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曲轴变形的校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126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曲轴变形的校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曲轴变形的校正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发动机曲轴经氮化或感应淬火后,有一部分(约15~20%)弯曲跳动超差,这是曲轴制造中很关键的技术难题。弯曲跳动超差常用的较直方法是用V型槽铁支撑两端,将轴向的高点朝上,用压力压在中间的位置,逐渐增加压力,直到产生塑性变形,使跳动量减小,达到合格的目的。以42CrMo钢(HRc28~33)为例,在常温下屈服极限σs≈700MPa,应力测量表明,只有当曲轴下弯至7mm左右时,才能产生跳动恢复量,而这时表面应力达到σ=0.21MPa×7616=1599MPa,这个应力可使表面硬化层开裂而形成疲劳源。如果当曲轴跳动为0.21mm,校直时施压使反变形量为10mm,校直后跳动量为反向0.06mm。虽然跳动已校正合格,经检查拐颈R区发现,表面已有用荧光磁粉探伤未发现的一处或多处裂纹,深约0.2mm。裂纹特点是刚劲而不连续,穿晶断裂。因此,这种校直方法在曲轴上是绝对不应采用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曲轴变形的校正装置,其着重解决发动机曲轴变形弯曲跳动超差的校正的关键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斜铁、楔子、档块和螺栓构成,斜铁和楔子活动连接,楔子和螺栓螺纹连接,在螺栓上有档块。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在应用过程中其调节量最小可达0.005毫米,完全可以保证支撑过程中反变形量的精确控制。用于曲轴弯曲跳动小于0.5mm的超差曲轴,进行校正。校正后的曲轴在24小时内装炉进行时效处理,出炉后拆下校正装置,检查没有发现微观裂纹,校正过程中的残余应力消除良好。经此装置处理的曲轴,弯曲跳动合格,即不能产生微观裂纹,金相组织也良好可靠,从而解决了曲轴弯曲跳动超差校正的关键技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动机曲轴变形的校正装置如图1所示,由斜铁、楔子、档块和螺栓构成,斜铁1和楔子2活动连接,楔子和螺栓4螺纹连接,在螺栓上有档块3。如图2所示,以六缸发动机曲轴为例说明校正装置使用方法。测量第四主轴颈的弯曲跳动量(△),找出弯曲低点的位置,将校正装置支撑在3、4拐低点处;调整曲轴校正装置的螺栓,利用斜铁的张力在第四主轴颈会出现支撑反变形量(h)。例如第四主轴颈弯曲跳动量为0.40mm,将校正装置安放在3、4拐跳动低点处,调整3或4拐处螺栓,使第四主轴颈反变量为0.31mm,再调整4或3拐处螺栓,在调整3或4拐反变形量基础上,再增加0.31mm的反变形量。这时再检查主轴弯曲跳动量应为0.31×2×2(双边)-0.40÷2=1.04。校正后的曲轴在24小时内装炉进行时效处理,出炉后拆下校正装置,检查变形。根据应力检测,42CrMo钢,调质硬度HRc28~33,当曲轴下弯3mm时,应力σ=E·ε=0.21MPa×3310=693.21Mpa,即可接近常温下的屈服极限σs≈700MPa,而本工艺曲轴下弯只有0.2~1.75mm,经检查没有发现微观裂纹,校正过程中的残余应力消除良好,减少发动机社会应用断轴事故。
权利要求1.发动机曲轴变形的校正装置,由斜铁、楔子、档块和螺栓构成,其特征是斜铁[1]和楔子[2]活动连接,楔子和螺栓[4]螺纹连接,在螺栓上有档块[3]。
专利摘要发动机曲轴变形的校正装置,涉及发动机曲轴变形的校正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由斜铁、楔子、档块和螺栓构成,斜铁和楔子活动连接,楔子和螺栓螺纹连接,在螺栓上有档块。在应用过程中其调节量最小可达0.005毫米,完全可以保证支撑过程中反变形量的精确控制。用于曲轴弯曲跳动小于0.5mm的超差曲轴,进行校正。校正后的曲轴在24小时内装炉进行时效处理,出炉后拆下校正装置,检查没有发现微观裂纹,校正过程中的残余应力消除良好。经此装置处理的曲轴,弯曲跳动合格,即不能产生微观裂纹,金相组织也良好可靠,从而解决了曲轴弯曲跳动超差校正的关键技术。
文档编号B21D3/16GK2592302SQ0228104
公开日2003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8日
发明者于笋, 李程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大连柴油机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