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部散热贴片LED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2863发布日期:2018-06-19 22:54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部散热贴片LED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具体涉及一种背部散热贴片LED面板。



背景技术:

LED灯珠在应用时经常要排布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以满足不同的需要。但一般每一枚LED灯珠都是独立的,在进行形状的摆布时,要么专门定制长条形或特定形状的载板,这种方法花费较高,面对细小复杂的形状时难以成形;要么使用连接线逐个连接,这种方法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且线路繁杂。一般LED灯珠的散热效率低,置入散热效率更低的载体后或因接合缝隙的存在,散热效果进一步降低,影响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部散热贴片LED面板,其能够让灯珠从背部散热,散热效率高,可靠性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部散热贴片LED面板,包括灯珠、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灯珠底部设置有散热片;所述上盖体中间开设有通光孔,所述上盖体下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插头;所述下盖体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围成储位,所述侧壁上开设有插孔,所述侧壁的底部设置有挡板,所述灯珠位于储位内,所述散热片从上盖体底部伸出储位;所述插头插设在插孔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盖体边缘开设有切割槽。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盖体和下盖体在水平面内阵列延伸。

作为优选的,所述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口。

作为优选的,所述灯珠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分离设置有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所述第一电极端子设置有凸出下壳体的电极凸块,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上设置有发光芯片;所述上壳体设置在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反光杯、卡块和卡槽,所述发光芯片位于反光杯内,所述卡块贴合在电极凸块上,所述卡槽竖直贯穿上壳体。

作为优选的,所述卡块和卡槽均为“T”字形,多个所述卡槽分布在上壳体不同的方向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卡块上设置有紧固块。

作为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包括向内凹陷的容纳腔,所述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设置在容纳腔的底面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开设有豁口,所述第二电极端子上设置有深度和电极凸块厚度相等的凹槽,所述豁口和凹槽齐平;所述电极凸块由豁口伸出下壳体。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端子、第二电极端子和容纳腔的侧壁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灯珠底部设置散热片来增加灯珠的散热能力,使得灯珠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光效和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将灯珠设置在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使得灯珠获得较好的保护,延长使用寿命;并将灯珠的散热片裸露在下盖体的外面,使得灯珠在获得较好的保护的同时,具有较强的散热能力,而不影响前面的发光。

3、本实用新型插头和插孔的配合,使灯珠牢牢的稳固在储位内,增加灯珠的可靠性;也使得不同储位内的灯珠通过连通口连接时,同样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4、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将灯珠组合成不同的形状,同时将上盖体和下盖体裁剪成相应的形状,保持灯珠的特定形状,使用简单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灯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灯珠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A部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灯珠,10-下壳体,11-散热片,12-豁口,13-容纳腔,20-上壳体,21-卡槽,22-卡块,23-紧固块,24-反光杯,30-第一电极端子,31-电极凸块,40-第二电极端子,41-凹槽,42-缺口,50-环氧树脂,51-发光芯片,52-固定销,60-上盖体,61-通光孔,62-切割槽,63-插头,70-下盖体,71-连通口,72-挡片,73-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部散热贴片LED面板,包括灯珠1、上盖体60和下盖体70。

上述灯珠1包括上壳体20、下壳体10、第一电极端子30和第二电极端子40。

上述下壳体10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散热片11,其垂直于下壳体10设置,两片散热片11之间平行,使通风顺畅,降低温度,提高光效。

上述下壳体10的顶面向内凹陷有容纳腔13,其侧壁在不同方向上开设有豁口12,豁口12高于容纳腔13的腔底。

上述第一电极端子30为条状,其一端设置有“T”字形的电极凸块31,能够和外部连通。电极凸块31的厚度小于第一电极端子30,它们的上表面齐平,下表面形成一个台阶,台阶的高度和豁口12的高度相同,以将第一电极端子30水平且稳固的卡在容纳腔13内。

上述第二电极端子40为“凹”字形,其一端上开设有缺口42,缺口42以外的边上均开设有凹槽41,凹槽41的形状和电极凸块31的形状相同,凹槽41的高度和豁口12的高度相同。凹槽41能够和另一LED的电极凸块31搭接,以相互连通,也能够和外部连通。

上述第一电极端子30和第二电极端子40均分离的贴合在容纳腔13的底面上,第一电极端子30位于第二电极端子40的缺口42处。电极凸块31由豁口12伸出容纳腔13,其余的豁口12均有一个凹槽41与其贴合。第一电极端子30的顶面、第二电极端子40的顶面和容纳腔13侧壁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上述上壳体20的侧面上设置有“T”字形的卡块22,其面向上壳体20的侧面上设置有紧固块23。卡块22以外的边上均开设有卡槽21,其形状和卡块22的形状相同,且贯穿上壳体20。卡块22能够卡入另一LED的卡槽21内,起到连接作用,紧固块23能紧固卡块22和卡槽21。

上述上壳体20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反光杯24,其为倒置的圆台形,且贯穿上壳体20。

上述上壳体20设置在下壳体10上,上壳体20的底面紧贴于第一电极端子30的顶面、第二电极端子40的顶面和容纳腔13侧壁的顶面上,使第一电极端子30和第二电极端子40稳定的密闭在容纳腔13内,不会产生相对位移,提高拼接后的可靠性;卡块22覆盖在电极凸块31上,每个卡槽21在竖直方向上均和凹槽41重合。

上述第二电极端子40上设置有发光芯片40,发光芯片40位于反光杯24内。反光杯24内填充有环氧树脂50,以隔绝、固定发光芯片40,提高其稳定性。

上述上壳体20、第二电极端子40和下壳体10在竖直方向上穿设有固定销52。固定销52在将上壳体20和下壳体10紧固的同时,能够增加水平方向上的拉伸强度,提高背部散热贴片LED面板芯片的可靠性。

上述上壳体20和下壳体10可以是多边形或者圆形,以使卡槽21可以在任意角度开设,从而使背部散热贴片LED面板的拼接更为多样化。

参照图3~图6所示,上述上盖体60为片状,其以水平面进行阵列。上盖体60的中间开设有通光孔61,通光孔61上可以设置透明介质,供光线通过,介质也可以是有色的,以改变出光颜色。相邻的两个上盖体60之间,开设有切割槽62,以方便将上盖体60切割成不同的形状。上盖体60的底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插头63。

上述下盖体70包括片状的侧壁,侧壁围成储位,其以水平面进行阵列。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口71和插孔73,连通口71用于连通不同储位,插孔73用于插接插头63。侧壁底部设置有挡片72,挡片72为片状,其垂直于侧壁伸出。

上述灯珠1设置在下盖体70的储位内,挡片72挡住灯珠1的主体,上盖体60和下盖体70可以是多边形或者圆形,以适应不同形状的灯珠1以及适应性增加连通口71的开设角度和个数。灯珠1的散热片11从挡片72之间的缝隙伸出下盖体70,以使散热片11能够处于外部流通气流中,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提高灯珠1的光效和寿命。灯珠1的卡块22从连通口71伸入相邻的下盖体70内,以实现不同灯珠1的连通。

上述插头63插入插孔73内,以将上盖体60紧固的贴合在下盖体70上,保护内部灯珠1,防止其背后裸露的散热片11被触碰后,从下盖体70的储位内脱出,造成断路,影响使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能够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