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蜡烛灯多晶发光体插接结构及电子蜡烛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0464发布日期:2019-01-04 22:39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电子蜡烛灯多晶发光体插接结构及电子蜡烛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蜡烛灯多晶发光体插接结构及电子蜡烛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蜡烛灯多晶发光体一般直接通过FPC(柔性电路板)与PCB板电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多晶发光体受到拉扯时容易与FPC脱落,造成多晶发光体无法通电正常工作。另外,现有的具有多晶发光体的电子蜡烛灯的防水效果也不好,PCB板遇水后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子蜡烛灯多晶发光体插接结构,包括一多晶发光体、一硅胶座、一PCB板、一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硅胶座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所述硅胶座和第一固定架均固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架中部,所述PCB板固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架底部,所述第一固定架贯穿所述PCB板,所述多晶发光体贯穿所述硅胶座和第一固定架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固定架下方,所述多晶发光体下端还固设有一导电金属片,所述导电金属片通过FPC与所述PCB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架包括一第一圆筒和一第二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同轴设置且互相连接,所述第二圆筒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筒的直径,所述硅胶座和第一固定架均与所述第一圆筒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PCB板固设于所述第二圆筒内。

具体地,所述多晶发光体与所述硅胶座过盈配合。

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架为硅胶件。

具体地,所述FPC的一端与所述导电金属片焊接,所述FPC的另一端通过与所述PCB板插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蜡烛灯包括一蜡筒、一蜡筒支撑架、一电池组、一开关控制板以及如前所述的多晶发光体插接结构,所述蜡筒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开口,所述多晶发光体插接结构固设于所述蜡筒的上端开口处,所述蜡筒支撑架固设于所述蜡筒的下端开口处,所述电池组和所述开关控制板固设于所述蜡筒支撑架上,所述电池组顶部通过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底部抵接或固定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板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池组和PCB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组包括一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内设有两电池,所述电池盒顶部设有一正极弹片和一负极弹片,所述电池盒底部与一电池盖固定连接,所述电池盖上固设有一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上固设有一弹簧和一导电凸起,其中一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所述正极弹片抵接、负极与所述弹簧抵接,另一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所述导电凸起抵接、负极与所述负极弹片抵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晶发光体插接结构及电子蜡烛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由于多晶发光体与硅胶座过盈配合,从而使得多晶发光体在硅胶座上牢牢固定,当多晶发光体在受到拉扯时,多晶发光体不会从硅胶座上脱落,也就保证了多晶发光体下端的导电金属片不会与FPC脱落,保证了多晶发光体正常通电,进而保证了电子蜡烛灯正常工作。

(2)由于多晶发光体与硅胶座过盈配合,且硅胶座和第一固定架均与第一圆筒的内壁过盈配合,提高了电子蜡烛灯的防水效果,PCB板不会遇水受潮,保证了PCB板正常工作,进而保证了电子蜡烛灯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蜡烛灯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蜡烛灯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蜡烛灯多晶发光体插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蜡烛灯多晶发光体插接结构1,包括一多晶发光体11、一硅胶座12、一PCB板13、一第一固定架14和第二固定架15,硅胶座12固设于第一固定架14上,硅胶座12和第一固定架均14固设于第二固定架15中部,PCB板13固设于第二固定架15底部,第一固定架14贯穿PCB板13,多晶发光体11贯穿硅胶座12和第一固定架14并延伸至第一固定架14下方,多晶发光体11下端还固设有一导电金属片111,导电金属片111通过FPC16与PCB板13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架15包括一第一圆筒151和一第二圆筒152,第一圆筒151和第二圆筒152同轴设置且互相连接,第二圆筒152的直径大于第一圆筒151的直径,硅胶座12和第一固定架14均与第一圆筒151的内壁过盈配合,PCB板13固设于第二圆筒152内。

具体地,多晶发光体11与硅胶座12过盈配合。

具体地,第一固定架14为硅胶件。

具体地,FPC16的一端与导电金属片111焊接,FPC16的另一端通过与PCB板13插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蜡烛灯,包括一蜡筒2、一蜡筒支撑架3、一电池组4、一开关控制板5以及如前所述的多晶发光体插接结构1,蜡筒2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开口,多晶发光体插接结构1固设于蜡筒2的上端开口处,蜡筒支撑架3固设于蜡筒2的下端开口处,电池组4和开关控制板固5设于蜡筒支撑架3上,电池组4顶部通过一支撑柱6与第一固定架14的底部抵接或固定连接,开关控制板5分别通过导线(未示出)与电池组4和PCB板13电连接。

进一步地,电池组4包括一电池盒41,电池盒41内设有两电池(未示出),电池盒41顶部设有一正极弹片411和一负极弹片412,电池盒41底部与一电池盖42固定连接,电池盖42上固设有一金属弹片43,金属弹片43上固设有一弹簧431和一导电凸起432,其中一电池的正极与正极弹片411抵接、负极与弹簧431抵接,另一电池的正极与导电凸起432抵接、负极与负极弹片412抵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蜡烛灯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在电池盒41中装入电池,当开关控制板5开启时,电池盒通过开关控制板5向PCB板13供电,PCB板13通过FPC16向多晶发光体11供电,多晶发光体11通电后开始发光;当开关控制板5关闭时,电池盒无法通过开关控制板5向PCB板13供电,多晶发光体11不发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晶发光体插接结构1及电子蜡烛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由于多晶发光体11与硅胶座12过盈配合,从而使得多晶发光体11在硅胶座12上牢牢固定,当多晶发光体11在受到拉扯时,多晶发光体11不会从硅胶座12上脱落,也就保证了多晶发光体11下端的导电金属片111不会与FPC16脱落,保证了多晶发光体11正常通电,进而保证了电子蜡烛灯正常工作。

(2)由于多晶发光体11与硅胶座12过盈配合,且硅胶座12和第一固定架14均与第一圆筒151的内壁过盈配合,提高了电子蜡烛灯的防水效果,PCB板13不会遇水受潮,保证了PCB板13正常工作,进而保证了电子蜡烛灯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