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材穿水冷却温度定时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593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棒材穿水冷却温度定时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轧制,尤其涉及棒材轧后控制冷却温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热轧棒材穿水冷却温度的精确控制,可以提高棒材成品的力学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棒材控冷温度精确控制的前题是棒材上冷床温度的准确测量。高温的棒材通过穿水冷却水箱后,由输入辊道传送到冷床上。在上冷床这一段时间内,棒材表面由暗红变为鲜红色,其棒材表面温度由内向外自回火升温,直到表面升温到正常温度。这个温度就是棒材穿水冷却后第一时间要检测的控制冷却温度,根据这一温度来调控水箱的水压和水量,使其达到生产工艺所需要的控制冷却温度。因此,精确测量第一时间内棒材温度, 将直接影响穿水冷却效果及产品的力学性能。当前,用于棒材穿水冷却装置,包括高温辐射测温仪和冷却水控制装置,棒材上冷床的温度检测点设于冷床齿条矫直板第二齿槽内,测温仪在冷床动齿条工作的一个循环周期和二根棒材之间的间隙内,对温度检测点进行连续测温,然后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输到显示屏,显示温度数据,传输到冷却水电控系统,冷却水控制装置根据棒材上冷床温度的变化,相应进行冷却水的水压和水量调的整。其缺陷是检测到的数据多,既有棒材上冷床第一时间的温度数据,又有大量的非第一时间的温度数据,有棒材的温度数据,还有矫直板烤红的温度数据;温度变化复杂,波动范围大,棒材在检测点处滞留时间因轧制规格不同而不同,其滞留时间长达6 15秒不等。在这段时间内,既有棒材表面降温变化,又有自内向外自回火升温变化,温度波动范围达60 120°C之多。因此,显示屏数码频频跳动,无法分辨出棒材上冷床第一时间的温度数据,无法得到工艺控制所需要的棒材控制冷却温度,导致化学成份和成品直径相同的棒材的力学性能产生差异,和通条力学性能不均勻,还浪费水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棒材穿水冷却温度定时检测装置,定时精确测量棒材上冷床温度,达到工艺要求的特定金相组织控制温度,精确控制冷却水的水压和水量,使钢材达到所需要的力学性能,提高棒材通条力学性能均勻性,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棒材穿水冷却温度定时测量装置,由测温仪和温度检测信号定时采集装置构成, 测温仪置于冷床的上棒材侧,与置于主控机房内的穿水冷却电控系统电气连接,其特点是所述的温度检测信号定时采集装置安装在棒材内外温度达到一致的冷床的两个矫直板空隙之间,与测温仪相对,温度检测信号定时采集装置由导线与穿水冷却电控系统连接。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棒材温度检测信号定时采集装置,高度调节杆与支架连接,支架固定在横梁上;使用时,横梁固定在矫直板上,平衡踏板中部活接在高度调节杆上端,一端悬空,另一端与拉杆连接;支架上部设接近开关感应元件,底部上设复位弹簧;接近开关感应铁上与拉杆连接,下与复位弹簧连接,对应悬挂在接近开关感应元件正下方。 拉杆上提,接近开关感应铁与接近开关感应元件相接触,发出有钢信号,拉杆下落,两者分离;发出无钢信号;导线固定在支架上,并与穿水冷却电控系统连接。所述的测温仪为高温辐射测温仪。使用时,测温仪设在冷床的上棒材侧,棒材温度检测信号定时采集安装在棒材内外温度一致的冷床的两个矫直板空隙之间,该处棒材内部温度与外表温度相同;信号定时采集装置与穿水冷却电控装置由导线连接。当第一根倍尺棒材由冷床动齿条步进传送到温度检测点处的冷床矫直板齿槽内, 棒材落下压在平衡踏板的悬空端一平衡踏板另一端上翘带动拉杆上升一接近开关感应铁随拉杆同步上升一接近开关感应元件接收到平衡踏板上有钢信号,并传送至穿水冷却电控系统一穿水冷却电控系统在接收到有钢信号后0. 3-0. 8秒内自动将测温仪检测到的棒材温度值经处理转换,过滤掉后续检测到的棒材温度值,然后传送到显示屏上,并保持不变。 这个温度值就是棒材上冷床第一时间检测到的棒材温度一棒材离开该齿槽一复位弹簧使平衡踏板复位一接近开关感应铁离开接近开关感应元件一接近开关感应元件接收到棒材离开信号,并传送到穿水冷电控系统一穿水冷却电控系统自动将上一根棒材温度值清零, 保持到检测到第二根棒材到达该齿槽为止。如上所述,重复检测下一根棒材的温度。同时穿水冷却电控系统适时调整冷却水的水压和水量。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构思新颖,结构紧凑,制作、安装方便;检测温度精确可靠,消除了同一棒材在检测滞留时间内产生的温降差异,消除了不同规格棒材自回火升温差异,消除误检测矫直板温度,温度波动范围缩小至20-40°C,能有效地控制棒材的力学性能,提高通条力学性能均勻性;在确棒材力学性能前提下,降低微合金用量,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棒材穿水冷却温度定时测量装置平面布置图。图2是棒材温度检测信号定时采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由图1可以看出,冷床由输入辊道13,冷床裙板14,冷床矫直板15,冷床定齿条16 冷床动齿条17,冷床收集链18,冷床输出辊道19连接构成,高温辐射测温仪设在冷床的上棒材侧,棒材温度检测信号采集装置2的平衡踏板3设在两矫直板空隙之间,与高温辐射测温仪相对,棒材20落在平衡踏板上,采集温度信号,电控系统及冷却水箱(图中未标注)。由图2可以看出,棒材温度检测信号定时采集装置由平衡踏板3、高度调节杆4、支架和冷却水横梁6连接构成,平衡踏板中部和右端设通孔,中部活接在高度调节杆4上端, 右端与拉杆7连接。高度调节杆与支架5对应设安装孔,由螺钉连接,支架固定在横梁6上, 支架上部设角形架8,接近开关感应元件9垂直固定在角形架上。支架下设底板12,复位弹簧11固定在底板上。接近开关感应铁10分别与拉杆、复位弹簧连接,悬挂在接近开关感应元件的正下方。当棒材20下落到平衡踏板悬空端时,右端翘起,拉杆上提,接近开关感应铁上提与接近开关感应元件相接触,发出平衡踏板上有钢信号,当棒材离开平衡踏板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接近开关感应铁离开接近开关感应元件,接近开关感应元件发出平衡踏板上无钢信号。从而控制棒材在平衡踏板上滞留时间内采集温度信号,滤掉后续检测到的温度信号,精确检测棒材冷却温度,以精准地调整冷却水的水压和水量。
权利要求
1.棒材穿水冷却温度定时测量装置,由测温仪(1)和温度检测信号定时采集装置(2) 构成,测温仪置于冷床的上棒材侧,与置于主控机房内的穿水冷却电控系统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检测信号定时采集装置安装在棒材内外温度达到一致的冷床的两个矫直板(15)空隙之间,与测温仪相对,温度检测信号定时采集装置由导线与穿水冷却电控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穿水冷却温度定时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度调节杆 (4)与支架(5)连接,支架固定在横梁(6)上;平衡踏板(3)中部活接在高度调节杆上端, 一端悬空,另一端与拉杆(7)连接;支架上部设接近开关感应元件(9),底部上设复位弹簧 (11);接近开关感应铁(10)上与拉杆连接,下与复位弹簧连接,对应悬挂在接近开关感应元件正下方。
3.拉杆上提,接近开关感应铁与接近开关感应元件相接触,发出有钢信号,拉杆下落, 两者分离;发出无钢信号;导线固定在支架上,并与穿水冷却电控系统连接。
全文摘要
棒材穿水冷却温度定时测量装置属于金属轧制,尤其涉及棒材轧后控制冷却温度测量装置。该装置由测温仪和温度检测信号定时采集装置构成,测温仪置于冷床的上棒材侧,与置于主控机房内的穿水冷却电控系统电气连接,其特点是所述的温度检测信号定时采集装置安装在棒材内外温度达到一致的冷床的两个矫直板空隙之间,与测温仪相对,温度检测信号定时采集装置由导线与穿水冷却电控系统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构思新颖,结构紧凑,制作、安装方便;检测温度精确可靠,消除了同一棒材在检测滞留时间内产生的温降差异,消除了不同规格棒材自回火升温差异,消除误检测矫直板温度,温度波动范围缩小至20-40℃,能有效地控制棒材的力学性能,提高通条力学性能均匀性;在确棒材力学性能前提下,降低微合金用量,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B21B38/00GK102294368SQ20111026556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
发明者李冬清, 李德华, 许玉山, 陈开智 申请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