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灯具的双鳍片式高效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0383发布日期:2019-03-30 07:5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用于灯具的双鳍片式高效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灯具的双鳍片式高效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灯具散热一直是关系灯具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较大功率的灯具比如舞台灯具来说,散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灯具寿命和用户的经营成本。所以,很多灯具都设计有散热装置,比如,现有的舞台灯具,其灯体的圆周壁上设有散热翅片,中部的灯管散发的热量可以通过灯体的散热翅片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

但是,上述传统灯具的灯体散热结构,由于没有风流导向,而且由内而外的散热需要经过灯体本身的热传递才能实现,所以其散热效果依然不够理想,尤其对于大功率灯具来说,其散热效果不够好依然是降低其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热流导向功能的用于灯具的双鳍片式高效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用于灯具的双鳍片式高效散热装置,所述灯具包括设有内腔的灯体,所述灯体的两端均开口且其圆周壁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双鳍片式高效散热装置包括传热装置、风扇和导风盖,所述传热装置包括安装板、吸热鳍片、散热鳍片和导热管,所述吸热鳍片和所述散热鳍片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两个侧面,所述吸热鳍片和所述散热鳍片之间通过所述导热管相互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灯体的小开口端连接且所述吸热鳍片位于所述灯体的内腔内,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传热装置的外侧且与所述灯体连接,喇叭形的所述导风盖套装于所述灯体上靠近其小开口端的一段外且将所述风扇和所述传热装置包覆于自身内腔中,所述导风盖的小端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风扇的进风端与所述导风盖的进风口对应且位于所述导风盖的进风口内侧。

上述结构中,安装板用于将本散热装置与灯体连接在一起,并同时作为散热鳍片的安装基础;吸热鳍片用于吸收灯体内灯泡或灯管发出的热量,导热管用于将吸热鳍片的热量传输到散热鳍片上,散热鳍片用于将热量散发到灯体外以便于向外散发;风扇用于将冷空气从外部引入并带走散热鳍片散发的热量,热风顺着灯体的小开口端外部向其大开口端方向的散热翅片之间的缝隙流动,直到排至灯体外空气中;导风盖用于将散热鳍片及其周围空间围成一个比较狭窄的空气流通通道,这种通道能够将冷空气尽量引到散热鳍片上并加速空气流动的速度,最后将热空气引流到灯体圆周的大面积散热翅片上实现快速散热,从而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同时还具有减小噪音的功能。上述吸热鳍片、导热管和散热鳍片均采用常规的热导性能优异的材料比如铜制作即可,导风盖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更廉价的钢片或铁片等制作。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灯体的小开口端通过橡胶密封圈密封连接。

为了实现良好导热且便于安装,所述吸热鳍片和所述散热鳍片的宽度均小于所述安装板的宽度,所述安装板上设有通孔,一根或多根所述导热管穿过所述安装板的通孔以及所述吸热鳍片和所述散热鳍片的内部。

为了同时实现导风和大面积散热的目的,所述灯体在长度方向被所述导风盖覆盖的长度为其总长度的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优选三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热装置、风扇和导风盖并与灯体有效整合在一起,在保留灯体本来的内外直接热传递散热方式的基础上,利用吸热鳍片、导热管和散热鳍片将灯体内的热量尽量引到灯体外并通过导风盖导向、通过风扇形成气流,并利用灯体圆周的大面积散热翅片快速散热,能够将灯体内的热量尽可能多地快速散发到空气中,从而实现高效散热的目的,同时导风盖还具有降低灯体内灯管或灯泡工作噪音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灯具的双鳍片式高效散热装置与灯体组装前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灯具的双鳍片式高效散热装置的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灯具的双鳍片式高效散热装置去掉导风盖与灯体组装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灯具的双鳍片式高效散热装置与灯体组装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灯具的双鳍片式高效散热装置与灯体组装后的主视结构图,图中箭头示出了风流方向;

图6是图5中的A-A剖视图,图中箭头示出了风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灯具包括设有内腔的灯体1,灯体1的两端均开口且其圆周壁上设有散热翅片11,本实用新型所述双鳍片式高效散热装置包括传热装置2、风扇3和导风盖4,传热装置2包括安装板22、吸热鳍片21、散热鳍片24和导热管23,吸热鳍片21和散热鳍片24分别设于安装板22的两个侧面,吸热鳍片21和散热鳍片24之间通过导热管23相互连接,吸热鳍片21和散热鳍片24的宽度均小于安装板22的宽度,安装板22上设有通孔,一根或多根导热管23穿过安装板22的通孔以及吸热鳍片21和散热鳍片24的内部,安装板23与灯体1的小开口端12通过橡胶密封圈密封连接且吸热鳍片21位于灯体1的内腔内,风扇3安装于传热装置2的外侧且通过螺钉与灯体1连接,喇叭形的导风盖4通过螺钉套装于灯体1上靠近其小开口端12的一段外且将风扇3和传热装置2包覆于自身内腔中,灯体1在长度方向被导风盖4覆盖的长度为其总长度的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优选三分之一,导风盖4的小端底部设有进风口41,风扇3的进风端32与导风盖4的进风口41对应且位于导风盖4的进风口41的内侧,风扇3的进风端32为格栅结构。

图1和图3还示出了风扇3上用于与灯体1连接安装凸耳31。

如图1-图6所示,使用时,灯体1内靠近其小开口端12的位置安装有灯泡或灯管,灯泡或灯管在照明时产生较大热量,该热量一方面直接辐射给灯体1的内壁,通过灯体1自身的热传递传输给其散热翅片11,散热翅片11上的热量扩散到空气,实现散热目的,这也是传统灯具的散热方式;另一方面,更多的热量通过吸热鳍片21和导热管23传输给散热鳍片,风扇3将灯体1的小开口端12外的外部冷空气吸入并通过导风盖4与灯体1的散热翅片11之间的空隙共同形成的空气通道排至灯体1上靠近其大开口端的散热翅片11上,最终其热量在风流作用下被扩散至空气中,实现高效散热目的。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