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型材的焊接成型方法及保持纵向型材的可翻转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383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纵向型材的焊接成型方法及保持纵向型材的可翻转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纵向型材的焊接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下工装组件,具有多个下支撑板,且每一个下支撑板设置有容纳型材的朝向上方的下板保持部分;提供上工装组件,具有多个上支撑板,且每一个上支撑板设置有容纳型材的朝向下方的上板保持部分;将待焊接型材置于下工装组件的下板保持部分上以由下板保持部分支撑型材;将上工装组件置于被支撑在下工装组件上的型材上,上板保持部分保持型材;对保持在上工装组件与下工装组件之间的型材执行焊接操作,其中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和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共同提供所述型材的可滚动支撑。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在焊接纵向型材时保持纵向型材的工装。
【专利说明】纵向型材的焊接成型方法及保持纵向型材的可翻转工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纵向型材的焊接成型方法和用于在焊接纵向型材时保持纵向型材的工装。本发明尤其涉及钢结构、核电模块化等制造业中非标焊接型材的成型、制作。
【背景技术】
[0002]对于箱型梁,H型钢的焊接成型,一般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3]1、将防变形支撑直接焊接到面板上,形成固定约束,达到控制变形的目的。
[0004]2、焊接吊耳到面板上,利用起重设备进行翻转,以降低焊接难度。
[0005]上述方法不仅有严格的焊接临时附件的要求,而且不利于成型件的翻转,同时临时支撑的焊接量很大,拆除临时支撑也会浪费大量的时间,降低生产效率。另外,在拆除临时支撑时,有可能伤害母材,致使母材产生缺陷,甚至导致材料报废。
[0006]因此,存在改进现有技术中焊接成型方法进行改进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纵向型材的焊接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提供下工装组件,所述下工装组件具有多个下支撑板和将下支撑板以彼此间隔开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一根下纵向连接件,且每一个下支撑板设置有容纳型材的朝向上方的下板保持部分;
[0009]提供上工装组件,所述上工装组件具有多个上支撑板和将上支撑板以彼此间隔开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一根上纵向连接件,且每一个上支撑板设置有容纳型材的朝向下方的上板保持部分;
[0010]将待焊接型材置于所述下工装组件的下板保持部分上以由所述下板保持部分支撑所述型材;
[0011]将所述上工装组件置于被支撑在所述下工装组件上的型材上,所述上板保持部分保持所述型材;
[0012]对保持在所述上工装组件与所述下工装组件之间的所述型材执行焊接操作,
[0013]其中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和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共同提供所述型材的可滚动支撑。
[0014]可选的,在沿所述纵向型材的纵向方向的端视图中,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平滑相接。
[0015]可选的,在沿所述纵向型材的纵向方向的端视图中,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利用一直线相接。
[0016]可选的,在沿所述纵向型材的纵向方向的端视图中,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利用弧形段平滑相接。
[0017]可选的,在“在沿所述纵向型材的纵向方向的端视图中,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利用弧形段平滑相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均为半圆形,且所述上支撑板的半径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半径大致相同。进一步的,对应的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适于组合在一起而形成圆形支撑板。可选的,在步骤“将待焊接型材置于所述下工装组件的下板保持部分上以由所述下板保持部分支撑所述型材”之前还包括步骤:利用阻挡件防止所述下支撑板翻转。可选的,在“在沿所述纵向型材的纵向方向的端视图中,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利用弧形段平滑相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分别为一个椭圆形的由椭圆的长轴分开的两个部分。
[0018]可选的,所述型材在置于所述下工装组件的下板保持部分上之前被预热到200摄氏度以上。
[0019]可选的,所述型材由多个纵向子板组成,且步骤“将待焊接型材置于所述下工装组件的下板保持部分上”还包括通过点焊将子板预固定在一起。
[0020]可选的,还包括步骤:借助于所述上工装组件和所述下工装组件翻滚所述型材以在型材上另外的位置执行焊接操作。
[0021]可选的,在“将所述上工装组件置于被支撑在所述下工装组件上的型材上”的步骤中,对应的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适于组合在一起,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利用可拆卸固定装置将对应的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固定在一起。
[0022]可选的,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上支撑板在型材的纵向方向上错开布置。
[0023]可选的,下支撑板彼此相对、平行地竖直布置,且上支撑板彼此相对、平行地竖直布置。
[0024]可选的,在以上方法中,所述型材为四个纵向子板组成的矩形箱形梁,所述下板保持部分和所述上板保持部分均为大致矩形的凹口,两个凹口适于将箱形梁保持;或者所述型材为三个纵向子板组成的H形梁,所述下板保持部分和所述上板保持部分均为位于中心两侧的竖直槽,H形梁的四个端部适于分别置于所述竖直槽中;或者所述型材为三个纵向子板组成的三角形箱形梁,所述下板保持部分和所述上板保持部分中的一个为适于保持所述三角形箱形梁的一个角部的三角形凹口。
[0025]可选的,在以上方法中,所述下支撑板可移除地连接在下纵向连接件上,所述上支撑板可移除地连接在上纵向连接件上。进一步的,每一个支撑板上设置有供纵向连接件穿过的连接孔,每一根纵向连接件穿过对应的连接孔而将对应的支撑板连接在一起。
[0026]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焊接纵向型材时保持纵向型材的可翻转工装,包括:
[0027]下工装组件,所述下工装组件具有多个下支撑板和将下支撑板以彼此间隔开布置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一根下纵向连接件,且每一个下支撑板设置有容纳型材的朝向上方的下板保持部分;
[0028]上工装组件,所述上工装组件具多个上支撑板和将上支撑板以彼此间隔开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一根上纵向连接件,且每一个上支撑板设置有容纳型材的朝向下方的上板保持部分,
[0029]其中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和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共同提供所述型材的可滚动支撑。
[0030]可选的,在沿所述纵向型材的纵向方向的端视图中,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平滑相接。
[0031 ] 可选的,在沿所述纵向型材的纵向方向的端视图中,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利用一直线相接。
[0032]可选的,在沿所述纵向型材的纵向方向的端视图中,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利用弧形段平滑相接。进一步可选的,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均为半圆形,且所述上支撑板的半径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半径大致相同而以可滚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型材。或者,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分别为一个椭圆形的由椭圆的长轴分开的两个部分而以可滚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型材。
[0033]可选的,对应的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适于组合在一起,且所述工装还包括将对应的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可拆卸的固定在一起的固定装置。
[0034]可选的,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上支撑板在型材的纵向方向上错开布置。
[0035]可选的,在以上工装中,所述下支撑板可移除地连接在下纵向连接件上,所述上支撑板可移除地连接在上纵向连接件上。进一步的,每一个支撑板上设置有供纵向连接件穿过的连接孔,每一根纵向连接件穿过对应的连接孔而将对应的支撑板连接在一起。
[0036]可选的,所述型材由多个纵向子板组成;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的靠近纵向子板之间的焊接处的部位设置有便于焊接操作的缺口。
[0037]可选的,在以上工装中,所述型材为四个纵向子板组成的矩形箱形梁,所述下板保持部分和所述上板保持部分均为大致矩形的凹口,两个凹口适于将箱形梁保持;或者所述型材为三个纵向子板组成的H形梁,所述下板保持部分和所述上板保持部分均为位于中心两侧的竖直槽,H形梁的四个端部适于分别置于所述竖直槽中;或者所述型材为三个纵向子板组成的三角形箱形梁,所述下板保持部分和所述上板保持部分中的一个为适于保持所述三角形箱形梁的一个角部的三角形凹口。
[0038]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获得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0039]1、不需要焊接控制变形附件就可实现对纵向型材的焊接变形的控制。
[0040]2、不需要焊接临时吊耳以及不借助起重设备就可实现纵向型材的人工翻转。
[0041]3、对于焊接过程中具有较高预热温度的焊接件或型材,可避免人工直接接触。
[0042]4、大大提高了焊接工作效率,有效的保证了产品质量、节约了大量时间,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0043]5、可用于箱型梁、焊接H型钢及类似结构的标准化生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4]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下工装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45]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上工装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46]图3a_3h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利用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固定矩形箱形梁的步骤;
[0047]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下工装组件和上工装组件的组装在一起的端视图,其中所述型材为H形梁;
[0048]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下工装组件和上工装组件的组装在一起的端视图,其中所述型材为三角形箱形梁;
[0049]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下工装组件和上工装组件的组装在一起的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51]下面参照附图1-3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型材的焊接成型方法。
[0052]如图1-3中所示,图3中并未示出纵向连接件,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3]提供下工装组件10 (参加图3a),所述下工装组件具有多个下支撑板11和将下支撑板11以彼此相对平行竖直布置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一根下纵向连接件12(其可以是纵向条或纵向板,参加图1),其中,如图1和3中所示,每一个下支撑板11的径向外缘形成半圆形,且每一个下支撑板设置有容纳型材的朝向上方的下板保持部分13 ;
[0054]提供上工装组件20,所述上工装组件20具有多个上支撑板21和将上支撑板21以彼此相对平行竖直布置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一根上纵向连接件22 (参加图2),其中,每一个上支撑板21的径向外缘形成半圆形,且每一个上支撑板21设置有容纳型材的朝向下方的上板保持部分23 ;
[0055]将待焊接型材30置于所述下工装组件的下板保持部分上以由所述下板保持部分支撑所述型材30,如图3b-3d中所示,在图3d中,型材30大致形成为矩形形状;
[0056]如图3f_3g中所示,将所述上工装组件20置于被支撑在所述下工装组件上的型材30上,所述上板保持部分保持所述型材30,且所述上支撑板的半径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半径大致相同而以可滚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型材;
[0057]对保持在所述上工装组件与所述下工装组件之间的所述型材执行焊接操作。
[0058]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提供上工装组件20的步骤以及将型材置于下工装组件10上的步骤两者是可以互调的。
[0059]另外,支撑板不限于板的形式,其也可以为较厚的部件。
[0060]如图3-5中所示,对应的下支撑板11与上支撑板21适于组合在一起而形成圆形支撑板。进一步的,在步骤“将待焊接型材置于所述下工装组件的下板保持部分上以由所述下板保持部分支撑所述型材”之前还包括步骤:利用阻挡件防止所述下支撑板翻转。例如,防止图3b中的下工装组件翻转。阻挡件可以是楔形件,也可以为弧形件,或者是可以阻止下支撑板10翻转的任何部件。不过,在支撑板的径向外缘为较为平缓的椭圆弧的情况下,可以省却阻挡件。
[0061]需要专门指出的是,虽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有支撑板的径向外缘都形成为半圆形的形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发明中,只要“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和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共同提供所述型材的可滚动支撑”即可。
[0062]图3中示出的具有半圆形径向外缘的支撑板也可以修改为支撑板的径向外缘的中间部位也设置平面部分,只要不对翻滚产生大的不利影响即可。甚至图3中示出的圆形支撑板可以修改为例如正八边形的支撑板。[0063]有利的,在沿所述纵向型材的纵向方向的端视图中,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平滑相接。
[0064]例如,如图6中所示,在沿所述纵向型材的纵向方向的端视图中,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利用一直线L相接。这里的直线在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在型材的纵向方向上错开的情况下,表示在端视图中上支撑板的下边缘端点与下支撑板的上边缘端点两者之间的连线在端视图中的投影;而在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成对布置从而成对的上下支撑板彼此固定在一起的情况下,表示上支撑板的下边缘端与下支撑板的上边缘端两者之间的一个平面,即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本身就形成的位于支撑板的端缘的与弧形部分相接的平面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利用直线L的平滑相接有利的表示该直线L与支撑板的径向边缘的端部处的切线之间的角度α小于30度。利用直线L相接也可以提供防止后面提到的工装自动翻转的功能。
[0065]平滑相接除了上述实际平面或虚拟平面相接之外,还可以包括弧形相接,即,在沿所述纵向型材的纵向方向的端视图中,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利用弧形段平滑相接。弧形段可以使独立于径向外缘的弧形的部分,也可以本身就是径向外缘的弧形的一部分。弧形相接还可以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径向边缘形成椭圆形,即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分别为一个椭圆形的由椭圆的长轴分开的两个部分。
[0066]此外,可以利用点焊而将型材30(例如图3中的纵向子板31)暂时固定在下工装组件10的下支撑板11上。相应的,在上工装组件20又置于型材30上之后,也可以利用点焊将型材30暂时固定在上工装组件20的上支撑板21上。因此,并不一定要求上工装组件和下工装组件需要彼此直接连接在一起。
[0067]不过,有利的,可以利用可拆卸固定装置40(参见图3g)将对应的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固定在一起。这里的可拆卸固定装置40可以为卡扣式连接,或者是绳索加上孔眼的形式,或者甚至可以采用点焊的形式,还可以采用任何其他的适于将对应的上支撑板21与下支撑板11连接在一起的固定装置。上支撑板还可以固定到下纵向连接件上,或者下支撑板固定到上纵向连接件上。
[0068]虽然没有示出,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上支撑板可以在型材的纵向方向上错开布置,在上、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均形成为半圆形的情况下,即,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并未配合一起形成一个圆形板。
[0069]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型材在置于所述下工装组件10的下板保持部分上之前被预热到200摄氏度以上,例如,在图3b-3d中的纵向子板31在放置到下工装组件10上之前被预热到200摄氏度以上。
[0070]借助于所述上工装组件和所述下工装组件,可以人工或手动翻滚所述型材以在型材上另外的位置执行焊接操作。由此,通过翻转,可以焊接翻转之前处于下方而翻转之后处于上方的型材的部分。
[0071]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用焊接现有技术中的临时支撑就解决了焊接箱型梁的成型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很高的情况下翻转的问题,节省了大量的等待冷却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上述的技术效果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型材的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焊接。[0072]在图3中,所述型材30为四个纵向子板31组成的矩形箱形梁,所述下板保持部分13和所述上板保持部分23均为大致矩形的凹口,两个凹口适于将箱形梁保持(参见图3g)。
[0073]如图4中所示,所述型材为三个纵向子板31组成的H形梁,所述下板保持部分13和所述上板保持部分23均为位于中心两侧的竖直槽,H形梁的四个端部适于分别置于所述
竖直槽中。
[0074]如图5中所示,所述型材30为三个纵向子板组成的三角形箱形梁,所述下板保持部分和所述上板保持部分中的一个(例如上板保持部分)为适于保持所述三角形箱形梁的一个角部的三角形凹口。根据需要,所述下板保持部分和所述上板保持部分中的另一个可以为将所述三角形箱形梁的另两个角部保持的任意形状。可选的,图5中并未设置缺口C0
[0075]图3-5仅仅是示意性地举出了本发明的焊接成型方法应用于不同形状的型材的实施例,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形状的型材,例如Π形等。
[0076]在本发明中,所述下支撑板11可移除地连接在下纵向连接件12上,所述上支撑板21可移除地连接在上纵向连接件22上。具体的,每一个支撑板上设置有供纵向连接件穿过的连接孔(未示出),每一根纵向连接件穿过对应的连接孔而将对应的支撑板连接在一起。可选的,相邻的支撑板之间利用单独的纵向连接件连接,而该纵向连接件与该支撑板之间可以采用螺钉连接在一起。
[0077]纵向连接件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也可以是固定的,例如以焊接的方式牢固的连接
在一起。
[0078]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在焊接纵向型材时保持纵向型材的可翻转工装,包括:
[0079]下工装组件10,所述下工装组件具有多个下支撑板11和将下支撑板以彼此间隔开布置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一根下纵向连接件12,且每一个下支撑板11设置有容纳型材的朝向上方的下板保持部分13 ;
[0080]上工装组件20,所述上工装组件20具多个上支撑板21和将上支撑板以彼此间隔开布置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一根上纵向连接件22,且每一个上支撑板设置有容纳型材的朝向下方的上板保持部分23,
[0081]其中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和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共同提供所述型材的可滚动支撑。
[0082]有利的,可选的,下支撑板彼此相对、平行地竖直布置,且上支撑板彼此相对、平行地竖直布置。
[0083]有利的,在沿所述纵向型材30的纵向方向的端视图中,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平滑相接而以可滚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型材。
[0084]如上所述,可选的,在沿所述纵向型材的纵向方向的端视图中,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利用一直线相接。
[0085]或者,在沿所述纵向型材的纵向方向的端视图中,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利用弧形段平滑相接。可选的,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均为半圆形,且所述上支撑板的半径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半径大致相同而以可滚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型材,或者,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分别为一个椭圆形的由椭圆的长轴分开的两个部分而以可滚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型材。
[0086]有利的,在上述工装中,在对应的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适于组合在一起的情况下,所述工装还包括将对应的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可拆卸的固定在一起的固定装置40。
[0087]所述下支撑板也可与所述上支撑板在型材的纵向方向上错开布置。
[0088]所述下支撑板可移除地连接在下纵向连接件上,所述上支撑板可移除地连接在上纵向连接件上。有利的,每一个支撑板上设置有供纵向连接件穿过的连接孔,每一根纵向连接件穿过对应的连接孔而将对应的支撑板连接在一起。
[0089]如图3-5中所示,所述型材由多个纵向子板31组成;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的靠近纵向子板之间的焊接处的部位设置有便于焊接操作的缺口 C,利用缺口 C,可以有效的焊接与支撑板邻近的纵向子板。
[0090]图3-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工装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上述工装中,所述型材为四个纵向子板组成的矩形箱形梁,所述下板保持部分和所述上板保持部分均为大致矩形的凹口,两个凹口适于将箱形梁保持;或者所述型材为三个纵向子板组成的H形梁,所述下板保持部分和所述上板保持部分均为位于中心两侧的竖直槽,H形梁的四个端部适于分别置于所述竖直槽中;或者所述型材为三个纵向子板组成的三角形箱形梁,所述下板保持部分和所述上板保持部分中的一个为适于保持所述三角形箱形梁的一个角部的三角形凹口。
[0091]本发明尤其解决了有特殊焊接要求(例如焊接时工件的温度)的材料在焊接成型的过程中成型与翻转的难题。
[009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发明的适用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纵向型材的焊接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下工装组件,所述下工装组件具有多个下支撑板和将下支撑板以彼此间隔开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一根下纵向连接件,且每一个下支撑板设置有容纳型材的朝向上方的下板保持部分; 提供上工装组件,所述上工装组件具有多个上支撑板和将上支撑板以彼此间隔开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一根上纵向连接件,且每一个上支撑板设置有容纳型材的朝向下方的上板保持部分; 将待焊接型材置于所述下工装组件的下板保持部分上以由所述下板保持部分支撑所述型材; 将所述上工装组件置于被支撑在所述下工装组件上的型材上,所述上板保持部分保持所述型材; 对保持在所述上工装组件与所述下工装组件之间的所述型材执行焊接操作, 其中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和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共同提供所述型材的可滚动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成型方法,其中: 在沿所述纵向型材的纵向方向的端视图中,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平滑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成型方法,其中: 在沿所述纵向型材的纵向方向的端视图中,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利用一直线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成型方法,其中: 在沿所述纵向型材的纵向方向的端视图中,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利用弧形段平滑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接成型方法,其中: 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均为半圆形,且所述上支撑板的半径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半径大致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成型方法,其中: 对应的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适于组合在一起而形成圆形支撑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焊接成型方法,其中,在步骤“将待焊接型材置于所述下工装组件的下板保持部分上以由所述下板保持部分支撑所述型材”之前还包括步骤: 利用阻挡件防止所述下支撑板翻转。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接成型方法,其中: 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分别为一个椭圆形的由椭圆的长轴分开的两个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成型方法,其中: 所述型材在置于所述下工装组件的下板保持部分上之前被预热到200摄氏度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成型方法,其中,所述型材由多个纵向子板组成,且步骤“将待焊接型材置于所述下工装组件的下板保持部分上”还包括通过点焊将子板预固定在一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成型方法,包括步骤: 借助于所述上工装组件和所述下工装组件翻滚所述型材以在型材上另外的位置执行焊接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成型方法,在“将所述上工装组件置于被支撑在所述下工装组件上的型材上”的步骤中,对应的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适于组合在一起,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利用可拆卸固定装置将对应的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固定在一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成型方法,其中: 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上支撑板在型材的纵向方向上错开布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成型方法,其中: 下支撑板彼此相对、平行地竖直布置,且上支撑板彼此相对、平行地竖直布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焊接成型方法,其中: 所述型材为四个纵向子板组成的矩形箱形梁,所述下板保持部分和所述上板保持部分均为大致矩形的凹口,两个凹口适于将箱形梁保持;或者 所述型材为三个纵向子板组成的H形梁,所述下板保持部分和所述上板保持部分均为位于中心两侧的竖直槽,H形梁的四个端部适于分别置于所述竖直槽中;或者 所述型材为三个纵向子板组成的三角形箱形梁,所述下板保持部分和所述上板保持部分中的一个为适于保持所述三角形箱形梁的一个角部的三角形凹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焊接成型方法,其中,所述下支撑板可移除地连接在下纵向连接件上,所述上支撑板可移除地连接在上纵向连接件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焊接成型方法,其中: 每一个支撑板上设置有供纵向连接件穿过的连接孔,每一根纵向连接件穿过对应的连接孔而将对应的支撑板连接在一起。
18.—种在焊接纵向型材时保持纵向型材的可翻转工装,包括: 下工装组件,所述下工装组件具有多个下支撑板和将下支撑板以彼此间隔开布置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一根下纵向连接件,且每一个下支撑板设置有容纳型材的朝向上方的下板保持部分; 上工装组件,所述上工装组件具多个上支撑板和将上支撑板以彼此间隔开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一根上纵向连接件,且每一个上支撑板设置有容纳型材的朝向下方的上板保持部分, 其中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和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共同提供所述型材的可滚动支撑。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工装,其中: 在沿所述纵向型材的纵向方向的端视图中,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平滑相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工装,其中: 在沿所述纵向型材的纵向方向的端视图中,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利用一直线相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工装,其中:在沿所述纵向型材的纵向方向的端视图中,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利用弧形段平滑相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工装,其中: 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均为半圆形,且所述上支撑板的半径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半径大致相同而以可滚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型材。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工装,其中: 所述上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径向外缘形成的弧形分别为一个椭圆形的由椭圆的长轴分开的两个部分而以可滚动的方式支撑所述型材。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工装,其中:对应的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适于组合在一起,且所述工装还包括将对应的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可拆卸的固定在一起的固定装置。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工装,其中: 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上支撑板在型材的纵向方向上错开布置。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工装,其中,所述下支撑板可移除地连接在下纵向连接件上,所述上支撑板可移除地连接在上纵向连接件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工装,其中: 每一个支撑板上设置有供纵向连接件穿过的连接孔,每一根纵向连接件穿过对应的连接孔而将对应的支撑板连接在一起。`
28.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工装,其中: 所述型材由多个纵向子板组成; 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的靠近纵向子板之间的焊接处的部位设置有便于焊接操作的缺口。
29.根据权利要求18-28中任一项所述的工装,其中: 所述型材为四个纵向子板组成的矩形箱形梁,所述下板保持部分和所述上板保持部分均为大致矩形的凹口,两个凹口适于将箱形梁保持;或者 所述型材为三个纵向子板组成的H形梁,所述下板保持部分和所述上板保持部分均为位于中心两侧的竖直槽,H形梁的四个端部适于分别置于所述竖直槽中;或者 所述型材为三个纵向子板组成的三角形箱形梁,所述下板保持部分和所述上板保持部分中的一个为适于保持所述三角形箱形梁的一个角部的三角形凹口。
【文档编号】B23K37/04GK103506791SQ201210208519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9日
【发明者】吴伟, 樊永生, 康胜, 李少南 申请人: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