喇叭的4至5倍,使用频率稳定,使用中无需调整,适合于汽车、摩托车或其它机动车辆上使用。
文档编号G10K9/13GK2268976SQ9622166
公开日1997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6日
发明者顾巧林 申请人:顾巧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