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杆毛刺屑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386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浮杆毛刺屑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缝焊管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浮杆毛刺屑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直缝焊管在生产过程中,管内毛刺经切削装置切除和清理后仍会有部分残留毛刺屑在管腔内,如不清除,将会对以后的运输、使用造成影响。过去采用提升倾倒和机械清除的方法,但存在费时费力、清除不彻底或结构复杂、耗能大的不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除彻底且耗能低的浮杆毛刺屑清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浮杆毛刺屑清除装置,由除屑浮杆和定位卡板组成,除屑浮杆卡放在定位卡板上,除屑浮杆由除屑头和连接杆组成,连接杆两端各固装一除屑头,定位卡板由前定位卡板、后定位卡板组成,前定位卡板和后定位板分别固装在输送机机架前侧面和后侧面。而且,所述除屑头为两个,均由十字锥形导向头、除屑柱组成并制为一体。而且,所述十字锥形导向头顶部中心制有螺孔。而且,所述除屑柱中心制有螺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I.本浮杆毛刺屑清除装置构造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方便。2.本浮杆毛刺屑清除装置不用专门动力,只利用直缝焊管输送时的运动同时进行毛刺屑的清除,省时省力能耗小。3.本浮杆毛刺屑清除装置利用除屑头清除毛刺屑,清除比较彻底。4.本浮杆毛刺屑清除装置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制作容易、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省能耗、清除彻底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浮杆毛刺屑清除装置。

图I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图2为除屑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I-除屑头、2-前定位卡板、3-输送轮、4-输送机机架、5-连接杆、6_输送轮、7_除屑柱、8-后定位卡板、9-输送机机架、10-十字锥形导向头、11-除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0019]一种浮杆毛刺屑清除装置,由除屑浮杆和定位卡板组成,除屑浮杆卡放在定位卡板上,除屑浮杆由除屑头1、7和连接杆5组成,连接杆两端各固装一除屑头,定位卡板由前定位卡板2、后定位卡板8组成,前定位卡板和后定位板分别固装在输送机机架4前侧面和输送机机架9后侧面。除屑头为两个,均由十字锥形导向头10、除屑柱11组成并制为一体。十字锥形导向头顶部中心制有螺孔。除屑柱中心制有螺孔。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制作安装时,前、后定位卡板顶部的高度略低于输送轮凹部最低点的高度,连接杆的长度要不小于一节直缝钢管的长度,除屑头除屑柱的直径要略小于钢管的直径,除屑头的顶端要朝向直缝钢管送来的方向。直缝钢管经上一工序输送至浮杆毛刺屑清除装置时,在十字锥形导向头的引导下,除屑浮杆就会进入钢管管腔内,此时,第一个除屑头抬起,第二个除屑头将除屑浮杆定位在输送机机架上,直缝钢管继续在输送机输送轮3、6上滚动, 当第二个除屑头进入钢管管腔向上抬起时,第一个除屑头离开钢管管腔落到定位卡板上,将除屑浮杆定位在输送机机架上,当一节直缝钢管全部通过除屑浮杆后,在两个除屑头的刮拉作用下,管腔内的残留毛刺屑就会被清除到管腔外。
权利要求1.一种浮杆毛刺屑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除屑浮杆和定位卡板组成,除屑浮杆卡放在定位卡板上,除屑浮杆由除屑头和连接杆组成,连接杆两端各固装一除屑头,定位卡板由前定位卡板、后定位卡板组成,前定位卡板和后定位板分别固装在输送机机架前侧面和后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浮杆毛刺屑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屑头为两个,均由十字锥形导向头、除屑柱组成并制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杆毛刺屑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锥形导向头顶部中心制有螺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杆毛刺屑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屑柱中心制有螺孔。
专利摘要一种浮杆毛刺屑清除装置,由除屑浮杆和定位卡板组成,除屑浮杆卡放在定位卡板上,除屑浮杆由除屑头和连接杆组成,连接杆两端各固装一除屑头,定位卡板由前定位卡板、后定位卡板组成,前定位卡板和后定位板分别固装在输送机机架前侧面和后侧面。本浮杆毛刺屑清除装置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制作容易、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省能耗、清除彻底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浮杆毛刺屑清除装置。
文档编号B23D79/02GK202639541SQ20122025724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4日
发明者吴庆根 申请人:天津市联众钢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