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38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TV屏幕框架的制造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TV屏幕结构都是如图6中所示一样,用褐色管来装饰的外围型材结构框,或如图7所示一样,将带有一定强度的成型的型材框(本实用新型中的TV屏幕构造)折成四角型而固定住的框子。
如上所述的成型框架,是根据所需的设计标准,进行双重压缩而完成,的两种压缩成型框,在其设计标准方面,都要求具有高度的精密性。
以往的TV屏幕结构为了配合设计标准,如图8所示,通过加长设计的滚动输送机10来传送滚筒30内的轧钢线圈40,再将其弯曲处理、压缩加工,并将压缩后的轧钢线圈用切割装置20进行最终完结切割。
由于TV屏幕的大型化,使得成型框架的完成品长度大约在2M左右,随着轧钢线圈在滚筒内的舒展开,需要立刻进行成型作业这样一个连贯性的工作程序,才能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并保证有效的管理。
在传统的技术下,成型用框架是一边通过滚筒直接向滚筒输送机供应轧钢线圈,一边用滚筒输送机来完成它的成型作业。
滚筒输送机指的是,在加长设计的铸模内,将根据设计可调整角度的滚筒接连放置,并在其间放入轧钢线圈来运作,随着轧钢线圈在滚筒间的运作,通过对滚筒进行加压,从而实现轧钢线圈外形的形成。
但是,在以往的技术中,由于自动输送机设置长度过长,限制了设备放置空间,而且靠滚筒进行输送的输送工序所要求的连续性,以及切割工序而要求的工序的不连续性,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轧钢线的严重损失。
不仅如此,在安装滚筒输送机时,要对滚筒进行细密的调整,来实现TV屏幕框架的成型,如果不是专家的话,不仅安装困难,而且角度不正确的话,在安装过程中,造成轧钢线大量浪费,同时也会产生过量的管理费用等问题。
此外,依靠滚筒来进行输送时,由于对滚筒加压的力度,可能会在产品的表面产生划痕,从而导致产品价值降低,为了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需要在表面贴上保护膜。而且在加工后,还必须要有将保护膜剥离的一道工序,因此造成财力和人力的浪费。
而且在加工制造作业流程中,由于滚筒的磨损或角度的偏离,还要进行滚筒的更换和校正,从而很多情况下不得不中断生产。这样的话,作业时间过长(生产1个大约需要15秒),而且在产品上由于经过滚筒的压力,有产生后续不良的隐患,而且为了调整滚筒等生产的准备工作,也会造成严重的材料损失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设备装置的放置场所更加自由化,并将依靠滚筒来进行的传送工序所要求的连续性,与切割工序所要求的工程不连续性的差异减至最小,且缩小了产品的生产误差,使精密生产成为可能为目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为了在新生产线的设立或者新型号的安装时,免除不需要的安装工序,减少安装人力和安装的管理费用,以及安装过程中,轧钢线圈的浪费为目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免除在进行加工制造前先在轧钢线圈表面粘贴保护膜和加工制造后要剥离保护膜的工序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包括有能将从外部传送过来的轧钢线圈按照既定长度切断的切割模具;有与切割模具平行设置的,可接收切割模具切割后的轧钢线圈,并将其截断面折弯,按轧钢线圈方向形成锐角的备用压缩线的折曲模具;有与折曲模具并列设置的,可接收从折曲模具传送过来的压缩备用线,将其压缩的压缩模具;有与压缩模具平行设置的,在压缩模具进行压缩后的轧钢线圈表面实施穿孔及所需要的表面成型作业,直接将轧钢线圈制作成TV屏幕框的表面成型模具;将切割模具、折曲模具、压缩模具和表面成型模具容括在一起,成为可同时驱动的冲压机;有将各个模具上的轧钢线圈相互紧密接合,用平行设置的连接JIG;有将前一个模具加工出来的轧钢线圈,传送到下一的模具,以及将完成品传送到产品接收处的传送装置;还有按切割模具事先设定的长度来供应轧钢线圈的滚筒输送机。
所述的表面成型模包括有在TV屏幕框架的表面,进行纹路形成、穿孔作业的表面模具,以及把在TV屏幕框架成型过程中,被折成了四角形的TV屏幕框架的接合处,做成型处理的成型模具,其表面模具和成型模具分开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使设备的安置场所更加自由化,是将滚筒输送工序所要求的作业连续性,与切割工序要求的作业不连续性的矛盾最小化的一种TV屏幕框架成型装置。而且在新线体的安装或者新型号的安装时,不需要进行安装作业,从而缩小了安装困难、安装的管理费用和安装的人力。它还杜绝了产品的生产性误差,缩短了作业的时间,平均每个缩短了约5秒,保证不会发生弯曲角度的变形和偏移。因此本实用新型是使精密性生产成为可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a、图2b是图1的局部结构工作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模具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产品生产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工序的流程图;图6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生产出的TV屏幕框架型材的斜视图;图7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生产出TV屏幕框架成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传统技术的TV屏幕框架的滚动输送机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冲压机110切割模具120折曲模具 125备用压缩线130压缩模具 140表面成型模具150接收部200传送装置210连接夹具(JIG) 220移送工具310轧钢线圈 300滚筒输送机
370接合部位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的实施例。在说明中认为对于众所周知的技术内容,以及有关构成方面的具体内容,是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核心无关,因此决定省略其内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a、图2b是图1的局部结构工作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的模具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的产品生产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工序的流程图;图6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生产出的TV屏幕框架型材的斜视图;图7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生产出的TV屏幕框架成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传统技术的TV屏幕框架的滚动输送机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将冲压机100的模具避免了分割,或将冲压机100平行装置,大范围内地将切割模具110、折曲模具120、压缩模具130以及表面成型模具140形成一体的单元模具,使轧钢线圈310的切割、弯曲、压缩和表面成型等工序得以同时实施。
本实用新型作为完整框架模具,为将各个不同工序同时实施,每个单元都包含了一个输送用的传送装置200。
传送装置200由轧钢线圈310的连接夹具(JIG)210,以水平、竖直传送工具220和遏制方式(未图示)等可进行区分。一般情况下,在框架的模具方面,此类的传送装置是众所周知的结构。
比如,在框架行间插入后,在各个工序间,根据传送的轨道进行传送着的时候,有可将各轧钢线圈转入下一行模具的机械臂或者连接JIG等等。存在可将这些按照既定轨道进行传送的连接链,它的动力可以通过使用电机,或气缸等多样的方法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如图2、图3所示,避免了模具的分割,将模具平行设置,使之成为一体框架,而在模具方面可以操纵各独立的模具。
如图3、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将无论是在长度上还是在宽度上,都比各个模具长(约2M)的轧钢线圈310进行切割处理(后面的说明中,都将把根据切割模具进行切割的轧钢线圈称为轧钢线圈)后,进行成型作业的模具,因此可以说是较长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切割模具110是在框架100的第一列设置的模具。切割模具110是,当从外部接到靠滚筒输送机300,按轧钢线圈方向传送过来的轧钢线圈310时,将其按照一定的长度进行切割的模具。
所述的一定长度,是指本实用新型要制作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长度是依据TV屏幕框架的设计规格来定的。
滚桶输送机300作为将轧钢线圈310供应给切割模具的装置与冲压机100连接在一起,分开性地对冲压机100实行供料。
因此,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看作是从滚筒输送机300的驱动开始,实施分开性整体驱动的一种装置。
另一方面,为确保本实用新型生产出的TV屏幕框架的坚固性,如图4所示,对轧钢线圈宽度的一部分进行了压缩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折曲模具120是为了对轧钢线圈进行压缩,按轧钢线圈的方向把它折成锐角,并为了压缩而将其制作成备用压缩线的一个模具。
更详细地说,本实用新型的折曲模具120,设置在冲压机100的第2列,折曲模具120从切割模具110接收到切割完后的轧钢线圈310后,将轧钢线圈310的断面折成锐角的一种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模具130设置在冲压机100的第3列。
压缩模具130从折曲模具120接收到已经被折曲形成了备用压缩线125的轧钢线圈310后将其折曲部位压缩处理,使轧钢线圈310幅面的一部分达到完全接合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表面成型模具140是与压缩模具130平行设置在一起的,在压缩模具130的完成品的表面进行穿孔等必需的表面成型作业,之后将轧钢线圈310加工成为TV屏幕框架。
表面成型模具140根据成型的要求,可以将其设置为一个以上的复数模具。本实用新型没有将其限定为必须为一个模具。
即,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在冲压机的第4列、第5列,可并排设置表层成型用模具。即,在第4列设置可根据屏幕框架的设计规格,对轧钢线圈进行表面加工,例如穿孔,纹路加工等的表面成型模具;可在第5列设置,如图7所示,在将屏幕框架型材折弯成四角型的成型作业中,针对被折弯曲的部位进行成型处理作业的弯曲部成型模具。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切割模具310、折曲模具120、压缩模具130、表面成型模具140,都依靠冲床的一体驱动,配合图2所示的传送装置,将各个工序进行成型作业中的轧钢线圈310传送到下一个工序,从而实现了一个完整的冲压工序配合实施一个传送的装置。
据此,首先要对传送过来的轧钢线圈310按照顺序依此进行切割、折曲、压缩和表面成型的加工,而且要通过图2所示的传送装置200将最终的完成品送往接收部150,之后还必须在表面成型模具的下一道工序设置接收部150。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传送装置200在一次传送过程中,为了让各个模具中的轧钢线圈310能够彼此连接,而平行设置了连接用的连接JIG210。
而且,连接JIG210,在一次冲压过程中,将处于各个过程中正在被加工的轧钢线圈310接合起来,依靠按水平或者竖直移动部件构成的传送装置200,将产品或完成品移送到下一个工序,之后再断开。
为此,本实用新型中必须要具备移送装置,以及可控制它运作的遏制装置,冲压过程中的这种传送装置220作为技术内容,其种类也非常多样化,而且都是常用公知的传送装置,本实用新型并未限定必须要使用公知传送装置中的某一种,所以这里省略了对其详细内容的说明。
连接JIG210的使用例子中,依据遏制装置的制止,将处于各道模具分割处的轧钢线圈,用连接JIG210,机械手臂或气缸等吸附并连接,通过这些,使之成为了竖直传送的阻碍物。
由水平传送装置和竖直传送装置构成的传送装置200,它作为将连接JIG水平方向传送往连接JIG间隙的传送装置,可以以连接JIG210的气缸、机械手臂、链接、线路等为例。
此传送装置220,在每一组冲压过程中,都将连接JIG210在本产品的各道模具中上下传送一次。帮助各模具中的轧钢线圈顺利地从一个模具传送到下一个模具。
关于遏制装置,每一组冲压作业实施时,只要传送装置200下达遏制的命令,它就在上下模具间移送连接JIG210,将各个模具中的轧钢线圈转移到下一道模具中,在第4列的模具分割面处将完成的TV屏幕框架排往模具的外侧,从而来实现遏制。
本实用新型的切割工序、折曲工序、压缩工序的加工工序如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滚筒输送工序,是指将从外侧传送过来的轧钢线圈310按照一个TV屏幕框架成型所需的长度,分开性的传送给切割模具的传送工序。
传送工序,是依靠输送机得以实现的。它的特征就是根据每一道冲压工序,并按照设定长度分别地进行输送。
即,它不同于以往的技术方式下连续不断的提供轧钢线圈310,它是一个分开性的供应轧钢线圈310的工序。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一一分开性地进行TV屏幕框架成型的一个初始阶段。
本实用新型的切割工序,是利用切割模具110,把滚动输送机300传来的轧钢线圈310按照所需的长度进行切割处理的一个工序。
对轧钢线圈310的切割工序,逐个按照每个冲压工序来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折曲工序,是在接收到切割工序中切割完成的轧钢线圈310后,按照其方向将要折弯曲的部分折曲,使其预先成型为锐角的备用压缩线125。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工序,是将折曲工序中作业完毕的轧钢线圈310,按照成品要求,完全将其压缩处理的一道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表面成型工序,是将压缩工序中完成了压缩的轧钢线圈310进行表面加工作业的工序,在其表面可以实施穿孔、纹路成型等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各工序,依靠传送装置,按顺序将轧钢线圈从各加工工序,一直实施到完成了表面加工后,最终成为TV屏幕框架的流程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实现了比以往技术下的滚动输送机占据的面积有了很大缩小的一种改善。
此外,轧钢线圈靠传送装置,移送到切割模具后,一次性的冲压过程中被切割,并通过传送装置再自动地转送到下一模具工序,通过这种连续的工序作业,使轧钢线圈得以被切割、折曲、压缩,从而实现每一整体工序可完成一个屏幕框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向事先设定好的模具中输送轧钢线圈,再根据冲压工序来进行供料,进而它与以往的技术不同,将开线前的设备安装作业最简化。
而且,由于是冲压加工,因此不会有在产品的表面产生划痕的忧虑,因此省去了在轧钢线圈上粘贴保护膜的工序。
由于生产中的产品是由模具来实现的,利用精密的模具可以达到所期望的精密程度。
它还将轧钢线圈的传送和轧钢线圈的成型作业分开来进行,因而与以往的技术不同,避免了传送过程中产生的轧钢线圈的浪费。
权利要求1.一种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能将从外部传送过来的轧钢线圈(310)按照既定长度切断的切割模具(110);有与切割模具(110)平行设置的,可接收切割模具(110)切割后的轧钢线圈(310),并将其截断面折弯,按轧钢线圈方向形成锐角的备用压缩线(125)的折曲模具(120);有与折曲模具(120)并列设置的,可接收从折曲模具(120)传送过来的压缩备用线(125),将其压缩的压缩模具(130);有与压缩模具(130)平行设置的,在压缩模具(130)进行压缩后的轧钢线圈(310)表面实施穿孔及所需要的表面成型作业,直接将轧钢线圈(310)制作成TV屏幕框的表面成型模具(140);将切割模具(110)、折曲模具(120)、压缩模具(130)和表面成型模(140)具容括在一起,成为可同时驱动的冲压机(100);有将各个模具上的轧钢线圈(310)相互紧密接合,用平行设置的连接JIG(210);有将前一个模具加工出来的轧钢线圈(310),传送到下一的模具,以及将完成品传送到产品接收处的传送装置(200);还有按切割模具(110)事先设定的长度来供应轧钢线圈(310)的滚筒输送机(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成型模(140)包括有在TV屏幕框架的表面,进行纹路形成、穿孔作业的表面模具,以及把在TV屏幕框架成型过程中,被折成了四角形的TV屏幕框架的接合处,做成型处理的成型模具,其表面模具和成型模具分开设置。
专利摘要一种TV屏幕框架结构的成型装置,包括有按设定长度供应轧钢线圈的滚筒输送机,有能将轧钢线圈按照既定长度切断的切割模具;有与切割模具平行设置的,将切割后的轧钢线圈折弯的折曲模具;有与折曲模具并列设置的,将压缩备用线压缩的压缩模具;有与压缩模具平行设置的,对压缩后的轧钢线圈实施表面成型作业,直接将轧钢线圈制作成TV屏幕框的表面成型模具;将切割模具、折曲模具、压缩模具和表面成型模具容括在一起,成为可同时驱动的冲压机;有用平行设置的连接JIG;有传送装置。本实用新型,使设备的安置场所更加自由化,缩小了安装困难、安装的管理费用和安装的人力。缩短了作业的时间,平均每个缩短了约5秒,保证不会发生弯曲角度的变形和偏移。
文档编号B23P23/00GK2808413SQ20052002694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8日
发明者朴一鎔 申请人:天津广宇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