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光显示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478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光显示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光显示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产品的功能越来越重视的同时,对产品的外观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灯光显示效果是一种常用的改善产品外在感官的形式,并且能够很好使用户与环境互动。

现有的产品中的灯光显示效果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圆点灯效,产品内部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导光柱,通过导光柱将光源的灯光传递至产品表面,以呈现圆点灯效。这种呈现方式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较低。

另一种是均匀的长条形灯效或渐变灯效。均匀的灯效往往通过设置多个光源,使得长条形的灯效显示均匀。这种设置功耗较高,对多个光源的布局要求较高,相邻的光源之间容易出现局部高亮度以及局部角度漏光等问题。渐变式灯效则通过调整光源与呈现面之间的距离来调整灯光的亮度。

第三种则是图案点亮效果。这种方式一般是通过在透明材料表面或内部喷油,使得其余区域完全不透光,之后通过镭雕工艺雕出呈现的图案。这种呈现方式成本较高,且灯光不均匀。

现有的灯光显示效果均是仅在一个平面上呈现的点、连续的线或图形的灯光效果,或多个平面上呈现的不连续的、断开的单独的灯效,呈现效果单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灯光显示结构,可以实现相连的两个表面上的连续的灯光显示效果,提高产品的美观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灯光显示结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面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壳体在与所述第一面相连的第二面上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连通;

背光模组,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以及依次叠放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背光板和导光板,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背光板的一侧,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第二面的端面与所述第二缺口对应。

其中,还包括遮光框和遮光板,所述遮光框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遮光框为一端开口结构,所述遮光框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面设置,所述遮光框在所述第二缺口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三缺口,所述背光板、导光板和所述遮光板依次叠放于所述遮光框内,所述遮光板与所述第一缺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四缺口,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背光板的侧壁和所述遮光框之间。

其中,所述遮光框远离所述第二面的一侧凸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一面向所述壳体内凸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配合。

其中,所述遮光框朝向所述第二面的一侧设置有扣位,所述第二面向内凸设有卡扣,所述扣位与所述卡扣配合。

其中,所述遮光板与所述第一面通过胶带固定。

其中,还包括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遮光框、背光板和所述导光板在所述按键组件对应位置均设置有通孔,所述按键组件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第一面连接。

所述按键组件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第一面连接。

其中,所述导光板由添加钛白粉的导光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第一面的内表面在所述按键组件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凹陷区,所述凹陷区通过弧形过渡区与所述第一面连接,所述凹陷区内设置有按键触点,所述按键触点用于触发所述按键组件。

其中,所述凹陷区靠近所述第一缺口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实现相连的两个表面上的连续的灯光显示效果,提高产品的美观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灯光显示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灯光显示结构及电子设备。灯光显示结构包括壳体和背光模组,所述壳体的第一面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壳体在与所述第一面相连的第二面上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连通;背光模组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以及依次叠放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背光板、导光板和遮光板,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背光板的一侧,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第二面的端面与所述第二缺口对应,所述遮光板在所述第一缺口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四缺口。当光源通电时,光源的光线通过导光板由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传出,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呈现出连续的灯光显示效果,使得灯效更加立体,提升用户的感官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灯光显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灯光显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灯光显示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灯光显示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背光模组、遮光框、遮光板的爆炸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遮光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背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遮光框与光源的装配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遮光框、光源以及背光板的装配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遮光框、光源、背光板和导光板的装配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遮光框、遮光板和背光模组的装配图。

其中:

1、壳体;11、上壳体;111、第一面;112、第一缺口;113、凹陷区;114、弧形过渡区;115、按键触点;12、下壳体;121、第二面;122、第二缺口;

2、背光模组;21、背光板;22、导光板;23、遮光板;231、第四缺口;24、胶带;25、光源;

3、遮光框;31、第三缺口,32、凸台;321、定位孔;33、扣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光显示结构,包括壳体1和背光模组2,壳体1的第一面111设置有第一缺口112,壳体1在与第一面111相连的第二面121上设置有第二缺口122,第一缺口112与第二缺口122连通;背光模组2固定于壳体1内,背光模组2包括光源25以及依次叠放设置于壳体1内的背光板21和导光板22,光源25设置于背光板21的一侧,导光板22朝向第二面121的端面与第二缺口122对应。第一缺口112和第二缺口122即为灯光显示区域,当光源25通电时,光源25的光线依次通过背光板21和导光板22后,由第一缺口112和第二缺口122传出,在第一面111和第二面121上呈现出连续的灯光显示效果,使得灯效更加立体,提升用户的感官体验。

具体而言,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第一面111为壳体1的顶面,第二面121为与壳体1的顶面连接的一个侧面,第一缺口112和第二缺口122在顶面和该侧面的交界处相连,当光源25通电后,由于导光板22的其他位置均被遮挡,光线只能有第一缺口112和第二缺口122处传出,在相连的两个表面上呈现出连续的灯光显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缺口112和第二缺口122均为长条形,且第一缺口112垂直于第一面111与第二面121的连接线,第二缺口122与第一面111和第二面121的连接线垂直,第一缺口112和第二缺口122相交形成T字型结构,使得最后显示的灯光效果的T字型灯效。

当然,第一缺口112和第二缺口122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波浪型、L型等,均可以实现在相连的两个表面上呈现出连续的灯光显示效果。

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1沿周向向下均布有多个扣位33,下壳体12的侧壁向内凸设有多个卡扣,卡扣与扣位33配合将上壳体11下壳体12固定,通过卡扣和扣位33配合,可以简单、快速的实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固定。

为使下壳体12的第二面121形成第二缺口122,上壳体11在与下壳体12的第二面121配合的一侧未设置扣位33,当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配合时,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在第二面121的一侧存在缝隙,该缝隙形成长条形的第二缺口122,这种方式形成第二缺口122,可以简化对下壳体12的额外加工,在实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固定的同时形成第二缺口122,简化加工步骤,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中的光源25为LED灯,且LED灯设置于背光板21的侧面,即背光模组2为侧入光结构,侧入光结构需要的LED灯的数量较少,可以降低灯光显示结构的成本。LED灯的一端与壳体1内的PCB板连接,PCB控制光源25的开闭。

如图9所示,为避免光线由第一缺口112和第二缺口122以外的部位漏出,本实施例中的灯光显示结构还包括遮光框3和遮光板23,遮光框3固定于壳体1内,遮光框3为一端开口结构,使得遮光框3的开口朝向第一面111设置,背光模组2设置于遮光框3内,遮光框3将背光模组2扣在上壳体11上,遮光框3在第二缺口122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三缺口31,背光板21、导光板22和遮光板23依次叠放于遮光框3内,遮光板23与第一缺口11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四缺口231,光源25设置于背光板21的侧壁和遮光框3之间。导光板22仅在与第三缺口31和第四缺口231对应的位置外漏,其余部分均被遮挡,避免光线外漏,提高灯光显示结构呈现的灯光效果。

如图10所示,为使遮光框3与壳体1固定,遮光框3远离第二面121的的一侧凸设有凸台32,凸台32设置有定位孔321,第一面111向壳体1内凸设有定位柱,定位柱与定位孔321配合。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321,可以实现遮光框3与上壳体11的定位,定位方式简单,方便安装和拆卸。

遮光框3朝向第二面121的一侧设置有扣位33,第二面121向内凸设有卡扣,扣位33与卡扣配合。通过卡扣和扣位33配合,可以简单、快速的实现遮光框3和下壳体12的固定。遮光框3与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连接,还可以将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相对位置固定,避免上壳体11相对下壳体12上下移动,加强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的固定效果。

为防止遮光板23错位,从而影响灯光显示效果,遮光板23在遮光框3的作用下与上壳体11的内壁抵接后,可以通过胶带24固定,胶带24的位置避让第一缺口112和第三缺口31,避免第一缺口112位置处的灯光显示。

本实施例中,遮光框3和遮光板23均可以由遮光的涤纶树脂(Polyethylene Terephthatlate,PET)制成,PET不仅具有良好的遮光效果,且电绝缘性能好,受温度的影响小,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中的灯光显示结构还包括按键组件,按键组件设置于壳体1内,背光模组2在按键组件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按键组件的一端与PCB板连接,另一端穿过通孔后与第一面111连接。用户通过按压第一面111上的相应部位触发按键组件,使得按键组件向PCB板发送信号,PCB板通过信号控制光源25开闭,从而显示或关闭灯光显示效果。通过在背光模组2的相应位置开设通孔,即在遮光框3、背光板21和导光板22的相应位置均设置有通孔,在实现灯光显示效果的同时,不影响按键组件的使用。

为避免用户由第二缺口122的位置看到按键组件,影响灯光显示结构的美观度,导光板22可以由添加钛白粉的导光材料制成,钛白粉学名为二氧化钛,是一种燃料及颜料,添加钛白粉后,可以使导光板22很好的遮挡按键组件,提高灯光显示结构的美观度。

为使用户能够通过按压上壳体11触发按键组件,第一面111的内表面在按键组件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凹陷区113,凹陷区113通过弧形过渡区114与第一面111连接,凹陷区113内设置有按键触点115,按键触点115用于触发按键组件。凹陷区113和弧形过渡区114可以使用户在按压第一面111时产生适当的变形,以触发按键组件,第一面111的外表面可以在触点的相应位置设置开关标志,以引导用户使用。

为避免第一面111在按压时变形损害,凹陷区113可以靠近第一缺口112设置,第一缺口112使得凹陷区113与第一面111的其他部位断开,使得凹陷区113具有较大的变形空间,以满足触点向下触发按键组件的需求。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灯光显示结构,以实现相连的两个表面呈现出连续的灯光显示效果。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为游戏机、机顶盒等设备。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