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装置以及具备该背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433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源装置以及具备该背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源装置以及具备该背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侧光型背光 源装置以及具备该侧光型背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侧光型的背光源装置是已知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导光板、在导光板的侧方配置的LED光源以及反 射构造物的侧光型(也称为边光型)的背光源构造体(背光源装置)。在该背光源构造体中,导光板形成为光入射面与光出射面正交。并且,从LED光源 射出的光由于被反射构造物反射而入射到导光板的光入射面并从光出射面射出。另外,目前,具备具有相对于光出射面倾斜的倾斜面的导光板的侧光型背光源装 置是已知的。图10是表示具备现有的一个例子的侧光型背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的构造的截面 图。如图10所示,具备现有的一个例子的侧光型背光源装置510的显示装置501具备显示 面板502、夹持显示面板502的上偏光板503以及下偏光板504、在显示面板502的背面侧 (下侧)配置的背光源装置510以及覆盖背光源装置510背面侧的金属框架505。显示面板502包括透明的两个基板50 以及502b。在该两个基板50 以及 502b之间密封有未图示的液晶。另外,在基板50 的前面,安装有驱动用ICantegrated Circuit 集成电路)506 以及 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柔性印刷基板)507。该 FPC507通过在规定的位置折弯还配置在后述的框架515的背面侧。背光源装置510包括多个LED511、具有来自LED511的光入射的光入射面51 的 导光板512、与导光板512的光出射面512b对置的多个光学片513、在导光板512的背面侧 配置的反射片514以及收纳它们的框状的框架515。多个LED511通过焊锡层516固定到FPC507,并且配置成与导光板512的光入射面 51 相对。FPC507的配置在框架515的背面侧的部分由包括双面胶带等的粘接部件517粘接 到框架515。导光板512形成为光入射面51 与光出射面512b大致正交。另外,在导光板512 的光入射面51 与光出射面512b之间,形成有相对于光出射面512b倾斜了角度θ 101(例 如6° )的倾斜面512c。S卩,导光板512形成为光入射面51 侧(LED511侧)的部分与光 出射面512b侧的部分相比厚度大。另外,导光板512从后述的粘接部件518隔着规定距离而配置。多个光学片513包括扩散片513a、下棱镜片513b以及上棱镜片513c。框架515通过包括双面胶带等的粘接部件518粘接到显示面板502。在该背光源装置510中,如上所述,导光板512形成为光入射面51 侧(LED511 侧)的部分与光出射面512b侧的部分相比厚度大,因此能够使从LED511射出的光更多地射入导光板512。另夕卜,能够减小导光板512的光出射面512b侧的部分的厚度,因此能够减小背光 源装置510(显示装置501)整体的厚度。另外,在背光源装置510中,导光板512从粘接部件518隔着规定距离而配置,因 此能够抑制射入导光板512的光在粘接部件518侧射出并被粘接部件518吸收。此外,在 导光板512与粘接部件518粘接的情况下,射入导光板512的光易于从导光板512的与粘 接部件518粘接的部分射出。并且,从导光板512射出的光被粘接部件518吸收。因此,在 导光板512与粘接部件518粘接的情况下,光的利用效率降低,显示面板502的亮度降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416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具备现有的一个例子的背光源装置510的显示装置501中,在导光板512 中形成相对于光出射面512b倾斜的倾斜面512c,因此射入导光板512的光的一部分从倾斜 面512c向显示面板502侧射出。因此,存在如下问题显示面板502的LED511周边部分的 亮度与LED511周边以外的部分的亮度相比较高(较大)。即,有均勻性降低的问题。另外,在该显示装置501中,从粘接部件518隔着规定间隔来配置导光板512,因 此导光板512会在厚度方向移动。因此,在组装时等,有导光板512整体有时会相对于显示 面板502倾斜的问题。这样,会产生如下问题当导光板512整体相对于显示面板502倾斜 时,显示面板502的LED511侧的部分的亮度会变高(与LED511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的亮度 变低),或者显示面板502的LED511侧的部分的亮度会变低(与LED511相反的一侧的部分 的亮度变高)。因此,有均勻度更加降低的问题。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均勻度降 低的背光源装置以及具备该背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背光源装置是侧光型背光源装置,具备 发光元件;导光板,其包括来自发光元件的光入射的光入射面以及将入射的光向显示面板 侧射出的光出射面;以及光学片,其与导光板的光出射面对置,在导光板的光入射面与光出 射面之间形成有相对于光出射面倾斜的倾斜面,导光板形成为光入射面侧的部分的厚度比 光出射面侧的部分的厚度大,在导光板的光出射面的光入射面侧的部分的前方配置有具有 遮光性并且限制导光板在导光板的厚度方向移动的限制部件。在该第1方面的背光源装置中,如上所述,通过在导光板的光出射面的光入射面 侧的部分的前方配置具有遮光性的限制部件,即使在射入导光板的光的一部分从倾斜面向 显示面板侧射出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具有遮光性的限制部件抑制从导光板射出的光到达 显示面板。由此,能够抑制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周边部分的亮度高于(大于)发光元件周 边以外部分的亮度。其结果,能够抑制均勻度的降低。在该第1方面的背光源装置中,如上所述,通过在导光板的光出射面的光入射面
5侧的部分的前方,配置限制导光板向导光板厚度方向移动的限制部件,能够抑制导光板向 厚度方向移动。由此,能够抑制导光板整体相对于显示面板的倾斜,因此能够抑制显示面板 的发光元件侧的部分的亮度变高(与发光元件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的亮度变低)或者显示面 板的发光元件侧的部分的亮度变低(与发光元件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的亮度变高)。其结果, 能够更加抑制均勻度的降低。另外,在第1方面的背光源装置中,如上所述,通过形成导光板使得光入射面侧的 部分与光出射面侧的部分相比厚度较大,能够更大地增加光入射面的面积。由此,能够使从 发光元件射出的光更多地射入导光板,因此能够提高亮度。另外,在第1方面的背光源装置中,如上所述,通过形成导光板使得光入射面侧的 部分与光出射面侧的部分相比厚度较大,能够减小导光板的光出射面侧的部分的厚度,因 此能够减小背光源装置整体的厚度。在上述第1方面的背光源装置中,优选还具备框架,所述框架收纳发光元件、导 光板以及光学片;和粘接部件,其用于将显示面板固定到框架,限制部件被粘接部件粘接。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容易地抑制限制部件相对于框架、导光板等的移动。在上述第1方面的背光源装置中,优选还具备树脂制的框架,所述框架收纳发光 元件、导光板以及光学片,限制部件与框架一体形成。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容易地抑制限制 部件相对于导光板等的移动。另外,相比于与框架分开形成限制部件的情况,能够削减部件 的件数,并且能够简化组装工序。在上述第1方面的背光源装置中,优选限制部件固定于光学片。根据这种结构,能 够容易地抑制限制部件相对于光学片的移动,并且能够提高限制部件对于导光板的位置精度。在上述限制部件固定到光学片上的背光源装置中,也可以构成光学片使其包括配 置成与导光板的光出射面相接的扩散片,并且将限制部件固定于扩散片。在上述第1方面的背光源装置中,优选限制部件是通过粘接在导光板的光入射面 以及光出射面的前方配置的宽度大的片部件和在导光板的光出射面的前方配置的宽度小 的片部件而形成的。根据这种结构,仅粘接宽度大的片部件和宽度小的片部件就能够形成 限制部件使其具有例如L字状的截面。由此,与通过采用例如模具的树脂成形形成限制部 件使其具有L字状的截面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形成限制部件使其具有L字状的截面。另 外,即使在通过将限制部件的宽度大的片部件配置在导光板的光入射面以及光出射面的前 方来在导光板的前方配置例如粘接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导光板粘接到粘接部件。由 此,能够抑制射入导光板的光在粘接部件侧射出而被粘接部件吸收,因此能够抑制光的利 用效率的降低而显示面板的亮度减低。此外,在导光板与粘接部件粘接的情况下,射入导光 板的光易于从导光板的与粘接部件粘接的部分射出。并且,从导光板射出的光被粘接部件 吸收。因此,光的利用效率降低,显示面板的亮度降低。在上述限制部件由宽度大的片部件以及宽度小的片部件形成的背光源装置中,优 选还具备框架,所述框架收纳发光元件、导光板以及光学片,框架具有抑制限制部件的宽度 大的片部件在宽度大的片部件的面方向移动的功能。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容易地抑制限制 部件向面方向的移动。在上述第1方面的背光源装置中,优选限制部件具有反射光的功能。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利用限制部件反射从导光板的倾斜面射出的光,因此能够使从导光板的倾斜面射 出的光再次射入导光板。由此,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果,因此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在上述第1方面的背光源装置中,优选还具备框架,所述框架收纳发光元件、导 光板以及光学片;和粘接部件,其用于将显示面板固定于框架,粘接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 在导光板的光入射面的前方,导光板的光出射面或者光学片与限制部件之间的距离小于导 光板的光入射面侧的部分与粘接部件之间的距离。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抑制导光板的光出 射面或者光学片与限制部件之间的距离变大,因此能够容易地限制导光板向导光板厚度方 向移动。由此,能够容易地抑制导光板整体相对于显示面板倾斜,因此能够容易地抑制均勻 性的降低。在上述第1方面的背光源装置中,优选发光元件包括发光芯片、具有收纳发光芯 片的凹部的封装主体部以及填充在封装主体部的凹部以覆盖发光芯片的填充材料,导光板 的光入射面形成为到比封装主体部的凹部靠前方的位置为止。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使从发 光元件射出的光更多地射入导光板。因此,能够更加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显示装置具备上述结构的背光源装置和被背光源装置照明 的显示面板。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得到能够抑制均勻性降低的显示装置。发明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得到能够抑制均勻度降低的背光源装置以及 具备该背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造的分 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具备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 置的构造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如图1所示的背光源装置的框架、光学片以及限制部件的构造的平面 图。图4是表示如图1所示的背光源装置的框架的构造的平面图。图5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造的分 解立体图。图6是表示具备如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 置的构造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如图5所示的背光源装置的框架的构造的平面图。图8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造的分 解立体图。图9是表示具备如图8所示的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 置的构造的截面10是表示具备现有的一个例子的侧光型背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的构造的截面 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1 图4,说明具备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10的液晶显示装 置1的构造。此外,液晶显示装置1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具备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10的液晶显示装置1用于便携电话机 等电子设备。另外,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包括液晶显示面板2、夹持液晶显示面板2 的上偏光板3以及下偏光板4(参照图幻、在液晶显示面板2背面侧(下侧)配置的背光源 装置10、覆盖背光源装置10背面侧的金属框架5。此外,液晶显示面板2是本发明“显示面 板”的一个例子。如图2所示,液晶显示面板2包括透明AM基板(有源矩阵基板)2a、与AM基板加 对置并且与AM基板加相比具有小的面积的透明相对基板2b。另外,在AM基板加与相对 基板2b之间密封有未图示的液晶。并且,液晶显示面板2由于受背光源装置10的照明而 发挥作为显示面板的作用。在AM基板加的前面,安装有驱动用IC6以及FPC7。该FPC7由于在规定位置折弯 而还配置在后述的框架16的背面侧。另外,如图1所示,在FPC 7的端部,安装有用于与外 部电连接的连接部件8。另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液晶显示面板2利用包括双面胶带的后述的粘接部件 19粘接(固定)到后述的框架16的前面。在此,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背光源装置10是侧光型(边光型)背光源 装置,包括多个LED 11、具有来自LEDll的光射入的光入射面1 的导光板12、与导光板12 的光出射面12b对置的限制部件13以及多个光学片14、在导光板12背面侧配置的反射片 15以及收纳它们的树脂制的框架16。此外,LED 11是本发明的“发光元件”的一个例子。多个LED 11通过焊锡层17固定到FPC7。另外,多个LED 11与导光板12的光入 射面1 相对地在A方向以规定间距配置(参照图3)。另外,LED 11包括蓝色发光芯片11a、具有收纳蓝色发光芯片Ila的凹部lib的封 装主体部Ilc以及填充到封装主体部Ilc的凹部lib中以覆盖蓝色发光芯片Ila的填充材 料lid。该填充材料Ild包括含有荧光材料等的透明树脂。此外,蓝色发光芯片Ila是本发 明的“发光芯片”的一个例子。FPC7的配置在框架16背面侧的部分利用包括双面胶带等的粘接材料18粘接在框 架16的背面。如图1所示,该粘接材料18包括一个FPC粘接部18a、三个金属框架粘接部18b、 18c以及18d。并且,FPC粘接部18a粘接框架16和FPC7。另外,三个金属框架粘接部18b、 18c以及18d粘接框架16和金属框架5。如图2所示,导光板12从后述的粘接部件19隔着规定距离而配置。另外,导光板 12形成为光入射面1 和光出射面12b在相互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另外,导光板12具 有使来自LED 11的光从光入射面1 射入并且从光出射面12b向液晶显示面板2侧(Cl 方向)射出的功能。另外,在导光板12的光入射面1 与光出射面12b之间,形成有相对于光出射面 12b倾斜了角度θ 1 (例如12° )的倾斜面12c。S卩,导光板12形成为光入射面12a侧(LED11侧)的部分与光出射面12b侧的部分相比厚度大。具体地,导光板12的光入射面1 侧 (LED 11侧)的部分具有例如0. 6mm的厚度,光出射面12b侧的部分具有例如0. 42mm的厚度。另外,导光板12的光入射面1 形成为到比LED 11的封装主体部Ilc的凹部lib 靠前方(Cl方向)的位置为止。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限制部件13是白色的,具有反射光的功能,并且还具有 遮光性。另外,限制部件13配置在导光板12的光出射面12b的LEDll侧(Bi方向侧)的 部分的前方(Cl方向)。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限制部件13包括在导光板12的光入射面12a、倾斜面 12c以及光出射面12b的前方配置的宽度大的片部件13a、在导光板12的光出射面12b的 前方配置的宽度小的片部件13b以及粘接宽度大的片部件13a以及宽度小的片部件13b的 粘接部件13c。由此,限制部件13具有L字状的截面。另外,宽度大的片部件13a以及宽度小的片部件1 包括同样材质(例如PET (聚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树脂)并且具有相同厚度。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限制部件13具有限制导光板12在导光板12的厚度方 向(C方向)移动的功能。具体地,宽度大的片部件13a(限制部件1 被后述的粘接部件 19粘接(固定)。另外,按照导光板12的光出射面12b (光学片14的后述扩散片14a)与 限制部件13的宽度小的片部件1 之间的距离(例如数十μ m)小于导光板12的光入射 面1 侧的部分与限制部件13的宽度大的片部件13a、粘接部件19之间的距离的方式来形 成限制部件13。由此,限制导光板12在厚度方向(C方向)移动。多个光学片14配置成与导光板12相接,包括具有扩散光的功能的扩散片14a、配 置在扩散片Ha前方(Cl方向)并具有聚敛光的功能的下棱镜片14b以及上棱镜片14c。反射片15具有反射从导光板12背面射出的光来使其行进到导光板12侧(C 1方 向)的功能。框架16收纳多个LED11、导光板12以及多个光学片14等。另外,如图4所示,框 架16具有开口部16a并且形成为包括长边部16b以及16c和短边部16d以及16e的框状。并且,如图3所示,在被长边部16c和短边部16d以及16e围成的部分配置有多个 光学片14。由此,能够抑制光学片14向面方向(A方向以及B方向)移动。此外,与光学片 14相同,也能够抑制导光板12向面方向(A方向以及B方向)移动。另外,在开口部16a的长边部16b侧的部分,配置有限制部件13。该开口部16a的 长边部16b侧的部分形成为与限制部件13的宽度大的片部件13a大致相同的形状。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框架16的长边部16b具有抑制(限制)限制部件13的 宽度大的片部件13a向面方向(A方向以及B 1方向)移动的功能,光学片14(下棱镜片14b 以及上棱镜片14c)具有抑制(限制)限制部件13的宽度大的片部件13a向面方向(B2方 向)移动的功能。具体地,在组装背光源装置10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在框架16的开口部16a中 配置了导光板12以及多个光学片14的状态下,将限制部件13配置在导光板12的前方(Cl 方向)。此时,如图3所示,通过框架16的长边部16b来抑制(限制)限制部件13的宽度 大的片部件13a向面方向(A方向以及Bl方向)移动。另外,此时,通过光学片14的下棱镜片14b以及上棱镜片Hc来抑制(限制)限制部件13的宽度大的片部件13a向面方向 (B2方向)移动。这样,限制部件13被固定位置。并且,在限制部件13被固定位置的状态 下,将粘接部件19粘接到框架16以及限制部件13来固定限制部件13。另外,如图1所示,粘接(固定)框架16与液晶显示面板2的粘接部件19具有开 口部19a并且形成为包括长边部19b以及19c和短边部19d以及19e的框状。该长边部19b与框架16的长边部16b相比具有较大的宽度。另外,如图2所示, 长边部19b配置成到导光板12的光入射面12a、倾斜面12c以及光出射面12b的前方的位 置为止。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在导光板12的光出射面12b的光入射面1 侧(LED 11侧)的部分的前方(Cl方向)配置具有遮光性的限制部件13,即使在射入导光 板12的光的一部分从倾斜面12c向液晶显示面板2侧射出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从导光板 12射出的光到达液晶显示面板2。由此,能够抑制液晶显示面板2的LED 11周边的部分的 亮度高于(大于)LED 11周边以外的部分的亮度。其结果,能够抑制均勻性的降低。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在导光板12的光出射面12b的光入射面 1 侧(LED 11侧)的部分的前方配置限制导光板12向导光板12的厚度方向(C方向)移 动的限制部件13,能够抑制导光板12向厚度方向移动。由此,能够抑制导光板12整体相 对于液晶显示面板2的倾斜,因此能够抑制液晶显示面板2的LED 11侧的部分的亮度变高 (与LED 11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的亮度变低),或者液晶显示面板2的LED 11侧的部分的亮 度变低(与LED 11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的亮度变高)。其结果,能够更加抑制均勻性的降低。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形成导光板12使得光入射面1 侧的部 分与光出射面12b侧的部分相比厚度大,能够更大地增加光入射面12a的面积。由此,能够 使从LED 11射出的光更多地射入导光板12,因此能够提高液晶显示面板2的亮度。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形成导光板12使得光入射面1 侧的部 分与光出射面12b侧的部分相比厚度大,能够减小导光板12的光出射面12b侧的部分的厚 度,因此能够减小背光源装置10(液晶显示装置1)整体的厚度。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将限制部件13固定(粘接)到粘接部件 19,能够容易地抑制限制部件13相对于框架16、导光板12等的移动。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粘接宽度大的片部件13a和宽度小的片 部件1 来形成限制部件13,由此仅通过粘接宽度大的片部件13a和宽度小的片部件1 就能够形成限制部件13使其具有L字状的截面。由此,与通过采用例如模具的树脂成形来 形成限制部件13使其具有L字状的截面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形成限制部件13使其具 有L字状的截面。另外,通过将限制部件13的宽度大的片部件13a配置在导光板12的光 入射面12a以及光出射面12b的前方,能够抑制导光板12粘接到粘接部件19。由此,能够 抑制射入导光板12的光在粘接部件19侧射出而被粘接部件19吸收,因此能够抑制光利用 效率的降低、液晶显示面板2的亮度的降低。此外,在导光板12粘接到粘接部件19的情况 下,射入导光板12的光易于从导光板12的与粘接部件19粘接的部分射出。并且,从导光 板12射出的光被粘接部件19吸收。因此,光利用效率降低,液晶显示面板2的亮度降低。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构成框架16的长边部16b使其具有抑制 (限制)限制部件13的宽度大的片部件13a向面方向(A方向以及Bl方向)移动,能够容易地抑制组装时限制部件13向面方向移动。由此,能够易于组装背光源装置10。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按白色形成限制部件13,与限制部件13 是例如黑色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限制部件13的光反射率。由此,能够利用限制部件13使 从导光板12的倾斜面12c射出的光更多地反射,因此能够使从导光板12的倾斜面12c射 出的光更多地再次射入导光板12。由此,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因此能够提高液晶显示面 板2的亮度。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使导光板12的光入射面1 形成为到比 封装主体部Ilc的凹部lib靠前方的位置为止,能够使从LEDll射出的光更多地射入导光 板12的光入射面12a。由此,能够更加提高液晶显示面板2的亮度。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宽度大的片部件13a和宽度小的片部件1 包括相同材质,并且具有相同厚度。由此,能够利用相同材料(片部件)来形成宽度大的片 部件13a和宽度小的片部件13b,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下面,说明为了确认具备上述的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10的液晶显示 装置1的效果而进行的比较实验。在该比较实验中采用了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对应的实施 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和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未设置限制部件的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并 且,对于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了比较实验。首先,说明比较了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均勻度的实验。在该比较 实验中,各准备了 30台实施例以及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此外,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 的构造除了未设置限制部件之外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造相同。并且,对于各液晶显示装置,测量液晶显示面板2 (上偏光板3)上的9个点(图1 的点Pl P9)的亮度,将9个点(点Pl P9)的亮度的最大值除以最小值,由此算出均勻 度。在下面的表1中表示该算出的各30个均勻度的平均值、最大值以及最小值。
权利要求
1.一种侧光型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发光元件;导光板,其包括来自上述发光元件的光入射的光入射面以及将入射的光向显示面板侧 射出的光出射面;以及光学片,其与上述导光板的光出射面对置,在上述导光板的上述光入射面与上述光出射面之间形成有相对于上述光出射面倾斜 的倾斜面,上述导光板形成为上述光入射面侧的部分与上述光出射面侧的部分相比厚度大, 在上述导光板的光出射面的上述光入射面侧的部分的前方配置有具有遮光性并且限 制上述导光板在上述导光板的厚度方向移动的限制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框架,其收纳上述发光元件、上述导光板以及上述光学片;和 粘接部件,其用于将上述显示面板固定于上述框架, 上述限制部件被上述粘接部件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树脂制的框架,所述框架收纳上述发光元件、上述导光板以及上述光学片, 上述限制部件与上述框架一体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限制部件固定于上述光学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学片包括配置成与上述导光板的光出射面相接的扩散片, 上述限制部件固定于上述扩散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限制部件是通过将在上述导光板的光入射面以及光出射面的前方配置的宽度大 的片部件和在上述导光板的光出射面的前方配置的宽度小的片部件粘接而形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框架,所述框架收纳上述发光元件、上述导光板以及上述光学片, 上述框架具有抑制上述限制部件的宽度大的片部件在上述宽度大的片部件的面方向 移动的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限制部件具有反射光的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框架,其收纳上述发光元件、上述导光板以及上述光学片;和 粘接部件,其用于将上述显示面板固定于上述框架, 上述粘接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上述导光板的光入射面的前方, 上述导光板的光出射面或者上述光学片与上述限制部件之间的距离小于上述导光板的上述光入射面侧的部分与上述粘接部件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元件包括发光芯片、具有收纳上述发光芯片的凹部的封装主体部以及填充在 上述封装主体部的凹部以覆盖上述发光芯片的填充材料,上述导光板的光入射面形成为到比上述封装主体部的凹部靠前方的位置为止。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 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装置;和被上述背光源装置照明的显示 面板。
全文摘要
提供能够抑制均匀度降低的背光源装置。该背光源装置(10)具备LED(11)和包括光入射面(12a)以及光出射面(12b)的导光板(12)。在导光板的光入射面与光出射面之间,形成有相对于光出射面倾斜的倾斜面(12c),导光板形成为光入射面侧的部分的厚度大于光出射面侧的部分的厚度,在导光板的光出射面的光入射面侧的部分的前方配置有具有遮光性并且限制导光板在导光板厚度方向移动的限制部件(13)。
文档编号F21S2/00GK102089568SQ20098012652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9日
发明者驹野正一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