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结构、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012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源结构、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结构、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源结构在显示器、手机等领域有广泛地应用。背光源结构一般包括导光板、柔性电路板和一排LED灯。现有技术中,用于背光源结构的LED灯一般采用LED灯加荧光粉的设计,LED灯发出的光与经荧光粉激发后的光相混合,形成白光。单个白光LED灯的色度不可调,用于背光结构的同一批白光LED灯的色块是固定的,组装成模组后,一旦客户对色块不满意,只能对LED灯进行更换,费时费力;此外,现有技术中的LED灯为单排设置,导致导光板靠近LED灯处容易发生局部过亮,发光不均匀,显示边缘处形成有灯影,俗称颗灯影现象。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背光源结构、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旨在使背光源结构的色度可调,同时避免颗灯影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源结构,包括:两排LED灯,用以沿着导光板的入光侧排列,向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发出入射光,所述两排LED灯中的内排LED灯由红光LED灯、蓝光LED灯及绿光LED灯中的两种LED灯交替排列形成,所述两排LED灯中的外排LED灯由剩下的一种LED灯排布形成,且所述外排LED灯设置于所述内排LED灯之间的间隙对应的位置。优选地,所述内排LED灯由红光LED灯和绿光LED灯交替排列形成;所述外排LED灯由多个蓝光LED灯组成。优选地,组成所述内排LED灯的所述两种LED灯的个数相等。优选地,所述外排LED灯的个数比所述内排LED灯的个数少一个。优选地,组成所述内排LED灯的所述两种LED灯的个数相差一个。优选地,所述背光源结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两排LED灯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三个电流输入焊接端,所述三个电流输入焊接端分别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三个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三个控制电路分别对红光LED灯、蓝光LED灯和绿光LED灯进行控制。优选地,所述背光源结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LED灯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优选地,所述LED灯的发光角度为12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模组以及包括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源结构,以及导光板。所述背光源结构包括:两排LED灯,用以沿着导光板的入光侧排列,向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发出入射光,所述两排LED灯中的内排LED灯由红光LED灯、蓝光LED灯及绿光LED灯中的两种LED灯交替排列形成,所述两排LED灯中的外排LED灯由剩下的一种LED灯排布形成,且所述外排LED灯设置于所述内排LED灯之间的间隙对应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结构,由于所述外排LED灯的LED灯设置于所述内排LED灯间隙对应的位置,可有效地避免颗灯影现象的发生。相对于常规的背光源结构,本实用新型用红光LED灯、蓝光LED灯和绿光LED灯三种LED灯取代常规技术中的白光LED灯,通过改变以上三种LED灯发出光线的强度,实现背光源结构的色度可调。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导光板33红光LED灯2柔性电路板34绿光LED灯21电流输入焊接端35蓝光LED灯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导光板1以及背光源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背光源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的入光侧的两排LED灯,所述两排LED灯用以沿着导光板1的入光侧排列,向所述导光板1的入光侧发出入射光,所述两排LED灯中的内排LED灯由红光LED灯33、蓝光LED灯35及绿光LED灯34中的两种LED灯交替排列形成,所述两排LED灯中的外排LED灯由剩下的一种LED灯排布形成,且所述外排LED灯设置于所述内排LED灯间隙对应的位置。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背光源结构还可以包括柔性电路板2,所述两排LED灯可以安装在柔性电路板2上。柔性电路板2也可以用其余公知的电路结构取代,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所述外排LED灯的LED灯设置于所述内排LED灯间隙对应的位置,可有效地避免颗灯影现象的发生。此外,目前常规技术中的背光源结构一般采用白光LED灯,而非红光LED灯33、蓝光LED灯35和绿光LED灯34三种LED灯,同一批白光LED灯的色块是固定的,可能偏蓝也可能偏红,组装成模组后,整个背光源结构的色度将无法调整。而本实施例的背光源结构则可以通过改变以上三种LED灯的电流或者电压,改变红光、蓝光和绿光各自的光线强度,实现背光源结构的色度可调。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内排LED灯由红光LED灯33和绿光LED灯34交替排列形成。所述外排LED灯由多个蓝光LED灯35组成。组成所述内排LED灯的所述两种LED灯(即图1中的红光LED灯33和绿光LED灯34)的个数可以相等。所述外排LED灯的个数可以比所述内排LED灯的个数少一个。由于外排LED灯距离导光板1比较远,外排LED灯的个数设置得比内排LED灯的两种LED灯的个数多,有利于实现不同色彩的光线之间的平衡。当然,组成所述内排LED灯的所述两种LED灯的个数可以相差一个。比如,可以在图1所示的LED灯的最右侧多设置一个绿光LED灯34,多设置一个绿光LED灯34后,红光LED灯33和绿光LED灯34仍然交替排列。为更好地实现对三种LED灯的控制,所述背光源结构还可以包括柔性电路板2,所述两排LED灯可以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2上,所述柔性电路板2上可以设有三个电流输入焊接端21,所述三个电流输入焊接端21分别与所述柔性电路板2上的三个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三个控制电路分别对红光LED灯33、蓝光LED灯35和绿光LED灯34进行控制(包括控制所述三种LED灯各自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控制分别输入至所述三种LED灯电流或电压大小,以控制所述红光LED灯33、蓝光LED灯35和绿光LED灯34的亮度)。为提高所述两排LED灯在柔性电路板2上的稳定性,所述LED灯可以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柔性电路板2上。具体地,所述LED灯的发光角度可以为1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