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灯冲击老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170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极灯冲击老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极灯老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极灯冲击老化装置。
背景技术
无极灯,也称日光灯,日光灯两端各有一灯丝,灯管内充有微量的氩和稀薄的汞蒸气,灯管内壁上涂有荧光粉,两个灯丝之间的气体导电时发出紫外线,使荧光粉发出柔和的可见光。日光灯工作特点灯管开始点燃时需要一个高电压,正常发光时只允许通过不大的电流,这时灯管两端的电压低于电源电压。日光灯管两端装有灯丝,玻璃管内壁涂有一层均匀的薄荧光粉,管内被抽成真空度10-3-10-4毫米汞柱以后,充入少量惰性气体,同时还注入微量的液态水银。电感镇流器是一个铁芯电感线圈,电感的性质是当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则在线圈中将引起磁通的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其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因而阻碍着电流变化。日光灯管要老化,只是生产过程中的一道工序,主要作用是使新·管在使用时能被顺利点亮。但是一般的老化仪器不能灵活调整老化过程中的时间间隔,老化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灵活调整老化过程中的间隔时间、老化效率高的无极灯冲击老化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极灯冲击老化装置,包括控制器M C U、用于控制无极灯电源通断的固态继电器SSR和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M C U、固态继电器SS R驱动电路和固态继电器SSR依次电连接;所述控制器M C U通过固态继电器SS R驱动电路控制固态继电器SS R间隔式通断,间隔式通断的间隔时间为至少O. I至5秒。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固态继电器SSR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 I、第二三极管Q 2、第一电阻R I、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l与控制器MCU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12V直流电源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共地;第三电阻R3连接在12V直流电源和固态继电器SSR的光电二极管的阳极之间;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固态继电器SSR的光电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和第一电阻R I之间还串接有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一发光二极管Dl的阴极与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与控制器MCU电连接的使控制器MCU处于待机状态或者处于控制固态继电器SSR进行通断状态的选择开关SWl。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间隔式通断的间隔时间为O . I秒、I秒、3秒或者5秒。本技术通过控制器MCU控制固态继电器进行间隔通断,从而为无极灯提供间断式电源,间断时间由控制器MCU随机控制,这样使无极灯灯泡不断进行频闪,以老化电源适配器及灯泡。总之本技术无极灯灯泡以随机的时间隔间不断频闪,老化效率高。

图I为本发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参见图I,本无极灯冲击老化装置,包括控制器M C U、用于控制无极灯电源通断的固态继电器SSR和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控制器M C U、固态继电器SS R驱动电路 和固态继电器SSR依次电连接;所述控制器M C U通过固态继电器SS R驱动电路控制固态继电器SS R间隔式通断,间隔式通断的间隔时间为至少O . I至5秒。所述固态继电器SSR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 I、第二三极管Q 2、第一电阻R I、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 ;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l与控制器MCU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12V直流电源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共地;第三电阻R3连接在12V直流电源和固态继电器SSR的光电二极管的阳极之间;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固态继电器SSR的光电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和第一电阻R I之间还串接有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一发光二极管Dl的阴极与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还包括与控制器MCU电连接的使控制器MCU处于待机状态或者处于控制固态继电器SSR进行通断状态的选择开关SW1。所述间隔式通断的间隔时间为O. I秒、I秒、3秒或者5秒。本实施例中控制器MCU、选择开关SWl均未现有技术,其中控制器MCU采用型号为AT89C2051的芯片。
权利要求1.一种无极灯冲击老化装置,包括控制器M C U、用于控制无极灯电源通断的固态继电器SSR和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M C U、固态继电器SS R驱动电路和固态继电器SSR依次电连接;所述控制器M C U通过固态继电器SS R驱动电路控制固态继电器SS R间隔式通断,间隔式通断的间隔时间为至少O . I至5秒。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极灯冲击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继电器SSR驱动电路 包括第一三极管Q I、第二三极管Q 2、第一电阻R I、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 ;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l与控制器MCU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12V直流电源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共地;第三电阻R3连接在12V直流电源和固态继电器SSR的光电二极管的阳极之间;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固态继电器SSR的光电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极灯冲击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和第一电阻R I之间还串接有第一发光二极管Dl,第一发光二极管Dl的阴极与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无极灯冲击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控制器MCU电连接的使控制器MCU处于待机状态或者处于控制固态继电器SSR进行通断状态的选择开关SWl。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所述的无极灯冲击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式通断的间隔时间为O · I秒、I秒、3秒或者5秒。
6.根据权利要求4或所述的无极灯冲击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式通断的间隔时间为O · I秒、I秒、3秒或者5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极灯冲击老化装置,包括控制器MCU、用于控制无极灯电源通断的固态继电器SSR和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MCU、固态继电器SSR驱动电路和固态继电器SSR依次电连接;所述控制器MCU通过固态继电器SSR驱动电路控制固态继电器SSR间隔式通断,间隔式通断的间隔时间为至少0.1至5秒。本技术通过控制器MCU控制固态继电器进行间隔通断,从而为无极灯提供间断式电源,间断时间由控制器MCU随机控制,这样使无极灯灯泡不断进行频闪,以老化电源适配器及灯泡。总之本技术无极灯灯泡以随机的时间隔间不断频闪,老化效率高。
文档编号H01J9/44GK202749329SQ201220446799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4日
发明者庄彦军, 侯勇敢, 倪荣国, 曹明隆 申请人:江苏高德莱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