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式机床的感应环跟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253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转式机床的感应环跟踪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式机床的感应环跟踪装置,具体的说是用于确保工件铣削时铣削面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大圆盘工件的表面有很高的加工要求,为保证工件表面的加工平面度和粗糙度要求,两套行走轮机构分别安装在机架两侧,行走轮高度调节机构与跟踪检测装置保证了工件表面的平面度。已有技术中,感应跟踪装置安装在接近回转中心架位置。由于回转式机床为铣削超大直径工件的大型机床,在接近中心位置环上检测到的微小误差,而到了端部铣削动力头部分误差会放大很多倍,导致铣削平面度不高,不能确保工件铣削时铣削面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同时直接影响了机床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回转式机床的感应环跟踪装置,安装在回转式机床的端部铣削动力头位置,检测数据直接反应铣刀盘位置状态,反馈给驱动轮升降调节机构,能够确保工件铣削时铣削面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回转式机床的感应环跟踪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机架铣削动力头两侧的基座,其特征是:每个基座上通过传感器支架连接涡流传感器。两个涡流传感器的正前方设有一个圆弧形的基准环,基准环上每隔一端距离连接一个垫板,每个垫板内安装一个磁铁。所述每个垫板上下分别连接一个第一调节螺栓,通过上下两个第一调节螺栓垂直压紧基准环。所述每个垫板侧面连接两个第二调节螺栓,通过第二调节螺栓水平压紧基准环。进一步的,基准环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圆弧板连接成一体。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巧妙、紧凑、合理;通过涡轮传感器的追踪反馈,能够确保工件铣削时铣削面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图3为基准环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2-传感器支架、3-涡流传感器、4-基准环、5-垫板、6-第一调节螺栓、7-第二调节螺栓、8-机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f 4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机架8铣削动力头两侧的基座1,每个基座I上通过传感器支架2连接涡流传感器3。两个涡流传感器3的正前方设有一个圆弧形的基准环4。所述基准环4上每隔一端距离连接一个垫板5,每个垫板5内安装一个磁铁,通过磁铁吸附在工件的表面。所述每个垫板5上下分别连接一个第一调节螺栓6,通过上下两个第一调节螺栓6垂直压紧基准环4。所述每个垫板5侧面连接两个第二调节螺栓7,通过第二调节螺栓7水平压紧基准环4。所述基准环4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圆弧板连接成一体。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时,通过调整第一调节螺栓6和第二调节螺栓7来调整基准环4的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从而调整涡流传感器3和基准环4之间的位置关系为水平。在铣削过程中,基准环4和涡流传感器3之间的距离随工件表面平整度变化而变化,涡流传感器3将检测数据反馈给驱动轮升降调节机构,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铣削动力头,确保铣削面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基准环4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圆弧板首尾连接,当检测机构作用于与其中一段基准环时,可以将另一段拆下安装于铣削方向前,调整好两段基准环的平面度,如此往复。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回转式机床的感应环跟踪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机架(8)铣削动力头两侧的基座(I ),其特征是:每个基座(I)上通过传感器支架(2 )连接涡流传感器(3 );两个涡流传感器(3)的正前方设有一个圆弧形的基准环(4),基准环(4)上每隔一端距离连接一个垫板(5),每个垫板(5)内安装一个磁铁;所述每个垫板(5)上下分别连接一个第一调节螺栓(6),通过上下两个第一调节螺栓(6)垂直压紧基准环(4);所述每个垫板(5)侧面连接两个第二调节螺栓(7),通过第二调节螺栓(7)水平压紧基准环(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机床的感应环跟踪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基准环(4)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圆弧板连接成一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式机床的感应环跟踪装置,具体的说是用于确保工件铣削时铣削面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机架铣削动力头两侧的基座,每个基座上通过传感器支架连接涡流传感器。两个涡流传感器的正前方设有一个圆弧形的基准环,基准环上每隔一端距离连接一个垫板,每个垫板内安装一个磁铁。每个垫板上下分别连接一个第一调节螺栓,通过上下两个第一调节螺栓垂直压紧基准环。每个垫板侧面连接两个第二调节螺栓,通过第二调节螺栓水平压紧基准环。本发明结构巧妙、紧凑、合理;通过涡轮传感器的追踪反馈,能够确保工件铣削时铣削面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文档编号B23Q15/12GK103158031SQ201310106599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
发明者邵燕瑛, 周敏铨, 陆文彬, 周冰峰 申请人:无锡华联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