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灯配合卡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7729发布日期:2018-08-28 23:09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车灯配合卡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灯造型日益复杂,对各部件的配合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部件因为造型原因无法做配合的螺钉柱来进行锁付固定,使得部件的装配不牢,容易掉落;其中车灯上的光学透过件就是这样,光学透过件在车灯底座上固定时,由于光学透过件与车灯底座固定处的总高度只有4mm,而若要在固定处使用螺钉柱或类似的结构进行固定的话,需要的最小高度是6mm,目前光学透过件与车灯底座固定处的总高度小于螺钉柱结构要求的最小尺寸,使得光学透过件与车灯底座之间不能使用螺钉柱进行加固,而光学透过件与车灯底座之间又要求配合间隙要足够小,使得从间隙处不能看到发光光源的光,若光学透过件和车灯底座的注塑工艺稍不合适就会造成装配不协调,装配间隙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车灯上光学透过件与底座间的固定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装配容易和装配间隙较小的汽车车灯配合卡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灯配合卡接结构,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光学透过件,所述底座上部的中间位置由左向右设置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为倒置等腰梯形的卡扣结构,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上沿高于第一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的上沿;所述光学透过件的下部由左向右依次设有与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部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卡槽、第一固定凸起、第二固定卡槽、第二固定凸起和第三固定卡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所有的结构都可以直接由模具加工出来,光学透过件与底座间的装配较为容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上依次设置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槽、倒置等腰梯形的卡扣结构的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部,又在光学透过件的下部设置与底座上的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卡槽、第一固定凸起、第二固定卡槽、第二固定凸起和第三固定卡槽,来实现光学透过件在底座上的良好固定,其中槽状和凸起状的间隔设置,可以矫正产品因注塑等工艺造成产品变形而形成装配间隙的问题,装配间隙较小,光源发出的光不会从装配间隙透出来,能够满足车灯的装配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关于第二固定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关于第二固定部对称设置。对称结构便于模具的加工,具有固定也会较为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槽的两内侧壁相平行,所述第二固定槽的两内侧壁相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倒置等腰梯形的卡扣结构的顶部两个内角的角度为30-60度。

作为优选,所述光学透过件的上部依次设有第一凸耳、第二凸耳和第三凸耳,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设置在光学透过件上部的两端,所述第三凸耳设置在光学透过件上部的中间,所述第一凸耳、第二凸耳和第三凸耳上均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与第一凸耳、第二凸耳和第三凸耳相对应的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第三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第三固定柱上均设有与第一固定孔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孔。将螺钉柱的固定位置延伸到了外部,此时螺钉柱对光学透过件和底座间的固定,不再受光学透过件和底座连接处距离的限制,而是将固定位置转移到了能够使用螺钉柱的地方,同时螺钉柱实现凸耳和固定柱间的固定,通过螺钉柱将光学透过件彻底固定在底座,防止第一固定部与第一固定卡槽之间、第一固定槽与第一固定凸起之间、卡扣结构的第二固定部与第二固定卡槽之间、第二固定槽与第二固定凸起之间、第三固定部与第三固定卡槽之间无其他锁付力而倒退出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底座上依次设置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槽、倒置等腰梯形的卡扣结构的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部,又在光学透过件的下部设置与底座上的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卡槽、第一固定凸起、第二固定卡槽、第二固定凸起和第三固定卡槽,来实现光学透过件在底座上的良好固定,装配间隙较小,光源发出的光不会从装配间隙透出来,能够满足车灯的装配要求;

(2)将螺钉柱的固定位置延伸到了外部,使得对光学透过件和底座的固定不再受连接处距离的限制,螺钉柱对凸耳和固定柱间的固定,防止了光学透过件在底座上无其他锁付力而倒退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光学透过件与底座相配合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光学透过件与底座相配合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4是图3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光学透过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座,2-光学透过件,3-第一固定部,4-第一固定槽,5-第二固定部,6-第二固定槽,7-第三固定部,8-第一固定卡槽,9-第一固定凸起,10-第二固定卡槽,11-第二固定凸起,12-第三固定卡槽,13-第一凸耳,14-第二凸耳,15-第三凸耳,16-第一固定孔,17-第一固定柱,18-第二固定柱,19-第三固定柱,20-第二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汽车车灯配合卡接结构,包括底座1和固定在底座上的如图3所示的光学透过件2,底座上部的中间位置由左向右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如图4所示的第一固定部3、第一固定槽4、第二固定部5、第二固定槽6和第三固定部7,第二固定部为倒置等腰梯形的卡扣结构,第二固定部的上沿高于第一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的上沿;光学透过件的下部由左向右依次设有与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槽和第三固定部相匹配的如图5所示的第一固定卡槽8、第一固定凸起9、第二固定卡槽10、第二固定凸起11和第三固定卡槽12。第一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关于第二固定部对称设置,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关于第二固定部对称设置。第一固定槽的两内侧壁相平行,第二固定槽的两内侧壁相平行。倒置等腰梯形的卡扣结构的顶部两个内角的角度为30-60度。光学透过件的上部依次设有第一凸耳13、第二凸耳14和第三凸耳15,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设置在光学透过件上部的两端,第三凸耳设置在光学透过件上部的中间,第一凸耳、第二凸耳和第三凸耳上均设有第一固定孔16,底座上设有与第一凸耳、第二凸耳和第三凸耳相对应的第一固定柱17、第二固定柱18和第三固定柱19,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第三固定柱上均设有与第一固定孔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孔2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将光学透过件2上的第一固定卡槽8、第一固定凸起9、第二固定卡槽10、第二固定凸起11和第三固定卡槽对准底座1上的第一固定部3、第一固定槽4、第二固定部5、第二固定槽6和第三固定部7,推动光学透过件将光学透过件卡接在底座上,其中起最主要作用的是动光学透过件上呈倒置等腰梯形形状的第二固定卡槽卡住底座上呈倒置等腰梯形形状的第二固定部,此时光学透过件上的上的三个第一固定孔16对准底座上的三个第二固定孔20,使用螺钉柱将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固定在一起,完成光学透过件在底座上的良好安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底座1上依次设置第一固定部3、第一固定槽4、倒置等腰梯形的卡扣结构的第二固定部5、第二固定槽6和第三固定部,又在光学透过件2的下部设置与底座上的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卡槽8、第一固定凸起9、第二固定卡槽10、第二固定凸起11和第三固定卡槽,来实现光学透过件在底座上的良好固定,装配间隙较小,光源发出的光不会从装配间隙透出来,能够满足车灯的装配要求;(2)将螺钉柱的固定位置延伸到了外部,使得对光学透过件和底座的固定不再受连接处距离的限制,螺钉柱对凸耳和固定柱间的固定,防止了光学透过件在底座上无其他锁付力而倒退出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