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挤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93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连续挤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挤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铜合金的连续挤压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连续挤压方法是将冷态的杆坯料(如上引法无氧铜杆)直接送入连续挤压机,原材料杆坯在固定槽中受到径向挤压和摩擦,在巨大的挤压和摩擦力下原材料产生一定的温升并达到再结晶状态,经由腔体从特质的模具中挤出并一次成型,可迅速生产出各种规格的优质铜排,铜母线,铜棒等。其优点是杆料不需要加热,可以节约能源消耗。对铜合金材料,除了少数铅黄铜、铝黄铜可以在650°C前后挤压之外,大多数铜合金的挤压温度在 700-950°C之间,而连续挤压过程中由于变形和摩擦力产生的温升根据研究一般在550°C, 低于材料的挤压温度。采用冷的杆料,在挤压过程中坯料会产生断裂,同时由于材料的变形抗力高,使得连续挤压模具难以承受高的挤压负荷,造成模具损坏。因此,对于这些变形抗力高和塑性差的材料难以用连续挤压技术进行生产。中国专利公开号201049357Y提出采用坯料预先加热的方法,在连续挤压的基础上增加了在线加热装置,将坯料加热后再进入连续挤压机成型,实现了铜合金的连续挤压成型,扩大了连续挤压技术的适用范围。杆料采用了预先加热,为防止材料高温氧化,坯料加热至输入挤压设备前均处于惰性保护气氛中,由此带来了惰性气体的浪费;而且由于加热采用了燃气加热、电阻加热等,占用的空间很大,加热区与连续挤压之间要有相当距离, 在连续挤压时温度又会降低,为此,材料预先加热的温度要高于理论计算的温度,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从技术方案看,这种方法显得很复杂,采用的设备也多,在连续挤压之外增加了杆料预处理装置、加热装置、防氧化保护装置以及温度检测装置,占用厂房面积大,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续挤压设备,采用一种紧凑型的加热套,该加热套采用在挤压轮前的空隙中套嵌的加热管的技术方案,实现对杆料的加热和温度调节,结构简单紧凑,简化了工艺和设备,同时避免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挤压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框架、挤压轮,挤压轮设置在所述框架内;在挤压轮和框架之间的空隙中设置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框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一智能温控仪连接,通过智能温控仪对加热管进行温度控制。本技术方案的特点是加热套为采用在挤压轮之前的空隙中套嵌的加热套,加热套与挤压机框架固定在一起,实现加热套的定位;加热为在线加热,加热方式是感应加热; 加热套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测量信号输入控制计算机,采用智能温控仪对加热管进行温度控制;杆料加热后直接进入连续挤压机成型,不需要惰性气体保护装置。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可以通过上述的描述得到采用紧凑型的加热套,套嵌在挤压轮之前的空隙中,实现了对杆料的加热和温度调节,使得加工温度稳定和控制在合适的温度中;加热区与连续挤压之间空隙小,加热后材料的氧化以及温度的降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降低加热的温度,减少了能源消耗;加热套与挤压机框架固定在一起,可以实现加热套的定位,便于操作;加热套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采用智能温控仪对加热管进行温度控制,实现了温度控制的自动化,便于工人实际操作,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加热套与挤压轮之间间隙很小,材料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很短,材料的表面氧化可忽略不计,省去了防氧化装置,避免了大量保护性气体的浪费;由于氧化铜本身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在铜合金表面生成的少量的氧化铜还可以减少润滑剂的使用,做到无润滑挤压。总之,本技术方案简化了工艺和设备,结构紧凑。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续挤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连续挤压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框架3、挤压轮 4,挤压轮4设置在所述框架3内;在挤压轮4和框架3之间的空隙中设置加热管2 ;所述加热管2与框架3固定连接。坯料1从加热管中穿过,得到加热,然后直接进入挤压轮进行成型。所述加热管2中还可以安装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一智能温控仪连接,通过智能温控仪对加热管进行温度控制,从而对坯料1加热温度进行精确地控制。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续挤压设备,采用紧凑型的加热套,套嵌在挤压轮之前的空隙中,实现了对杆料的加热和温度调节,使得加工温度稳定和控制在合适的温度中;加热区与连续挤压之间空隙小,加热后材料的氧化以及温度的降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降低加热的温度,减少了能源消耗;加热套与挤压机框架固定在一起,可以实现加热套的定位,便于操作;加热套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采用智能温控仪对加热管进行温度控制, 实现了温度控制的自动化,便于工人实际操作,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加热套与挤压轮之间间隙很小,材料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很短,材料的表面氧化可忽略不计, 省去了防氧化装置,避免了大量保护性气体的浪费;由于氧化铜本身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在铜合金表面生成的少量的氧化铜还可以减少润滑剂的使用,做到无润滑挤压。总之,本技术方案简化了工艺和设备,结构紧凑。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 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框架、挤压轮,挤压轮设置在所述框架内;在挤压轮和框架之间的空隙中设置加热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管与框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挤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一智能温控仪连接,通过智能温控仪对加热管进行温度控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连续挤压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框架、挤压轮,挤压轮设置在所述框架内;在挤压轮和框架之间的空隙中设置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管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一智能温控仪连接,通过智能温控仪对加热管进行温度控制。采用紧凑型的加热套,套嵌在挤压轮之前的空隙中,实现了对杆料的加热和温度调节,使得加工温度稳定和控制在合适的温度中;加热区与连续挤压之间空隙小,加热后材料的氧化以及温度的降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降低加热的温度,减少了能源消耗;加热套与挤压机框架固定在一起,可以实现加热套的定位,便于操作。
文档编号B21C31/00GK202238985SQ2011203502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9日
发明者何代华, 刘平, 刘新宽, 李伟, 赵媛霞, 陈小红, 马凤仓 申请人:上海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