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696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特别涉及一种透过有效地反射环境光源,作为液晶面板的光源,并可用于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面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半穿透半反射式的液晶显示器面板结构中,具有微反射结构,其主要是可利用背光模块以及环境光源作为液晶层光源。参考图3所显示,这类显示面板通常包括一第一偏光层10、一液晶层20、一第二偏光层30、一反射层40以及一背光模块50,并依序堆栈所构成。当背光模块50处于开启状态时,主动式的背光模块50产生背光光源C’并穿透液晶层20而显示画面,另外若背光模块50处于关闭状态时,可通过环境光源入射进入显示面板中而产生一入射光源A’,所述入射光源A’会在反射层40产生反射光源B’,因此穿透液晶层20而显示画面。然而,现有技术中,其环境光源无法做有效反射,使得如何提升环境光源的反射率已成为重要课题。
因此,发明人基于上述理由,因而进行改良现有半穿透半反射式的液晶显示器面板微反射结构技术所具有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其主要是提供一反射层,用以达到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面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的另一目的,是在所形成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面板结构中,减少环境光源抵达所述反射层前所需行经的光学结构路径,并降低光源的减损,以达到省电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的再一目的,是可提供选择背光模块以及环境光源作为光源的两种模式,以选择驱动液晶分子正转以及反转的控制方式驱动所述液晶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其是具有一第一偏光层,其是一偏光转换膜,分别用以穿透单一的偏极态光;一液晶层,其是具有液晶分子的光偏极转换装置,并设置于第一偏光层下方;一反射层,其是一半反射光学结构,用以提供入射至反射层的部分光源穿透所述反射层,且部分光源自所述反射层反射,并设置于液晶层下方;以及一第二偏光层,其是一偏光转换膜,分别用以穿透单一的偏极态光,并设置于反射层下方;其中,所述第一偏光层与第二偏光层分别是一偏光转换膜的光穿透轴是互相垂直,且所述反射层的光源反射量与穿透量比例为1∶1。
另外,在以背光模块作为光源的模式中,所述驱动模块选择驱动液晶分子正转的控制方式驱动所述液晶层,并且在利用环境光源作为光源的模式中,所述驱动模块选择驱动液晶分子反转的控制方式驱动所述液晶层。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通过下述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详加说明如后。


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显示现有技术的液晶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偏光层;2液晶层;3反射层;31增亮层;4第二偏光层;5背光模块;A入射光源;B反射光源;C背光光源;10第一偏光层;20液晶层;30第二偏光层;40反射层50背光模块;A’入射光源;B’反射光源;C’背光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考图1所显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主要是一第一偏光层1、一液晶层2、一反射层3、一第二偏光层4以及一背光模块5依序层状堆栈而构成的半穿透半反射式液晶面板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偏光层1与第二偏光层4分别是一偏光转换膜,分别用以提供单一的偏极态光穿透偏光层,且此二偏光层的光穿透轴是互相垂直;所述液晶层2是一具有液晶分子的光偏极转换装置,一般包括有扭转向列(TN,twisted nematic)型液晶层、平面切换(IPS,in-plane-switching)型液晶层或垂直排列(VA,vertically aligned)型液晶层;所述反射层3是设置于所述液晶层2与第二偏光层4之间的一半反射镜(half mirror)光学结构,用以提供入射至反射层3的部分光源穿透所述反射层3,且部分光源自所述反射层3反射;以及所述背光模块5是液晶显示器(LCD)的主动光源,一般是由数个光源及/或导光板及/或反射板及/或增亮膜所构成,且其光源一般是选择使用包括冷阴极荧光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Lamp,CCFL)及/或热阴极荧光管及/或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及/或电激发光片(EL)等光源。
再者,所述反射层3是具有特定比例的光源反射量与穿透量,所述反射层3的光源反射量与穿透量较佳的比例为1∶1,意即入设至反射层3的光源中的50%会被反射,而其它50%则会穿透所述反射层3。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中,并参考图1所显示的入射光源A以及反射光源B,当环境光源的入射光源A首先会入射进入第一偏光层1而偏极化,接着透过所述液晶层2选择是否让偏极化的入射光源A穿透,而穿透的偏极化入射光源A会自所述反射层3反射形成一反射光源B,此反射光源B会再入射至液晶层2,用以作为液晶层2的光源。上述的反射光源B透过所述液晶层2而选择性地被穿透并产生偏极极性的转换,最后穿透所述液晶层2的反射光源B会再穿透第一偏光层1而成为输出的影像光源。其中,环境光源入射进入液晶面板,并形成液晶层的光源而产生影像光源输出,其所达成的路径只需经过一偏光层,使得环境光源被偏光层吸收或反射的比例可大幅减少,因此提升输入的环境光源于反射层3反射提供作为液晶层2光源的效率。
参考图1所显示,当上述的背光模块5产生背光光源C,背光光源C会先入射进入第二偏光层4而偏极化,偏极化背光光源C会穿透所述反射层3,接着透过所述液晶层2选择是否让偏极化的背光光源C穿透,并使得背光光源C产生偏极极性的转换,最后穿透所述液晶层2的背光光源C会再穿透第一偏光层1而成为输出的影像光源。
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中,具有一驱动液晶层2的驱动模块(图中未显示),其控制模式包括在以背光模块5作为光源的模式中,所述驱动模块选择驱动液晶分子正转的控制方式驱动所述液晶层2,并且在利用环境光源作为光源的模式中,所述驱动模块选择驱动液晶分子反转的控制方式驱动所述液晶层2。
图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其上述实施例的反射层3与液晶层2之间可增设一增亮层31,所述增亮层31是一集光板(brightness enhancer)及/或增亮膜(brightnessenhancement film),使得自反射层3进入增亮层31的光源穿透出单一偏极化光,而未穿透的光源则会反射回反射层3以再利用,因此可前提升反射层3进入液晶层2的光源强度。
为了验证本实用新型(图1)较现有技术(图3)更可有效利用光源,达到省电的效果;因此,利用选择背光源作为光源分别测试本实用新型与现有面板的穿透率,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1图的C及现有技术第3图的C’;以及,选择环境光源作为光源分别测试本实用新型与现有面板的反射率,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及现有技术图3的B’;其测试数据中,本实用新型(图1)的穿透率(%)与反射率(%)分别是7.17以及4.55,而现有技术(图3)的穿透率(%)与反射率(%)则分别是5.18以及1.82,因此可明显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穿透率与反射率都远远大于现有技术的液晶面板,表示本实用新型确实对于光的利用较现有技术为佳,而达到省电的目的。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其所作的更动与润饰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偏光层,其是一用以穿透单一偏极态光的偏光转换膜;一液晶层,其是具有液晶分子的光偏极转换装置,并设置于第一偏光层下方;一反射层,其是一半反射光学结构,用以提供入射至反射层的部分光源穿透所述反射层,且部分光源自所述反射层反射,并设置于液晶层下方;一第二偏光层,其是一用以穿透单一偏极态光的偏光转换膜,并设置于反射层下方;一背光模块,其是一用以产生光源并提供给液晶层的装置,并设置于第二偏光层下方;其中,所述第一偏光层与第二偏光层分别是,其偏光转换膜的光穿透轴是互相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是选择采用扭转向列型液晶层、平面切换型液晶层或垂直排列型液晶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光源反射量与穿透量比例为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液晶层具有一驱动液晶层的驱动模块,其控制模式包括选择驱动液晶分子正转的控制方式驱动所述液晶层;选择驱动液晶分子反转的控制方式驱动所述液晶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在以背光模块作为光源的模式中,所述驱动模块选择驱动液晶分子正转的控制方式驱动所述液晶层,并且在利用环境光源作为光源的模式中,所述驱动模块选择驱动液晶分子反转的控制方式驱动所述液晶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与液晶层之间增设一用以提升反射层进入液晶层光源强度的增亮层,所述增亮层是采用集光板及/或增亮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是一主动光源,且其光源一般是选择使用冷阴极荧光管及/或热阴极荧光管及/或发光二极管及/或电激发光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包括数个光源及/或导光板及/或反射板及/或增亮膜。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微反射结构的液晶面板,其具有一第一偏光层,其是一偏光转换膜,分别用以穿透单一的偏极态光;一液晶层,其是具有液晶分子的光偏极转换装置,并设置于第一偏光层下方;一反射层,其是一半反射镜光学结构,用以提供入射至反射层的部分光源穿透所述反射层,且部分光源自所述反射层反射,并设置于液晶层下方;以及一第二偏光层,其是一偏光转换膜,分别用以穿透单一的偏极态光,并设置于反射层下方;其中,所述第一偏光层与第二偏光层分别是一偏光转换膜的光穿透轴是互相垂直,且所述反射层的光源反射量与穿透量比例是为1∶1。
文档编号H01J61/00GK2876831SQ20062000478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日
发明者彭剑秋, 李信兴, 刘晏全 申请人:力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